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故障电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81
1
作者 张保会 李光辉 +3 位作者 王进 郝治国 刘志远 薄志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在EMTDC/PSCAD平台上建立了鼠笼式、双馈式及直驱式3种常见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模型。比较直驱式风机电磁暂态数值模型与数模混合实验在各种故障条件及控制策略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比较双馈式风机电磁暂态模型的故障... 在EMTDC/PSCAD平台上建立了鼠笼式、双馈式及直驱式3种常见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模型。比较直驱式风机电磁暂态数值模型与数模混合实验在各种故障条件及控制策略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比较双馈式风机电磁暂态模型的故障仿真结果与双馈式风场短路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双馈式风机电磁暂态模型的正确性。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仿真了风电机组在各类故障条件下的电磁暂态特征,结果表明风机类型、风机的工作状态、风机所采用的控制方法、故障类型以及风电场的弱电源特性是影响并网运行风电故障电流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现有继电保护的改进与研发新原理继电保护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电力系统 电磁暂态模型 正确性验证 暂态分析 仿真
下载PDF
热处理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9
2
作者 潘健生 张伟民 +2 位作者 田东 顾剑锋 胡明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5期47-54,共8页
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热处理智能化的基础。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界面条件突变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几种复杂形状零件在复杂的淬火操作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将气体渗碳的计算机模拟与计... 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热处理智能化的基础。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界面条件突变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几种复杂形状零件在复杂的淬火操作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将气体渗碳的计算机模拟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 ,研制成功智能型密封多用炉自动生产线 ,已处理渗碳件 3 0 0 0炉次以上 ,全部合格。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渗碳和渗氮零件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减少热处理变形 ,缩短渗碳时间。建议将机械产品的CAD、选材与热处理的CAE和产品可靠性的动力评估技术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智能化
下载PDF
拉伸盆地模拟理论基础与新进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林畅松 张燕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9-88,共10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4)拆离-纯剪切模型;(5)简单剪切-纯剪切悬臂梁模型等。岩石圈的纯剪切和简单剪切代表了岩石圈变形的两个端元。拉伸过程中的减压熔融对盆地演化可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模型构成了拉伸盆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基础。应用正演的理论模型与反演的回剥法相结合的模拟技术,可动态和定量地重塑盆地的形成演化,精确地预测沉积盆地的沉降过程、盆地构造格架、岩石圈深部结构以及热流分布等。这项研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深远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盆地 理论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紫峰 荆便顺 韩锡令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针对MarkosPapageorgiou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从入口匝道流量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影响的实质出发,通过对入口匝道可汇入量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独立的入口匝道控制和入口匝道联合控制两种控制策... 本文针对MarkosPapageorgiou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从入口匝道流量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影响的实质出发,通过对入口匝道可汇入量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独立的入口匝道控制和入口匝道联合控制两种控制策略,并以高速公路的总行程时间、总服务流量及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时间作为入口匝道控制效果评价的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交通流模型和入口匝道控制模型转化为求解二个最优问题。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上述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入匝道控制策略能够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减少行程时间,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流模型 入口匝道 控制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建模与入口匝道最优控制 被引量:22
5
作者 谭满春 徐建闽 毛宗源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5,共3页
针对 MARKOS PAPAGEORGIOU(1 990 )所建立的交通流模型在高速公路某路段发生阻塞现象时不能反映这一路段交通流真实状态的局限性 ,给出一个改进的交通流模型。在新模型基础上构造了入口匝道最优控制问题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控制... 针对 MARKOS PAPAGEORGIOU(1 990 )所建立的交通流模型在高速公路某路段发生阻塞现象时不能反映这一路段交通流真实状态的局限性 ,给出一个改进的交通流模型。在新模型基础上构造了入口匝道最优控制问题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控制策略在降低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流量等性能上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流模型 入口匝道最优控制
下载PDF
典型地物波谱库的数据体系与波谱模拟 被引量:33
6
作者 苏理宏 李小文 +1 位作者 梁顺林 王锦地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7-15,共9页
本文讨论典型地物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与地物波谱模拟的相关问题 ,并给出波谱知识库支持的农业定量遥感应用示例。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强调波谱参数与环境参数的配套 ,波谱数据测量是在相关规范的支持下完成的 ,质量控制贯穿于数据采... 本文讨论典型地物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与地物波谱模拟的相关问题 ,并给出波谱知识库支持的农业定量遥感应用示例。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强调波谱参数与环境参数的配套 ,波谱数据测量是在相关规范的支持下完成的 ,质量控制贯穿于数据采集的全过程。波谱模拟通过遥感物理模型完成 ,模拟波谱计算包括地表参数的时间、空间扩展与遥感物理模型运算。最后以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植被组分光谱模型和冠层遥感模型为核心 ,构造了定量遥感的农业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波谱 定量遥感 遥感模型 尺度转换 波谱模拟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林慧龙 董世魁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从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的种间竞争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竞争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竞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3种高寒地区3组分禾... 