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类网络连接问题中的最小费用算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方冬云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16-18,共3页
利用MergeSort算法对加权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权值进行排序,把这些权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放在一个队列,再利用Kruskal算法求该队列的最小生成树,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城市交通网络的费用计算;而对于供水管道铺设的最小费用问题可通过最小树形... 利用MergeSort算法对加权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权值进行排序,把这些权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放在一个队列,再利用Kruskal算法求该队列的最小生成树,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城市交通网络的费用计算;而对于供水管道铺设的最小费用问题可通过最小树形图算法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geSort算法 KRUSKAL算法 最小树形图算法 网络连接
下载PDF
求解旅行商问题的两步法
2
作者 焦书清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7,11,共3页
基于度约束最小树算法提出了一个解决旅行商问题的算法(即两步法),针对这一算法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实验,数据实验表明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 最小树算法 旅行商问题 两步法
原文传递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走时模拟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爱华 张美根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62-1769,共8页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地球内部广泛分布的一种各向异性介质.针对这种介质,我们对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走时树走时模拟方法进行了推广,推广后的方法可适用于非均匀、对称轴任意倾斜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模型.为保证计算效率,最小走时树的构建...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地球内部广泛分布的一种各向异性介质.针对这种介质,我们对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走时树走时模拟方法进行了推广,推广后的方法可适用于非均匀、对称轴任意倾斜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模型.为保证计算效率,最小走时树的构建采用了一种子波传播区域随地震波传播动态变化的改进算法.对于弱各向异性介质,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地震波群速度近似表示方法,该方法基于用射线角近似表示相角的思想,对3种地震波(qP,qSV和qSH)均有较好的精度.应用本文地震波走时模拟方法对均匀介质、横向非均匀介质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将后者结果与弹性波方程有限元方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符合得很好.本文方法可用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深度偏移及地震层析成像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各向同性 群速度 走时 最小走时树算法
下载PDF
三维复杂介质中转换波走时快速计算 被引量:34
4
作者 赵爱华 张中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2-707,共6页
复杂介质中转换波走时计算是多波勘探地震学中重要内容之一 .本项研究利用惠更斯原理和费玛原理 ,获得了三维复杂介质中转换波快速计算的改进型最小走时树方法 .其中 ,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 ,为了提高三维转换波走时计算效率 ,首先对初至... 复杂介质中转换波走时计算是多波勘探地震学中重要内容之一 .本项研究利用惠更斯原理和费玛原理 ,获得了三维复杂介质中转换波快速计算的改进型最小走时树方法 .其中 ,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 ,为了提高三维转换波走时计算效率 ,首先对初至波最小走时树基本算法进行了改进 .本方法通过将转换波分为上、下行波分别进行射线追踪以实现三维转换波走时的快速计算 .模型计算表明 ,方法的计算速度快 ,而且稳定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勘探 转换波 走时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法
下载PDF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隧洞围岩松动圈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永琦 李来喜 昌彦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年第5期412-417,共6页
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对某些变形严重的围岩段的施工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形成是由施工方法和围岩的地质特性所决定的。它由松动圈、过渡带和原岩三层组成。它的层状特性是开展地震折射层析方法的地球物理基础。与其它折射解释方法... 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对某些变形严重的围岩段的施工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形成是由施工方法和围岩的地质特性所决定的。它由松动圈、过渡带和原岩三层组成。它的层状特性是开展地震折射层析方法的地球物理基础。与其它折射解释方法相比,层析法可以更精细地描绘松动圈起伏变化的地质情况,特别是透射严重和过渡带速度渐变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测试结果还可反映出隧道中构造应力的方向。文章介绍了SeisImager软件中折射层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最小走时树方法。通过该方法在某隧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中的应用效果,说明了层析法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折射层析法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方法 隧道围岩松动圈
下载PDF
树枝型专用线取送车的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向荣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合理确定取送车作业顺序,有利于减少货车在站非生产时间,加速车辆周转,通过对取送车作业过程的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典型的旅行商问题.运用图论中的哈密尔顿图,可以将树枝型专用线取送车问题,转化为求哈密尔顿图中权值最小的哈密尔... 合理确定取送车作业顺序,有利于减少货车在站非生产时间,加速车辆周转,通过对取送车作业过程的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典型的旅行商问题.运用图论中的哈密尔顿图,可以将树枝型专用线取送车问题,转化为求哈密尔顿图中权值最小的哈密尔顿回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树枝型专用线 取送车作业 哈密尔顿图 最小生成树算法
