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舞创作中的文化机杼——兼谈赵明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浩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当下我们正经历着舞蹈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急剧变革时期,当代舞蹈创作的活跃态势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变化和新焦点。本文首先关注在此领域中当代舞的表演风格与编创机理,并把它作为具有预兆性质的舞蹈文化... 当下我们正经历着舞蹈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急剧变革时期,当代舞蹈创作的活跃态势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变化和新焦点。本文首先关注在此领域中当代舞的表演风格与编创机理,并把它作为具有预兆性质的舞蹈文化"征候"。进而,作者围绕着变来变去不叫创新,没有方向不叫进步,只破不立不叫发展的辨析理念展开层层论述,热情呼唤业界人士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到当代中国舞蹈大厦的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舞 赵明 军旅舞蹈 舞剧创作
原文传递
甲骨文中的乐舞补说 被引量:6
2
作者 宋镇豪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8,F0002,共9页
商代社会生活中,音乐歌舞甚盛,内容题材脱胎于人们在生产实践、生活追求、英雄崇拜、民俗风情、战争场面或宗教信仰等生存活动中感情的表露。甲骨文中有不同的祭歌名,有各类武舞或文舞名,还有来自他方的散乐及夷乐。殷商王朝礼乐文化具... 商代社会生活中,音乐歌舞甚盛,内容题材脱胎于人们在生产实践、生活追求、英雄崇拜、民俗风情、战争场面或宗教信仰等生存活动中感情的表露。甲骨文中有不同的祭歌名,有各类武舞或文舞名,还有来自他方的散乐及夷乐。殷商王朝礼乐文化具有广容性的特色,并非是绝然排他的。乐舞在殷商贵族社会生活中十分兴盛,统治者礼乐序政,不同的乐舞用于不同的场合,要以体现威仪、谐和上下、养尊处优为其要质。甲骨文中众多的祭歌名,不同形式的舞蹈,品类齐备的乐器,以及乐师多万和众多舞臣的专事分工,正反映了商代音乐、歌舞与器乐的发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祭歌 武舞 文舞 化妆舞蹈 散乐与夷乐
下载PDF
《兰陵王入阵曲》与原始乐舞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爱芳 吴晓玲 刘聪颖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兰陵王可谓"战神"。《兰陵王入阵曲》成就了兰陵王的英名,它在民间广泛传唱。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唐朝时期盛行,又称《代面》、《大面》。此舞是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称之健舞,后来一度被唐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兰陵王可谓"战神"。《兰陵王入阵曲》成就了兰陵王的英名,它在民间广泛传唱。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唐朝时期盛行,又称《代面》、《大面》。此舞是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称之健舞,后来一度被唐玄宗禁演。宋时失传。至今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坐落着高大的兰陵王墓碑。以兰陵王乐舞表演时的面具为线索,进而对《兰陵王入阵曲》舞蹈进行溯源,借以论述《兰陵王入阵曲》具有的与原始乐舞不可分割的集中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陵王 乐舞 角抵戏 武舞 傩舞
下载PDF
21世纪军旅舞蹈的创新性艺术特征——以《红蓝军》《他们,她们》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芦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7-59,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军旅舞蹈的创作异常繁荣,新的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在创作观念、人物塑造、艺术构思、技术技巧运用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构成了21世纪军旅舞蹈的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以军旅舞蹈《红蓝军》《他们,她们》为例,从创作观... 进入21世纪以来,军旅舞蹈的创作异常繁荣,新的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在创作观念、人物塑造、艺术构思、技术技巧运用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构成了21世纪军旅舞蹈的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以军旅舞蹈《红蓝军》《他们,她们》为例,从创作观念、塑造军人形象、技术运用和编排结构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军旅舞蹈发展的创新性艺术特征。得出其主要特征是开放化的思想观念、人性化的人物塑造、立体化的技术技巧复杂化的结构设计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舞蹈 创新性 人性化 立体化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论热贡六月会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涂明谦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热贡地区六月会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特别体现在祭祀与舞蹈这两个方面。从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民间艺术“礼失求诸野”的影子,还能深刻体味六月会在社会渲泄功能方面、娱乐功能方面、宗教心理平衡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龙舞 神舞 军舞 喇哇 山神 龙女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军旅舞蹈的爱国主义情怀 被引量:3
6
作者 毛雅琛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4-90,共7页
"抗日救亡"几乎是抗战时期军旅舞蹈的唯一主题,此时的舞蹈作为一种文艺利器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军事属性,以人民最为熟悉的民族语汇和演出形式宣传抗日,用舞蹈的形式再现战斗场景,表达了全国抗日军民"捐躯赴国难,视死... "抗日救亡"几乎是抗战时期军旅舞蹈的唯一主题,此时的舞蹈作为一种文艺利器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军事属性,以人民最为熟悉的民族语汇和演出形式宣传抗日,用舞蹈的形式再现战斗场景,表达了全国抗日军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抗战时期的军旅舞蹈不仅与红军舞蹈的精神一脉相承,践行了军旅舞蹈"为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天职,为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础,更在军旅舞蹈88年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军旅舞蹈 爱国主义
