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T系数相关性的音视频混合压缩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齐丽凤 陈贺新 赵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音频视频的同步问题是多媒体应用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音视频同步的算法。对DCT变换的研究表明,DCT中频系数有相似的数量级,改变2个系数的相互关系不会引起图像的严重降质。把音频信号作为隐藏信号,利用DCT中频... 音频视频的同步问题是多媒体应用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音视频同步的算法。对DCT变换的研究表明,DCT中频系数有相似的数量级,改变2个系数的相互关系不会引起图像的严重降质。把音频信号作为隐藏信号,利用DCT中频系数这个性质及量化表的特性,修改DCT系数间的相互关系,来隐藏音频数据。在接收端再根据系数之间的关系恢复音频信号,从而达到音视频混合压缩同步传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 视频 DCT系数 混合压缩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Fixed-geometry Two-dimensional Mixed-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 with Sweep-forward High- light and Bleed Slot in an Inverted "X"-type Layout 被引量:10
2
作者 Wan Dawei Guo Rongwe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4-312,共9页
A fixed-geometry two-dimensional mixed-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 with sweep-forward high-light and bleed slot in an inverted "X"-form layout was tested in a wind tunnel. Results indicate: (1) with increases of... A fixed-geometry two-dimensional mixed-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 with sweep-forward high-light and bleed slot in an inverted "X"-form layout was tested in a wind tunnel. Results indicate: (1) with increases of the free stream Mach number,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decreases, while the mass flow ratio increases to the maximum at the design point and then decreases; (2)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a, is less than 6°,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of both side inlets tends to decrease, but, on the lee side inlet, its valu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windward side inlet, and the mass flow ratio on lee side inle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falls, while on the windward side it keeps declining slowly with the sum of mass flow on both sides remaining almost constant; (3) with the attack angle, a, rising from 6° to 9°, both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and mass flow ratio on the lee side inlet fall quickly, but on the windward side inlet can be observed decreases in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and increases in the mass flow ratio; (4) by comparing the velocity and back pressure characterristics of the inlet with a bleed slot to those of the inlet without,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bleed slot has not only widened the steady working range of inlet, but also made an enormous improvement in its performance at high Mach numbers.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n example to show how this type of inlet is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pace propulsion system supersonic inlet two-dimensional mixed-compress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bleed slot "X"-type sweep-forward high-light
下载PDF
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二元进气道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麻肖妃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8-1824,共7页
针对一种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的二元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时,来流速度范围Ma=2.0~3.5,姿态角范围为α=-4°~10°,β=0°~4°.试验获得了进气道的反压特性曲线、速度特性曲线、迎角特性曲线和侧滑角特性曲线.分析表... 针对一种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的二元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时,来流速度范围Ma=2.0~3.5,姿态角范围为α=-4°~10°,β=0°~4°.试验获得了进气道的反压特性曲线、速度特性曲线、迎角特性曲线和侧滑角特性曲线.分析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和迎角的增加,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之后由于弹身头部激波的影响略有减小.侧滑时两侧进气道气流状态不同,工作范围由性能较低的迎风侧进气道来决定.另外,通过分析进气道的沿程静压分布曲线,说明泄流腔结构能使结尾激波停留在泄流腔边缘,扩大了进气道的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进气道 泄流腔 风洞试验 混压式
原文传递
马赫数4一级下颔式混压进气道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靖建朋 郭荣伟 +1 位作者 孙小平 贺韡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7-394,共8页
对一种Ma=4一级下颔式混压进气道进行了试验,得到了该类进气道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①在Ma=3.5,攻角和偏航角为零时,随着出口反压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先升高后降低,临界状态下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最高;②攻角和偏航角为零时临界状... 对一种Ma=4一级下颔式混压进气道进行了试验,得到了该类进气道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①在Ma=3.5,攻角和偏航角为零时,随着出口反压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先升高后降低,临界状态下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最高;②攻角和偏航角为零时临界状态时,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呈线性下降趋势;③有攻角或偏航角的状态下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下降;④进气道在由反压引起的不起动过程中具有再起动特性,再起动过程中无迟滞廻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颔式进气道 混压 攻角 偏航角 总压恢复系数 再起动特性