下载PDF
复杂地质模型转换波快速射线追踪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爱华 张中杰 彭苏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6,共4页
最小旅行时树法是目前主要射线追踪方法之一,该方法以惠更斯原理和费马原理为基础,具有适应复杂地质模型的优点,缺点是速度较慢.针对这一问题,对其初至波基本算法进行了改进,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改进算法的计算速度显著提高,达到实用要... 最小旅行时树法是目前主要射线追踪方法之一,该方法以惠更斯原理和费马原理为基础,具有适应复杂地质模型的优点,缺点是速度较慢.针对这一问题,对其初至波基本算法进行了改进,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改进算法的计算速度显著提高,达到实用要求.然后,以P—SV波为例,给出了转换波快速射线追踪方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转换波快速射线追踪方法对复杂地质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模型 转换波 射线追踪 最小旅行时树法 速度 地震岩性勘探
下载PDF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磊 吕娟 张强 《陕西电力》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首先将整个配电网当成一个赋权图,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Kruskal算法寻找网络的最小生成树,然后通过动态调整各条边的权值并反复迭代进行支路交换操作... 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首先将整个配电网当成一个赋权图,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Kruskal算法寻找网络的最小生成树,然后通过动态调整各条边的权值并反复迭代进行支路交换操作、细致优化网络,最终得到满足目标函数的网络拓扑。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电压质量,也能够达到降低网损的目的。该方法对所寻网络没有特殊要求,不依赖于网络初始结构,易于解决复杂结构网络的寻优问题,重构速度快、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重构 最小生成树算法
下载PDF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交切法地震定位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建超 赵爱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47-3354,共8页
地震定位是地震监测与减灾研究重要基础.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的交切法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为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我们提出适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 地震定位是地震监测与减灾研究重要基础.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的交切法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为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我们提出适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将地壳速度模型由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扩展为三维复杂速度模型;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对应的原假设为球面或双曲面的震源轨迹通过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予以确定.确定震源位置的震源轨迹以到时差作为约束条件;将震源定位于震源轨迹交汇最密集的点处,即总的到时差残差(RDT)最小的点处.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可通过RDT值较小节点的空间分布予以定性表示.考察了准确速度模型、扰动速度模型、扰动观测到时及地震在台网外等4种情况下改进方法的地震定位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交切法可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综合利用P波与S波的到时差信息,可明显改善震源位置约束;使用多条震源轨迹进行定位,有助于减少由随机因素导致的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 地震定位 交切法 震源轨迹 最小走时树算法
下载PDF
复杂介质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计算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爱华 丁志峰 +1 位作者 孙为国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8-1195,共8页
在地震定位中常常需要求解震源轨迹,但由于复杂介质中的震源轨迹较为复杂,难以给出其解析解,因此震源轨迹的计算通常仅限于简单介质模型.本文基于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介质中震源轨迹的方法.为回避发震时间问题。... 在地震定位中常常需要求解震源轨迹,但由于复杂介质中的震源轨迹较为复杂,难以给出其解析解,因此震源轨迹的计算通常仅限于简单介质模型.本文基于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介质中震源轨迹的方法.为回避发震时间问题。以观测到时差作为震源轨迹的约束条件.首先从模型节点中选出少量理论到时差与观测到时差之绝对差,即双重时差较小的点作为震源轨迹的代表点,然后以其中双重时差最小的点为初始点.在双重时差场中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方法计算出初始点到其他震源轨迹代表点的射线路径作为震源轨迹.当选的震源轨迹代表点较多时.得到的震源轨迹较为粗略,此时可去掉射线经过次数较少的代表点的射线路径使震源轨迹更为精细.为减少计算量.对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方法的终止条件做了修正.以一个复杂介质模型中的地震为例,计算了包括速度扰动、到时扰动等不同情况下的震源轨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震源轨迹计算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 震源轨迹 地震定位 最小走时树算法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爱华 丁志峰 白志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72-3285,共14页
