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纤维复配R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被引量:24
1
作者 常睿 郝培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90,共7页
为了研究聚酯纤维和RET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通过贯入剪切试验、半圆弯拉试验以及小梁弯曲疲劳试验,采用贯入剪切强度、断裂能密度与疲劳寿命评价聚酯纤维与RET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与SBS,SB... 为了研究聚酯纤维和RET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通过贯入剪切试验、半圆弯拉试验以及小梁弯曲疲劳试验,采用贯入剪切强度、断裂能密度与疲劳寿命评价聚酯纤维与RET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与SBS,SBR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最后采用Weibull分布,分析不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失效概率下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SBS,SBR改性沥青混合料,复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剪切强度、断裂能密度以及疲劳寿命显著提高,因此聚酯纤维复配RET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效改善RET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且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 聚酯纤维 RET 抗疲劳性能
下载PDF
用于与羊毛混纺的低温可染聚酯纤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国梁 武荣瑞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常规涤纶 (NPET)和两种常压可染改性涤纶 (EDDP、ECDP)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能等 ,并与羊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EDDP、ECDP的断裂强度分别为 3 4.8c N/tex和 3 0 .6c N/tex,明显低于 NPET。EDDP的断裂伸长达 5 9.4% ,明... 研究了常规涤纶 (NPET)和两种常压可染改性涤纶 (EDDP、ECDP)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能等 ,并与羊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EDDP、ECDP的断裂强度分别为 3 4.8c N/tex和 3 0 .6c N/tex,明显低于 NPET。EDDP的断裂伸长达 5 9.4% ,明显大于 N PET及 ECDP。EDDP和 ECDP的含水率分别为 1.0 1%和 1.2 8% ,明显高于常规涤纶 ,但仍远低于羊毛。两种改性涤纶的热稳定性劣于NPET。与 NPET和 ECDP相比 ,EDDP具有较高的结晶速率。经 160~ 180℃热定型后 ,改性涤纶的 Tg比常规涤纶 Tg低约 10℃ ,干热收缩率则高于常规涤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混纺 低温可染 聚酯纤维 性能 研究 改性聚酯纤维 分散染料 常压可染 阳离子染料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碱减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廉志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对共混改性聚酯纤维和阳离子可染改性共聚酯纤维的碱减量进行研究,并与常规聚酯纤维进行了对比,从温度、碱浓度、促进剂等方面对三种聚酯纤维的碱水解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对减量后三种聚酯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测和对比... 对共混改性聚酯纤维和阳离子可染改性共聚酯纤维的碱减量进行研究,并与常规聚酯纤维进行了对比,从温度、碱浓度、促进剂等方面对三种聚酯纤维的碱水解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对减量后三种聚酯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结果表明,前二者要比后者易于水解,水解反应变化的程度与引入的官能团和共混组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整理 改性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下载PDF
Porel纤维混纺纱的开发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瑞芝 汪吉艮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35,共3页
为顺利开发Porel纤维混纺纱,针对服装面料舒适性要求,采用超仿棉Porel纤维与精梳棉或粘胶纤维混纺,通过试验研究寻求适宜的混纺比例,认为只有采用高比例Porel纤维的混纺纱才能达到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生产工艺方面,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 为顺利开发Porel纤维混纺纱,针对服装面料舒适性要求,采用超仿棉Porel纤维与精梳棉或粘胶纤维混纺,通过试验研究寻求适宜的混纺比例,认为只有采用高比例Porel纤维的混纺纱才能达到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生产工艺方面,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对Porel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在各工序采取一系列防止黏缠、重点控制成纱毛羽和棉结的技术措施,最终开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Porel纤维混纺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el纤维 改性聚酯纤维 粘胶纤维 精梳棉 吸湿速干 预处理
下载PDF
改性涤纶织物的凉爽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芳 李艳清 +2 位作者 李秀敏 张顺花 祝成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34,共5页
采用添加有热传导改性粉体矿物质颗粒的凉爽涤纶纤维、十字截面涤纶纤维及普通涤纶纤维为原料,设计试制了3种规格相同、纤维种类不同的机织物,并对凉爽涤纶织物、十字截面涤纶织物及普通涤纶织物的导热性、透湿性、导湿性及散湿性等凉... 采用添加有热传导改性粉体矿物质颗粒的凉爽涤纶纤维、十字截面涤纶纤维及普通涤纶纤维为原料,设计试制了3种规格相同、纤维种类不同的机织物,并对凉爽涤纶织物、十字截面涤纶织物及普通涤纶织物的导热性、透湿性、导湿性及散湿性等凉爽舒适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凉爽涤纶织物的导热系数、最大瞬时热流量值均大于十字截面涤纶织物和普通涤纶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十字截面涤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效果最佳,说明纤维物理形态结构仍然是改善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纤维 凉爽性 热传导性 吸湿排汗
下载PDF
醇改性共聚酯的技术进展及产品应用前景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宾 王鸣义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0年第3期53-59,共7页
