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在Si(111)表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孟泽 赵艳春 +1 位作者 孔令权 李之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利用Tersoff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荷能的硅原子在Si(111)表面的吸附过程.对100K时,初始入射动能分别为5,15,25,30eV的硅原子从6个不同位置轰击Si(111)表面进行了模拟,观察到了硅原子在Si(111)表面形成的吸附... 利用Tersoff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荷能的硅原子在Si(111)表面的吸附过程.对100K时,初始入射动能分别为5,15,25,30eV的硅原子从6个不同位置轰击Si(111)表面进行了模拟,观察到了硅原子在Si(111)表面形成的吸附结构,并讨论了不同入射位置和入射能量对吸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原子相对于表面不同的局部构型发生不同的碰撞过程,而硅原子入射能量的提高有利于成键过程的发生,从原子尺度模拟了沉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111)表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
下载PDF
C_2团簇在金刚石(111)表面吸附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德成 李双 +2 位作者 闫孟泽 赵艳春 李之杰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利用Brenner(#2)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荷能的C2在金刚石(111)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模拟300 K时,初始入射动能分别为1,20,30 eV的C2团簇从6个不同位置轰击金刚石(111)表面,观察到C2团簇在金刚石(111)表面形成的... 利用Brenner(#2)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荷能的C2在金刚石(111)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模拟300 K时,初始入射动能分别为1,20,30 eV的C2团簇从6个不同位置轰击金刚石(111)表面,观察到C2团簇在金刚石(111)表面形成的吸附结构,表面C原子键的打开以及C2团簇与表面C原子成键等物理过程,并讨论不同入射位置和入射能量对沉积团簇的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表面不同的局部构型,C2团簇发生不同的碰撞过程,C2团簇入射能量的提高有利于成键过程的发生,从原子尺度模拟沉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111)表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团簇
下载PDF
纳米薄膜面向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跃飞 廖恒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670-1672,1676,共4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研究纳米薄膜的导热系数现状,建立了一种导热模型.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研究了纳米薄膜长度、厚度、空穴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结构简单、可靠实验数据和势能函数的晶体氩为模型,计算了氩晶体薄膜面向导热系数.模拟结... 基于分子动力学研究纳米薄膜的导热系数现状,建立了一种导热模型.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研究了纳米薄膜长度、厚度、空穴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结构简单、可靠实验数据和势能函数的晶体氩为模型,计算了氩晶体薄膜面向导热系数.模拟结果表明:纳米薄膜面向导热系数随薄膜长度和厚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尺寸时,不再增加,近似相等,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相同条件下,存在空穴的氩晶体纳米薄膜导热系数低于理想氩晶体纳米薄膜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导热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模型的Brown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方建农 范西俊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介绍了研究聚合物分子模拟流变性质的Brown动力学模拟方法,综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将分子模型的数值模拟与求解流动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相结合,便有可能用分子模型去代替连续介质力学的本构方程,来模拟聚合物流... 介绍了研究聚合物分子模拟流变性质的Brown动力学模拟方法,综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将分子模型的数值模拟与求解流动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相结合,便有可能用分子模型去代替连续介质力学的本构方程,来模拟聚合物流体的复杂流动.本文介绍了这一方法的产生背景、最新进展以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型 动力学模拟 聚合物流动 流变学
下载PDF
重质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窄馏分的分子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柯文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根据大庆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窄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在保证侧链数和平均侧链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分别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相同侧链长度但侧链分布不同的分子和具有相同侧链分布但侧链长度各异的分子。利用分子力学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对... 根据大庆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窄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在保证侧链数和平均侧链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分别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相同侧链长度但侧链分布不同的分子和具有相同侧链分布但侧链长度各异的分子。利用分子力学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对这些可能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全局能量最低的分子结构三维构象。