使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不仅稳健而且直观,但当介质复杂时震源轨迹难以给出解析解.基于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计算震源轨迹的方法(以轨迹所在的残差场中残差最小的点(初始点)至残差较小的点(震源轨迹代表点)的射线路径表示震源轨迹)... 使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不仅稳健而且直观,但当介质复杂时震源轨迹难以给出解析解.基于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计算震源轨迹的方法(以轨迹所在的残差场中残差最小的点(初始点)至残差较小的点(震源轨迹代表点)的射线路径表示震源轨迹)适用于复杂速度模型,但尚不能正确计算由多段组成的震源轨迹,同时兼顾计算轨迹的完整性和精细性较为困难,计算参数设置烦琐不适于大批量数据的自动处理.针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改进:(1)采用一种"削皮"算法选取震源轨迹所经过的模型单元的节点作为轨迹代表点;(2)将残差较小的区域作为震源轨迹计算区域(该区域依轨迹分布自适应地划分为若干个连通区域),从未计算的轨迹代表点中选取残差最小者作为射线路径初始点,利用最小走时树算法依次计算所有连通区域内的震源轨迹;(3)通过去掉较短的不再分叉的射线路径使震源轨迹更为精细.虚拟和真实事件的算例表明,改进方法有效克服了原方法的不足,可便捷地计算复杂速度模型中事件的震源轨迹,计算的轨迹精细且较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震源轨迹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方法 “削皮”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及重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晓群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327-329,共3页
受煤矿配电网区域规模的约束,传统启发式搜索很难快速定位配电网故障,无法实现配电网故障自愈。以煤矿典型配电网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故障定位及重构。将煤矿配电网内的电源、负荷、开关作为节点,配... 受煤矿配电网区域规模的约束,传统启发式搜索很难快速定位配电网故障,无法实现配电网故障自愈。以煤矿典型配电网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故障定位及重构。将煤矿配电网内的电源、负荷、开关作为节点,配电网可靠性及网损作为遍历约束条件,得到配电网恢复重构的最佳开关组合。采用该算法后,煤矿配电网监控系统可通过远程指令快速切除故障,将非停电区域负荷迅速接入其他馈线,实现煤矿配电网故障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配电网 故障隔离 故障自愈 最小生成树算法
下载PDF
基于图论算法的电网核心骨干网架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晓君 单政博 +2 位作者 林冠强 李惠松 王慧芳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0期81-85,共5页
构建电网核心骨干网架能够保证电网在灾害期间对重要节点的供电,并有利于电网在灾后的快速恢复,为社会减少经济损失。对此,在电网节点、线路重要度评估基础上,基于图论算法给出了一种电网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首先根据核心骨干网架的... 构建电网核心骨干网架能够保证电网在灾害期间对重要节点的供电,并有利于电网在灾后的快速恢复,为社会减少经济损失。对此,在电网节点、线路重要度评估基础上,基于图论算法给出了一种电网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首先根据核心骨干网架的期望规模与节点重要度排序确定必须留存的重要节点,同时判别这些节点的电源容量与负荷容量是否匹配,并给出了增加电源节点的规则;其次,以原电网中各线路的重要度作为其权值,计算留存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及其对应的线路列;接着,求解留存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所构成图的最小生成树,并将树中的每条边用其对应的线路序列进行替代,得到初步的核心骨干网架;最后,对初步网架进行安全运行校验,得到最终的核心骨干网架。该方法能够更直接地将重要节点留存在核心骨干网架之中,同时兼顾经济性,使网架的规模尽可能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骨干网架 节点重要度 线路重要度 最小生成树算法 图论算法
下载PDF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负载平衡树型数据聚合方案
14
作者 张艳维 许小芾 曹高飞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2期72-76,共5页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并从节点能耗负载均衡的角度进行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负载均衡树的数据聚合方案(LB-TBDAS)。该方案将传感区域划分为网格中的多个单元,选出剩余能量最大的传感器节点作为每个单元中的头部单...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并从节点能耗负载均衡的角度进行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负载均衡树的数据聚合方案(LB-TBDAS)。该方案将传感区域划分为网格中的多个单元,选出剩余能量最大的传感器节点作为每个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建立树状路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头部单元负责采集每个单元内的传感数据,采集到的数据沿树状路径传输到基站。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LB-TBDAS方案的总能耗明显低于GB-PEDAP和PED-AP。与GB-PEDAP和PEDAP相比,LB-TBDAS方案延长了一倍以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可以避免传感器节点在多跳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过多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合 负载平衡 最小生成树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综合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磊 庄园 《陕西电力》 2009年第12期9-13,共5页
配电网络重构和电容器优化配置是进行配电网络优化的两大重要手段。两者都有降低网络有功损耗和提高供电电压质量的功能,但单个的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都不能达到配电网络总体优化的效果。且两者一个是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一个是非线性... 配电网络重构和电容器优化配置是进行配电网络优化的两大重要手段。两者都有降低网络有功损耗和提高供电电压质量的功能,但单个的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都不能达到配电网络总体优化的效果。且两者一个是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一个是非线性规划优化问题,用传统方法将两者结合进行配电网综合优化容易产生"组合爆炸",计算效率低。文章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将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相结合,同时优化网络结构和网络参数,实现配电网络的综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络 最小生成树算法 重构 改进遗传算法 无功优化 综合优化
下载PDF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地震事件震源轨迹的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爱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94-4006,共13页
