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光 刘海英 +2 位作者 张东远 李建东 石文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51-154,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竹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表明 ,竹子染色体数目主要为 64 ,且随着分布区的变化而变化 ;染色体基数主要为 12 ,但其他基数也存在。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对 2 0余属 70多个竹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竹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表明 ,竹子染色体数目主要为 64 ,且随着分布区的变化而变化 ;染色体基数主要为 12 ,但其他基数也存在。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对 2 0余属 70多个竹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阐明了基因型、激素及培养基成分对竹子组培的影响 ,并建立成熟的丛生竹培养体系。竹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迅速 ,初步阐明了竹子的遗传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染色体 组织培养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采用ISSR和SRAP技术评价浙南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小侠 陶正明 +4 位作者 吴志刚 潘晓军 林新春 范传颍 包晓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0-2035,共6页
目的评价浙南忍冬属Lonicera L.药材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5种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NTSYS软件处理数据,UPGMA构建聚类图;Mantel检测法对2种标记进行相关性检验;用引物分辨力(RP)、多态性条带比率(PPB)等参数... 目的评价浙南忍冬属Lonicera L.药材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5种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NTSYS软件处理数据,UPGMA构建聚类图;Mantel检测法对2种标记进行相关性检验;用引物分辨力(RP)、多态性条带比率(PPB)等参数对标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6条ISSR引物和22对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232、215条带;UPGMA可将5种忍冬属药材聚为2大类,一类为金银花基原植物,另一类则为山银花基原植物,两种标记技术相关系数(r)为0.970 3。结论 ISSR和SRAP均可有效地分析忍冬属药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技术优于SR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ISSR SRAP
原文传递
水蛭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富华 李明玥 +2 位作者 魏妙洁 石林春 刘金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670-676,共7页
水蛭基原复杂、市场混乱、传统方法难以有效鉴别,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分子鉴定方法根据生物间的分子特征差异进行鉴定,不受自然环境、生长发育阶段等外部因素影响,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的特点。目前应用于水蛭的分子鉴定方法有:... 水蛭基原复杂、市场混乱、传统方法难以有效鉴别,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分子鉴定方法根据生物间的分子特征差异进行鉴定,不受自然环境、生长发育阶段等外部因素影响,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的特点。目前应用于水蛭的分子鉴定方法有:基于核酸的RAPD技术、SSR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和基于蛋白质的SDS-PAGE技术、同工酶分析技术,本文在简述水蛭不同分子鉴定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水蛭不同分子鉴定方法的技术和应用特点进行比较,最后对DNA宏条形码技术、Target-sequencing技术、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在水蛭混合物,特别是中成药中水蛭成分的鉴定进行展望,旨在为水蛭鉴定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混伪品 鉴定 分子鉴定 PCR DNA条形码鉴定 蛋白质标记 下一代测序
下载PDF
基于I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武 李亚萍 +1 位作者 陈家栋 陶正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865-6873,共9页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居群遗传多样性,为黄精药材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个居群22个种源47份黄精种质资源为材料,选用14条ISSR和11对SRAP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比较和聚类分析,揭示黄精种质的遗...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居群遗传多样性,为黄精药材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个居群22个种源47份黄精种质资源为材料,选用14条ISSR和11对SRAP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比较和聚类分析,揭示黄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ISSR引物和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186和142条清晰带数,其中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85和140,多态性比率(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PPB)分别为99.46%和98.59%;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ISSR和SRAP标记下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2799和0.2316,即黄精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分别为1.2864和1.6593,遗传相似系数在0.0533~0.9481和0.0328~0.9677。聚类结果显示,相同黄精药材基原种质聚在一起,ISSR和SRAP标记分别将黄精居群分为5和3大类群,且以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更符合实际地域分布。结论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和SRAP标记可适用于黄精亲缘性鉴定,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资源的保护和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ISSR SRAP
原文传递
