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与衡量指标选取 被引量:34
1
作者 高萍 黄培清 张存禄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分析评述了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意义,对SCOR模型精心设计的衡量指标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讨论了绩效评价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SCOR模型 供应链绩效评价 衡量指标
原文传递
CLUE-S模型对村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与精度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4 位作者 王新军 李月辉 胡远满 张凤娥 许博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利用航片、IKONOS和Quickbird影像得到研究区3期(1991、2001和2009年)土地利用历史数据,运用CLUE-S模型,基于1991、2001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2009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并将模拟结果与2009年真实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比较。类型水平上,... 利用航片、IKONOS和Quickbird影像得到研究区3期(1991、2001和2009年)土地利用历史数据,运用CLUE-S模型,基于1991、2001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2009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并将模拟结果与2009年真实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比较。类型水平上,选择ROC曲线统计和偏离度指数分别对各地类的Logistic回归拟合精度和CLUE-S模型模拟精度进行评价;景观水平上,采用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从综合预测能力、景观格局、数量和空间位置等方面对CLUE-S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①CLUE-S模型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精度均较高,各地类的Logistic回归的拟合精度随着模拟分辨率的提高而逐渐增加;②随着模拟时间的缩短,CLUE-S模型对整体景观格局的模拟精度提高;③该模型对土地利用数量的模拟精度明显优于其对空间位置的模拟精度。总体而言,CLUE-S模型在村镇尺度的模拟效果良好,预测精度较高,但在空间位置和景观格局精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CLUE-S模型 LOGISTIC回归 精度评价 KAPPA 景观指数
原文传递
图嵌入方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3
作者 祁志卫 王笳辉 +2 位作者 岳昆 乔少杰 李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818,共11页
图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知识发现和信息服务等问题中,图嵌入作为图分析和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图嵌入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出发,主要介绍了基于矩阵分解、基于随机游走和基于深度学习的... 图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知识发现和信息服务等问题中,图嵌入作为图分析和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图嵌入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出发,主要介绍了基于矩阵分解、基于随机游走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嵌入方法.接着,介绍了图嵌入方法常用的测试数据集、评测标准和典型应用.最后,总结了图嵌入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模型 图嵌入方法 图嵌入应用 测试数据集 评测标准
下载PDF
SLEUTH城市扩展模型的应用与准确性评估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晓青 胡远满 +1 位作者 贺红士 布仁仓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基于多时相TM遥感影像,利用SLEUTH模型对沈阳市1988~2004年间的城市扩展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ROC曲线、多分辨率误差估算和景观指数3种方法对SLEUTH模型在总体预测能力、城市扩展数量、空间位置和空间格局上的模拟准确性给予全面定量... 基于多时相TM遥感影像,利用SLEUTH模型对沈阳市1988~2004年间的城市扩展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ROC曲线、多分辨率误差估算和景观指数3种方法对SLEUTH模型在总体预测能力、城市扩展数量、空间位置和空间格局上的模拟准确性给予全面定量评估。结果表明,SLEUTH模型具有可信精度,对城市扩展总体趋势拟合较好,但是对城市扩展空间位置的预测和城市空间格局的表达还有待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UTH 模拟准确性 多分辨率误差估算 景观指数
下载PDF
顾及角度误差的三维建筑模型边折叠简化算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少卿 霍亮 +3 位作者 沈涛 朱杰 李品钰 刘宏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9-1215,共7页
随着城市三维场景应用日益增多,海量的三维建筑模型数据给计算机的存储、显示、传输和实时渲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保证Web 3D展示质量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对三维模型进行适度简化,降低复杂模型计算复杂度的有效途径。针对三维建筑模型简化... 随着城市三维场景应用日益增多,海量的三维建筑模型数据给计算机的存储、显示、传输和实时渲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保证Web 3D展示质量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对三维模型进行适度简化,降低复杂模型计算复杂度的有效途径。针对三维建筑模型简化至低分辨率时模型表面细节特征丢失、网格质量降低导致的视觉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角度误差的三维建筑网格模型边折叠简化算法。该算法在选取收缩边时加入了顶点约束条件,并对生成新面片的旋转方向进行了角度误差控制,提高了模型特征区域顶点的误差度量。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留场景中建筑模型的几何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系统绘制的图元数目,适用于渲染大规模三维城市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筑模型 模型简化 多尺度表达 边折叠 误差度量
原文传递
面向模型的大比例尺制图综合框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6
作者 应申 郭仁忠 +1 位作者 闫浩文 林亨贵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模型综合作为制图综合的一部分 ,是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关系的表达方式 ,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 ,进而使综合更方便。结合交互式制图综合软件AutoMap ,介绍了面向模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框架和具体实现 ,并着重从地图目标的空间关系、几何属... 模型综合作为制图综合的一部分 ,是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关系的表达方式 ,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 ,进而使综合更方便。结合交互式制图综合软件AutoMap ,介绍了面向模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框架和具体实现 ,并着重从地图目标的空间关系、几何属性和语义关系 3个方面来分析模型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综合 空间关系 几何属性 语义信息 模型综合 地图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寿昌江流域产沙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朝月 方海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5,142,共10页