地球内部三维速度图像的广泛建立为进行高精度的地震定位提供了良好条件.使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不仅稳健而且直观,但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的震源轨迹难以给出解析解.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地计算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震源轨迹的数值... 地球内部三维速度图像的广泛建立为进行高精度的地震定位提供了良好条件.使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不仅稳健而且直观,但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的震源轨迹难以给出解析解.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地计算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震源轨迹的数值方法.根据震源轨迹在残差场中的特点:(1)震源轨迹位于残差正负极性彼此不同的邻点之间;(2)绝对梯度在震源轨迹的法线方向最大;(3)在法线方向上越靠近震源轨迹残差绝对值越小,对于每个模型节点分别和残差正负极性与其不同的邻点组成的点对,将其中绝对梯度最大的点对作为震源轨迹法线点对,选取法线点对中残差绝对值较小的点(即震源轨迹所在模型单元的节点)作为震源轨迹代表点;在绝对残差场中数值较小的连通区域(可能有多个)内,利用最小走时树算法依次计算出每个连通区域中地震波从绝对残差最小点至同一连通区域内震源轨迹代表点的射线路径作为震源轨迹.算例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对震源轨迹的稳定性及构成段数没有限制,计算的震源轨迹精细且较完整、可用于高精度的地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震源轨迹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方法 三维速度模型
下载PDF
求解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勇国 张恒 +1 位作者 李文玉 冉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70,共7页
车辆路径问题属于组合优化领域中的NP–Hard问题.针对带软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区域划分—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首先结合最小支撑树算法能产生全局最优解的优点,将客户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然后再结合贪婪算法简单迅速的特点,... 车辆路径问题属于组合优化领域中的NP–Hard问题.针对带软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区域划分—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首先结合最小支撑树算法能产生全局最优解的优点,将客户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然后再结合贪婪算法简单迅速的特点,对每个子区域中的路径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搜索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软时间窗 区域划分 最小支撑树算法 贪婪算法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二次接线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欣星 邹北骥 +1 位作者 彭小宁 刘丽丽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7,共7页
针对已有的二次接线方法在处理继电元件时类型有限、优化效果不好且需要手工生成端子接线图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二次接线自动生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得到原理图中元件端子的连接关系,同时提出了完全无... 针对已有的二次接线方法在处理继电元件时类型有限、优化效果不好且需要手工生成端子接线图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二次接线自动生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得到原理图中元件端子的连接关系,同时提出了完全无向图中经过每个顶点一次且仅一次的最短路径算法和改进的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利用这两个算法可自动生成屏内安装接线图和端子接线图。实践证明,这种优化的二次接线自动生成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并解决了满足布线工艺约束下的连接导线总长度最小的屏内安装接线图和端子排图自动生成之间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优化方法 最短路径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 二次接线
下载PDF
最小支撑树混合贪婪算法求解车辆路径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恒 冉雨 +1 位作者 于卓岑 俸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7-950,共4页
优化车辆路径可降低物资配送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了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一定规模客户的情形,先用最小支撑树算法将客户分区;然后对每个区域中路线用的贪婪算法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比四叉树混合蚁群算法... 优化车辆路径可降低物资配送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了车辆路径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一定规模客户的情形,先用最小支撑树算法将客户分区;然后对每个区域中路线用的贪婪算法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比四叉树混合蚁群算法的计算结果更优、计算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多旅行商问题 区域划分 最小支撑树算法 贪婪算法
下载PDF
基于邻域参数动态变化的局部线性嵌入人脸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厍向阳 赵元元 蔡院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70-3872,3884,共4页
为了增强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对人脸识别中特征的分类性能,将最小生成树算法思想引入,提出一种邻域参数动态变化的新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该算法采用单链聚类算法以及对其进一步优化自动确定数据点邻域,改善了一般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固... 为了增强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对人脸识别中特征的分类性能,将最小生成树算法思想引入,提出一种邻域参数动态变化的新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该算法采用单链聚类算法以及对其进一步优化自动确定数据点邻域,改善了一般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固定邻域的不足,及其处理现实中大量非均匀源数据集失效问题的缺点。将改进后的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的平均识别率得到较高提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流形学习 局部线性嵌入 最小生成树 单链聚类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