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于凤宾 吴岳嵩 +2 位作者 王志伟 徐卫东 康一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操作方法及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后路小切口进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6例。结果切口长度8~11cm,平均9cm;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360ml,平均330m...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操作方法及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后路小切口进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6例。结果切口长度8~11cm,平均9cm;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360ml,平均330ml,术后出血量为290~360ml,平均340ml,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80~710ml,平均610ml,术后出血量为450600ml,平均520ml。术后3个月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为平均89.5分。结论后路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易接受、手术切实可行及易于临床开展等优点,但应注意其适应证及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微创 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钉板系统结合空心钉治疗C型Lisfranc损伤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琦 赵金坤 +1 位作者 陆贝晨 戎国威 《骨科》 CAS 201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C型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运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的25例C型Lisfranc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为(39.6±11.7)岁。运... 目的探讨运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C型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运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的25例C型Lisfranc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为(39.6±11.7)岁。运用微型钢板坚强固定内侧柱、中间柱,以空心钉替代损伤的Lisfranc韧带,外侧柱予克氏针弹性固定;术后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为12.5个月),术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达到解剖复位,未出现再次脱位,未见伤口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其中3例出现钢板断裂,予以取出内固定。参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1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4.0%。结论运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C型Lisfranc损伤,符合足部生物力学,避免了单纯螺钉、克氏针固定引起的断钉无法取出、固定不稳定等不良后果,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尽管存在一些并发症,但总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损伤 骨折固定术 微型钢板 空心螺钉 足损伤
下载PDF
双镜联合应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四文 孙菊元 +3 位作者 田维云 贾其磊 林思进 殷波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软性和硬性输尿管镜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联合应用软性和硬性输尿管镜下 对16例尿道损伤患者实施腔内尿道会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7例为球部尿道完全断...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软性和硬性输尿管镜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联合应用软性和硬性输尿管镜下 对16例尿道损伤患者实施腔内尿道会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7例为球部尿道完全断裂,均会师成功,9例为膜部尿道断裂,7例成功,2例失败.随访5 ~ 48个月,2例膜部尿道断裂患者出现尿道狭窄,3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联合双镜行腔内尿道会师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尿道损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微创 尿道会师术 尿道损伤
原文传递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hanges in the post-traumatic spinal cord remodeling after autoinfusion of a genetically-enriched leucoconcentrate in a mini-pig model 被引量:2
4
作者 Maria Aleksandrovna Davleeva Ravil Rasimovich Garifulin +9 位作者 Farid Vagizovich Bashir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Izmailov Leniz Faritovich Nurullin Ilnur Ildusovich Salafutdinov Dilara Zilbarovna Gatina Dmitrij Nikolaevich Shcherbinin Andrei Aleksandrovich Lysenko Irina Leonidovna Tutykhina Maksim Mikhailovich Shmarov Rustem Robertovich Islamov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505-1511,共7页
Post-traumatic spinal cord remodeling includes both degenerating and regenerating processes,which affect the potency of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Gene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is prop... Post-traumatic spinal cord remodeling includes both degenerating and regenerating processes,which affect the potency of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Gene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is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induce positive changes in remodeling of the affected neural tissue.In our previous studies for delivering the therapeutic genes at the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we developed a new approach using an autologous leucoconcentrate transduced ex vivo with chimeric adenoviruses(Ad5/35)carrying recombinant cDNA.In the present study,the efficacy of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n autologous genetically-enriched leucoconcentrate simultaneously producing recombinan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an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was evaluated with regard to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hanges in remodeling of the spinal cord tissue at the site of damage in a model of mini-pigs with moderate spinal cord injury.