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液中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赖家平 曹现峰 +1 位作者 何锡文 李园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2-327,共6页
采用聚乙烯醇 40 0作为分散剂 ,利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 /聚合物残基之间的离子键 (静电 )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 4 氨基吡啶 (4 AP)和甲氧苄氨嘧啶 (T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并通过色谱行为表征 ,比较了它... 采用聚乙烯醇 40 0作为分散剂 ,利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 /聚合物残基之间的离子键 (静电 )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 4 氨基吡啶 (4 AP)和甲氧苄氨嘧啶 (T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并通过色谱行为表征 ,比较了它们对各自的模板分子作用的强弱 .结果表明 ,采用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MIMs) ,对带有氨基的模板分子主要靠离子键 (静电 )相互作用 ,且作用力的大小与氨基的个数有关 .色谱研究表明 ,模板分子中氨基数目越多 ,这种作用越强 .而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加合 ,而是协同增强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识别机理 水溶液 微悬浮聚合 色谱固定相 甲氧苄氨嘧啶 4-氨基吡啶 色谱分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娜 胡小玲 +3 位作者 管萍 宋任远 田甜 张向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M)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EM-MIPM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M)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EM-MIPM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与MA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利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仪对EM-MIPMs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EM-MIPMs为均匀规整的球型,平均粒径为4.24μm,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采用动力学,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EM-MIPMs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分别分析了EM-MIPMs的平衡吸附数据,结果表明,EM-MIPMs对红霉素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0.242 mmol g-1.EM-MIPMs的选择识别性能利用固相萃取法来考察,研究表明EM-MIPMs有着良好的特异识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分子印迹微球 吸附 结合性能 识别性能
下载PDF
L-组氨酸手性识别印迹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朝晖 张华斌 +3 位作者 胡宇芳 刘丽 李辉 姚守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41-1946,共6页
以L-组氨酸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水-乙腈微乳体系中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手性识别L-组氨酸功能的印迹微球.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色谱分析探讨聚合微球对模板... 以L-组氨酸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水-乙腈微乳体系中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手性识别L-组氨酸功能的印迹微球.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色谱分析探讨聚合微球对模板分子的选择识别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存在两种结合位点,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33.04和24.16μmol/g.相对于常规的C18柱,该印迹聚合物填充柱能够完全分离L-组氨酸和D-组氨酸,分离度R为2.23,选择因子为2.14.利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聚合物微球的热性能及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具有部分晶体结构的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聚合微球 L-组氨酸 沉淀聚合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核-壳型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微球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明磊 张朝晖 +2 位作者 刘丽 张立吉 聂丽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以表面修饰乙烯基团的SiO2微球为基体,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核-壳型白藜芦醇印迹微球。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 以表面修饰乙烯基团的SiO2微球为基体,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核-壳型白藜芦醇印迹微球。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表面成功接枝一层厚度为200nm的印迹聚合物,该印迹微球颗粒分散均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印迹微球的吸附性进行研究表明,此印迹微球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利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出印迹微球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Qmax1=9.087mg/g和Qmax2=13.80mg/g。此印迹微球成功用于分离虎杖提取液中白藜芦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白藜芦醇 吸附性能 核-壳型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司汇通 王兵 +2 位作者 单娟娟 皇甫风云 孙智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88-192,共5页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_3O_4/SiO_2@MIPs)。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力测定(VSM),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性能。并通过与非印迹聚合微球(Fe_3O_4/SiO_2@NIPs)对比印证其所具有的特异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二苯并噻吩 磁性 核壳 蒸馏沉淀聚合
下载PDF
溶菌酶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寅静 刘瑜 +2 位作者 谢操 陆伟跃 潘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51,765,共6页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溶菌酶为模板蛋白,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微球。所得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34.6μm,ζ电位为-33.5 mV。考察了溶菌酶印迹微球在水和生理盐水两种介质中对...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溶菌酶为模板蛋白,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微球。所得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34.6μm,ζ电位为-33.5 mV。考察了溶菌酶印迹微球在水和生理盐水两种介质中对溶菌酶、核糖核酸酶A或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量,以及微球在生理盐水中对两种蛋白质混合溶液中溶菌酶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微球对溶菌酶的吸附在40 min内达到平衡。无论在单一蛋白质还是有其它蛋白质干扰的竞争环境中,印迹微球对模板蛋白溶菌酶都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能力。在生生理盐水介质中,由于降低了非特异性吸附效应,印迹微球对模板蛋白的选择性吸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分子印迹微球 反相悬浮聚合法 特异性吸附