原文传递
无侧滑二元超声速进气道侧板遮挡度对其性能影响
5
作者 张龙冬 张堃元 南向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81-1587,共7页
针对某Mad=2.4矩形进口截面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在Ma∞=2.51及2.27条件下,数值研究了无侧滑角时侧板遮挡度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喉道处各性能参数随侧板遮挡度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当侧板下端位于压缩面平直段后... 针对某Mad=2.4矩形进口截面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在Ma∞=2.51及2.27条件下,数值研究了无侧滑角时侧板遮挡度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喉道处各性能参数随侧板遮挡度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当侧板下端位于压缩面平直段后,各性能参数变化明显;对于所研究的进气道采用位置靠后的侧板有利于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但却大大增加了阻力也牺牲了流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二元进气道 混压式 侧板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定几何混压式轴对称超声速进气道气动特性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31
6
作者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针对一种马赫数为4一级的定几何混压式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本文所采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利用CFD方法获得了进气道激波系分布、内通道流场分布和沿程静压分布,并对Ma=4下稳定亚临界... 针对一种马赫数为4一级的定几何混压式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本文所采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利用CFD方法获得了进气道激波系分布、内通道流场分布和沿程静压分布,并对Ma=4下稳定亚临界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超临界状态下,随着进气道出口反压的提高,结尾激波系向喉道方向移动,结尾激波损失减小,总压恢复系数提高;②迎角的增加对进气道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影响增大,结尾激波系由对称分布向一边倾斜的趋势增大,背风侧的承受反压能力下降,总压恢复系数随之下降;③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激波损失加大,总压恢复系数随之下降,同时由于激波角变小,激波也越靠近外唇罩,溢流减小,流量系数增大,在激波贴口后流量系数基本保持不变;④通道内的静压分布曲线清晰地反映了内通道沿程激波系情况;⑤在大于贴口马赫数工作时,结尾激波系被推出唇口的情况下,由于滑流层作用出现一个类似外压缩式的气动通道,从而存在稳定的亚临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轴对称进气道 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 数值仿真 内流场
下载PDF
一种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进气道的再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9-395,共7页
针对一种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25~4.0的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由于反压引起的不起动开展了再起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和二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Ma=2.51和3.01下进气道性能在进锥/退锥实验中规律... 针对一种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25~4.0的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由于反压引起的不起动开展了再起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和二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Ma=2.51和3.01下进气道性能在进锥/退锥实验中规律一致;按照Ma=2.25的起动面积收缩比确定的喉道面积,使进气道在来流Ma≥2.51时具有自起动能力;而在稳定亚临界状态下具有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及形成类似于外压式的气动通道是进气道无回路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混压式进气道 定几何二元进气道 风洞实验研究 不起动 再起动
下载PDF
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万大为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针对一种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布局的混压式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得到了进气道的性能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减小,流量系数却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当迎角变化时... 针对一种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布局的混压式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得到了进气道的性能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减小,流量系数却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当迎角变化时,迎背风侧进气道呈现不同的特性,在小迎角α〈6°状态下,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先上升后下降,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却保持一直缓慢下降,在流量系数方面,背风侧进气道流量系数一直增加而迎风侧减小,但两侧总的流量变化不大;在大迎角(α=6-9°)状态下,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均下降剧烈,而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虽有下降但流量系数却有所上升。本文为倒置“X”型进气道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压 “X”型布局 超声速进气道 倒置
下载PDF
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大为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9-1284,共6页
针对一种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流量系数却先上升,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当攻角变化时,小攻角α<6°时迎背风两侧进气道总压... 针对一种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流量系数却先上升,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当攻角变化时,小攻角α<6°时迎背风两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虽有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对于流量系数,在小攻角α<6°下背风侧进气道高于迎风侧进气道,但两侧总的流量随攻角变化不大;在大攻角状态下(α=6°~9°),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均下降剧烈,而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虽然下降但流量系数却有上升.同时,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规律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二元混压式 “X”型布局 数值仿真 实验验证 超声速进气道