对这些三维分子结构及其与全局最低能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提出了定量描述不同侧链分布结构和不同侧链长度结构与分子能量关系的侧链分布因数和侧链长度因数。这两个因数与相应的分子最低总能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分子能量越低结构越稳定及分子结构存在的可能性越大的原理,确定了存在的可能性最大的重质油平均分子侧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长 分子能量 分子结构 侧链 总能量 因数 链结构 同侧 三维构象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结构水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浩 蒋勇军 +1 位作者 俞庆森 邹建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5-639,共5页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揭示了结构水分子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中的作用.如果没有结构水,ATP嘌呤环的结合位置将发生偏移以填补结构水留下的空间;ATP结合口袋中的氢键网络将被破坏,保守残基Lys85与ATP的磷酸根侧链只能形成一...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揭示了结构水分子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中的作用.如果没有结构水,ATP嘌呤环的结合位置将发生偏移以填补结构水留下的空间;ATP结合口袋中的氢键网络将被破坏,保守残基Lys85与ATP的磷酸根侧链只能形成一个保守氢键,无法维持磷酸根转移所需的线性关系;由于失去了氢键网络的稳定作用,Glu97和Lys85会向远离ATP的方向移动,并导致Arg96的侧链发生偏转,使Arg96无法保持与Arg180和Lys205之间正常的相对位置,最终影响GSK-3β与底物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结构水分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机器学习结合在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谷书凯 王哲 +1 位作者 侯廷军 康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804-2808,共5页
近年来,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molecular design,CADD)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创新药物发现带来新的契机。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MD)是CADD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经典技术,作为一种强大... 近年来,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molecular design,CADD)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创新药物发现带来新的契机。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MD)是CADD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经典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模拟计算方法,常常用来研究靶标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各个阶段。MD和ML内在互补的特性,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诸多可能。一方面,ML可以用来分析MD中产生的海量、高维结构动态信息,通过特征提取、降维等策略,识别关键状态和构象,阐明生物体系动态演变背后的潜在机制;另一方面,MD产生的包含结构动态信息的数据可以用于ML模型训练,提高模型对靶标-药物体系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预测精度。因此,MD和ML的有效结合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分子动力学模拟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东升 程铖 廖伟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片段的分子库,其中有8个打分较高的分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776191具有最高的结合能,体外抑制实验证明776191具有一定的抑制PD-1/PD-L1结合活性。结论 776191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PD-1/PD-L1抑制剂,这一研究丰富了PD-1/PD-L1抑制剂的多样性,为其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片段生长技术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LOXL2稳定性的理论计算研究
9
作者 林李锐 林凯 +3 位作者 邹海鹰 许丽艳 李恩民 东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5,共11页
赖氨酰氧化酶LOXL2是一种依赖于铜离子的胺氧化酶,催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侧链发生氧化脱氨,发挥着稳固细胞外基质的作用。而稳定性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特性,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分子动态及其正常功能发挥,这与人类的健康和疾... 赖氨酰氧化酶LOXL2是一种依赖于铜离子的胺氧化酶,催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侧链发生氧化脱氨,发挥着稳固细胞外基质的作用。而稳定性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特性,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分子动态及其正常功能发挥,这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然而,关于LOXL2的稳定性目前鲜有报道,哪些位点对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冷冻电镜和Alphafold2的数据,建立LOXL2的全长结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其优化构象。再通过4种方法(mCSM,PremPS,DeepDDG和FoldX),计算所有位点的稳定性属性,筛选出对稳定性有显性影响的位点(定义为关键位点)。结果表明,95个关键位点对LOXL2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在5个结构域上的分布数量依次为14、13、8、11和26,而结构域间的连接肽段上也有23个关键位点。在这些关键位点中,类型及数量分别为Leu(24个)、Val(20个)、Ile(12个)、Trp(11个)、Phe(11个)、Tyr(6个)、Cys(6个)、Met(4个)和Arg(1个)。其中大部分关键位点(88个)为疏水性质,这与蛋白质折叠的主要力量为疏水作用的情况是一致的,而Cys两两成对,构成二硫键,对LOXL2的结构及功能发挥重要作用。讨论中,我们将预测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并用自由能微扰方法,对部分关键位点进行比较,从多方面论证此项工作的可信度。此项研究,可为靶向LOXL2的疾病治疗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样2 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计算预测 吉布斯自由能