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 pigs each:the therapeutic(infused with the leucoconcentrate simultaneously transduc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chimeric adenoviral vectors Ad5/35‐VEGF165,Ad5/35‐GDNF,and Ad5/35‐NCAM1)and control groups(infused with intact leucoconcentrate).The morphometric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the spinal cord regeneration in the rostral and caudal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epicenter of the injury in the treated anima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mini-pigs showed:(1)higher sparing of the grey matter and increased survivability of the spinal cord cells(lower number of Caspase-3-positive cells an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Hsp27);(2)recovery of synaptophysin expression;(3)prevention of astrogliosis(lower area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positive astrocytes and 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positive microglial cells);(4)higher growth rates of regeneratingβIII-tubulin-positive axons accompanied by a higher number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logous genetically-enriched leucoconcentrate chimeric adenoviral vector gene therapy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ini-PIG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下载PDF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大型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慧 徐放 +2 位作者 崔立强 杨丹 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枢纽。AS导致的外周动脉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然而对其新兴治疗方法的探索仍在继续。为预防和治疗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成功构建AS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枢纽。AS导致的外周动脉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然而对其新兴治疗方法的探索仍在继续。为预防和治疗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成功构建AS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基于高脂饲喂及球囊损伤方法建立的中小型AS动物模型相对成熟,但针对治疗相关研究的大型动物模型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构建一个理想的外周AS疾病中大型动物模型,为AS治疗研究的临床转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小型猪 高脂饮食 机械损伤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治疗32例胸外伤手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国臣 杜伟国 王胜发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治疗胸外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 32例胸外伤患者使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进行肺楔形切除术、肺破裂修补术、膈肌破裂修补术。结果  32例治愈出院。术后恢复快 ,住院天数 4~ 13d ,平均 8 7d。切口... 目的 探讨应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治疗胸外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 32例胸外伤患者使用小切口辅助电视胸腔镜进行肺楔形切除术、肺破裂修补术、膈肌破裂修补术。结果  32例治愈出院。术后恢复快 ,住院天数 4~ 13d ,平均 8 7d。切口甲级愈合 ,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辅助能完成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探查术同等质量的胸部手术 ,使诊治同步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小切口 胸镜手术 胸外伤
下载PDF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in a mini pig model of moderate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1
7
作者 Rustem R.Islamov Farid V.Bashirov +11 位作者 Mikhail E.Sokolov Andrei A.Izmailov Filip O.Fadeev Vage A.Markosyan Maria A.Davleeva Olga V.Zubkova Maxim M.Smarov Denis Yu.Logunov Boris S.Naroditskyi Ilnur I.Salafutdinov Albert A.Rizvanov Ramil G.Turaev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57-361,共5页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gene-modified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verexp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recombinant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cell-mediated gene therapy...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gene-modified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verexp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recombinant neurotrophic factors ar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cell-mediated gene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eurotrauma,and stroke.In this study,using a mini pig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we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se of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prepar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Leucoconcentrate obtained from mini pig peripheral blood was transduced with a chimeric adenoviral vector(Ad5/35 F)that carried an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reporter gene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The day after blood donation,the mini pigs were subjected to moderate SCI and four hours post-surgery they were intravenously autoinfused with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A week after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therapy,fluorescent microscopy revealed EGFP-expressing leucocytes in spinal cord at the site of contusion injury.In the spleen the groups of EGFP-positive cells located in the lymphoid follicles