原文传递
氧化乐果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侯长军 黄清菁 +5 位作者 霍丹群 杨眉 法焕宝 张良 沈才洪 张宿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33-2236,2240,共5页
以氧化乐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的氧化乐果分子印迹微球(MIPMs)和空白对照微球(NMIPMs)。通过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说明了MAA与氧化乐果之间的结合作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氧化乐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的氧化乐果分子印迹微球(MIPMs)和空白对照微球(NMIPMs)。通过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说明了MAA与氧化乐果之间的结合作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制微球的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静态吸附实验证明MIPMs对氧化乐果的吸附量明显大于NMIPMs。Scatchard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氧化乐果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高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KD1=0.131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3.890μmol/g,低亲合位点解离常数为KD2=5.178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2=62.232μmol/g。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Ms对氧化乐果的吸附量最大,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乐果 悬浮法 分子印迹微球 吸附性能 选择性能
下载PDF
香兰素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识别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深旗 彭海龙 +3 位作者 熊华 阮霞 黄声芳 董丽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共7页
以香兰素(Va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和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对Van有特异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通过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以香兰素(Va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和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对Van有特异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通过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1H NMR光谱法研究模板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识别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考察MIPs表面形态,通过平衡和等温吸附实验对MIPs和非分子印迹微球(NIPs)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AA与Van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MIPs具有表面光滑的规则球状结构,MIPs对Van的吸附和识别能力远高于NIPs,并且在1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状态,Scatchard分析表明在MIPs上形成了均匀的对Van有特异性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7.357μmol/g和4.243×10-5mol/L;选择性分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PE)和HPLC实验分析表明,MIPs对Van具有很好的分离和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香兰素 识别机理 沉淀聚合 固相萃取
下载PDF
2-异戊基环戊酮虚拟模板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宋俊杰 龚梦婷 +4 位作者 田海希 李辉 黄信慧 邹灵敏 韦永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3-1342,共10页
以2-异戊基环戊酮为虚拟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20~50μm的分子印迹微球。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分子印迹微球的表面化学特征及粒径分布,测试了印迹聚合物对玫瑰醚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能... 以2-异戊基环戊酮为虚拟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20~50μm的分子印迹微球。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分子印迹微球的表面化学特征及粒径分布,测试了印迹聚合物对玫瑰醚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考察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玫瑰醚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玫瑰醚的吸附可在25 min达到平衡,具有较快的吸附动力学,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行为。Freundlich模型最适合描述MIPs对玫瑰醚的等温吸附行为,聚合物材料最大的印迹位点数目为149.3μmol/g。聚合物对玫瑰醚的平均吸附能为166 kJ/mol,表明主要为化学吸附。虚拟模板印迹聚合物对玫瑰醚的选择因子相对于香叶醇和香茅醇分别为3.710和5.636,且对含玫瑰醚的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仍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能力(竞争吸附量为18.02 mg/g)。在优化洗涤(1 mL乙腈+1 mL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体积比9.5∶0.5)+2 mL乙腈、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体积比8∶1∶2)和洗脱(3 mL甲醇和醋酸混合溶剂(体积比9∶1))条件下,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可实现玫瑰醚的有效分离和富集,回收率为9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膜板印迹 分子印迹微球 玫瑰醚 吸附 萃取
下载PDF
双酚A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
10
作者 宫建龙 徐建平 +1 位作者 蔡昌凤 周美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3,116,共4页
以乙酸为溶剂,预组织沉淀聚合制备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BPA-MIPs)微球。所制备MIPs微球的比表面积为552m2/g,采用双位点结合模型拟合,特异性位点的结合位点数为0.45mmol/g;结合常数为364L/mmol,相对于双酚F(BPF)、对叔丁基苯酚(TBP)... 以乙酸为溶剂,预组织沉淀聚合制备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BPA-MIPs)微球。所制备MIPs微球的比表面积为552m2/g,采用双位点结合模型拟合,特异性位点的结合位点数为0.45mmol/g;结合常数为364L/mmol,相对于双酚F(BPF)、对叔丁基苯酚(TBP)、对苯二酚(HQ)、间苯二酚(RSO)和苯酚,MIPs微球对双酚A(BPA)的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22、14.70、500、333和62.50,在低浓度下MIPs微球对BPA的结合速度快,可用双位点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沉淀聚合 预组织 双酚A 分子识别
下载PDF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24
11