为分析山地丘陵地带侵蚀产沙的变化及驱动机制,应用SWAT模型对浙江省建德市寿昌江流域进行了产流产沙模拟,并基于Fragstats 4.2对不同年份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指数计算,进而分析流域内侵蚀产沙状况,探讨了坡度、坡长、海拔高程、流域... 为分析山地丘陵地带侵蚀产沙的变化及驱动机制,应用SWAT模型对浙江省建德市寿昌江流域进行了产流产沙模拟,并基于Fragstats 4.2对不同年份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指数计算,进而分析流域内侵蚀产沙状况,探讨了坡度、坡长、海拔高程、流域面积、降雨以及景观格局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SWAT模型在寿昌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产流模拟中,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95和0.88,NSE分别为0.93和0.87,PBIAS分别为+4.96%和+5.36%;在产沙模拟中,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73和0.72,NSE分别为0.69和0.64,PBIAS分别为-4.3%和-20%,均满足模拟要求,保证了模拟结果的精度。(2)整个寿昌江流域1980—2010年最大侵蚀产沙负荷均小于500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于微度,土壤保持能力良好。(3)地形因子、景观多样性因子、景观形状因子、雨强因子4个主成分对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51.48%,18.51%,10.70%,6.94%,地形因子是影响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4)景观指数与产沙模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产沙影响显著,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考虑景观特征,达到改善流域土壤侵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SWAT模型 寿昌江流域 主成分 景观指数
下载PDF
Scenario simulation and landscape pattern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use in the Poverty Belt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A case study of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丕苓 许月卿 +3 位作者 喻忠磊 刘庆果 谢保鹏 刘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272-296,共25页
Land use/cover chang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component in global change and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recent decades. Scenario simul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land... Land use/cover chang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component in global change and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recent decades. Scenario simul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plays a key role in land use prediction and policy decision.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of Landsat TM images in 1989, 2000 and 2010, scenario simulation an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driven b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ies were reported in Zhangjiakou city, a representative area of the Poverty Belt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Using a CLUE-S model, along with socio-economic and geographic data, the land use simulation of four scenarios-namely, land use planning scenario, natural development sce- nario, ecological-oriented scenario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scenario-were explored accord- 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Zhangjiakou city, and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scenario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1) Farmland, grassland, water body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1989-2010, with a decrease of 11.09%, 2.82%, 18.20% and 31.27%, respectively, while garden land, forest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over the same period, with an increase of 5.71%, 20.91% and 38.54%, respectively. The change rate and intensity of land use improved in general from 1989 to 2010. The integrated dynamic degree of land use increased from 2.21% during 1989-2000 to 3.96% during 2000-2010. (2) Land use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roughout 1989-2010. The total area that underwent land use change was 4759.14 km2, accounting for 12.53% of the study area.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grassland to for- estland, and by farmland to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3) Under the land use planning sce- nario, farmland, grassland, water body and unused land shrank significantly, while garden land, forest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Under the natural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Markov model CLUE-S model landscape metrics Zhangjiakou city
原文传递
重用部件的建模和管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桑大勇 王瑛 蔡希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7,共4页
部件重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部件的建模和管理是关键的技术内容。该文从部件的描述与存储这两个建模问题以及部件的检索与重用度度量这两个管理问题出发,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模型和算法已经在实际的应用系统或原型系统... 部件重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部件的建模和管理是关键的技术内容。该文从部件的描述与存储这两个建模问题以及部件的检索与重用度度量这两个管理问题出发,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模型和算法已经在实际的应用系统或原型系统中得到了体现和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用部件 建模 管理 软件工程
下载PDF
基于熵的信息系统业务模型复杂性度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忠杰 徐晓飞 战德臣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业务模型的复杂度决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度,也对信息系统的重构性能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代码级软件的复杂度度量,而对业务模型的复杂度则关注较少。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业务模型的分层体系结构,依据模型实体之间的依... 业务模型的复杂度决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度,也对信息系统的重构性能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代码级软件的复杂度度量,而对业务模型的复杂度则关注较少。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业务模型的分层体系结构,依据模型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分解关系将业务模型分解为一组基本模型单元。然后重点提出一种基于熵的模型复杂性度量方法,使用信息熵来描述业务模型的复杂性,通过计算基本模型单元的复杂度递归得到各模型实体、依赖关系的复杂性,进而综合得到模型的复杂性。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构造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业务模型 复杂性度量 企业信息系统 信息熵 分层体系结构 模型分解 复杂度 度量方法
