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伟 孙海波 +6 位作者 田疆 王璐璐 王博 陈叶 陆莹 齐英 姚文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2-974,共3页
目的了解2012年辽宁省某中学暴发的一起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患病学生个案资料,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咽拭子标本中进行腺病毒鉴定并进行病毒分离,扩增腺病毒六邻体(Hexon)基因的L1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比较并构... 目的了解2012年辽宁省某中学暴发的一起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患病学生个案资料,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咽拭子标本中进行腺病毒鉴定并进行病毒分离,扩增腺病毒六邻体(Hexon)基因的L1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比较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1个月内在3个班级78名学生中累计出现24例发热病例,发病率为30.77%;咽拭子标本中5份标本多重PCR鉴定为腺病毒,同时分离到5株病毒;腺病毒Hexon基因的L1片段测序显示5株腺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100%相同;BLAST比较显示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株高度同源,达100%;系统进化分析中5株腺病毒与人腺病毒14型参考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本次暴发疫情是由腺病毒14型引起,与之前中国所流行的腺病毒14型相比未发生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暴发 分子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06年四川省菌痢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小蓉 何树森 +4 位作者 赵晋 徐耀方 郭宗琪 何超 冯泽惠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年8起菌痢疫情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链,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四川省2006年8起菌痢事件病原菌分子特征、菌痢暴发疫情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各疫情分离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用PCR检测侵袭性质粒...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6年8起菌痢疫情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链,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四川省2006年8起菌痢事件病原菌分子特征、菌痢暴发疫情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各疫情分离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用PCR检测侵袭性质粒H抗原(ipaH基因)、志贺肠毒素1(Shigella enterotoxin1,SET1)、志贺肠毒素2(SET2)、志贺菌增殖和侵袭相关的毒力基因(ial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BioNumerics 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8起菌痢疫情的20株痢疾SET2、ial、ipaH基因均为阳性,所有菌株的SET1基因均为阴性。对20株菌以Xba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4个型别。结论同一暴发疫情分离菌株的PFGE型别相同,暴发疫情分离菌株都存在侵袭性致病大质粒;提示不同时间地点暴发的四川2006年8次暴发疫情可能有共同的传染来源;同一疫情来自相同的污染源;具有地区流行株的特性,应该加强监测,以控制进一步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葛君 陈赟 +2 位作者 傅妤倩 薄旭芬 陈兆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1期1938-1940,共3页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常见类型较多,且随着临床抗结核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结核分歧杆菌耐药性较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常见类型较多,且随着临床抗结核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结核分歧杆菌耐药性较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测定的结核分枝杆菌391株作为对象,所有病原菌均采用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法完成基因的分型;选择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异烟肼(INF)及链霉素(SM)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91株结核分枝杆菌均完成基因分型,其中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339株,占86.70%;非北京家族结核分枝杆菌52株,占13.30%;Spoligotyping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家族菌分子流行病学仅与35~43之间的9个间隔区呈阳性;而其余结核分枝杆菌集中在35~43间1~5个位点呈阴性反应;391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北京型、T1型与新发现基因型,分别占86.70%、5.12%和3.58%;391株结核分枝杆菌均完成耐药性分析,北京型结核分枝杆菌与非北京型结合分枝杆菌对于RFP、EMB、INF及SM耐药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呈多态性,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以北京家族为主,且与耐药性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耐药性 分子流行特征 实时荧光定量
原文传递
携带H1N1 pdm09基因的重配猪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良政 丁仰保 +9 位作者 何剑桥 刘林林 崔柏杨 郭嘉宁 曾昊 郭金凡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H1N1 pdm09)大流行暴发初期,该病毒就已经成功地潜入到了猪群当中,继而参与到了猪流感病毒(SIV)的进化过程,通过不断地重配和适应,促进了新型SIV变异毒株的产生。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流行着携带有H1N1 pdm0...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H1N1 pdm09)大流行暴发初期,该病毒就已经成功地潜入到了猪群当中,继而参与到了猪流感病毒(SIV)的进化过程,通过不断地重配和适应,促进了新型SIV变异毒株的产生。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流行着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片段的新型SIV,其重配形式呈现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H1N1 pdm09毒株的内部基因具有广泛的基因相容性,不同亚型、不同谱系的人源流感病毒、禽源流感病毒和本地猪流感病毒更倾向与它们优先发生重组。重配后的子代病毒较亲本毒株容易获得选择优势,能够在猪群中建立稳定的遗传谱系。研究发现H1N1 pdm09部分独特的内部基因片段在其高效的人际间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这类新型SIV成功突破种间屏障,获得适应新的哺乳动物的能力,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论文综述了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的新型重配SIV的分子流行情况,特别就H1N1 pdm09内部基因与重组病毒致病性、传播能力等相关的分子基础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为防控新型SIV的暴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 pdm09 基因 重配猪流感病毒 分子流行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