介绍了用于醇改性共聚酯的共聚改性单体二元醇与多元醇的种类及合成技术、醇改性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技术、醇改性共聚酯产品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二元醇主要有乙二醇、聚乙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季... 介绍了用于醇改性共聚酯的共聚改性单体二元醇与多元醇的种类及合成技术、醇改性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技术、醇改性共聚酯产品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二元醇主要有乙二醇、聚乙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季戊四醇等;以二元醇及多元醇作为改性单体通过共聚法制备醇改性共聚酯,改性目标主要体现在改善聚酯纤维的亲水性、染色性及服用性能,提高聚酯瓶片、薄膜、片材以及工程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功能性如阻隔性、热稳定性、热收缩性、生物可降解性能等;现阶段醇改性共聚酯在纤维、瓶片、薄膜、片材、弹性体和工程塑料等领域已经形成稳定的应用市场。从发展趋势看,改性单体的合成将采用生物资源、更加低能耗且环保的技术;共聚技术将注重现有均聚物连续生产线的应用,并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产品的应用市场将进一步开拓,如3D打印材料、热收缩薄膜、超临界发泡材料、弹性缓冲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醇改性共聚酯 聚酯纤维 二元醇 多元醇 共聚改性 技术进展 应用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与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豪祥 吴永根 李文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探究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的影响,以纤维掺量为变量,采用平面薄板和非接触法收缩测定仪对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和收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开裂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纤... 为探究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的影响,以纤维掺量为变量,采用平面薄板和非接触法收缩测定仪对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和收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开裂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裂缝面积和早期收缩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纤维掺量为1.2 kg/m^3时,纤维对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性能的改善均达到最好的效果,与未掺纤维的对比试样相比,裂缝面积可降低86.4%,早期收缩率可降低68.7%.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早期抗折强度影响不大,相较于对照试样而言,纤维混凝土的7d抗折强度增长率均在6%以下.通过裂缝面积、早期收缩和早期抗折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改性聚酯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主要是由于纤维的掺入减小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改性聚酯纤维 混凝土 早期收缩 早期开裂 抗折强度
下载PDF
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抗老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翁兴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9-752,共4页
为了研究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耐老化性能,在室内对聚酯纤维混凝土的碳化、抗太阳辐射与雨水能力、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混凝土的平均碳化深度比普通混凝土小;在光和水的作用下聚酯纤维混凝土不存在老化... 为了研究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耐老化性能,在室内对聚酯纤维混凝土的碳化、抗太阳辐射与雨水能力、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混凝土的平均碳化深度比普通混凝土小;在光和水的作用下聚酯纤维混凝土不存在老化问题,聚酯纤维在混凝土中限制了硫酸盐侵蚀,提高了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飞机尾喷气流对道面作用最高温度为178.2℃,小于聚酯纤维的熔点,不会对聚酯纤维产生破坏,故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能满足道面的耐久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水泥混凝土 改性聚酯纤维 耐久性
下载PDF
涤纶及其织物抗菌功能改性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治斌 李刚 +5 位作者 毛森贤 厉巽巽 陈玉霜 毛青山 潘志娟 王晓沁 《纺织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文章就抗菌机理、抗菌剂种类和纺织品抗菌整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涤纶抗菌整理的各类抗菌剂,并对这些抗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文章就抗菌机理、抗菌剂种类和纺织品抗菌整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涤纶抗菌整理的各类抗菌剂,并对这些抗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微胶囊抗菌整理、混纺抗菌整理等织物抗菌整理技术,并且对涤纶及其织物抗菌整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改性 抗菌剂 抗菌机理 抗菌技术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对机场水泥混凝土的增韧阻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胜前 游庆龙 +2 位作者 李京洲 尹杰 黄之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2-309,共8页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采用三点弯曲韧性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分析了纤维的增韧阻裂机理。结果表明: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三者对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FC纤维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最佳配比为砂率34%、FC纤维掺量1.4 kg/m^(3)、减水剂掺量2%。三种纤维P-δ曲线拐点处的荷载峰值和挠度显著提高,拐点尖锐程度下降。相较于素混凝土,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25.8%、118.4%和87.1%,起裂韧度分别提升了38.7%、33.9%和25.2%,断裂韧度分别提升了87.1%、73.2%和55.6%。此外,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所需的断裂能分别提升了216.2%、193.2%和162.9%。结合能量平衡理论,纤维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在混凝土中起到增韧阻裂作用,FC纤维的增韧阻裂效果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道面 纤维混凝土 改性聚酯纤维 响应面法 弯曲韧性 断裂性能