下载PDF
基于概念模型的本体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哲 张大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2,共4页
随着本体的应用和规模的扩大,其复杂性也随之增加,给本体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困难,也限制了本体的使用。论文从本体概念模型的角度,对本体的复杂性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本体的概念、关系和路径三者的相互依赖关系,提出了本体复... 随着本体的应用和规模的扩大,其复杂性也随之增加,给本体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困难,也限制了本体的使用。论文从本体概念模型的角度,对本体的复杂性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本体的概念、关系和路径三者的相互依赖关系,提出了本体复杂性的评价指标集。通过对GO本体的分析,验证了该指标集能较好衡量其复杂性,并反映出其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概念模型 复杂性分析 评价指标
下载PDF
Quality Model and Metrics of Ontology for Semantic Descriptions of Web Services 被引量:6
12
作者 Hong Zhu Dongmei Liu +3 位作者 Ian Bayley Arantza Aldea Yunfei Yang Ying Chen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4-272,共19页
An ontology is a conceptualisation of domain knowledge. It is employed in semantic web services technologies to describe the meanings of services so that they can be dynamically searched for and composed according to ... An ontology is a conceptualisation of domain knowledge. It is employed in semantic web services technologies to describe the meanings of services so that they can be dynamically searched for and composed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s. It is essential for dynamic service discovery, composition, and invocation. Whether an ontology is well constructed ha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accuracy of the semantic description of a web servi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emantic definitions, the efficiency of processing messages passed between services, and the precision and recall rates of service retrieval from service registrations. Howeve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an ontology remains an open problem. Works on the evaluation of ontologies do exist, but they are not in the context of semantic web servic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problem by proposing a quality model of ontology and defining a set of metrics that enables the quality of an ontology to be measured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the context of semantic descriptions of web services. These metrics cover the contents, presentation, and usage aspects of ontologies.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a tool that implements these metrics and reports a case study on five real-life examples of web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web services ONTOLOGY quality model ontology evaluation ontology metrics
原文传递
概率盒框架下多响应模型确认度量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保强 苏国强 +1 位作者 展铭 郭勤涛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42-2648,共7页
在随机和认知混合不确定性表征的概率盒框架下,提出一种多响应模型确认度量方法.概率盒框架下的模型确认度量主要采用面积方法量化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程度,但传统面积度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多个相关响应量的多输出确认度量问题.不确定性... 在随机和认知混合不确定性表征的概率盒框架下,提出一种多响应模型确认度量方法.概率盒框架下的模型确认度量主要采用面积方法量化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程度,但传统面积度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多个相关响应量的多输出确认度量问题.不确定性条件下多响应量模型确认度量问题,实质上是量化计算模型的多个响应量的联合概率分布与实验观测数据所服从的联合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程度.对此,引入马氏距离的概念对多响应量模型确认度量问题进行降维,以马氏距离作为转换的统计量,将多响应量的多指标确认度量问题转化为马氏距离的综合指标度量问题.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2014年圣地亚验证与确认挑战问题"的研究.研究表明,基于概率盒和马氏距离的确认度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相关响应量多输出模型确认度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确认 确认度量 多相关响应量 概率盒 马氏距离 面积度量
原文传递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模型综合 被引量:3
14
作者 应申 李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4-527,共4页
模型综合是数字环境下地理信息的概念层次上的综合,是地图综合的前提和基础,它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的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同时处理空间语义关系,保证小比例尺下的语义表达,进而使综合更方便.详细探讨了模型综合的... 模型综合是数字环境下地理信息的概念层次上的综合,是地图综合的前提和基础,它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的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同时处理空间语义关系,保证小比例尺下的语义表达,进而使综合更方便.详细探讨了模型综合的概念和内涵,并着重从空间关系和语义关系方面探讨了模型综合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综合 制图综合 空间关系 几何属性 语义信息 综合决策
下载PDF
Stock Price Prediction and Traditional Models: An Approach to Achieve Short-, Medium- and Long-Term Goals
15
作者 Opeyemi Sheu Alamu Md Kamrul Siam 《Journal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24年第4期363-383,共21页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ep learning models and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tock price prediction uses data from the Nigerian stock exchange. Historical data, including daily prices and trading volumes, a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ep learning models and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tock price prediction uses data from the Nigerian stock exchange. Historical data, including daily prices and trading volumes, are employed to implement models such as 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 networks, Gated Recurrent Units (GRUs),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 