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碘酸钠氧化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钱军民 李旭祥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7-30,共4页
研究了用高碘酸钠 (NaIO4)溶液氧化纤维素的过程与性能 ,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氧化纤维素的结构。考察了溶液pH值、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和氧化剂浓度等因素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IO- 4 浓度的增大、氧化时间的延... 研究了用高碘酸钠 (NaIO4)溶液氧化纤维素的过程与性能 ,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氧化纤维素的结构。考察了溶液pH值、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和氧化剂浓度等因素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IO- 4 浓度的增大、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温度和pH值的升高 ,纤维素降解程度愈深 ,其回收率愈低 ;随IO- 4 浓度和氧化温度的升高 ,醛基含量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氧化 氧化纤维素 非均相反应 高碘酸钠
下载PDF
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外消旋药物萘普生的手性拆分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建都 谭天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9-31,共3页
采用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 ,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在模板分子 (S) 萘普生的存在下 ,制备 (S) 萘普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对其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评价。结果表明 ,萘普生的外消旋混合物得到了较好的拆分 ,而且分离了与萘普... 采用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 ,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在模板分子 (S) 萘普生的存在下 ,制备 (S) 萘普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对其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评价。结果表明 ,萘普生的外消旋混合物得到了较好的拆分 ,而且分离了与萘普生结构相似的布洛芬、酮洛芬 ,探讨了萘普生手性拆分的机理 ,考察了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化合物 手性拆分 萘普生 分离技术 外消旋混合物 外消旋药物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降解聚碳酸酯的动力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磊 吴勇强 +2 位作者 倪燕慧 黄科 朱子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87-1792,共6页
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 (PC)在 2 30~ 2 6 5℃、 7 76~ 9 96MPa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通过红外光谱 (IR)、体积排阻色谱 (SE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了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机理 ,同... 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 (PC)在 2 30~ 2 6 5℃、 7 76~ 9 96MPa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通过红外光谱 (IR)、体积排阻色谱 (SE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了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机理 ,同时运用连续分布动力学对PC降解历程进行了研究 ,随机断裂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 75 7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超临界甲醇 动力学 醇解 回收
下载PDF
车辆跟驰的分子动力学特性及其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曲大义 杨建 +1 位作者 陈秀锋 卞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8-1202,共5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车辆跟驰特性,探索了车辆跟驰的需求安全距离及其应用模型构建。通过赋予跟驰模型多个刺激项的反应权重,运用数学演绎方法,推导出驾驶员对各种刺激反应同向性的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描述跟驰变化过程的分子... 应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车辆跟驰特性,探索了车辆跟驰的需求安全距离及其应用模型构建。通过赋予跟驰模型多个刺激项的反应权重,运用数学演绎方法,推导出驾驶员对各种刺激反应同向性的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描述跟驰变化过程的分子跟驰模型。数据验证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子跟驰模型对跟驰状态的描述更加全面和贴切,弥补了速度跟驰模型的不足,完善了交通流跟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流理论 跟驰特性 分子动力学 需求安全距离
下载PDF
