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钛磁铁矿酸性球团与碱性料混烧的矿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海超 李福民 +3 位作者 孙艳芹 陈树军 吕庆 黄宏虎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钒钛磁铁矿酸碱厚料层混合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钒钛铁精粉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返矿等进行烧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承钢现场常规烧结工艺相比,酸性球团矿的加入使烧结料层的结构发生改变,透气性变好,烧... 钒钛磁铁矿酸碱厚料层混合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钒钛铁精粉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返矿等进行烧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承钢现场常规烧结工艺相比,酸性球团矿的加入使烧结料层的结构发生改变,透气性变好,烧结矿的成品率明显提高,烧结矿中铁酸钙、磁铁矿含量升高,赤铁矿、钙钛矿含量降低;烧结矿的强度提高,低温还原粉化等冶金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超厚料层 混合烧结 碱性料 酸性球
原文传递
采用前驱体混合烧结法制备的LiCoO_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健 赵孝连 +3 位作者 周铁刚 李枝贤 向黔新 董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4-1639,共6页
采用前驱体混合烧结法制备60%LiCoO2-40%Li Ni0.5Mn0.3Co0.2O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差热分析(TG-DSC)和过充试验测试该材料的安全性能。结果表明:与物理... 采用前驱体混合烧结法制备60%LiCoO2-40%Li Ni0.5Mn0.3Co0.2O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差热分析(TG-DSC)和过充试验测试该材料的安全性能。结果表明:与物理混合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层状结构。混合烧结法通过前驱体的烧结使两种材料晶粒产生了融合,而产生晶粒融合的材料既保持了LiCoO2的高体积能量密度(容量为156 m A·h/g、压实密度为4.0 g/cm3),还改善了材料的导电能力和安全性能。使用该材料制成的1.6 A·h聚合物全电池,不但可以通过1C/12 V过充测试,而且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该复合材料在常温和45℃下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仍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O2 混合烧结 电化学性能 过充
下载PDF
宽温区热释电陶瓷的复合烧结法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强 曾亦可 +2 位作者 姜胜林 张光祖 张洋洋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437,441,共5页
富锆型PZT陶瓷在室温附近发生低温铁电三方相到高温铁电三方相的相变(FRL-FRH)相变并产生很大的热释电系数,相变过程中介电常数和损耗变化很小,相变温区很窄,相变温度随锆钛比的不同而不同。该文选取锆钛比为95/5和93.5/6.5的Mn掺杂PZT... 富锆型PZT陶瓷在室温附近发生低温铁电三方相到高温铁电三方相的相变(FRL-FRH)相变并产生很大的热释电系数,相变过程中介电常数和损耗变化很小,相变温区很窄,相变温度随锆钛比的不同而不同。该文选取锆钛比为95/5和93.5/6.5的Mn掺杂PZT材料进行复合烧结,以期展宽相变温区。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初始原料1 100℃预处理后按照质量比1∶1进行复合烧结,相变温区得到了有效的展宽,在19~43℃内热释电系数p大于6.3×10-8 C/(cm2.℃),探测率优值FD大于7.7×10-5 Pa-1/2。通过对热释电、介电和铁电性能的综合研究,发现复合烧结在优化PZT陶瓷热释电性能的同时优化了其介电和铁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陶瓷 低温铁电三方相到高温铁电三方相的相变(FRL-FRH相变) 复合烧结
下载PDF
提高烧结混合料中高镁粉配比的生产实践
4
作者 李朝发 《河北冶金》 2007年第2期29-30,共2页
分析了烧结混合料中高镁粉配比增加后对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烧结混合料 高镁粉 配比
下载PDF
混合烧成法制取低温PTCR陶瓷材料的研究
5
作者 史伟 展杰 《山东电子》 1996年第2期39-40,共2页
本文提出了用混合烧成制取低温PTCR陶瓷材料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和普通工艺相比,不仅降低BaTiO3陶瓷的工作温区,而且室温电阻率比普通工艺下的要小,即半导化程度比普通工艺要好。
关键词 陶瓷 PTCR陶瓷 混合烧成法
下载PDF
真空灭弧室用CuCr触头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凯 王小军 +4 位作者 张石松 李鹏 师晓云 赵俊 王勇 《真空电子技术》 2019年第5期33-37,共5页