下载PDF
小分子胺对蒙脱石水化抑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0
作者 马超 王诚 +2 位作者 刘鑫 高胜天 黄晓依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蒙脱石水化是导致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小分子胺常被用做钻井液抑制剂来抑制蒙脱石的水化,但小分子胺的抑制剂作用机理基本是通过对抑制性能的评价来间接验证和分析的。为了深入揭示小分子胺的抑制剂作用机理,本文利用分子动... 蒙脱石水化是导致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小分子胺常被用做钻井液抑制剂来抑制蒙脱石的水化,但小分子胺的抑制剂作用机理基本是通过对抑制性能的评价来间接验证和分析的。为了深入揭示小分子胺的抑制剂作用机理,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小分子胺-蒙脱石的分子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动态抑制过程,计算水分子的均方位移、抑制剂的径向分布函数、体系的能量和蒙脱石力学参数来研究小分子胺的抑制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可视化的动态抑制过程显示小分子胺占据水分子原本吸附位点,分子中部的疏水基团阻止水分子在一定范围内接近蒙脱石表面;均方位移表明小分子胺的加入抑制的水分子的扩散,并且在水化后期小分子胺抑制效果更好;径向分布函数图显示,羟甲基比胺基更易与蒙脱石表面裸露的氧原子吸附,而小分子胺中的胺基降低了蒙脱石表面的负电荷密度;体系能量变化显示,在水化后期小分子胺与蒙脱石表面的相互作用更强;力学参数变化显示,在小分子胺加入后,蒙脱石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变大,提高了蒙脱石晶体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蒙脱石 水化膨胀 水化抑制剂 小分子胺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通过掺杂柔性二胺单体增强聚酰亚胺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
11
作者 刘恒 刘屹东 +2 位作者 陈伟鹏 崔婷婷 闵永刚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5-611,共7页
聚酰亚胺(PI)被视为一类以其卓越性能而闻名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传统PI材料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熔体的加工性能较差。在本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新的聚酰亚胺单体Am-Di,其特点是由氮原子连接的苯环组成的柔性结构。对Am-Di掺杂到PI中对其玻... 聚酰亚胺(PI)被视为一类以其卓越性能而闻名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传统PI材料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熔体的加工性能较差。在本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新的聚酰亚胺单体Am-Di,其特点是由氮原子连接的苯环组成的柔性结构。对Am-Di掺杂到PI中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方位移、力学性能和相对介电常数等性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I体系中掺杂新型二胺可以加速聚酰亚胺分子链的运动,从而降低PI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Am-Di掺杂量为20%的情况下,PI-20%表现出最高的弹性模量(4.505GPa),比纯PI高1.2倍。此外,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PI的相对介电常数降低。这些发现表明,Am-Di的掺杂对PI材料性能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增强机械性能和调控电气性能方面,为进一步改进PI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质 相对介电常数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验证探讨黄芩素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郭妍 郭怡琳 +1 位作者 刘柏平 徐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证。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黄芩素与PD-L1二聚体(PD-L1 dimer)的结合亲和力为-32.41±0.31 kcal/mol。结合能分解、接触数和非键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黄芩素主要结合在PD-L1 dimer的C-、C’-、F-和G-sheet区域,其中关键残基Tyr56、Met115、Ala121和Asp122与黄芩素之间的非极性相互作用在结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互相关矩阵和二级结构结果进一步表明,黄芩素可与PD-L1 dimer的sheet区域稳定结合。ELISA结果显示黄芩素对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率的IC_(50)为79.47μg/L。黄芩素可通过直接与PD-L1dimer结合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该通路天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天然小分子 黄芩素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抑制机制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钙基蒙脱石表面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林语 李长冬 +2 位作者 李浩林 孟杰 黄德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5952-15958,共7页
蒙脱石作为土体中主要的黏土矿物之一,其表面的润湿性对土体膨胀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对蒙脱石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但原子尺度的润湿机制仍有待探究。为了从原子尺度上解释钙蒙脱石表面的亲水机理,以钙基蒙脱石为例,... 蒙脱石作为土体中主要的黏土矿物之一,其表面的润湿性对土体膨胀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对蒙脱石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但原子尺度的润湿机制仍有待探究。为了从原子尺度上解释钙蒙脱石表面的亲水机理,以钙基蒙脱石为例,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水分子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并结合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分析了水分子在钙基蒙脱石表面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在300 K温度下,水分子在钙基蒙脱石表面的接触角为18.03°,计算结果与前人的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Ca-O_(water)和Ca-H_(water)的径向分布函数都呈现出双峰特性,而Ca-O_(water)的第一峰位更早出现,说明水中的氧更倾向于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水合钙离子;在表面离子产生的静电场作用的诱导下,表面水中的氧原子密度分布曲线呈现多个明显的峰,形成了有序的水化分层结构,进而导致蒙脱石表面呈现出明显的亲水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蒙脱石吸水后引发的土体膨胀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水分子 润湿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接触角