催化酯化-吸附脱水联合工艺合成特戊酸乙酯及动力学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斌 郝凤岭 关昶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特戊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对合成特戊酸乙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别测定了50℃,60℃和70℃下的反应速度常数。通过实验得到...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特戊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对合成特戊酸乙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别测定了50℃,60℃和70℃下的反应速度常数。通过实验得到了酯化反应工艺条件:n(乙醇)∶n(特戊酸)=1.3∶1,NKC-9的用量为乙醇和特戊酸总质量的10.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h,在该条件下特戊酸的转化率达到94.3%。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特戊酸的转化率仍然可达到94.1%。该反应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1.3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戊酸乙酯 阳离子交换树脂 沸石分子筛 吸附脱水 动力学 酯化
下载PDF
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上积炭动力学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清遐 刘金香 +2 位作者 蔡光宇 张淑蓉 李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25-730,共6页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苯-丙烯和乙苯在催化剂上的积炭动力学,求得积炭活化能分别为15.6、31.5和11.8kJ/mol,并依此建立了积炭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催化裂化 干气 苯烷 催化剂 积炭动力学
下载PDF
渣油加氢过程中硫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晓 赵加民 +1 位作者 袁迎 韩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0-979,共10页
在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中,加氢脱硫是最重要的预处理工艺之一。在渣油加氢过程中,对其中最难脱除的顽固型含硫化物分子结构转化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渣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新型催化剂、催化剂级配工艺等技术的开发。因此综述了近年... 在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中,加氢脱硫是最重要的预处理工艺之一。在渣油加氢过程中,对其中最难脱除的顽固型含硫化物分子结构转化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渣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新型催化剂、催化剂级配工艺等技术的开发。因此综述了近年来渣油加氢过程中硫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渣油中含硫化合物表征手段的进阶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渣油加氢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结构、渣油加氢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渣油加氢过程中关键含硫化合物结构反应动力学特性等的进一步深入认识,以期为高硫渣油的深度脱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硫迁移转化规律 含硫化合物 分子结构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自组装分子凝胶的原位光聚合及其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黎坚 王理 +1 位作者 殷以华 杨亚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00-1706,共7页
合成了一种以二胺为基础的可聚合凝胶因子 4,4′ 二 (α 甲基丙烯酰氧基 1,3 亚乙氧基羰基丙酰氨基 )二苯甲烷 (BMDM) ,利用在特定结构区域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有序的三维纤维网络 ,使有机溶剂凝胶化 .并利用紫外光引发聚合 ... 合成了一种以二胺为基础的可聚合凝胶因子 4,4′ 二 (α 甲基丙烯酰氧基 1,3 亚乙氧基羰基丙酰氨基 )二苯甲烷 (BMDM) ,利用在特定结构区域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有序的三维纤维网络 ,使有机溶剂凝胶化 .并利用紫外光引发聚合 ,“锁定”凝胶网络 ,形成稳定的有序高级结构 .光聚合后 ,分子凝胶的稳定时间超过 1年 ;而光聚合前 ,分子凝胶的稳定时间一般只有几天到几十天 .由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的凝胶形态学表明 ,凝胶中存在由相互缠结的三维纤维网络构成的球晶 .DSC研究表明 ,未聚合的分子凝胶中球晶结构的解缔 (peak 1)须克服一个势垒 ,势能为ΔH =0 .8kJ·mol-1,这主要是一种范德华弱相互作用 .而发生的凝胶—溶胶相转变 (peak 2 ) ,则说明了自组装纤维中BMDM分子间存在氢键等次价键相互作用 .这种次价键能即为凝胶—溶胶相转变热焓ΔH =2 2 .3kJ·mol-1.聚合凝胶只有体积相变而无凝胶—溶胶相转变 ,且聚合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要比光聚合前的凝胶—溶胶相转变温度高出约为 110~ 12 0℃ .研究干聚合凝胶在丙酮中的溶胀特性发现 ,其溶胀过程遵循二级溶胀动力学 ,影响该凝胶溶胀行为的因素主要是交联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光聚合 聚合物 分子凝胶 自组装 紫外光聚合 球晶 4 4'-二(α-甲基丙烯酰氧基-1 3-亚乙氧基羰基丙酰氨基)二苯甲烷
下载PDF
临界区流体与矿物和岩石在地球内部极端条件下的反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67,共15页
极端条件下水热化学反应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借助于高温超高压原位直接测量方法、各种谱学方法和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研究地球内部流体物质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反应过程的产物的分子-原子尺度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供认识极端条件下水和矿物(... 极端条件下水热化学反应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借助于高温超高压原位直接测量方法、各种谱学方法和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研究地球内部流体物质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反应过程的产物的分子-原子尺度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供认识极端条件下水和矿物(岩石)反应动力学的新实验途径。