从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的种间竞争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竞争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竞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3种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群的种间相容性分为两种类型,即不稳定的群落:多叶老芒麦+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和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扁穗冰草,其竞争结局是:群落内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二者共同表现为优势种群,无芒雀麦或扁穗冰草与优势植物的竞争结果将导致其从群落中消失,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种群将能稳定共存;不稳定-稳定过渡群落: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扁穗冰草,在没有多叶老芒麦种群的时候,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可以共存,但是如果多叶老芒麦种群加入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所占的区域,它将导致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趋于灭绝。通过对3个混播试验组计算机模拟竞争模型的竞争效应分析,其结果与方法对科学建植同类型的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多年生禾草 混播草地 种间竞争 数学模型 计算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余雷 薛惠锋 +1 位作者 高晓燕 李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8,237,共4页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通过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方法模拟疾病传播这个复杂的过程.并对SARS地传播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同时以此为基础针对可能对传染病产生影响的几种因素作了具体地考察,如人员的移动、及时就医等,考察这些因素对控...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通过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方法模拟疾病传播这个复杂的过程.并对SARS地传播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同时以此为基础针对可能对传染病产生影响的几种因素作了具体地考察,如人员的移动、及时就医等,考察这些因素对控制传染病达到稳定的具体影响,并给出一些控制这类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模型 元胞自动机 复杂适应系统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姚春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10,114,共6页
应用系统动态参数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抽油机井悬点示功图、曲柄轴扭矩、电动机输入功率、排量系数、有效功率等动态参数的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系统效率仿真分析的数学模型。根据油井产能协调关系,建立了油井抽汲参数调整后... 应用系统动态参数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抽油机井悬点示功图、曲柄轴扭矩、电动机输入功率、排量系数、有效功率等动态参数的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系统效率仿真分析的数学模型。根据油井产能协调关系,建立了油井抽汲参数调整后的系统效率仿真模型,开发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仿真分析的计算机软件。通过大量仿真计算,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系统效率 抽汲参数 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薄膜生长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春 李言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49,共3页
 阐述了计算机模拟薄膜生长研究在纳米材料设计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最近多篇文献报道,归类介绍了常见的薄膜生长模型、原理及方法,并详细对比了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和量子力学3类方法、原理及应用特点。报道了国内外近几年薄膜生长模...  阐述了计算机模拟薄膜生长研究在纳米材料设计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最近多篇文献报道,归类介绍了常见的薄膜生长模型、原理及方法,并详细对比了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和量子力学3类方法、原理及应用特点。报道了国内外近几年薄膜生长模型与模拟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不同的方法与原理,以分子动力学结合蒙特卡罗模型为重点,简要评述了这些模型及模拟特点,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分析了多元化合物薄膜生长模拟的技术难点,指出了量子力学计算理论与方法同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模型相结合的新型模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发展方向,展望了今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生长 模型 计算机模拟 纳米材料 分子动力学 蒙特卡罗 量子力学
下载PDF
二维路面不平度的时域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光武 成思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1-34,共4页
提出了描述二维路面不平度的时域AR模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较好地生成了符合ISO方案道路谱统计特性的二维路面不平度。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二维路面不平度 AR模型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油气悬挂非线性数学模型及性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封士彩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以工程车辆的减振性能为研究目的 ,以 CXP1 0 32起重机油气悬挂为研究对象 ,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介绍了油气悬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其单缸物理模型建立复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确定了一组参数值 ,用德国 SCHENCK公司生产的... 以工程车辆的减振性能为研究目的 ,以 CXP1 0 32起重机油气悬挂为研究对象 ,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介绍了油气悬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其单缸物理模型建立复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确定了一组参数值 ,用德国 SCHENCK公司生产的全路面模拟试验台分别对单缸及整车进行试验 ,用 MATLAB5 .3/SIMULINK3.0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 ,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被研究的油气悬挂 ,以此为依据分析油气悬挂的非线性刚度特性、阻尼特性及减振性能等性能特性 ,为油气悬挂的国产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挂 非线性数学模型 计算机仿真 试验 性能特性 工程车辆 工作原理 减振性能 结构
下载PDF
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邰宜斌 席裕庚 李秀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4-100,共7页
采用四叉树对机器人工作平面(空间)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A路径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正确、高效、实用的成功算法.