124I原位标记有机黑色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初步分子影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夏雷 程震 +1 位作者 朱华 杨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探索了有机黑色素纳米粒子对一种目前最有潜力的新型PET成像核素的原位标记方法,制备出新型多功能纳米探针,并进行初步的分子影像研究.以自然存在的黑色素(Melanin)为原料,利用超声破碎法制备超微粒径(5.5nm)黑色素纳米粒子(MNPs),并使... 探索了有机黑色素纳米粒子对一种目前最有潜力的新型PET成像核素的原位标记方法,制备出新型多功能纳米探针,并进行初步的分子影像研究.以自然存在的黑色素(Melanin)为原料,利用超声破碎法制备超微粒径(5.5nm)黑色素纳米粒子(MNPs),并使用两端具有氨基的PEG3500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获得具有较好水分散性和氨基活性基团的新型PEG-MNP纳米载体.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以及核磁氢谱(1HNMR)对纳米粒子进行充分形貌表征.而后使用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作为氧化剂进行长半衰期核素^124I的原位标记,获得了相应的具有PET成像功能的^124I-PEG-MNP纳米载体.而后使用游离^124I、^124I-PEG-MNP分别进行正常昆明小鼠Micro-PET成像对比研究,同时构建胰腺癌荷瘤鼠模型BxPC3,并进行^124I-PEG-MNP肿瘤成像研究.结果显示,长半衰期核素^124I对PEG-MNP的标记率可达99%以上,且体外稳定性良好.Micro-PET图像显示,^124I-PEG-MNP在小鼠体内未见脱标现象,体内放射性分布与游离^124I成像差异明显.通过基于选定甲状腺及肝脏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的半定量分析表明,经过^124I标记后的PEG-MNP纳米粒子,与原有^124I的代谢学行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同时,^124I-PEG-MNP利用自身的实体瘤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在肿瘤部位有明显的富集,并在肿瘤部位滞留超过48h.上述研究表明,有机纳米粒子PEG-MNP具备标记单质长半衰期核素的能力,并可用于肿瘤模型PET显像,为其进一步构建长循环多模态成像探针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纳米粒子 核素标记 原位标记 分子影像 小动物PET成像
原文传递
氟虫腈与昆虫γ-氨基丁酸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元 张博 任天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氟虫腈与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氟虫腈与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_d值分别为(21.3±2.5)pmol/... 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氟虫腈与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氟虫腈与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_d值分别为(21.3±2.5)pmol/mg protein和(109±9)nmol/L。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氟虫腈与果蝇RDL受体间形成3条氢键;两者之间的CDOCKER的相互作用能为–137.93 k J/mol。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均证实,氟虫腈对昆虫GABA受体的强亲和性是导致氟虫腈对昆虫产生高毒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昆虫 Γ-氨基丁酸受体 分子模拟 荧光标记
下载PDF
luxAB基因标记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1在土壤和植株根部的生态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洁梅 崔中利 +1 位作者 邱珊莲 李顺鹏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发光酶标记是 1种有效的跟踪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动态行为的技术手段。采用luxAB基因标记技术对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 - 1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植株内的定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LL - 1可以较长时间的在植株根际定殖 ,3 0d后仍可用X -... 发光酶标记是 1种有效的跟踪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动态行为的技术手段。采用luxAB基因标记技术对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 - 1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植株内的定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LL - 1可以较长时间的在植株根际定殖 ,3 0d后仍可用X -感光片检测到菌体的存在 ,而根际外未检测到DLL - 1。植株根剖开后在培养基上培养 2 4h后进行X -光片曝光 ,发现DLL - 1能够进入植株根内并定殖。菌株回收后采用测定其农药降解活力和检查质粒图谱 2种方法证实 ,所观测的回收菌株就是接种的DL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甲基对硫磷 降解菌 假单胞菌DLL-1 luxAB 分子标记 定殖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梦荷 郑路 +1 位作者 孟领航 王佳佳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蛋白质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O-连接的单糖修饰,其通过β-糖苷键将GlcNAc与细胞质或核蛋白上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结合。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O-连接的单糖修饰,其通过β-糖苷键将GlcNAc与细胞质或核蛋白上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结合。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调节信号转导、参与免疫保护和细胞代谢等生理过程,其异常表达与某些疾病相关,如糖尿病、癌症、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明确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位点对阐明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O-GlcNAc修饰是一种动态、化学计量的修饰,质谱检测信号响应低,导致位点鉴定困难。本文将基于O-GlcNAc的生物学功能,对O-GlcNAc糖蛋白的富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O-GlcNAc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lcNAc糖基化修饰 分子探针 代谢标记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in SARS coronavirus detection 被引量:4
9
作者 SHI Rong MA Wenli +6 位作者 WU Qinghua ZHANG Bao SONG Yanbin GUO Qiuye XIAO Weiwei WANG Yan ZHENG Wenl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2期1165-1169,共4页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detecting of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irty 60mer specific oligos were designed to cover the whole genome of the first su...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detecting of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irty 60mer specific oligos were designed to cover the whole genome of the first submit-ted coronavirus strain,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OR2 (GENEBANK Accession: AY274119). These primers were synthesized and printed into a microarray with 12×12 spots. RN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throat swab and gargling fluid of SARS patients and reverse-transcripted into the double strand cDNAs. The cDNAs were prepared as re-stricted cDNA fragments by the restriction display (RD) technique and labeled by PCR with the Cy5-universal primer. The labeled samples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oligo microar-ray for hybridization. The diagnostic capability of the mi-croarray was evaluated after the washing and scanning steps. The scanning result showed that samples of SARS patients were hybridized with multiple SARS probes on the microar-ray, and there is no signal on the negative and blank contro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ome of SARS coronavirus can be detected in parallel by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hich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io of the diagno-sis. The oligo microarray can also be used for monitoring the behavior of the virus gen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CORONAVIRUS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RD tech-nique fluorescent labeling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原文传递