地球内部的流体性质随所处高温高压条件发生变化。水的密度、介电常数等物理参数随温度压力变化而改变,在临界态会出现突变。水的性质的剧变会影响水与岩石(矿物)相互作用。文中报道了在极端条件下(20~435℃和23~35MPa)实验测量矿物(钠长石、辉石、石英和阳起石等)和岩石(玄武岩、正长岩)在水溶液里的溶解反应速率的研究结果,发现矿物里各种不同类型金属离子与水反应的速率不同,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在升温过程中,进入临界态时,矿物(岩石)与水反应出现一次反应速率的涨落。在恒压升温过程中(临界压力,或略高于临界压力),硅酸盐矿物溶解速率会逐步升高,如硅近临界区(300℃)抵达最大值,然后随升温溶解反应速率减低。地球内部的流体由深处上升到浅处,会从超临界区域进入近临界的气与液的两相不混溶区域。含金属流体里的金属会在气相与液相分离时出现再分配。实验表明:金属Au、Cu、Sn、W、Zn会进入气相,气体可以迁移金属。事实说明:地球内部流体结构和性质从深到浅在不断变化,在跨越临界区时的水的性质异常变化会导致水与矿物(岩石)反应动力学涨落,并且促使金属在临界区出现沉淀和在气液相分离过程中进行再分配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内部高温超高压 临界态 流体性质 分子谱 化学动力学 气体迁移金属
下载PDF
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过程——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永祥 吴巍 +1 位作者 闵恩泽 孙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9-43,共5页
对钛硅分子筛(HTS)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经验方程拟合了试验数据,并采用Marquardt算法对经验方程的参数进行确定,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反应初速率,然后再用高斯-牛顿法对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得... 对钛硅分子筛(HTS)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经验方程拟合了试验数据,并采用Marquardt算法对经验方程的参数进行确定,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反应初速率,然后再用高斯-牛顿法对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得出了氨肟化反应以及该反应体系中H_2O_2分解的本征动力学。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残差分析和F检验,对氨肟化反应和H_2O_2分解的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获得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5.21%和6.25%。表明该模型能真实反映HTS催化环己酮氨肟化的反应特性,是合理可靠的,能为进一步的过程开发与工程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和设计上的依据;而H_2O_2分解副反应动力学模型仅适用于该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催化 环己酮 氨肟化 反应过程 本征动力学 环己酮肟
下载PDF
醇溶剂中TS-1催化丙烯环氧化的本征动力学与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玉龙 陈俊霞 +1 位作者 米镇涛 李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研究了在三种不同醇溶剂(甲醇、异丙醇和仲丁醇)水溶液中TS-1催化丙烯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反应条件为温度30~60℃,丙烯压力0.4~0.6MPa.根据实验现象和各组分在TS-1上的吸附特点建立了该反应的Eley-Rideal机理模型,环氧化反... 研究了在三种不同醇溶剂(甲醇、异丙醇和仲丁醇)水溶液中TS-1催化丙烯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反应条件为温度30~60℃,丙烯压力0.4~0.6MPa.根据实验现象和各组分在TS-1上的吸附特点建立了该反应的Eley-Rideal机理模型,环氧化反应在吸附态的H2O2分子与游离态的丙烯分子之间进行,表面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通过实验数据对机理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平均偏差在10%以内.最后对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为该过程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TS—1) 环氧丙烷 醇溶剂 本征动力学
下载PDF
苯、甲苯和对二甲苯在分子筛NaX和CaX上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卫东 朴香兰 朱慎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59,共7页
研究并比较了分子筛 Na X和 Ca X对正庚烷中低浓度苯、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吸附平衡。用 L 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等温线 ,由单组分吸附平衡得到的参数可以很好地预测多组分吸附平衡。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测定了流出曲线 ,回归出... 研究并比较了分子筛 Na X和 Ca X对正庚烷中低浓度苯、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吸附平衡。用 L 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等温线 ,由单组分吸附平衡得到的参数可以很好地预测多组分吸附平衡。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测定了流出曲线 ,回归出柱内传质系数 ,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估算传质系数的经验方程 ,并回归出方程中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对二甲苯 分子筛吸附平衡 动力学
下载PDF
负载铁分子筛降解活性艳红KE-3B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滨松 崔福义 +2 位作者 林辛 张杰 于杨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2,236,共4页