下载PDF
考虑附面层影响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骆广琦 郑九州 宋頔源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63-2068,共6页
采用等激波强度的方法,考虑附面层修正,设计了一种飞行马赫数Ma=3.0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激波-边界层的相互影响,研究了附面层抽吸对内流场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内部复杂的流场分布,以及不同背压下进气道的起动特性.... 采用等激波强度的方法,考虑附面层修正,设计了一种飞行马赫数Ma=3.0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激波-边界层的相互影响,研究了附面层抽吸对内流场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内部复杂的流场分布,以及不同背压下进气道的起动特性.计算表明所设计的进气道性能较好,附面层抽吸对稳定正激波有明显的作用,提高了进气道抗反压能力.给出的方法可用于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的初步设计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压式进气道 进气道设计 数值模拟 附面层抽吸 起动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主动射流控制的二元混压式进气道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传波 夏智勋 +1 位作者 胡建新 游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以N-S时均化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主动射流控制下的典型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二维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验证了利用主动射流控制改善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射流流量、速度、总温对进气道起动特... 以N-S时均化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主动射流控制下的典型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二维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验证了利用主动射流控制改善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射流流量、速度、总温对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现射流冲量大小是利用主动射流实现进气道迟滞回路内再起动的关键因素,当射流冲量大于某一阈值后,进气道即能实现再起动。研究还发现,采用主动射流控制技术后,进气道基本能消除迟滞回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 起动特性 主动射流控制 迟滞回路
下载PDF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冷流试验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帆 杜新 +1 位作者 谭慧俊 曾宪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1-1348,共8页
对于吸气式飞行器而言,地面冷流试验是检验其进气道性能及气动特性的一项重要手段.以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机体/推进系统耦合为基本特征,设计了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为推进系统的内外流一体化巡航飞行器,针对其高超声速特性开展了冷流风洞试... 对于吸气式飞行器而言,地面冷流试验是检验其进气道性能及气动特性的一项重要手段.以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机体/推进系统耦合为基本特征,设计了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为推进系统的内外流一体化巡航飞行器,针对其高超声速特性开展了冷流风洞试验,来流速度范围Ma=5.0~7.0,攻角范围α=-4°~8°.测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流量系数先上升,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在一定攻角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提高,但当攻角增大至巡航攻角时,随着攻角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逐渐下降.测力试验验证了数值算法的有效性,除轴向力系数以外,其余气动特性系数的发展规律及数值基本吻合,可通过修正试验值的方式外推出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 超燃冲压发动机 内外流一体化设计 冷流试验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定几何混压式轴对称超声速进气道的稳定性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雪明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对一种定几何混压式轴对称超声速进气道的稳定性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状态下进气道的纹影图片、沿程静压分布以及进气道性能随出口马赫数的变化曲线,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工作范围内,随着反压提高结尾激波系前移,... 对一种定几何混压式轴对称超声速进气道的稳定性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状态下进气道的纹影图片、沿程静压分布以及进气道性能随出口马赫数的变化曲线,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工作范围内,随着反压提高结尾激波系前移,进气道出口马赫数下降,总压恢复系数升高,而流量系数保持不变。当工作马赫数大于封口马赫数时,本研究中的混压式进气道亚临界工作状态存在稳定状态,而当马赫数低于封口马赫数时,进气道亚临界状态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稳定性 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 超声速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增程炮弹用混压式进气道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强 武晓松 +1 位作者 孙波 熊志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2-1378,共7页
利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在不同攻角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对带侧向支柱的某固体燃料冲压弹用混压式进气道的内外复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完成了风洞实验,得到了不同状态下进气道的纹影图片、沿程静压分布及进气道出口总压... 利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在不同攻角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对带侧向支柱的某固体燃料冲压弹用混压式进气道的内外复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完成了风洞实验,得到了不同状态下进气道的纹影图片、沿程静压分布及进气道出口总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流场结构与风洞实验纹影图一致;随着攻角的增大,流入进气道的空气流量减少,总压恢复系数降低,出口马赫数基本保持不变;在亚临界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受攻角的影响显著增大,其值甚至比临界状态时还要低;此外,在同一来流马赫数下,总压恢复系数随进气道出口反压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混压式进气道 炮弹增程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虚段”方法的LZ混合无损压缩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业勤 高建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对Lempel-Ziv(LZ)无损压缩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段”方法的混合无损压缩算法。该算法经实验验证,比传统的LZ算法具有更高的压缩比。