下载PDF
Using a water-confined carbon nanotube to probe the electricity of sequential charged segments of macromolecules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禹 赵艳皎 黄吉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7期403-409,共7页
The detection of macromolecular conform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many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Here we theoretically explore a method for achieving this detection by probing the electricity of se... The detection of macromolecular conform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many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Here we theoretically explore a method for achieving this detection by probing the electricity of sequential charged segments of macromolecules.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we investigate a single file of water molecules confined in a half-cap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with an external electric charge of +e or -e (e is the elementary charge). The charge is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ap of the SWCNT and along the centerline of the SWCNT. We reveal the picosecond timescale for the re-orientation (namely, from one unidirectional direction to the other) of the water molecules in response to a switch in the charge signal, -e -+ +e or +e -+ --e. Our results are well understoo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lectr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ater molecules and between the water molecules and the external charge. Because such signals of re-orientation can be magnified and transported according to Tu et al. [2009 Proc. Natl. Aead. Sci. USA 106 18120], it becomes possible to record fingerprints of electric signals arising from sequential charged segments of a macromolecule,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for recognizing the conformations of some particular macro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acromolecular conformatio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water molecule
下载PDF
超支化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有亮 李占伟 +1 位作者 孙昭艳 吕中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1-358,共8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针对实验上的超支化分子建立其粗粒化模型,模拟研究了该超支化分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形成Langmuir单分子层的过程,并分析了通过自组装形成的纤维的微观结构.该纤维是由单排超支化分子线性排列形成,超支化分子...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针对实验上的超支化分子建立其粗粒化模型,模拟研究了该超支化分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形成Langmuir单分子层的过程,并分析了通过自组装形成的纤维的微观结构.该纤维是由单排超支化分子线性排列形成,超支化分子的末端碳链裸露在空气中,且处于伸展的竖起状态.调节末端支链的亲疏水性能够影响形成的自组装结构,末端支链越亲水,超支化分子越不容易形成一维纳米纤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纳米纤维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识别新型X连锁抗凋亡蛋白抑制剂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威 尹宗宁 左之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开发新型X连锁抗凋亡蛋白(XIAP)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对ChemDiv数据库分别进行类药性筛选、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然后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评价。结果发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其分子... 目的开发新型X连锁抗凋亡蛋白(XIAP)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对ChemDiv数据库分别进行类药性筛选、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然后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评价。结果发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其分子动力学和结合自由能表现均优于已知抑制剂ASTX660。结论筛选出的两个化合物可作为可能的XIAP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进行验证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抗凋亡蛋白 抗肿瘤 小分子抑制剂 ChemDiv数据库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自由能计算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金属构件的弹-塑性分解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俊芝 余翌帆 《计算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9-297,共19页