关键词 机器人 路径规划 四叉树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动画中人体建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顺林 詹永照 +1 位作者 薛安荣 伏劲松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1-315,共5页
人体建模是计算机人体动画中的基础问题.本文给出了以多面体组合来建立粗略人体,用多面体细分割来逼近真实人体曲面的方法,并在建模中考虑了人体的动态特性,为建立人体动画模型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三维 计算机动画 人体建模
下载PDF
工业微波灭菌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阎若萍 王易芬 +1 位作者 涂桂飞 栾东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2-308,共7页
微波灭菌是食品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微波灭菌技术涉及到灭菌系统的设计、产品温度分布的确定、冷点温度的监控及工艺的优化等内容。目前,工业微波灭菌技术处于工业放大研究阶段,其微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仍... 微波灭菌是食品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微波灭菌技术涉及到灭菌系统的设计、产品温度分布的确定、冷点温度的监控及工艺的优化等内容。目前,工业微波灭菌技术处于工业放大研究阶段,其微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仍面临加热不均匀的难题。本文系统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微波灭菌系统的设计原则、工艺流程、研究动态以及微波灭菌技术的工业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模拟食品 化学标记法 温度分布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中国水墨画的基本艺术特征及其计算机仿真实现 被引量:17
16
作者 齐亚峰 孙济洲 商毅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2-566,共5页
为了实现中国水墨画的计算机仿真 ,通过对中国水墨画艺术效果中 ,笔、水、墨、纸的特性及相互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 ,将中国水墨画绘画过程“量化”、“标准化”,使得这一过程具有可控性和可预见性 .通过抽取体现水墨画特征的典型艺术效... 为了实现中国水墨画的计算机仿真 ,通过对中国水墨画艺术效果中 ,笔、水、墨、纸的特性及相互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 ,将中国水墨画绘画过程“量化”、“标准化”,使得这一过程具有可控性和可预见性 .通过抽取体现水墨画特征的典型艺术效果 ,对中国水墨画中诸如 :笔法、纸张等进行大胆的归类 ,让其减少到可控的少数几种之内 ,并对感性的艺术效果进行了数字化定义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模仿水墨画效果的三维纸纤维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单笔水墨画效果的计算机仿真 .最后还将纸纹理的干扰作用考虑进去 ,从而使得仿真效果更加多样、更加真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墨画 艺术特征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图形学
下载PDF
棒材热连轧时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国滨 张贵杰 +1 位作者 武学泽 梁元成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48,共4页
针对唐钢棒材厂的生产实际 ,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棒材热连轧过程中各道次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 。
关键词 棒材热连轧 再工计算机模拟 奥氏体
下载PDF
爆破数学模型浅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新波 盛建龙 《爆破》 CSCD 1999年第3期97-101,共5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爆破块度分布模型、爆破参数优化的经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爆破的综合数学模型,分析评价了各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爆破 爆破模型 计算机模拟 块度分布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催化重整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线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侯卫锋 苏宏业 +1 位作者 胡永有 褚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05-1611,共7页
按照集总理论的指导原则,在原17集总反应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20个集总组分、31个反应的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进一步细分了八碳芳烃组分,并考虑了烷烃组分的所有加氢裂化反应.在某工业连续重整装置上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 按照集总理论的指导原则,在原17集总反应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20个集总组分、31个反应的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进一步细分了八碳芳烃组分,并考虑了烷烃组分的所有加氢裂化反应.在某工业连续重整装置上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20集总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包括八碳芳烃4个异构体在内的反应产物组成;与原17集总模型相比,裂化产物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随后,采用特定的在线预测和校正策略,将该模型用于在线预测此连续重整过程的总芳烃收率、各芳烃组分收率以及重整油辛烷值,在进料和反应操作条件较大的变化范围内,在线预测趋势和预测精度均令人满意.总芳烃收率和重整油辛烷值的平均预测偏差仅分别为0.52%和0.36,与离线模拟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 集总 动力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在线应用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及模拟 被引量:20
20
作者 于鑫 段晓东 +1 位作者 刘向东 周福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讨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流行病建模方法,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传播特性流行病的传播与控制过程。模拟结果与这些不同传播特性流行病传播的宏观特征相吻合,表明元胞自动机是流行病的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同其他的流行病建模... 讨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流行病建模方法,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传播特性流行病的传播与控制过程。模拟结果与这些不同传播特性流行病传播的宏观特征相吻合,表明元胞自动机是流行病的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同其他的流行病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结构简洁灵活,计算方式简单,模拟过程直观,易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流行病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