were observed.In vitro flow cytometry 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y studies of the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samples also confirmed the production of EGFP by leucocytes.Thus,the efficacy of leucocytes transduction in the plastic blood bag and their migratory potential suggest their use for temporary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s to correct certa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of-of-concept of simple,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based on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autoinfusion.The animal protocols were approved by the Kazan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approval No.5)on May 27,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eric Ad5/35F virus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modified leucoconcentrate mini pig peripheral blood personalized ex vivo gene therapy plastic blood bag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微创置入胸膜腔引流联合胸膜腔注入凝血酶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军 高忠和 +6 位作者 刘华莎 周曦 张锋 杨玲 方陈 陈寒 韩忠朝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膜腔注入凝血酶联合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A组)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微创置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引流,并每次注入凝血酶1 000 u。分别与36... 目的:探讨胸膜腔注入凝血酶联合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A组)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微创置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引流,并每次注入凝血酶1 000 u。分别与3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B组)和29例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C组)对比。结果:A组症状缓解人数(13/3)、总有效率(90.6%)、胸膜粘连发生率(62.5%)、胸腔积液治疗后减少百分比(76±6.3)%、引流的液体量(4 900±150)ml、引流天数(5±1.2)天、住院时间(17±2.9)天,均优于B组(P<0.01)。A组并发症少,引流的液体量少,引流和住院时间短,优于C组(P<0.05~P<0.01)。结论:在B超定位下微创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通过三通管注入凝血酶至胸膜腔,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引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引流 微创 中心静脉三通导管 凝血酶
下载PDF
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定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23
9
作者 燕铁斌 伍少玲 +1 位作者 郭友华 黄利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0-403,共4页
目的 比较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 (LOTCA )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评定脑损伤患者和同年龄组非脑损伤患者的结果 ,并分析LOTCA的特征。方法  2组对象参加研究 ,病例组 (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 61.0± 16... 目的 比较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 (LOTCA )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评定脑损伤患者和同年龄组非脑损伤患者的结果 ,并分析LOTCA的特征。方法  2组对象参加研究 ,病例组 (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 61.0± 16.7)岁 ;对照组 ( 4 4例 )男 19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 5 5 .4± 2 3 .7)岁。分别采用LOCTA和MMSE对 2组对象评定 ,同时对其评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和项目内容比较。结果 LOTCA和MMSE总分高度相关 (r =0 .892 ,P <0 .0 0 1) ,LOTCA总分与MMSE子项目 (除了记忆力 )呈中至高度相关 (r =0 .64 0~ 0 .871,P <0 .0 0 1)。对照组MMSE总分正常者中 ,LOTCA评定发现视运动组织项和思维操作项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几项。完成LOTCA所需时间是MMSE的 3倍。结论 LOTCA较MMSE能更全面地评定认知功能 ,特别是在视运动组织和思维操作方面 ,可作为临床上深入研究认知功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 精神状态 LOTCA 脑损伤 认知功能 脑部疾病
原文传递
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在脑外伤早期患者认知功能评定中的效能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瑜 张一 +5 位作者 姚秋近 王涯 吴野环 陈超 王卉 杨伊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颅脑外伤早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效能。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2例为损伤组,与损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30名为健康组。采用LOTCA及简易精神状态... 目的探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颅脑外伤早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效能。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2例为损伤组,与损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30名为健康组。采用LOTCA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评定。结果 MMSE总分与LOTCA总分正相关(r=0.56,P〈0.01)。损伤组LOTCA各分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其中定向、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能力受损更严重。损伤组LOTCA定向力、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力中重度损伤人数明显多于健康组,其中思维运作更突出。接受者操作曲线(ROC)下面积,LOTCA为(0.84±0.04),小于MMSE的(0.91±0.03)(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有较全面认知损伤,其中知觉损伤较少,思维运作损伤偏多。LOTCA判定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效能不如M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脑外伤 认知障碍 评定 效能
下载PDF
微型骨锚钉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撕脱伤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汤样华 李浩阳 +3 位作者 曾林如 岳振双 徐灿达 任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型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8.3个月,按Saetta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周、6周手指关节肿胀消退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线结排斥反应及关节不稳。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在缓解术后关节肿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钉 中药 外洗疗法 侧副韧带 指损伤
