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献章与晚明文学思潮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学堂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7,共6页
陈献章诗歌真率洒脱、富有情韵,为长期沉寂的明代诗坛注入了一线生机。他论诗求真重趣,已为后来的公安派开启了先声。他的心学受庄禅影响,以致虚、自然和人格自觉为追求,容纳了一些情绪体验,与重性灵的诗学精神有相通之处。基于上述事实... 陈献章诗歌真率洒脱、富有情韵,为长期沉寂的明代诗坛注入了一线生机。他论诗求真重趣,已为后来的公安派开启了先声。他的心学受庄禅影响,以致虚、自然和人格自觉为追求,容纳了一些情绪体验,与重性灵的诗学精神有相通之处。基于上述事实,我们说他为晚明文学思想揭开了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晚明文学思想 风韵 心学 自然
下载PDF
变革时代中的主体性教育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巧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6,共6页
在以变革为传统又不断改变"传统"的时代,如何把握时代最本质最稳定的特征"变",已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主体性教育在变革过程中的悖论式发展所凸显的种种弊端,从形式、模式或方法论的困境中抽身出来... 在以变革为传统又不断改变"传统"的时代,如何把握时代最本质最稳定的特征"变",已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主体性教育在变革过程中的悖论式发展所凸显的种种弊端,从形式、模式或方法论的困境中抽身出来,循着主体性教育的精神和态度,以心灵哲学为基础,探索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内容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主体性教育 心灵哲学 意向性
下载PDF
试论王阳明军事思想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涛 钟少异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1期32-44,共13页
王阳明创立"心学"体系的过程,也是推动兵学与儒学融通的过程,考察王阳明三大军功,可以看出他以军政结合手法,将儒家"治国安邦"与兵家"安国全军"有机统一,以期达到长治久安的愿景目标。在明中期政治昏暗... 王阳明创立"心学"体系的过程,也是推动兵学与儒学融通的过程,考察王阳明三大军功,可以看出他以军政结合手法,将儒家"治国安邦"与兵家"安国全军"有机统一,以期达到长治久安的愿景目标。在明中期政治昏暗、民风不振的大背景下,这种"军功""治功"并行并立显得别具一格,乃至为后世戚继光、曾国藩等"儒将"或"文臣领兵"者树立了很好的效仿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兵学 融通
下载PDF
王羲之书法对《道德经》辩证法思想的契合
4
作者 李永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23,共7页
作为天师道徒的王羲之,在其作品中直接明用或者间接暗用《道德经》的言论很多,《道德经》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融化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但没有引起学人的重视。学界对他的书法艺术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是系统研究他的书法哲学思想的论著则很少... 作为天师道徒的王羲之,在其作品中直接明用或者间接暗用《道德经》的言论很多,《道德经》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融化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但没有引起学人的重视。学界对他的书法艺术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是系统研究他的书法哲学思想的论著则很少,尤其是对他的书法与《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论著则更少。通过分析大量的王羲之书法文献,并结合其书法创作,从用笔、布白、心法三个独特视角,可以层层深入地阐释《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在王羲之书法中的运用,揭示包括《道德经》在内的道家哲学对中国艺术哲学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书法 《道德经》 用笔 布白 心法
下载PDF
杜威心灵哲学及其教育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陶志琼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杜威的心灵哲学认为,心灵是变化着的意义系统,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力系统,心灵受着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制约。杜威心灵哲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培养心心相通的文化心... 杜威的心灵哲学认为,心灵是变化着的意义系统,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力系统,心灵受着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制约。杜威心灵哲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培养心心相通的文化心,使人的心灵追求止于至善,不懈追求内有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心灵哲学 心灵 教育意义