细胞外囊泡活体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陶巧玉 许波华 +2 位作者 李嫚琪 张鹏 常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自然分泌的囊泡,包括人体肿瘤细胞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可分泌。近年来,EVs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在病理过程中的细胞间通信中...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自然分泌的囊泡,包括人体肿瘤细胞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可分泌。近年来,EVs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在病理过程中的细胞间通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有潜力的药物递送载体,还可能具有治疗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潜在价值。实现对体内EVs的准确检测是开发EVs疗法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的标记、成像方法,如光学成像及放射性同位素成像等,使无创体内示踪成为可能,可直接原位研究其生物分布、迁移和靶向特性。该综述简单介绍了EVs的生物学功能,主要论述了可用于EVs体内示踪的不同成像技术,以期促进EVs的体内生物学过程研究,推进基于EVs的纳米医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分子成像 体内示踪 放射性标记 细胞间通信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探针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显像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培 王帅亮 +1 位作者 朱华 杨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02-307,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过继细胞疗法,近几年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血液系统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该疗法受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靶点特异性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过继细胞疗法,近几年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血液系统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该疗法受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靶点特异性等因素影响而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较为有限。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分子成像,通过对T细胞体内状态进行示踪,可更好地实现CAR-T的可视化与治疗监测,并反映CAR-T的功能信息与免疫状态,对CAR-T疗法疗效的预测与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将系统介绍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分子成像策略在CAR-T疗法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 同位素标记 基因 报告
原文传递
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靶向治疗的核素标记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洪燕 兰晓莉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0-473,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MM)的预后、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有效治疗密切相关.早期MM的准确分期及晚期MM的有效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无创分子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和评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核素显像及治疗已成... 恶性黑色素瘤(MM)的预后、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有效治疗密切相关.早期MM的准确分期及晚期MM的有效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无创分子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和评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核素显像及治疗已成为研究焦点.学者在18F-FDG、抗体、受体及小分子化合物苯甲酰胺用于MM显像及靶向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笔者综合介绍了几类用于MM显像的核素探针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诊断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探针 同位素标记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合成生物学与荧光成像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伟红 李炜 +1 位作者 张先恩 崔宗强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2期369-384,共16页
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分子荧光标记与生物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合成生物学原理,可以建立材料生物合成新方法,开发性能优异的荧光纳米材料和探针,发展新的荧光成像技术。合成生物学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多涉及荧光材料与探针的... 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分子荧光标记与生物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合成生物学原理,可以建立材料生物合成新方法,开发性能优异的荧光纳米材料和探针,发展新的荧光成像技术。合成生物学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多涉及荧光材料与探针的设计合成、对生物靶标分子进行定点改造和修饰、荧光探针和靶标分子的可控时空耦合等以实现生物分子的精准特异性标记。这些荧光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标记技术可应用于细胞内分子的荧光标记、成像和动态示踪,可视化解析相关的关键分子事件,从而深入揭示细胞内分子运动机制和病原致病机理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量子点等荧光纳米材料与探针、对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精准标记及其用于病毒荧光成像和示踪。最后,也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如荧光杂合生物材料可控合成、分子原位多重标记等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合成生物学与荧光成像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推动荧光成像技术发展和进步,并拓展合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生物探针 分子标记 荧光成像 病毒示踪