下载PDF
B超引导降低经皮肾取石术中胸膜损伤的探讨(附1424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磊 陈奇 +5 位作者 薛蔚 陈海戈 陈勇辉 潘家骅 宣寒青 黄翼然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4-675,678,共3页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行肋间穿刺所致胸膜损伤的发生率,探讨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9年4月间施行的1424例B超引导下mPCNL,其中第11肋间穿刺组598...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行肋间穿刺所致胸膜损伤的发生率,探讨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9年4月间施行的1424例B超引导下mPCNL,其中第11肋间穿刺组598例,第12肋下穿刺组826例。B超引导过程中避开肺内气体反射区域,实时监视下用18G PTC针穿刺进入目标肾盏,经针鞘置入0.965 mm导丝,沿导丝分别引入F_(6~16)同轴扩张鞘进行扩张,建立F_(14~18)手术通道,置入F_8 Storz输尿管镜或F_(9.8) Wolf输尿管镜,采用钬激光和(或)双频激光进行碎石。结果:第11肋间穿刺组中,1例(0.17%)发生胸膜穿孔伴液胸,第12肋下穿刺组中无胸膜损伤,2例(0.24%)发生液胸,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时,B超引导能明确辨析肺内气体回声,实时监视下穿刺扩张可直接避免因肺损伤而造成的气胸,同时可显著降低术中11肋间穿刺胸膜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液/气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 胸膜损伤
原文传递
RIRS术在<2.0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泽宇 马阔 +3 位作者 张冠英 刘沛 何岩 韩广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在<2.0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收治的116例肾下盏结石(<2.0 cm)患者纳入研究,按随...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在<2.0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收治的116例肾下盏结石(<2.0 cm)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RIRS组和mini-PCNL组,每组58例。RIRS组患者采取RIRS治疗,mini-PCNL组患者采取mini-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术前及术后6 h、12 h、24 h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急性肾损伤血清双功能氧化酶1(DUOX1)、NADPH氧化酶亚基(NOX)2、NOX4蛋白表达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时的结石复发情况。结果RIR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1.26±6.32)min,长于mini-PCNL组的(43.65±5.47)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3±0.56)g/L、(3.08±0.62)d,明显少于mini-PCNL组的(6.75±1.19)g/L、(4.76±0.7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RIRS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91±0.76)分、(2.41±0.47)分、(0.91±0.23)分,明显低于mini-PCNL组的(5.78±1.02)分、(4.13±0.69)分、(1.66±0.35)分,BCS评分分别为(2.58±0.60)分、(3.03±0.51)分、(3.67±0.22)分,明显高于mini-PCNL组的(1.42±0.42)分、(2.16±0.48)分、(3.05±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RIRS组患者的NE分别为(334.48±26.53)μg/L、(302.36±20.14)μg/L、(267.52±24.10)μg/L,明显低于mini-PCNL组的(362.23±30.47)μg/L、(346.32±18.65)μg/L、(342.63±28.28)μg/L,E分别为(0.31±0.08)μg/L、(0.26±0.10)μg/L、(0.20±0.09)μg/L,明显低于mini-PCNL组的(0.45±0.10)μg/L、(0.34±0.12)μg/L、(0.29±0.08)μg/L,Cor分别为(238.24±24.57)ng/mL、(220.36±21.02)ng/mL、(204.75±19.36)ng/mL,明显低于mini-PCNL组的(286.23±28.17)ng/mL、(268.65±23.69)ng/mL、(247.42±25.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疼痛程度 舒适度 急性肾损伤 应激反应 复发
下载PDF
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月 齐爽 刘燕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64-265,274,共3页
目的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2010-2018年应用微型骨锚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进行止点重建手术,对术后43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10.4个月。结果根据Crawford功能评... 目的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2010-2018年应用微型骨锚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进行止点重建手术,对术后43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10.4个月。结果根据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术后优36例,良18例,可16例,差13例。通过随访发现手术后近期并发症22例,远期并发症21例。结论应用微型骨锚治疗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切口、骨锚的置入方向等手术操作密切相关,远侧指间关节背侧'C'形切口可降低术后线结反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 指损伤 锤状指 并发症
下载PDF
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震 郭文治 +4 位作者 翟文龙 宋燕 史冀华 李捷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等分为脑死亡组和对照组。脑死亡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脑死亡状态24h;对照组维持麻醉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分...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等分为脑死亡组和对照组。脑死亡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脑死亡状态24h;对照组维持麻醉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分别测定脑死亡后3h、6h、12h、18h和24h各组动物血清中ALT、AST水平,并与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观察各时点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脑死亡组12h、18h、24h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和脑死亡组前一时点(P均<0.05)。脑死亡组12h可见肝细胞轻度浊肿,胞浆疏松化,12h电镜发现肝细胞内出现轻微线粒体肿胀,24h可见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甚至线粒体部分膜溶解、内质网扩张呈池状等改变。对照组光镜及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脑死亡状态导致肝脏出现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性变化,随着脑死亡维持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巴马小型猪 肝脏损伤
下载PDF
某微型电动车无副驾气囊正面碰撞乘员损伤优化研究
16