下载PDF
PASTER纤维的阳离子染料染色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艳 沈勇 +1 位作者 王黎明 任海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0,共6页
通过分析PARSTER纤维的分子结构、结晶度以及热性能,研究PARSTER纤维阳离子染料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并探讨染色温度、上染时间、pH值等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RSTER纤维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均较低,纤维内部含有磺酸基团... 通过分析PARSTER纤维的分子结构、结晶度以及热性能,研究PARSTER纤维阳离子染料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并探讨染色温度、上染时间、pH值等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RSTER纤维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均较低,纤维内部含有磺酸基团;Astrazon红FBL、Astrazon金黄GL-E、Astrazon蓝FGGL等染料对PARSTER纤维的饱和值分别为5.41%、2.01%和1.77%,阳离子染料在PARSTER纤维上的吸附类型符合Langmuir型;PARSTER纤维90℃附近上染速率加快,在98℃左右沸染60 min后基本达到上染平衡;染液pH值控制在4左右,降低初染温度能够减缓上染速度,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1227可以起到缓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 染色 改性涤纶纤维
下载PDF
四组分混纺针织纱的开发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瑞芝 汪吉艮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2,共4页
探讨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精梳棉四组分混纺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并与普通粘胶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性能进行了对比。重点论述了原料选配、原料预处理、各工序工艺优化... 探讨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精梳棉四组分混纺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并与普通粘胶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性能进行了对比。重点论述了原料选配、原料预处理、各工序工艺优化配置等技术措施。认为:优选各项技术措施后,可以确保纺纱顺利,开发出的四组分混纺纱的质量水平能满足最终产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纤维 丝麻改性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 预处理 梳棉 精梳 粗纱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在机场跑道改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翁兴中 蔡良才 +1 位作者 刘钢 左汉明 《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1-225,共5页
为了研究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提出了道面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性聚酯纤维的规格、掺量和搅拌时间等阻裂性的试验。纤维规格对裂缝面积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裂缝影响次之。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为了研究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提出了道面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性聚酯纤维的规格、掺量和搅拌时间等阻裂性的试验。纤维规格对裂缝面积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裂缝影响次之。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某机场道面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成功地解决了该机场道面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道面合成纤维混凝土 改性聚酯纤维 配合比 工程应用
原文传递
新型改性聚酯纤维骨架帆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松梅 陆娟 +3 位作者 谢艳霞 方祥 朱泽贺 周业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9-61,共3页
利用阻燃改性的聚酯纤维设计了新型的阻燃帆布骨架,并采用一种新型的水平燃烧的实验方法测试其燃烧性能,得到了很好地效果;并利用目前比较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包括差热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x射线能谱图,进一步探究了改性纤维... 利用阻燃改性的聚酯纤维设计了新型的阻燃帆布骨架,并采用一种新型的水平燃烧的实验方法测试其燃烧性能,得到了很好地效果;并利用目前比较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包括差热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x射线能谱图,进一步探究了改性纤维的耐热性以及改性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酯纤维 新型阻燃帆布 性能研究
下载PDF
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唯唯 陈国强 张瑞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90,共4页
为提高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用高岭土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并探讨改性后聚酯纤维的一些基本染色特性,包括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不同应用性能染料的升温上染特性和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在改性聚酯纤维上的提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为提高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用高岭土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并探讨改性后聚酯纤维的一些基本染色特性,包括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不同应用性能染料的升温上染特性和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在改性聚酯纤维上的提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可染性,可在100~110℃染色,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转变温度比普通聚酯纤维低,应选择较低的始染温度;杂环结构的分散染料在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上的提升性并不好,这与普通聚酯纤维的提升性规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改性聚酯纤维 染色性能 分散染料