下载PDF
DNA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玥佶 曾杰 +5 位作者 刘立鹏 陈丹娜 龙昱 黄春霞 田智 郭小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DNA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遗传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品种及亲缘关系的鉴定、道地性、资源评定、多样性保护、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中,对于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DNA分析技术 药用植物 分子标记
原文传递
标记基因技术在根瘤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芳 韩梅 +2 位作者 韩晓日 肖亦农 林荣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4-748,共5页
就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种类、优缺点及理想标记基因的特征作了简要概述。重点阐述了现今常用的标记基因的种类、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为直观的检测与跟踪根瘤菌在土壤中的竞争结瘤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几种标记不同基因的根瘤菌以菌... 就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种类、优缺点及理想标记基因的特征作了简要概述。重点阐述了现今常用的标记基因的种类、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为直观的检测与跟踪根瘤菌在土壤中的竞争结瘤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几种标记不同基因的根瘤菌以菌剂形式施入土壤后,对其进行了动态跟踪、生态分布及占瘤率等方面的分析对比。根据分子标记的应用现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分子标记 标记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信标末端现场标记三聚氰胺-Cu^(2+)电活性分子的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晓磊 张旋 +3 位作者 杭乐 高凤 高飞 汪庆祥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1-388,共8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子信标自由末端现场标记电活性信号分子的新型DNA传感器.首先将3′修饰巯基的分子信标通过Au–S键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然后在修饰有羧基的5′自由末端通过共价偶合和配位作用依次组装上三聚氰胺(Mel)和铜离子(Cu2+)...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子信标自由末端现场标记电活性信号分子的新型DNA传感器.首先将3′修饰巯基的分子信标通过Au–S键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然后在修饰有羧基的5′自由末端通过共价偶合和配位作用依次组装上三聚氰胺(Mel)和铜离子(Cu2+),得到以Mel-Cu2+配合物为电活性信号源的分子信标.该方法简单实现了电活性分子信标的标记、分离和纯化.以[Fe(CN)6]3-/4-为电化学探针,采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法对层层自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杂交实验表明,Mel-Cu2+信号源所对应的峰电流强度随着杂交液浓度的增大逐渐降低,且氧化峰电流与互补序列浓度对数在1.0×10-15~1.0×10-9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3σ计算得到检测限为2.4×10-16 mol/L.另外,由于分子信标特殊的茎环结构特征和Mel-Cu2+信号源稳定的无机配位组成,传感器显示了很高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三聚氰胺-cu^2+现场标记DNA传感器
原文传递
小分子探针2-叠氮乙酰氨基-1,3,4,6-四乙酰基葡萄糖的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淳滨 楚俏 +4 位作者 刘康 郝梦林 张茹梦 马静 王佳佳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3-58,共6页
实验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共5步)得到目标产物6,其可作为非天然小分子探针代谢标记O-GlcNAc糖基化蛋白。在步骤3的丙酮、浓盐酸、50℃条件下分离得到一种具有荧光性能的中间体7,并通过核磁、质谱等检测方法确... 实验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共5步)得到目标产物6,其可作为非天然小分子探针代谢标记O-GlcNAc糖基化蛋白。在步骤3的丙酮、浓盐酸、50℃条件下分离得到一种具有荧光性能的中间体7,并通过核磁、质谱等检测方法确定其结构,同时探讨了其生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O-GLCNAC 糖基化 代谢标记
下载PDF
Novel strategy for accurate tumor labeling:endogenous metabolic imaging through metabolic probes 被引量:1
18
作者 Ying Wen Zhiqing Long +1 位作者 Fangjun Huo Caixia Yi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517-2527,共11页
Altered metabolism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central hallmark of cancer;however,in the fluorescence imaging field,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label tumors by exploiting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cancer ... Altered metabolism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central hallmark of cancer;however,in the fluorescence imaging field,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label tumors by exploiting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cancer cells and normal cells.In this work,w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metabolic probe MB-C for specific imaging of glutathione(GSH)dynamic metabolic pathways.GSH was endogenously metabolized to produce SO_(2)via Na_(2)S_(2)O_(3) and 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equilibrating with sulfites/bisulfites.MB-C was allowed to be activated by GSH along with multi-fluorescence emission increased in red and green channels and further sequence-response metabolites(SO_(2))of GSH in significant fluorescence ratio change of red and green channels.Furthermore,such evident fluorescence ratio changes could be used to distinguish cancer cells from normal cells and identify tumor and normal tissues.Therefore,GSH metabolic imaging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ccurately label tumors,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practical case for the precise visualiz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probe metabolic imaging tumor labeling GSH