CuCr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开断、耐压及抗熔焊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真空断路器触头材料中,而制备方法不同的CuCr触头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本文讨论了混粉烧结、真空熔渗、真空熔铸、电弧熔炼四种工艺CuCr触头材料制备方法及不同... CuCr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开断、耐压及抗熔焊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真空断路器触头材料中,而制备方法不同的CuCr触头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本文讨论了混粉烧结、真空熔渗、真空熔铸、电弧熔炼四种工艺CuCr触头材料制备方法及不同方法制备的触头材料性能之间的差异化对真空断路器在耐压、开断能力、抗熔焊性等性能的影响,供在真空灭弧室设计中CuCr触头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材料性能 电接触性能 真空熔铸 电弧熔炼 真空熔渗 混粉烧结
全文增补中
液—固掺杂垂熔钨坯中改性元素的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3-247,共5页
对传统粉末冶金方法(液—固混合制成掺杂钨粉,经过压制、烧结、旋锻、拉拔等工序)制成的钨坯和钨丝,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断面及磨面分析。结果发现:在晶界孔穴内,元素Si和Al的含量丰富;在晶内孔穴内,除元素Si、Al外,还富集了元素K。... 对传统粉末冶金方法(液—固混合制成掺杂钨粉,经过压制、烧结、旋锻、拉拔等工序)制成的钨坯和钨丝,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断面及磨面分析。结果发现:在晶界孔穴内,元素Si和Al的含量丰富;在晶内孔穴内,除元素Si、Al外,还富集了元素K。只用钾泡理论解释改性元素改善高温钨丝的抗下垂性能是不够的,应以分子筛理论和SiO_2-Al_2O_3系统相图予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掺杂元素 烧结钨坯 改性元素 分子筛理论 SiO_(2)-Al_(2)O_(3) 系统相图
下载PDF
Ba_(4)Ti_(13)O_(30)陶瓷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表征
8
作者 王家强 赵泽颖 金灯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86,193,共6页
利用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产生的额外烧结推动力,在1200℃、常压烧结的条件下,通过混相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晶粒均匀、致密的纯相Ba_(4)Ti_(13)O_(30)陶瓷,研究了Ba_(4)Ti_(13)O_(30)相的合成规律、烧结性能及其显微结构的演变规律,并表... 利用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产生的额外烧结推动力,在1200℃、常压烧结的条件下,通过混相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晶粒均匀、致密的纯相Ba_(4)Ti_(13)O_(30)陶瓷,研究了Ba_(4)Ti_(13)O_(30)相的合成规律、烧结性能及其显微结构的演变规律,并表征了Ba4Ti13O30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的BaTiO_(3)粉体与TiO_(2)在1150℃下即可合成Ba_(4)Ti_(13)O_(30)相,且在1150~1250℃温度范围内均生成单相。当烧结温度为1200℃时,Ba_(4)Ti_(13)O_(30)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95%,此时试样的微波性能最佳,其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Q×f分别为40和66273,其品质因数Q×f值远高于文献报道的13000;但当烧结温度提高到1230℃时陶瓷试样体密度略有下降并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微波性能也随之急剧恶化,这是由其显微结构的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_(4)Ti_(13)O_(30)陶瓷 相合成 混相烧结 介电性能 微波性能
下载PDF
Ni(Co、Mn)Fe_2O_4-PZT(B)系磁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丘其春 陈德顺 熊茂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4,共4页
作者利用XRD和SEM分析和观察了Ni(Co、Mn)Fe_2O_4-PZT(B)系陶瓷的相结构,研究了混合比及烧成与极化条件对磁电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磁电转换系数(dE/dH)_max达250mV×4π/10A的磁电陶瓷材料。
关键词 磁电陶瓷 磁电效应 相结构 混合化 烧结条件
下载PDF
1000 MW锅炉污泥掺烧温度场数值模拟
10
作者 纪政 李佳伟 +4 位作者 施敏 吴江 范忠鹏 朱俊 黄亚继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电站锅炉污泥掺烧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对污泥掺烧比例为0,1.3%,2.9%,4.8%的煤燃烧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污泥与煤粉掺烧比例的增加,污泥与煤粉的混合物中灰分含量增加,可燃物的含量减少,水... 采用FLUENT软件对电站锅炉污泥掺烧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对污泥掺烧比例为0,1.3%,2.9%,4.8%的煤燃烧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污泥与煤粉掺烧比例的增加,污泥与煤粉的混合物中灰分含量增加,可燃物的含量减少,水分大幅增加导致炉膛中心温度出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污泥掺烧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配矿串联法处理我国铝土矿石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柄忠 杜雅君 《矿冶》 CAS 1996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铝土矿多为—水型硬铝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提出配矿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阐述了该法在我国铝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及其所具有的铝土矿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工艺易于掌握等优点,并为我... 