下载PDF
改性聚酯异形中空微孔纤维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晓光 刘越 +3 位作者 崔河 朱玉鸯 肖茹 顾利霞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2-447,共6页
利用不同的异形喷丝板,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不同间苯二甲酸- 5- 磺酸基团摩尔含量的共聚酯(HCDP)共混纺丝,制得一系列改性聚酯纤维.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随共混HCDP中磺酸基团摩尔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该趋势在磺酸基团含... 利用不同的异形喷丝板,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不同间苯二甲酸- 5- 磺酸基团摩尔含量的共聚酯(HCDP)共混纺丝,制得一系列改性聚酯纤维.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随共混HCDP中磺酸基团摩尔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该趋势在磺酸基团含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出现回升.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吸收率随磺酸基团摩尔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对分散染料而言此差异较小,并且不论何种染料,纤维横截面的变化对上染率的影响均不明显.碱处理对纤维上染率影响巨大.纤维保水率与纤维碱处理后形成的具有毛细效应的微孔结构以及异型纤维本身形成的毛细结构有密切关系,而且纤维对水分的传输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的横截面形状,纤维碱处理后形成的微孔特别是透孔结构有助于输水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磺酸基团 中空 改性聚酯纤维 异形喷丝板 间苯二甲酸 阳离子染料 横截面形状 碱处理 共混纺丝 断裂强度 改性纤维 分散染料 异型纤维 微孔结构 毛细效应 传输性能 输水性能 上染率 含量 共聚酯
下载PDF
铜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顺彬 陆艳 +1 位作者 李淑臣 李彦晨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13,共4页
设计并生产了6款铜改性聚酯纤维织物,测试并分析其断裂强力、重量损失率、弯曲长度、弯曲刚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结果表明: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大于纬向断裂强力;纬纱线密度大,则其织物断裂强力大,耐磨性好,刚性较好,柔软性较差;纬密增加,... 设计并生产了6款铜改性聚酯纤维织物,测试并分析其断裂强力、重量损失率、弯曲长度、弯曲刚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结果表明: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大于纬向断裂强力;纬纱线密度大,则其织物断裂强力大,耐磨性好,刚性较好,柔软性较差;纬密增加,织物的断裂强力也随之增大,耐磨性越好,织物的抗弯长度、抗弯刚度、抗弯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改性聚酯纤维 断裂强力 重量损失率 弯曲长度 弯曲刚度 抗弯弹性模量
下载PDF
高比例RAP掺量橡胶热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晓霞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为改善高比例RAP掺量(RAP掺量≥25%)热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提高RAP的掺配比例,研究了不同橡胶粉掺量(12%、14%、16%)和RAP掺量(30%、40%、50%)条件下纤维橡胶热再生混合料的工厂化生产参数和路用性性能,并进行... 为改善高比例RAP掺量(RAP掺量≥25%)热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提高RAP的掺配比例,研究了不同橡胶粉掺量(12%、14%、16%)和RAP掺量(30%、40%、50%)条件下纤维橡胶热再生混合料的工厂化生产参数和路用性性能,并进行了试验路铺筑。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和橡胶沥青可提高普通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尤其是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改善程度纤维橡胶改性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可用于表面层,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荐用于纤维橡胶沥青热再生混合料的适宜橡胶粉掺量为14%~16%。纤维和橡胶沥青对高比例热再生混合料的改性机理在于橡胶沥青增加了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增强了老化沥青的活性和柔性,聚酯纤维在热再生混合料共混体中通过吸附稳定作用、纤维界面增强作用、加筋阻裂作用显著提高了热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橡胶改性沥青 聚酯纤维 路用性能
下载PDF
锦纶与改性涤纶织物增白和抗酚黄变一浴工艺
19
作者 陈军 皮建兵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解决锦纶与改性涤纶混纺织物常规增白和抗酚黄变两浴法工艺中效率低、资源浪费和异味等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一浴法中温度、时间、冰醋酸和抗酚黄变剂N用量对织物的白度、抗酚黄变等级和异味的影响,并与常规两浴法工艺进行了对比... 为解决锦纶与改性涤纶混纺织物常规增白和抗酚黄变两浴法工艺中效率低、资源浪费和异味等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一浴法中温度、时间、冰醋酸和抗酚黄变剂N用量对织物的白度、抗酚黄变等级和异味的影响,并与常规两浴法工艺进行了对比。总结得出最优的一浴法工艺为:酸性荧光增白剂BA2670.3%,抗酚黄变剂N 3.0 g/L,匀染剂P 1.0 g/L,浴比1∶10,95℃处理20 min。结果表明,最优一浴法工艺应用于生产实践,可节约水、电、汽和冰醋酸等资源,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抗酚黄变等级与常规工艺相当,且无异味,满足客户对生态健康纺织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抗酚黄变剂 锦纶 改性涤纶 一浴法 白度 抗酚黄变 异味
下载PDF
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丽丽 吕锡坤 《交通科技》 2008年第6期63-65,共3页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所致,仅依赖改性沥青的粗型密级配沥青面层将无法满足路面抗车辙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各种外加剂后,对其动稳定度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外加剂 车辙 抗剪强度 改性沥青 聚酯纤维 抗车辙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