下载PDF
王守仁心学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基层社会治理是王守仁心学理论与社会治理有效结合的具体体现。王守仁及其弟子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构建起以心学理论为指导,以乡约、族规、讲学为主要形式,以维系儒家道德观念和基层社会有序运转为根本目的,社会各阶层成员共同参与的基... 基层社会治理是王守仁心学理论与社会治理有效结合的具体体现。王守仁及其弟子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构建起以心学理论为指导,以乡约、族规、讲学为主要形式,以维系儒家道德观念和基层社会有序运转为根本目的,社会各阶层成员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了心学理论与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在构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指出当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应重视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王守仁 国家治理 乡约 族规 讲学
下载PDF
“格物”即是“格心”吗?——陆九渊“格物论”与“本心论”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启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8-294,共7页
关于陆九渊心学中"格物论"与"本心论"之间的关系,流行的见解认为,与朱熹"格物"向外寻求"物理"的方式不同,陆九渊的"格物"乃是向内"格心","格物"实质上是"... 关于陆九渊心学中"格物论"与"本心论"之间的关系,流行的见解认为,与朱熹"格物"向外寻求"物理"的方式不同,陆九渊的"格物"乃是向内"格心","格物"实质上是"格心"。这种化"格物"为"格心"的流行诠释模式虽然易于凸显陆九渊心学与朱熹理学在"格物"问题上的区别,但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缺憾:它不仅可能破坏作为"格物"说思想源头的《大学》中"八条目"的内在融贯性,而且在陆九渊的言论中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文本学依据。陆九渊的"格物论"应该置于一种"为学之道内外贯通"的理路上来把握:"发明本心"是向内,是为学的根本;"格物"是向外,是对"本心"的涵养和扩充,是为学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格心 本心 心学 陆九渊
下载PDF
《缀术算经》“自质说”及其理学思想渊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泽林 夏青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6,共7页
江户时代日本数学家建部贤弘(Takebe Katahiro,1664-1739)的《缀术算经》(1722)不同于其他东亚传统算书,书中尽管充满创造性的算法,但其著作目的并非单纯叙述算法,而是通过具体算例阐述数学方法论及其研究算学的感悟,书末所附... 江户时代日本数学家建部贤弘(Takebe Katahiro,1664-1739)的《缀术算经》(1722)不同于其他东亚传统算书,书中尽管充满创造性的算法,但其著作目的并非单纯叙述算法,而是通过具体算例阐述数学方法论及其研究算学的感悟,书末所附“自质说”集中阐述其数学思想与方法论。文章分析“自质说”的数学思想。追溯其思想在宋明理学中的渊源,以揭示中国哲学对日本传统科学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部贤弘 自质 算质 理学 心学
原文传递
心学与东方资本主义精神
9
作者 王卫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共4页
中国晚明的商业繁荣,孕育出了扎根于儒家传统的东方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满清入关后遭到摧残,在清朝后期再度兴起。它构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文化支撑。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历史上,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保守... 中国晚明的商业繁荣,孕育出了扎根于儒家传统的东方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满清入关后遭到摧残,在清朝后期再度兴起。它构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文化支撑。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历史上,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保守的文化,只存在起决定作用的保守的生产关系。在不同的文化圈,文化会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嬗变。心学是东方的资本主义精神,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它仍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对于心学以及更广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重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东方文化 资本主义精神 明朝
下载PDF
论明初士人人格的转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法典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9,共9页
