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物光谱匹配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许卫东 尹球 匡定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在大量实测的城市地物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对3种有代表性的光谱匹配模型,即最小距离、光谱角度匹配(SAM),光谱相似度匹配进行了深入计算和分析,在这3种模型中,以SAM表现程度较好,但都不是最理想,区分程度不是很高.为增强区别程度,本文引... 在大量实测的城市地物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对3种有代表性的光谱匹配模型,即最小距离、光谱角度匹配(SAM),光谱相似度匹配进行了深入计算和分析,在这3种模型中,以SAM表现程度较好,但都不是最理想,区分程度不是很高.为增强区别程度,本文引入了导数对光谱匹配模型进行了重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一阶导数能明显增加3种光谱匹配模型的区分度,尤其是最小距离法增加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地物光谱 最小距离 光谱角度匹配 光谱相似度匹配 导数
下载PDF
基于ENVI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闫琰 董秀兰 李燕 《北京测绘》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基于监督分类方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普遍应用,介绍了四种ENVI提供的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对同一TM图像运用这四种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了这四种方法分类精度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遥感 图像分类 最小距离法 最大似然法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 被引量:20
3
作者 贺玉龙 刘小明 任福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1,共4页
分析了对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因素,根据道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考虑驾驶员的最不利驾驶状况,并与交通条件相结合,根据北京快速路──三环路的观测数据,提出了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值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互通式立交 最小间距
下载PDF
中低分辨率小波融合的玉米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被引量:34
4
作者 顾晓鹤 韩立建 +2 位作者 王纪华 黄文江 何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9,I0006,共8页
采用中分辨率与低分辨率数据相结合的遥感估算方法是获取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的主要趋势之一。在MODIS时序影像和TM影像支持下,采用小波变换融合方法获取30m分辨率的NDVI时间序列信息,构建主要秋季作物的NDVI标准生长曲线,以最小距离分... 采用中分辨率与低分辨率数据相结合的遥感估算方法是获取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的主要趋势之一。在MODIS时序影像和TM影像支持下,采用小波变换融合方法获取30m分辨率的NDVI时间序列信息,构建主要秋季作物的NDVI标准生长曲线,以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分层分类,获得河南原阳县玉米种植面积总量信息和空间分布,并以野外实测地块样本进行精度评价。由于充分利用MODIS影像的时间序列优势和TM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优势,通过秋季作物之间的物候差异,有效地区分出各种秋季作物的空间分布,基于融合NDVI时间序列信息玉米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位置和面积精度分别达到79%和89%,远高于常规的监督分类,为大范围玉米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小波变换 估算 玉米 种植面积 MODIS TM 最小距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间连续性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耿修瑞 张霞 +3 位作者 陈正超 张兵 郑兰芬 童庆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利用地物在空间上分布连续性这一信息 ,提出了一种高光谱图像先分块、再分类的分类方法 ,改进了通常意义下的分类只考虑光谱信息这一缺陷 ,通过对 2 0 0 0年我们在日本长野南牧村 ,采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推扫式成像光谱仪 (PHI)... 利用地物在空间上分布连续性这一信息 ,提出了一种高光谱图像先分块、再分类的分类方法 ,改进了通常意义下的分类只考虑光谱信息这一缺陷 ,通过对 2 0 0 0年我们在日本长野南牧村 ,采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推扫式成像光谱仪 (PHI)获得了 80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距离法 空间连续 高光谱 聚类算法 遥感测绘技术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 被引量:23
6
作者 肖忠斌 王炜 +1 位作者 李文权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108,129,共5页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变换所需要的基本路段的长度,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通过与仿真软件CORSIM模型的求解值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适宜的最小间距为1.0~2.0km,说明我国现行规范中立交间距的设计标准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小间距 运动学 互通立交 临界安全间隙
下载PDF
用改进遗传算法求取曲面间最小距离 被引量:20
7
作者 席光 蔡永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曲面间最小距离的求解 ,广泛用于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加工的刀具半径选择和干涉处理中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两自由曲面的最小距离 ,并对标准的遗传算法作了改进 ,采用竞赛法产生被复制的个体 .并且 ,在新一代群体中加入两个特殊的个体 ,使得... 曲面间最小距离的求解 ,广泛用于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加工的刀具半径选择和干涉处理中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两自由曲面的最小距离 ,并对标准的遗传算法作了改进 ,采用竞赛法产生被复制的个体 .并且 ,在新一代群体中加入两个特殊的个体 ,使得群体始终充满多样性 ,使算法在较小的种群数目下 ,能以较快的速度逼近全局最优值 .经验证 ,该方法能求得两曲面间的全局最小距离 ,且相对于标准的遗传算法 ,算法的收敛速度及可靠性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最小距离 遗传算法 CAD CAM 数控加工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灵利 李新伟 +1 位作者 潘兵宏 王海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6-631,共6页