采用负载三价铁离子分子筛对活性艳红KE-3B配置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染料初始浓度200mg·L-1、催化剂50H用量是40g·L-1、初始pH值为4,H2O2质量浓度为1153mg·L-1,反应温度在80℃时,脱色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663min-1,半... 采用负载三价铁离子分子筛对活性艳红KE-3B配置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染料初始浓度200mg·L-1、催化剂50H用量是40g·L-1、初始pH值为4,H2O2质量浓度为1153mg·L-1,反应温度在80℃时,脱色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663min-1,半衰期为2.6min,反应活化能Ea为4.2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活性艳红 反应动力学 色度
下载PDF
糖基化改造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小艳 樊艳爽 +2 位作者 韩蓓佳 冯旭东 李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69-3677,共9页
以N-糖基化提高毕赤酵母重组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PGUS-P)的热稳定性为目的,在PGUS-P模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半理性方法设计并通过定点突变引入具有EAS(enhanced aromatic sequence)序列特征的新N-糖基化位点,经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后,获... 以N-糖基化提高毕赤酵母重组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PGUS-P)的热稳定性为目的,在PGUS-P模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半理性方法设计并通过定点突变引入具有EAS(enhanced aromatic sequence)序列特征的新N-糖基化位点,经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后,获得了3个新糖基化的突变酶PGUS-P-26、PGUS-P-35和PGUS-P-259。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与原始PGUS-P相比,突变酶PGUS-P-26、PGUS-P-35和PGUS-P-259催化甘草酸水解的Km变小,Kcat/Km增加,表明其对底物甘草酸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均得到提高。热稳定性分析表明,PGUS-P-35和PGUS-P-259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在65℃下保温90 min,其热稳定性相对PGUS-P分别提高了13%和11%。研究表明在蛋白质的合适位点引入糖基修饰对提高蛋白的热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糖基化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热稳定性 分子模拟 动力学
下载PDF
碱处理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信清 许春慧 +2 位作者 张富民 钟依均 朱伟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38-2043,2122,共7页
综述了碱处理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影响因素,包括碱处理条件、沸石分子筛硅铝比和模板剂对碱处理脱硅形成介孔的影响。评述了碱处理所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在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它们在烷基化、异构化、裂化和醇烃... 综述了碱处理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影响因素,包括碱处理条件、沸石分子筛硅铝比和模板剂对碱处理脱硅形成介孔的影响。评述了碱处理所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在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它们在烷基化、异构化、裂化和醇烃化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通过碱处理引入介孔可极大地缩短分子在沸石微孔道中的扩散距离,从而增强表观催化反应活性及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为:阐明碱处理引入介孔的形成机理和碱处理对分子筛骨架结构、酸性的影响,拓展碱处理制备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碱处理 反应动力学 沸石分子筛改性 扩散
下载PDF
α-Fe单晶拉伸变形热-动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作者 柏智文 丁志刚 +3 位作者 周爱龙 侯怀宇 刘伟 刘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6,共9页
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决定了其强度和塑性。特别是位错的成核和运动在晶体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α-Fe沿着[010][111][110]及[112]晶向单向拉伸条件下的变形热-动力学行为,... 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决定了其强度和塑性。特别是位错的成核和运动在晶体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α-Fe沿着[010][111][110]及[112]晶向单向拉伸条件下的变形热-动力学行为,分析了相应的位错产生和演变。结果表明,沿不同晶向拉伸时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屈服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11][110][112][010]。沿不同的晶向拉伸时,位错密度变化趋势、位错类型及位错萌生时间均有不同,位错萌生时间越早,材料屈服强度越低。温度升高一般会使得单晶Fe在拉伸过程中位错萌生的时间提前,同时伴随弹性模量和强度的降低。对位错演化的热-动力学和广义稳定性分析表明,拉伸过程的热力学驱动力与动力学能垒的变化趋势相反,则广义稳定性数值与晶向及温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 分子动力学 位错 热-动力学 广义稳定性
原文传递
催化裂解过程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欧阳福生 王磊 +2 位作者 王胜 江洪波 翁惠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7-934,共8页