明初洪武、建文和永乐三朝奠定的不尊重士大夫的政治风气,客观上为心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明初特殊的政治环境塑造下,士人的人格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变:由独立的道德人格转变为依附皇权意志的忠君人格,由依附性的忠君人格趋向于人格的自... 明初洪武、建文和永乐三朝奠定的不尊重士大夫的政治风气,客观上为心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明初特殊的政治环境塑造下,士人的人格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变:由独立的道德人格转变为依附皇权意志的忠君人格,由依附性的忠君人格趋向于人格的自我消解,自政治身份中的无人格变为仕途之外的人格独立。吴与弼的躬行实践代表了这种拒绝皇权豢养、追求人格独立性的生活态度,而心学的出现则正从思想的角度喻指了明代士人群体由于政治人格的丧失而导致的德治精神的泯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士人 人格 吴与弼 心学
下载PDF
《孟子》《大学》与阳明心学的经学奠基--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分析
11
作者 毛朝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阳明心学以“成圣”为出发点,以“圣即理”为根本前提,由“心即理”和“致良知”两个命题建立其义理结构。从发生学的视角看,阳明早年的成圣之学由朱子入手,其悟后的义理结构与《孟子》契合。但是,阳明晚年对孟子、朱子都有批判,他认为... 阳明心学以“成圣”为出发点,以“圣即理”为根本前提,由“心即理”和“致良知”两个命题建立其义理结构。从发生学的视角看,阳明早年的成圣之学由朱子入手,其悟后的义理结构与《孟子》契合。但是,阳明晚年对孟子、朱子都有批判,他认为朱子《大学》改本偏离了孔子的成圣之学,孟子的“集义”功夫论有二元论的嫌疑。为此,他认为有必要批判朱子的《大学章句》,并修正孟子的功夫论,这促成了其晚年恢复《大学》古本的举动及其对《大学》的新诠释。简括言之,阳明心学的建构是由朱子《大学》改本的扬弃而契入《孟子》,再由《孟子》的修正而上溯到《大学》古本,并最终以此作为其经学的奠基与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孟子》 《大学》 经学奠基
下载PDF
白沙学被称作“心学”之历史过程考
12
作者 李晓锋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0-25,共6页
陈白沙的文本中从没有使用过"心学"这一概念,但他提倡"心学法门",指读书求学要自得于心。用心学来概述白沙思想的做法体现在后人对白沙学的不同解释模式中:湛甘泉等人认为白沙学是圣人之学的心学;胡敬斋等人批判白... 陈白沙的文本中从没有使用过"心学"这一概念,但他提倡"心学法门",指读书求学要自得于心。用心学来概述白沙思想的做法体现在后人对白沙学的不同解释模式中:湛甘泉等人认为白沙学是圣人之学的心学;胡敬斋等人批判白沙流于佛老,后来则出现了白沙学为佛老心学的说法;白沙学与象山学、阳明学联系起来后,其往往被认为衔接了这二者的心学。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受"以西释中"和"以马释中"研究方法影响,白沙心学成为一种较普遍的论调。诠释白沙学应当注意回到原文,立足作者本义,避免可能带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心学 圣人之学 佛老 陆王
下载PDF
明代革新派文人“尚俗”观的形成及完善
13
作者 韩伟 《兰台世界》 2017年第18期97-101,共5页
"尚俗"是明代革新派文人的主要特征。革新派文人的"尚俗"倾向具有文学和心学的双重基因,以李东阳、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为其提供了文学准备,发端于王阳明,成型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思想,为其提供了... "尚俗"是明代革新派文人的主要特征。革新派文人的"尚俗"倾向具有文学和心学的双重基因,以李东阳、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为其提供了文学准备,发端于王阳明,成型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动力。徐渭、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走向纵深。最终,王骥德以"尚俗"而不"滞俗"的美学追求,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革新派 文学 心学
下载PDF
智旭佛教话语下的阳明心学
14
作者 任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智旭出儒入佛的为学经历、援佛解儒的佛教思维和借儒扬佛的为学取向决定其用佛教思维和话语解读阳明心学之心本体论、"良知"论及"本体工夫"论。智旭用佛教话语比附和诠解阳明心学,其目的在于借助阳明心学的显学地... 智旭出儒入佛的为学经历、援佛解儒的佛教思维和借儒扬佛的为学取向决定其用佛教思维和话语解读阳明心学之心本体论、"良知"论及"本体工夫"论。智旭用佛教话语比附和诠解阳明心学,其目的在于借助阳明心学的显学地位扩大佛教在晚明时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佛教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晚明佛教的转型与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旭 佛教 王阳明 心学
下载PDF
阳明心学对北方文学思想的影响——以洛阳心学群体的文学思想为例
15
作者 扈耕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洛阳是明代北方仅有的两个阳明心学传播中心。在阳明心学影响下,洛阳心学群体对文道观、特征论、风格论等文学基本问题及明代文坛的复古、模拟、性灵等重要命题均有所阐发。洛阳心学群体的文学思想有着调和传统理学文学观与阳明学说影... 洛阳是明代北方仅有的两个阳明心学传播中心。在阳明心学影响下,洛阳心学群体对文道观、特征论、风格论等文学基本问题及明代文坛的复古、模拟、性灵等重要命题均有所阐发。洛阳心学群体的文学思想有着调和传统理学文学观与阳明学说影响下公安末流等文学观的色彩,研究洛阳心学对于了解阳明心学对北方文学思想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洛阳