以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最小间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驾驶员认读标志的特点,高速公路车头时距的分布规律以及换道模型特征,建立主线侧连续出口匝道最小间距模型,提出基于车道数及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匝道最小间距的建议... 以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最小间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驾驶员认读标志的特点,高速公路车头时距的分布规律以及换道模型特征,建立主线侧连续出口匝道最小间距模型,提出基于车道数及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匝道最小间距的建议值。该建议值比规定值稍大,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的出口正确率和保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降低高速公路出口事故率。对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连续出口匝道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且得出高速公路主线侧连续出口最小间距与车道数有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连续出口 车头时距 换道模型 最小间距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与隧道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廖军洪 王芳 +1 位作者 邬洪波 唐朱宁 《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特征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与隧道洞口距离较近的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模拟仿真技术,从交通安全、通行能力、驾驶员反应时间和车辆操作时间需求等角度,对间距...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特征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与隧道洞口距离较近的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模拟仿真技术,从交通安全、通行能力、驾驶员反应时间和车辆操作时间需求等角度,对间距值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条件受限情况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与隧道的最小间距推荐值。并进一步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安全对策措施,供设计人员和营运管理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交通安全 互通立交 隧道 最小间距
原文传递
基于信号参数集最小距离的并行测试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粤 边泽强 孟晓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409-2411,共3页
在并行自动化测试系统中,并发执行的多个测试程序会竞争有限的仪器资源,硬件资源的分配与任务调度是并行测试的一个关键问题。而现有的并行任务调度算法不适于高度异构的并行测试系统。本文在面向信号的描述仪器资源与测试需求的基础上... 在并行自动化测试系统中,并发执行的多个测试程序会竞争有限的仪器资源,硬件资源的分配与任务调度是并行测试的一个关键问题。而现有的并行任务调度算法不适于高度异构的并行测试系统。本文在面向信号的描述仪器资源与测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异构系统的基于信号参数集最小距离的任务调度算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于异构的并行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处理 并行测试 自动化测试系统 最小距离 调度算法
下载PDF
三维带符号的欧氏距离变换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蔺宏伟 王国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45-1651,共7页
距离变换是图像处理中历史悠久的研究课题 .该文将二维带符号的欧氏距离变换推广到三维 ,对其进行了优化 ,分析了它的计算复杂度 ,并应用于解决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 ,将图形对象的三角网格表示转换为它的距离场表示 .即... 距离变换是图像处理中历史悠久的研究课题 .该文将二维带符号的欧氏距离变换推广到三维 ,对其进行了优化 ,分析了它的计算复杂度 ,并应用于解决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 ,将图形对象的三角网格表示转换为它的距离场表示 .即首先将三角网格模型离散为体素表示 ,利用三维带符号的距离变换 ,将求空间一点到图形对象的最短距离的全局搜索过程 ,转化为求这一点到离它最近的特征体素所包含的图形对象部分的局部搜索过程 ;第二 ,利用类似的思想 ,求两张空间曲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距离变换 三维带符号 欧氏距离变换 计算机图形学 三角网格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短距离聚类与关联度分析的典型日选取新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蔡国伟 王大亮 +3 位作者 王燕涛 李春山 顾小光 李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距离聚类与关联度分析的典型日选取新方法,用以分析日负荷曲线形状以及负荷特性。通过最短距离法的聚类分析找出畸变日并去除其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各日与基准日的关联度找出典型日。采用该方法对吉林省2005年夏季7月份... 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距离聚类与关联度分析的典型日选取新方法,用以分析日负荷曲线形状以及负荷特性。通过最短距离法的聚类分析找出畸变日并去除其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各日与基准日的关联度找出典型日。采用该方法对吉林省2005年夏季7月份整点负荷标么值进行分析及典型日选取,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距离 关联度 典型日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出入口管理技术改善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恺 张宁 黄卫 《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为改善我国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首先分析了造成衔接段交通拥堵的原因。认为匝道落地点到临近交叉口的交织距离不够是主要原因;此外,匝道布局不佳,临近建筑物出入口布局欠规划,临近交叉口交通疏散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衔接... 为改善我国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首先分析了造成衔接段交通拥堵的原因。认为匝道落地点到临近交叉口的交织距离不够是主要原因;此外,匝道布局不佳,临近建筑物出入口布局欠规划,临近交叉口交通疏散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衔接段的交通拥堵。借鉴美国的出入口管理策略,从中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特别总结回顾了国外关于制定匝道落地点到临近交叉口最小间距标准的研究,提出了改善我国立交与地面道路交通衔接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口管理 立交 地面道路 最小间距
原文传递
点到隐式曲线曲面的最小距离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正生 樊丰涛 王毅刚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9,共6页
求解给定点到隐式曲线曲面的最小距离通常都是应用一般的搜索算法,但搜索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通常不高。文章基于隐式曲线曲面的几何特性,将这个求最小值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求解的问题。对于方程组的求解,则应用了计算复杂度较低的离散... 求解给定点到隐式曲线曲面的最小距离通常都是应用一般的搜索算法,但搜索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通常不高。文章基于隐式曲线曲面的几何特性,将这个求最小值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求解的问题。对于方程组的求解,则应用了计算复杂度较低的离散牛顿法。将其迭代区间进行细分并在各个细分区间中应用离散牛顿迭代算法,增强了算法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最小距离 离散牛顿法 隐式曲线 隐式曲面