and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 These models are assessed over three-time horizons: short-term (1 year), medium-term (2.5 years), and long-term (5 years), with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Mean Squared Error (MSE) and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The stability of the time series is tested using the 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deep learning models, particularly LSTM, outperform traditional methods by capturing complex, nonlinear patterns in the data, resulting in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However, these models require greater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and offer less interpretability tha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deep learning for improving financial forecasting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uture research could incorporat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ocial media sentiment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refine model architectures, and explore real-time applications to enhanc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sca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k Price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Traditional model Evaluation metr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Predictive modeling LSTM ARIMA ARMA GRU
下载PDF
基于视觉特征度量的模型简化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帅 王莉莉 郝爱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0-262,共3页
人的视觉系统通常对模型的高曲率变化区域、尖角、边界轮廓等几何特征格外敏感。基于视觉特征度量的模型简化算法,在简化过程中通过调整网格顶点的简化误差来改变边折叠的次序,优先保留模型视觉敏感区域的网格;从而解决了模型网格的各... 人的视觉系统通常对模型的高曲率变化区域、尖角、边界轮廓等几何特征格外敏感。基于视觉特征度量的模型简化算法,在简化过程中通过调整网格顶点的简化误差来改变边折叠的次序,优先保留模型视觉敏感区域的网格;从而解决了模型网格的各部分简化力度趋于均衡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模型的视觉冲击。经实验,在同等简化力度下得到的简化结果能够突出原模型的视觉特征,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简化 视觉特征度量 边折叠 误差度量
下载PDF
教学软件质量模型度量选择与权重实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继才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8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教学软件为例,说明了GB/T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所推荐的质量模型及其度量元如何选择使用,为了计算出最终评价结果,给出了权值实例,其他行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参考本模型的说明进行调整。
关键词 教学软件 质量模型 度量 权值
下载PDF
客观信息的模型和度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建峰 汤俊 +3 位作者 马雪峰 徐斌 沈艳丽 乔永杰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6-353,共18页
当今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依然众说纷纭,对于信息度量的研究同样莫衷一是.本文基于前人的丰富研究成果,总结了在信息的性质及度量方面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探讨了信息的本质内涵和数学表... 当今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依然众说纷纭,对于信息度量的研究同样莫衷一是.本文基于前人的丰富研究成果,总结了在信息的性质及度量方面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探讨了信息的本质内涵和数学表达等基本问题.基于对信息客观性的认识,提出了信息的定义和六元组模型,讨论了信息的基本性质,建立了信息的广阔性、细致性、持续性、丰富性、包容性、延迟性、遍及性、真实性和适配性9类度量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形成了客观信息论的基础理论框架,能够系统全面地支持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熵 客观信息论 六元组模型 度量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依赖的网络信息体系建模及重心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哲 李建华 +1 位作者 刘子杨 康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76-2883,共8页
功能依赖是大型复杂系统性能或体系能力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各类要素实体间功能依赖关系的表示、识别和度量是复杂体系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网络信息体系(networked information system of systems,NISoS)中要素系统间交互行为的... 功能依赖是大型复杂系统性能或体系能力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各类要素实体间功能依赖关系的表示、识别和度量是复杂体系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网络信息体系(networked information system of systems,NISoS)中要素系统间交互行为的依赖性分析,基于功能依赖网络(function dependency network,FDN)构建了NISoS依赖网络模型(dependency network model of NISoS,DNMN)。综合考虑NISoS作战属性与任务完成效果,提出了体系节点重要性的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体系重心度量方法。最后,通过某海上方向联合作战NISoS实例计算,演示验证了提出的体系模型和重心度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依赖网络 网络信息体系 体系重心 网络模型 度量指标
下载PDF
基于边折叠的实景三维模型简化算法
20
作者 金河 刘涛 +5 位作者 杜萍 张钊 丁楠楠 陈忱 贾彦党 刘昌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54-2267,共14页
三维模型轻量化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当务之急,对三维模型进行一定简化是较为合适的途径。在模型简化算法中,二次误差测度QEM(Quadric Error Metrics)算法是较为经典的算法。但传统的QEM算法在简化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机制来保护重要细节,... 三维模型轻量化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当务之急,对三维模型进行一定简化是较为合适的途径。在模型简化算法中,二次误差测度QEM(Quadric Error Metrics)算法是较为经典的算法。但传统的QEM算法在简化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机制来保护重要细节,并且简化后模型网格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折叠的实景三维模型简化与优化方法,该方法中的简化算法引入了顶点近似曲率及体积误差作为约束条件,以改变边折叠代价从而使三维模型在简化的同时能够保持模型的重要细节,达到较好的简化效果。在改变边折叠代价的同时加入边界保护条件,有效保护了模型边界。最后针对简化后的网格进行了拉普拉斯网格优化处理,用于三角形形状优化和特征保持。本文使用的数据源是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方式采集影像并使smart3D三维重建得到的格式为OSGB的实景三维网格模型数据,使用这一数据源进行实验研究,并和经典的QEM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很好地保留了三维模型的细节特征,同时提高了简化模型的网格质量。该算法适用于实景三维模型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误差测度 拉普拉斯网格优化 模型简化 实景三维 边折叠 误差度量 特征保持 边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