以工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来构造烃分子,对催化裂解原料油进行了分子尺度上的Monte Carlo模拟。在深入研究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原料油模拟产生的分子矩阵作为反应物分子,将结构导向集总方法与Monte Carlo方法相结... 以工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来构造烃分子,对催化裂解原料油进行了分子尺度上的Monte Carlo模拟。在深入研究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原料油模拟产生的分子矩阵作为反应物分子,将结构导向集总方法与Monte Carlo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催化裂解过程分子尺度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Monte Carlo方法可以在分子尺度上实现对催化裂解原料较好的模拟,产品产率和汽油组成与实际值能较好地拟合。且随着虚拟分子数的增加,对原料油性质和反应结果的模拟计算精度提高;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外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复杂反应体系 分子尺度 动力学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下载PDF
[N1111][Lys]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机理与动力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铖 刘凡 +2 位作者 沈丽 李素静 李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5-1142,共8页
针对电厂烟气排放量大、二氧化碳分压相对较低、传统有机胺吸收剂缺陷明显等现状,利用离子液体蒸气压低、物化性质稳定且结构可控等特性,成功合成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离子液体并将其水溶液用于吸收CO2,探究其吸收性能、反应机... 针对电厂烟气排放量大、二氧化碳分压相对较低、传统有机胺吸收剂缺陷明显等现状,利用离子液体蒸气压低、物化性质稳定且结构可控等特性,成功合成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离子液体并将其水溶液用于吸收CO2,探究其吸收性能、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水溶液在吸收中的表现优于单氨基离子液体,[N1111][Lys]的阴离子上不同位置的氨基不会同时与CO2反应,且不会同时参与后期的水解反应。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N的电负性会影响氨基的CO2结合能力。此外,[N1111][Lys]离子液体水溶液与CO2的反应符合快速拟一级反应的假设,对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04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水溶液 二氧化碳吸收 反应机理 分子模拟 动力学
下载PDF
一维纵波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林林 毛峰 吴介之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3年第3期1-17,共17页
一维流动没有横过程,是深入研究胀压过程的两种特征结构(声波和激波),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理想领域。双曲声波来自可压缩流体在微扰下的惯性力与压缩性(纵向弹性)的自主平衡,无需外力即可长程传播。在黏性传热的流动中,有限振幅的非线性声... 一维流动没有横过程,是深入研究胀压过程的两种特征结构(声波和激波),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理想领域。双曲声波来自可压缩流体在微扰下的惯性力与压缩性(纵向弹性)的自主平衡,无需外力即可长程传播。在黏性传热的流动中,有限振幅的非线性声波的波形会在流动中由于声速和流速的变化而变得或者稀疏或者陡峭。稀疏波也是声波,压缩波的变陡则导致趋向强间断,但它被黏性扩散所抗衡而“自动刹车”,形成激波层。在线性声扩散近似下,声波的演化和激波层的形成可以用一对流速与声速耦合的一阶非线性方程组刻画,它导致声波传播的黏性特征线方程和弱激波层的Burgers方程。激波层的厚度只有雷诺数倒数的量级,这个极小的尺度使得定常正激波层的结构具有普适性,足以刻画几乎所有非定常运动和弯曲的激波的内部结构,因此其研究是检验理论与实验一致性的一个标准案例。由于激波层厚度处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离散的分子运动论之间的灰色地带,对其结构的研究成为两类理论在竞争中发展的一个实验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人们从这两种模型各自的互相比拼走向互相补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场 胀压过程 声波 激波 特征线 声速 黏性 非线性 熵增 BURGERS方程 激波层结构 连续介质力学 分子动理学
原文传递
吸附法脱除柴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广建 仙保震 +2 位作者 刘影 付信涛 张路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64-2770,共7页
综述了吸附法脱除柴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常用吸附剂、吸附脱硫的机理及吸附脱硫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近来研究较多的吸附剂主要有分子筛、活性炭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目前传统的加氢脱硫(HDS)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当... 综述了吸附法脱除柴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常用吸附剂、吸附脱硫的机理及吸附脱硫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近来研究较多的吸附剂主要有分子筛、活性炭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目前传统的加氢脱硫(HDS)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当前柴油中硫含量的国家标准,但是其需要高温高压、成本高且对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脱硫率低,而吸附脱硫技术由于成本低、操作条件温和、易脱除加氢脱硫难以脱除的硫化物、对油品品质影响小等优点成为当前柴油脱硫的研究热点。吸附脱硫主要包括反应型吸附脱硫和非反应型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关键是有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而非反应吸附脱硫则是通过分散力使硫化物上的硫原子与吸附剂之间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吸附脱硫的作用。本文对吸附脱硫机理和吸附脱硫过程的动力学加以讨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脱硫吸附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活性炭 脱硫 吸附剂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