下载PDF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意识理论研究独特视阈
16
作者 胡子政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5-59,81,共6页
将意识泛化为一切心理现象是形成当前意识研究聚讼纷纭格局的总根源。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立足概念语词的语法与语义考察意识,规定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找出意识所具有的"觉知"与"qualia"的基本硬核,建构两种基本意识研... 将意识泛化为一切心理现象是形成当前意识研究聚讼纷纭格局的总根源。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立足概念语词的语法与语义考察意识,规定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找出意识所具有的"觉知"与"qualia"的基本硬核,建构两种基本意识研究模型,形成意识问题深层对话、研究的开阔视野,为消除意识研究中的二元式"幽灵",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应有地位提供了多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识论 心灵哲学
下载PDF
气学与理学、心学鼎立——论宋明时期的哲学
17
作者 衷尔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8-29,共12页
在近世的中国哲学史专著中,只有理学、心学并存,然此非对宋明哲学史全面表述。历史的真实是,宋明时期的哲学,气学与理学、心学鼎立,它们在争鸣中融会与消长;至明代中后期,涌现一批诸如罗钦顺、王廷相、王道、黄绾、崔铣、魏校、杨慎、... 在近世的中国哲学史专著中,只有理学、心学并存,然此非对宋明哲学史全面表述。历史的真实是,宋明时期的哲学,气学与理学、心学鼎立,它们在争鸣中融会与消长;至明代中后期,涌现一批诸如罗钦顺、王廷相、王道、黄绾、崔铣、魏校、杨慎、黄佐、吴廷翰、韩邦奇、高拱、吕坤、李时珍、唐鹤征、杨东明、宋应星、方以智等理论多有精辟新见的气学大家,形成延续一百五十余年的强劲气学复兴思潮,并把气学理论推至新高点,王夫之则是这一思潮集大成者。此乃宋明时期哲学思想不可遗缺和忽视者;而且,理学、心学、气学鼎立与消长,对后世有着镜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学 理学 心学 鼎立 争鸣 理论 进展
下载PDF
王阳明《传习录》中的生态智慧
18
作者 徐仪明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3期28-33,共6页
儒家的心性哲学自先秦以来一直就具有生态学方面重要论述,至王阳明《传习录》则生态学意义更有特色,也更与现代生态学的具体表述方式接近。阳明的良知说所蕴含的唯灵论思想与现代生态学可谓不谋而合,他将人心所自有的先验性道德属性&qu... 儒家的心性哲学自先秦以来一直就具有生态学方面重要论述,至王阳明《传习录》则生态学意义更有特色,也更与现代生态学的具体表述方式接近。阳明的良知说所蕴含的唯灵论思想与现代生态学可谓不谋而合,他将人心所自有的先验性道德属性"良知"视为天地万物、草木瓦石的"良知",显然是将人的先验性道德属性赋予了自然界,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内在的和谐同一性,这就与现代生态哲学之间的距离缩小了。阳明心性哲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视涵养性情为仁民爱物之心的组成部分,并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方法,这其中同样蕴含着生态学方面的意义,值得在这里做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心性哲学 王阳明 《传习录》 生态学
下载PDF
心智哲学视域下的反讽话语研究
19
作者 秦峰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运用心智哲学视域下话语产生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对反讽话语的生成及其使用时的心智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反讽话语典型地反映了话语使用过程中的意识性和意向性。
关键词 心智哲学 反讽话语 意识 意向 意向性
下载PDF
辩证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
20
作者 陈慧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量子力学和神经科学的意识研究不断突破传统意识论,不仅"意识来源于物质"需要辨析,意识运行机制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消耗与转化也有了新意蕴,与此同时,人脑作为意识的唯一载体受到挑战。意识科学的新成果具有难以估量... 基于量子力学和神经科学的意识研究不断突破传统意识论,不仅"意识来源于物质"需要辨析,意识运行机制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消耗与转化也有了新意蕴,与此同时,人脑作为意识的唯一载体受到挑战。意识科学的新成果具有难以估量的哲学意义,要求我们辩证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科学地完善基础理论,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教条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如此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 意识论 心灵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