针对金属多晶材料构件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弹-塑性分解方法.文章将MD运动轨迹分解为结构变形和热振动,给出了计算结构变形的方法和近似公式;针对金属多晶材料构件的当前构型,给出了基于FCC|BCC晶胞和四原子占位的... 针对金属多晶材料构件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弹-塑性分解方法.文章将MD运动轨迹分解为结构变形和热振动,给出了计算结构变形的方法和近似公式;针对金属多晶材料构件的当前构型,给出了基于FCC|BCC晶胞和四原子占位的四面体单元相组合的连续变形函数及计算变形梯度的算法;利用原子-连续关联模型,发展了计算当前构型应力场和弹性张量的算法.分析了当构件承受过大载荷后在材料内部所产生的微观缺陷,并将其分类标定为位错、层错、挛晶界、晶界和空位等;对于层错和挛晶界讨论了在弹性卸载过程中应满足的刚体运动约束方程;利用极小势能原理构造了基于当前构型的弹性卸载算法,进而给出了完整的基于MD模拟的计算弹-塑性应变的算法.最后,针对单晶铜纳米线拉伸的MD模拟,计算了弹-塑性应变场,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基于MD模拟的弹-塑性分解方法,为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和多模型耦合计算提供了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构变形 弹-塑性分解 极小势能原理 弹性卸载算法
原文传递
3-硝基-1,2,4-三唑-5-酮、1,1-二氨基-2b,2-二硝基乙烯和黑索今对β-奥克托金晶体形貌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灿灿 李丽洁 +3 位作者 陈树森 金韶华 袁柳 陈腾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2-1326,共5页
采用Material Studio软件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β-奥克托金(HMX)晶体生长形貌。采用双层结构模型,模拟了钝感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和黑索今(RDX)对β-HMX晶体形貌的影响,以及... 采用Material Studio软件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β-奥克托金(HMX)晶体生长形貌。采用双层结构模型,模拟了钝感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和黑索今(RDX)对β-HMX晶体形貌的影响,以及3种分子对于β-HMX晶面的附着包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都可附着在β-HMX的生长晶面上,其中FOX-7可以较为均匀地附着在β-HMX晶面,有望实现高能钝感包覆,但是对于β-HMX晶体形貌的影响不大;NTO与RDX分子在β-HMX各晶面的结合能存在差异,可一定程度控制HMX的晶形,其中RDX可以使β-HMX晶体形貌趋于球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β-HMX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能 包覆
下载PDF
碳纳米豆荚内C60分子的振荡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炜 王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37-1742,共6页
近年来C60分子与碳纳米豆荚组成的碳纳米豆荚的高频振荡行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有望在振荡器元器件等领域获得潜在应用。本工作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碳-碳多体势函数和Lennard Jones对势函数,对碳纳米豆荚中C60分子的振... 近年来C60分子与碳纳米豆荚组成的碳纳米豆荚的高频振荡行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有望在振荡器元器件等领域获得潜在应用。本工作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碳-碳多体势函数和Lennard Jones对势函数,对碳纳米豆荚中C60分子的振荡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分别讨论了碳纳米管长度、直径及轴向预应力对碳纳米豆荚振荡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60分子受到其与碳管间的长程范德华力及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沿碳纳米管轴线方向做周期性往复振荡运动。碳纳米管长度和直径的增加均会导致C60分子振荡频率单调减小,且存在一个振荡发生的临界直径下限值;由于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当直径较大时,C60分子将发生偏心振动,振荡轨迹偏离碳管轴线而贴近一侧管壁。轴向预应力对C60分子的振荡行为也有明显影响:随轴向拉伸预应力的增加,C60分子振荡频率单调减小;当轴向预应力为压应力时,C60分子振荡频率的衰减为分段线性模式,在越过临界压应力后急剧下降。这些研究结果将对基于碳纳米豆荚的高频振荡元器件的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豆荚 C60分子 振荡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轴向预应力
下载PDF
水分子在尼古丁与α4β2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刘璐 赵紫彤 +1 位作者 初鑫 于日磊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为了了解水分子在尼古丁(NCT)与α4β2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结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构象稳定中的作用,对NCT与α4β2 nAChR的结合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对与激动剂NCT结合的α4β2 nAChR体系运行500 ns的全原子... 目的为了了解水分子在尼古丁(NCT)与α4β2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结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构象稳定中的作用,对NCT与α4β2 nAChR的结合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对与激动剂NCT结合的α4β2 nAChR体系运行500 ns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模型表明,关键的水分子存在于α4(+)β2(-)的结合部位,形成氢键连接NCT的吡啶N、β2 L121的骨架NH原子和N109的羧基氧原子。还发现与NCT结合的α4β2 nAChR中,C环开放程度在不同亚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桥接水分子通过形成3个氢键连接NCT与受体蛋白,在NCT与α4β2受体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子 NCT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