原文传递
转铁蛋白受体靶向分子探针^(99)Tc^(m)-T7的放射性标记及肿瘤显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晴 潘芯 +5 位作者 李崇佼 蒋亚群 王怡春 文兵 雷萍 何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23-229,共7页
目的制备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多肽分子探针^(99)Tc^(m)-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简称^(99)Tc^(m)-T7),并评估其在荷瘤裸鼠模型micro SPECT/CT显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标记法,在共配体N-三(羟甲基)... 目的制备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多肽分子探针^(99)Tc^(m)-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简称^(99)Tc^(m)-T7),并评估其在荷瘤裸鼠模型micro SPECT/CT显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标记法,在共配体N-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和乙二胺二乙酸的协同下,制备^(99)Tc^(m)-T7。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人胰腺癌PANC-1细胞和人乳腺癌MX-1细胞表面TfR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细胞结合及细胞竞争抑制实验评估^(99)Tc^(m)-T7体外结合TfR的亲合力及特异性。构建荷瘤裸鼠模型,注射^(99)Tc^(m)-T7后进行micro SPECT/CT显像及生物学分布实验。采用离体组织放射性磷屏自显影成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TfR的表达情况。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子探针^(99)Tc^(m)-T7,其标记率>95%,分别在与生理盐水、胎牛血清的混合液中孵育4 h后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5.3±0.3)%和(90.6±0.4)%。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PANC-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98.9±0.1)%,而MX-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0.2±0.1)%。体外细胞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ANC-1细胞与^(99)Tc^(m)-T7共孵育60 min后结合率达到峰值[(16.12±0.01)%],高于MX-1细胞[(1.20±0.01)%],且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01);细胞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ANC-1阻断组与^(99)Tc^(m)-T7的结合率降低至(2.40±0.01)%,与PANC-1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1,P<0.001)。荷瘤裸鼠体内micro 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99)Tc^(m)-T7可从血液中迅速清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PANC-1荷瘤裸鼠模型在注射^(99)Tc^(m)-T7后30 min时肿瘤轮廓显示清晰,肿瘤/肌肉比值达2.80±0.22。生物学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及各脏器对^(99)Tc^(m)-T7的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与显像结果一致,且^(99)Tc^(m)-T7在PANC-1细胞中的摄取[(0.55±0.18)%ID/g]高于MX-1细胞[(0.16±0.11)%ID/g],差异有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转铁蛋白 肽类 分子探针 同位素标记 放射免疫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小鼠
原文传递
Tracking of Labelled Stem Cells Using Molecular MR Imaging in a Mouse Burn Model <i>in Vivo</i>as an Approach to Regenerative Medicine
20
作者 Zeba Qadri Valeria Righi +1 位作者 Shasha Li A. Aria Tzika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rapies based on stem cell transplants offer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Monitoring the fate of the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in a timely mann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in limitatio... Therapies based on stem cell transplants offer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Monitoring the fate of the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in a timely mann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in limitations for long-standing success of stem cell transplants. Imaging methods that visualize and track stem cells<i> in vivo</i> non-invasively in real time are helpful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cell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s. Novel molecular imaging methods which are non-invasive particularly such as MRI have been of great recent interest. Hence, mouse models which are of clinical relevance have been studied by injecting contrast agents used for labelling cells such as super-paramagnetic iron-oxide (SPIO) nanoparticles for cellular imaging. The MR techniques which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positive contrast images have been of much relevance recently for tracking of the labelled cells. Particularly when the off-resonance reg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labeled cells is selectively excited while suppressing the signals from the non-labeled regions by the method of spectral dephasing. Thus, tracking of magnetically labelled cells employing positive contrast<i> in vivo</i> MR imaging methods in a burn mouse model in a non-invasive way has bee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The consequences have direct implications for monitoring labeled stem cells at some stage in wound healing. We suggest that our approach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in molecular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Wounds Cell labeling Cell Tracking Cellular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olecular Imaging Positive Contrast Imaging Stem Cel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