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特质波动能够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吗?——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SVAR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花冯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根据中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个股不同层面的股价波动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A股市场特质波动... 根据中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个股不同层面的股价波动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A股市场特质波动水平的上升,使得公司层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增加,导致信贷规模下降,从而间接降低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这表明公司特质波动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 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 宏观经济稳定 结构向量自回归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公司特质波动能够被定价吗——基于“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的测度与检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花冯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5,共10页
根据我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我国证券市场的平均公司特质风险经历了下降和上升的"... 根据我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我国证券市场的平均公司特质风险经历了下降和上升的"U"型趋势,并且时间序列平稳;(2)公司特质风险在个股波动中的比例不断升高,逐渐成为个股风险的主要来源;(3)在三个层面风险中,只有市场风险具有市场收益的预测能力,公司特质风险和行业层面风险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特质风险没有被市场收益定价,也就是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特质风险只是反映了公司层面信息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 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 时间趋势 定价
原文传递
基于“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的特质波动测度与特征分析
3
作者 花冯涛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2-29,共8页
自从"CLMX"(2001)提出"CLMX现象",即欧美各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存在上升趋势之后,有关特质波动的研究已成为金融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文章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对我国A股市场的特质波动进行测度,将... 自从"CLMX"(2001)提出"CLMX现象",即欧美各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存在上升趋势之后,有关特质波动的研究已成为金融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文章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对我国A股市场的特质波动进行测度,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间,我国A股市场的特质波动呈现出下降和上升的"U"型趋势,并且公司特质风险在个股波动中的比例不断升高,逐渐成为个股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 “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 时间趋势 定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