作者 成国祥 张立永 付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以酪氨酸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TRIM )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MIPMs)。利用扫描电镜 (SEM)对此微球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表面孔与孔... 以酪氨酸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TRIM )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MIPMs)。利用扫描电镜 (SEM)对此微球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表面孔与孔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探讨了影响其形貌的主要因素 ,并将所得微球用作色谱固定相研究了其分子选择吸附性能。研究表明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能够制得单分散性较好的、表面带有微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且该微球呈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溶胀 悬浮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单分散性 制备 甲基丙烯酸 TRIM 吸附性能 酪氨酸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23
12
作者 戎非 李萍 袁春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7-612,共6页
以右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讨论了反应介质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印迹微球的影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与传统本体聚合... 以右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讨论了反应介质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印迹微球的影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与传统本体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右旋邻氯扁桃酸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而空白聚合物微球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邻氯扁桃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下载PDF
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淮路枫 杨明 +1 位作者 刘骏 胡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4-1148,共5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毒死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MIPMs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MIPMs的结合位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毒死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MIPMs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MIPMs的结合位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球的形貌。结果表明,MIPMs的粒径分布为0.5~3μm(UMIPMs为2~3μm),其表面有大量具有一定孔径分布的孔穴,有利于底物和结合位点的接触,获得了高负载量和高效识别性。Scatchard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毒死蜱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高亲和性位点的解离常数KD1=0.526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1=35.91μmol/g,低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KD2=2.19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2=83.87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单步溶胀聚合 毒死蜱 结合位点
下载PDF
左旋甲基多巴分子印迹微球给药系统的合成、表征及药物缓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凌霞 李红萍 +2 位作者 郭娟 汤又文 赖家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1,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左旋甲基多巴(L-Methyldopa,LMD)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大小和形态有较大的影响,微球的粒径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偶氮二异丁睛(AI...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左旋甲基多巴(L-Methyldopa,LMD)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大小和形态有较大的影响,微球的粒径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偶氮二异丁睛(AIBN)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模板分子似乎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不是很明显.通过扫描电镜、静态吸附试验(BET)和斯卡查德分析(Scatchardanalysis)、红外光谱分析和模拟人体胃液扩散实验等对微球的外貌形态、吸附性能、分子印迹效果和药物缓释效果进行了表征.BET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微球(MIPMs)的最大静态吸附量是非印迹聚合物微球(NIPMs)的3倍.药物扩散实验表明,LMD在非印迹微球(NIPMs)上的释药率几乎与时间呈直线关系,说明其释药过程完全受扩散控制;而LMD在MIPMs上的释药率则呈曲线上升趋势,说明其释药过程除了受扩散控制外,还受到药物模板分子与MIPMs之间的印迹效应的协同作用的控制,从而达到了缓释药物分子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MIPMs释放药物的持续时间(10h)是NIPMs持续时间(5h)的2倍,表明分子印迹微球确实具有缓释药物的效果.因此,MIPMs有望进一步应用于LMD药物缓释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甲基多巴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微球 药物缓释 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恩诺沙星印迹微球及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毅 董襄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5-1030,共6页
研究了一种以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RAFT polymerization)制备分子印迹微球的方法。结合沉淀聚合法,以二硫代苯甲酸异... 研究了一种以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RAFT polymerization)制备分子印迹微球的方法。结合沉淀聚合法,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umyl dithiobenzoate,CDB)为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剂,恩诺沙星为印迹化合物,甲基丙烯酸(MA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为分散剂,考察了温度、单体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微球制备的影响。通过改变AIBN和CDB的比例,可以达到控制分子印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目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以RAFT聚合法得到的分子印迹微球粒径可达2.0~2.2μm,并有良好的分散性。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说明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印迹化合物的结合能力优于非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微球对于恩诺沙星及其结构类似物洛美沙星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7.3和19.5μmol·g^-1,证明分子印迹微球有很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恩诺沙星 沉淀聚合
下载PDF
鹅去氧胆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选择性分子识别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奋强 刘守信 +3 位作者 房喻 王忆娟 张朝阳 姜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95-2199,共5页