下载PDF
不同监督分类器对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帅 张梦华 郭力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分类精度和分类效果,该项研究以唐山市主城区为案例区,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监督分类体系,分别采用平行六面体、最小距离、马氏距离和最大似然4种最常用的经典分类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分类并进... 为提高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分类精度和分类效果,该项研究以唐山市主城区为案例区,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监督分类体系,分别采用平行六面体、最小距离、马氏距离和最大似然4种最常用的经典分类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分类并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似然分类效果在本实验中效果最好。研究可为监督分类中分类器的选择和土地利用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分类 平行六面体 最小距离 马氏距离 最大似然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潘兵宏 余小龙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以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同侧连续合流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小型车的加速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可插入间隙理论,确定了不同匝道车道数车辆汇入主线的加速车道模型;然后通过分析驾驶员操作规律,考虑反应距离、决策距离、换道或减速距离... 以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同侧连续合流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小型车的加速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可插入间隙理论,确定了不同匝道车道数车辆汇入主线的加速车道模型;然后通过分析驾驶员操作规律,考虑反应距离、决策距离、换道或减速距离3个方面的需求,建立了主线车辆与下游匝道汇入车辆间安全视距模型;最后确定以小型车为研究对象的加速车道长度值与换道模型确定的安全视距值之和,建立高速公路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主线和匝道设计速度、入口匝道车道数的高速公路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指标值。研究成果是对我国有关规范和设计细则的完善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同侧连续入口 加速车道 合流视距 最小间距
原文传递
形态骨架匹配算法及其在交通标志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刚毅 郑义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6-23,共8页
交通标志是人为的、具有特殊形状的符号,就其结构可分为外层轮廓和内核两部分。应用计算机视觉可以对交通标志进行自动识别,其关键在于如何检测交通标志和识别它们的内核形状。本文应用数学形态学方法研究交通标志内核形状的形态特征... 交通标志是人为的、具有特殊形状的符号,就其结构可分为外层轮廓和内核两部分。应用计算机视觉可以对交通标志进行自动识别,其关键在于如何检测交通标志和识别它们的内核形状。本文应用数学形态学方法研究交通标志内核形状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内核形状的形态骨架,提出和讨论了内核形态骨架的相关函数和距离函数,并就交通标志的有效识别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核 交通标志识别 形态骨架 匹配算法 计算机视觉 距离函数 自动识别 特殊形状 相关函数 实验结果
下载PDF
求点到空间参数曲线最小距离的几种算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伍丽峰 陈岳坪 +1 位作者 谌炎辉 王虎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7,共3页
建立了点到空间参数曲线最小距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计算点到空间参数曲线最小距离的三种算法,即基于几何特征的快速迭代法、基于最优化方法的黄金分割法与二次迭代法的组合法以及格点法,分析比较了这三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编制了相... 建立了点到空间参数曲线最小距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计算点到空间参数曲线最小距离的三种算法,即基于几何特征的快速迭代法、基于最优化方法的黄金分割法与二次迭代法的组合法以及格点法,分析比较了这三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求点到复杂曲线的最小距离,并对三种算法的计算精度和运行时间作了比较。大量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其计算精确度高,非常适用于曲面、曲线的匹配计算和三坐标测量机的点相关数据处理,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曲线 最小距离 快速迭代法 黄金分割法 二次插值法 格点法
下载PDF
空间分割与曲率相融合的点云精简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葛源坤 黎荣 李海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97-2000,共4页
非接触式扫描方法获得点云数据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为便于模型重构,针对点云数据精简是必不可少的数据预处理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割和曲率特征信息的点云数据精简算法。通过K-邻域计算、二次曲面拟合、曲率估算和曲率阈值可调的... 非接触式扫描方法获得点云数据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为便于模型重构,针对点云数据精简是必不可少的数据预处理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割和曲率特征信息的点云数据精简算法。通过K-邻域计算、二次曲面拟合、曲率估算和曲率阈值可调的数据分区等关键精简技术,实现了对同一数据不同区域应用不同精简算法,进行不同比例的数据精简。实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适应各种类型曲面数据的精简要求,保证精简效率的同时,很好地保留点云的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邻域 曲率 空间分割 最小距离 包围盒
下载PDF
平面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的算法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源 邱子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3,47,共4页
为准确测定平面曲线轮廓度误差,提出一种平面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测量曲线特征点的平移和旋转完成粗调,进而通过坐标轮换法按最小条件原则实现平面曲线的最佳匹配以消除测量时的定位误差;针对测量的... 为准确测定平面曲线轮廓度误差,提出一种平面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测量曲线特征点的平移和旋转完成粗调,进而通过坐标轮换法按最小条件原则实现平面曲线的最佳匹配以消除测量时的定位误差;针对测量的关键问题———点到曲线的最短距离,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法矢定界法,不必事先对复杂曲线进行单调处理,通过矢量积运算得出测量点到曲线最短距离的所有局部解,再求出其最小值即为测量点到曲线的最短距离。计算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轮廓度误差 最小条件原则 最短距离 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