作者 黄志鹏 凡沙沙 +2 位作者 黎谦 段大禄 贾丽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为优化某微型电动车正碰无气囊情况下的副驾乘员头颈部损伤,基于LS_dyna仿真对标模型对头颈部伤害曲线进行对标,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安全带力性能表现方面对头颈部伤害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得出减小乘员头颈部损伤相对理想的安全带力性能表... 为优化某微型电动车正碰无气囊情况下的副驾乘员头颈部损伤,基于LS_dyna仿真对标模型对头颈部伤害曲线进行对标,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安全带力性能表现方面对头颈部伤害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得出减小乘员头颈部损伤相对理想的安全带力性能表现状态方案,再进行实车试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预紧限力安全带的肩带力在限力阶段有过冲表现会对假人头颈部伤害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安全带预紧力过小或过大也会对乘员伤害产生不利影响,合适的预紧安全带力性能可有效降低假人头颈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车 正面碰撞 无副驾气囊 乘员损伤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运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研究
17
作者 李行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8期55-59,共5页
运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运动人员的运动表现和伤病预测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文章对运动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可视化研究。运动数据可视化通过记录运动人员的运动表现,提高人们运动的满足感,同时有利于实现对运动人员运动中损伤的预测... 运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运动人员的运动表现和伤病预测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文章对运动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可视化研究。运动数据可视化通过记录运动人员的运动表现,提高人们运动的满足感,同时有利于实现对运动人员运动中损伤的预测管理。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实现基于ec-canvas组件的运动数据折线图和柱状图的绘制,为用户提供更为直观和个性化的运动数据展示和管理服务。在运动人员运动表现可视化研究中,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运动人员的心率和运动时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散点图展示聚类结果。研究表明,运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帮助运动人员评估自身状态和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数据 可视化 微信小程序 伤病预测管理 算法模型 风险指标
下载PDF
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爱民 陈燕 +3 位作者 何志 谢金峰 高欣 王诗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7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钢丝抽出止点法,观察组采... 目的探究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7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钢丝抽出止点法,观察组采用微型骨锚钉重建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9.17%,远大于对照组的52.17%,即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8,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6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5)。结论与钢丝抽出法相比,微型骨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法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骨锚 钢丝抽出法 指伸肌腱止点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盐胁迫对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志平 郭世荣 王其传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
以"秀雅"和"秀丽"不同小型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品种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mol/L浓度以下NaCl胁迫对"秀雅"幼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75... 以"秀雅"和"秀丽"不同小型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品种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mol/L浓度以下NaCl胁迫对"秀雅"幼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75mmol/L浓度以上NaCl胁迫则显著抑制其生长;"秀丽"幼苗生长则随NaCl胁迫浓度提高而显著降低。在75mmol/L浓度以上,随NaCl胁迫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盐害指数显著增大,存活株率则显著降低,且同一时间、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秀雅"幼苗盐害指数低于"秀丽",而存活株率高于"秀丽"。说明NaCl胁迫严重抑制了小型西瓜幼苗的生长,但2个品种对盐胁迫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秀雅"幼苗在盐胁迫下生长降低幅度较小、盐害指数较低而存活株率较高,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西瓜 盐胁迫 幼苗生长 盐害指数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变化趋势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俊 朱齐丰 +12 位作者 戴晗怡 周道 刘琼 胡王兴 许烨铭 阿不都吾甫尔·依迪力斯 陈毓文 任凯达 范嘉祺 郭宇超 何宇欣 刘先宝 王建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年内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成功行TAVR治疗并完成1年随访的87例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在TAVR术前与术后...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年内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成功行TAVR治疗并完成1年随访的87例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在TAVR术前与术后常规接受头颅MRI检查;并于TAVR术前、术后30 d及1年时常规接受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术前MMSE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4分,n=48)和认知功能受损组(≤24分,n=39),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趋势。结果:39例(44.8%)患者术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受损组术后脑梗死灶发生率、数目、总体积及平均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TAVR术前、术后30 d及1年认知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13±1.61)分vs(.26.65±2.32)分vs.(26.46±2.21)分,P>0.05]。认知功能受损组术后30 d认知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21.69±3.68)分vs(.20.26±3.23)分,P=0.008],该改善效果可维持至术后1年[(21.00±3.74)分vs.(21.69±3.68)分,P=0.607]。此外,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发现,有63例(72.4%)患者出现术后新发梗死灶,未见新发脑梗死灶患者术后30 d认知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25.04±3.74)分vs.(23.38±4.72)分,P<0.001]。结论:成功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中,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未见受损,术前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组间术后新发脑梗死灶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认知功能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