以鹅去氧胆酸(CDCA)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00~300nm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红外光潜研究了印迹分子与... 以鹅去氧胆酸(CDCA)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00~300nm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红外光潜研究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类型,用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在合成过程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CDCA具有良好的特异吸附性能,可用于胆汁酸的分离、纯化,交联剂的种类可以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和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识别 鹅去氧胆酸
下载PDF
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凯尹 刘俊渤 +1 位作者 程志强 唐珊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阿特拉津(Atrazin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210nm的阿特拉津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最佳物质的... 以阿特拉津(Atrazin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210nm的阿特拉津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4.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微球存在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Q_(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_d)分别为Q_(max1)=38.08μg/g,K_(d1)=0.2489μg/L,Q_(max2)=310.33μg/g,K_(d2)=6.6269μg/L.此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阿特拉津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分子印迹聚合物 沉淀聚合 微球
下载PDF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Synthesized by Aqueous Micro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Influences of pH,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of Buffer on Capacity Factors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家平 卢春阳 何锡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12-1018,共7页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MIMs) were prepared using 4-aminopyridine (4-AP) as template molecule by aqueous micro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MIMs were packed into stainless steel column (250×4.6 mm I....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MIMs) were prepared using 4-aminopyridine (4-AP) as template molecule by aqueous micro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MIMs were packed into stainless steel column (250×4.6 mm I.D.)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4-aminopyridine (4-AP) and 2-aminopyridine (2-AP). The influences of pH, kinds and concentration (c) of buffer on capacity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s of capacity factor (k′) with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buffer ar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firstly. The effects of pH of phosphate and acetate buffer on capacity factor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 and pH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k′=-8.23 + 9.23 pH-0.99 pH 2 (in phosphate buffer) with R 2=0.9775 and k′=6.79-3.76 pH + 0.68 pH 2 (in acetate buffer) with R 2=0.9866. Furthermore, the capacity factors were also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ate buffer in mobile phase while non-imprinted molecule is poorly changed. It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buffer-especially in low concentration buffer (c acetate<0.02 mol/L, final concentration in mobile phase). The fit curve of log k′ to log c is described by equation: log k′=-0.571-1.256×log c-0.186×(log c) 2 with R 2=0.9979. The ratio of acetate buffer to methanol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al ratio for separation of 4-AP and 2-AP is below 1∶7.5 (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aqueous micro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chromatographic stationary phase influence factors
原文传递
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姜黄素的选择性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慧卿 张冰洁 +1 位作者 刘枫 李小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146,共6页
本文以姜黄素为模板分子,以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微球为芯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姜黄素的高选择性识别。其结构表征采用了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本文以姜黄素为模板分子,以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微球为芯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姜黄素的高选择性识别。其结构表征采用了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DTG)分析等手段;在对同类黄色素的吸附中,磁性分子印迹微球能够特异性识别姜黄素,其吸附率达到60.62%,而非印迹微球为26.11%;吸附性能的研究表明印迹微球对姜黄素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吸附方程;好的重复性吸附行为使其可以循环使用。磁性印迹微球的选择吸附行为从混合物中提取姜黄素提供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印迹微球 姜黄素 选择性识别
下载PDF
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婧 陈元涛 +2 位作者 洪美花 段黎昊 张建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8-601,605,共5页
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和厚朴酚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其高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1=0.13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45.21μmol/g。静态吸... 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和厚朴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和厚朴酚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其高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1=0.13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45.21μmol/g。静态吸附试验证明MIPMs对模板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吸附能力,以厚朴酚为竞争底物,其分离因子达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分子印迹微球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