关键词 虚段 LZ 混合无损压缩算法
下载PDF
瞬间射流作用下的混压式进气道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游进 夏智勋 +2 位作者 方传波 胡建新 刘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0-1598,共9页
针对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压式进气道不起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瞬间射流调节方式,并开展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储气腔内高压气体的瞬间喷射,可以实现进气道不起动流场的再起动,且气体质量最少需要0.011 kg,射流... 针对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压式进气道不起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瞬间射流调节方式,并开展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储气腔内高压气体的瞬间喷射,可以实现进气道不起动流场的再起动,且气体质量最少需要0.011 kg,射流作用时间最多持续27 ms,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深入研究发现,射流引起的进气道溢流是实现再起动的主要机理,射流流量大小及变化速率是决定进气道能否再起动的关键因素。射流流量变化速率越小,初始流量越大,进气道越容易再起动。最后利用微元法得到了射流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和数值模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射流总温、储气腔容积和出口面积等设计参数对射流流量及进气道再起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混压式进气道 转级过程 起动特性 瞬间射流 非定常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窄缝形射流调节结构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游进 夏智勋 +1 位作者 刘冰 吕仲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62-1570,共9页
针对窄缝形主动射流用于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调节的结构参数设计,开展了大量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窄缝位置、宽度及喷射角度等结构参数对再起动特性的影响趋势,利用少量非定常算例验证了定常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针对窄缝形主动射流用于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调节的结构参数设计,开展了大量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窄缝位置、宽度及喷射角度等结构参数对再起动特性的影响趋势,利用少量非定常算例验证了定常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射流的注入使进气道产生超声速溢流,并出现可动气动喉道等新的再起动流场特征.约进气道流量1%的射流流量能产生约5%的溢流量,在溢流作用下,4.5%~11%的射流流量使进气道实现了再起动,射流流量越大,射流分离区也越大,进气道越难实现再起动.研究还发现:窄缝位置及宽度对射流溢流效率的影响很小,但窄缝位置存在一个有效作用范围,只有在距唇口35~65mm的位置注入射流,进气道才能实现再起动.射流喷射角对射流溢流效率的影响较大.射流喷射角越大,射流的溢流效率越高,再起动所需的射流流量及其范围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压式进气道 窄缝形射流调节 再起动特性 数值模拟 结构参数设计 溢流效率
原文传递
通过附面层泄除提高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永杰 马高建 刘志伟 《航空兵器》 2010年第2期28-31,41,共5页
研究了附面层泄除对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起动马赫数、起动点性能和巡航点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放气槽的轴向位置、开口面积、出口面积和放气槽与当地气流夹角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放气槽的轴向位置和出口面积对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大,... 研究了附面层泄除对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起动马赫数、起动点性能和巡航点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放气槽的轴向位置、开口面积、出口面积和放气槽与当地气流夹角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放气槽的轴向位置和出口面积对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大,且在低马赫数下附面层泄除的影响更明显。最后设计了带放气槽的进气道,在典型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较原方案提高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几何混压式进气道 数值模拟 附面层泄除 起动
下载PDF
钝化唇缘对超声速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强 武晓松 孙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4-517,共4页
在高速旋转条件下,利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对唇缘钝化的超声速弹用进气道内外的复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流场结构清晰。湍流模型为RNGk-ε两方程模型,数值格式为一阶迎风格式。获得了在设计马赫数下不同外罩唇缘钝化半径对进气性能... 在高速旋转条件下,利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对唇缘钝化的超声速弹用进气道内外的复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流场结构清晰。湍流模型为RNGk-ε两方程模型,数值格式为一阶迎风格式。获得了在设计马赫数下不同外罩唇缘钝化半径对进气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唇缘钝化半径合理增大的情况下,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范围变宽,总压恢复系数提高,唯一不利因素为进气道总阻力有所增大,证实唇缘钝化后的进气道能满足固冲增程炮弹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唇缘 混压式进气道 高速旋转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可调混压进气道超额定工况黏性作用理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冰 白菡尘 陈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2-2021,共10页
进气道研制在各阶段均需要好用的设计方法,第一步是用无黏波系理论设计进气道的波系和流道参数。在实际的黏性条件下,超额定工况黏性流场结构非常复杂,基于无黏波系理论的设计方法在逻辑上难以封闭,理解黏性作用的机制和后果,有可能改... 进气道研制在各阶段均需要好用的设计方法,第一步是用无黏波系理论设计进气道的波系和流道参数。在实际的黏性条件下,超额定工况黏性流场结构非常复杂,基于无黏波系理论的设计方法在逻辑上难以封闭,理解黏性作用的机制和后果,有可能改善无黏方法在超额定工况的适用性,或者提出黏性修正的经验指导。针对设计点马赫数为2.5的可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超额定工况内流道入口波系设计问题,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理解了超额定工况黏性流场结构生成机制,与无黏设计相比,初始黏性结构(边界层、滑移层)使无黏流道流通能力下降,产生的限流反压迫使上游激波系强化、分离区与激波干扰结构调整,当流动结构产生的溢流量足够大、入流流量与当地流动结构的流通能力相匹配时,即获得新的平衡流场。喉道高度补偿和消除滑移层吞入的尝试验证了上述理解。在反压或限流制造的临界工况,存在局限于内压缩段的'初始不稳定性'(或小喘)现象,可能与滑移层在核心流的摆动范围大有关。在马赫数为3的超额定条件下,喉道补偿系数超过35%可获得期望的波系结构,临界的'初始不稳定性'消失。增大第二级压缩角,使外压缩激波与唇口激波不相交于内流道所在高度范围,消除滑移层生成条件,在相同反压条件下消除了'初始不稳定性'现象,或者说提高了抗反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混压式进气道 变几何 超额定 黏性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