本文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铝土矿多为—水型硬铝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提出配矿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阐述了该法在我国铝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及其所具有的铝土矿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工艺易于掌握等优点,并为我国尽早应用推广配矿串联法生产氧化铝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矿 串联法 选矿 铝土矿 矿石
下载PDF
铁基气门导管材料性能的控制
12
作者 和存正 《粉末冶金工业》 CAS 1996年第5期13-15,共3页
介绍了在铁基气门导管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以确保产品材料性能的合格与稳定。
关键词 铁基气门导管 烧结 材料性能 控制 粉末冶金
下载PDF
混合烧结法在玻璃陶瓷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章为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0-1113,共4页
概述了混合烧结法的分类、致密化机理、影响因素和在玻璃陶瓷制备中的应用。和传统玻璃陶瓷制备工艺相比,混合烧结法的特点在于玻璃陶瓷中的晶体是直接加入或是通过外加晶体和玻璃反应析出而不是从母相玻璃中直接析出,因而对母相玻璃组... 概述了混合烧结法的分类、致密化机理、影响因素和在玻璃陶瓷制备中的应用。和传统玻璃陶瓷制备工艺相比,混合烧结法的特点在于玻璃陶瓷中的晶体是直接加入或是通过外加晶体和玻璃反应析出而不是从母相玻璃中直接析出,因而对母相玻璃组分要求不十分严格,在直接利用废玻璃制备玻璃陶瓷和复相玻璃陶瓷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该工艺在这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烧结法 致密化 外加晶体 废玻璃 复相玻璃陶瓷
下载PDF
PTC热敏电阻器的现状与前景
14
作者 范坤泰 吴德喜 李玉玲 《山东电子》 1997年第2期5-6,9,共3页
本文介绍了PTC热敏电阻器的发展状况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市场。
关键词 PTC热敏元件 混科技术 电阻器 正温度系数
下载PDF
掺炭煅烧法制备α-磷酸三钙粉体
15
作者 高金睿 张睿 +1 位作者 唐乃岭 王志强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9-362,共4页
以四水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主要原料,采用湿化学合成法制备了α-磷酸三钙(-αTCP)粉体,研究了煅烧过程中添加分散剂活性炭防止磷酸三钙在高温煅烧时发生团聚的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物相、显... 以四水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主要原料,采用湿化学合成法制备了α-磷酸三钙(-αTCP)粉体,研究了煅烧过程中添加分散剂活性炭防止磷酸三钙在高温煅烧时发生团聚的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粒度分布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 320℃时,晶型完全转变,能够制备纯度较高的α-磷酸三钙粉体。活性炭掺量煅烧对α-磷酸三钙的粉体形貌和粒度有很大影响,当m(粉末)∶m(活性炭)=1∶0.5时,煅烧后的α-磷酸三钙粉体颗粒的形态分布更均匀,颗粒的中粒径更小,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46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磷酸三钙 掺碳煅烧 粉体
下载PDF
内过滤式喷射环流反应器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方方 孙亚峰 杨阿三 《化工时刊》 CAS 2014年第6期4-6,42,共4页
传统的喷射环流反应器应用于工业上的多相反应时一般采用外部分离,导致流程繁琐、能耗加大、甚至存在安全问题,本文在喷射环流反应器内设计了过滤式导流筒,以实现在反应器内进行多相反应和液固分离操作的连续化。用阶跃示踪法测定液相... 传统的喷射环流反应器应用于工业上的多相反应时一般采用外部分离,导致流程繁琐、能耗加大、甚至存在安全问题,本文在喷射环流反应器内设计了过滤式导流筒,以实现在反应器内进行多相反应和液固分离操作的连续化。用阶跃示踪法测定液相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表观气速、过滤压力对该反应器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返混程度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过滤压力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减小,返混程度增大,但过滤压力对返混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环流反应器 内部过滤 混合特性 烧结不锈钢粉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