原文传递
军艺舞蹈创作的美学追求与艺术精神——“军旅舞蹈剧目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毛雅琛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庆祝解放军艺术学院建院55周年,由舞蹈系主办的"军旅舞蹈剧目创作"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日隆重举行。来自军队和地方的舞蹈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舞蹈系的全体教员、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回顾了军艺舞... 为庆祝解放军艺术学院建院55周年,由舞蹈系主办的"军旅舞蹈剧目创作"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日隆重举行。来自军队和地方的舞蹈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舞蹈系的全体教员、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回顾了军艺舞蹈系的发展历程,就军艺舞蹈系的创作特色、美学追求、对军旅舞蹈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军旅舞蹈剧目创作的理念、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舞蹈 创作特色 美学追求 新古典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军旅舞蹈创作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毛雅琛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198-205,共8页
军旅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军旅舞蹈诞生至今,始终与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不解之缘。从时间轴上来看,不同时期军旅舞蹈创作对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方式不同,分三个不同阶段,即吸收与汲取阶段、应用与融合阶段、创新... 军旅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军旅舞蹈诞生至今,始终与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不解之缘。从时间轴上来看,不同时期军旅舞蹈创作对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方式不同,分三个不同阶段,即吸收与汲取阶段、应用与融合阶段、创新与发展阶段;从地域轴上来看,不同军区的军旅舞蹈创作对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军旅舞蹈创作对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所呈现出的两种现象是,同一民族元素在不同时间中的"不同"以及不同民族元素在相同时间内的相似。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求其"变"与"不变"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更深入地总结出军旅舞蹈的创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舞蹈 民族民间舞元素 时代性 地域性
下载PDF
论韩国15世纪朝鲜王朝时期“会礼雅舞”的重现及意义
9
作者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韩国朝鲜王朝时期非常重视儒教礼乐的政治意义和作用。自王朝建立初期就确立了与中国周代一样重视国家仪礼音乐的理念。"雅乐"在12世纪时由北宋传入高丽,韩国"雅舞"的历史也由此开始。本文将以朝会及宴飨中的"... 韩国朝鲜王朝时期非常重视儒教礼乐的政治意义和作用。自王朝建立初期就确立了与中国周代一样重视国家仪礼音乐的理念。"雅乐"在12世纪时由北宋传入高丽,韩国"雅舞"的历史也由此开始。本文将以朝会及宴飨中的"雅舞"(简称为"会礼雅舞")为研究对象,梳理朝鲜世宗大王时期仪礼乐舞的制定及创作过程,进而探讨15世纪朝鲜王朝"会礼雅舞"的重现过程、内容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礼雅舞” 雅舞 文舞和武舞 《乐学轨范》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军旅文化探源
10
作者 耿文婷 张小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8-153,共6页
军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古时期军人集团的产生,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军旅文化得以孕育。黄帝时期,图腾符号以鼓乐的形式广泛传播,对军心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古时期的"干戚之舞",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 军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古时期军人集团的产生,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军旅文化得以孕育。黄帝时期,图腾符号以鼓乐的形式广泛传播,对军心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古时期的"干戚之舞",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教化功能;先秦时期,《诗三百》中关于战争的诗篇,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主题和战争动员的气氛。中国古代军旅文化在其发生阶段,已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军事智慧和战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文化 上古军乐 上古武舞 家国同构
下载PDF
胡果刚及其部队舞蹈艺术思想研究
11
作者 仝妍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5-88,共4页
在新中国舞蹈史上,胡果刚(1921-1983)从实践到理论、从部队到地方,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创作,聚焦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他的思考,关注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他的探索,指引军中战士和地方舞者。从20世纪40年代投入革命文艺工作,到1983... 在新中国舞蹈史上,胡果刚(1921-1983)从实践到理论、从部队到地方,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创作,聚焦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他的思考,关注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他的探索,指引军中战士和地方舞者。从20世纪40年代投入革命文艺工作,到1983年积劳成疾于《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舞台,胡果刚在40年的部队舞蹈生涯中,他甘为"人桥",终为舞蹈。从今天的艺术学研究视角来看,早在四五十年前,胡果刚已经从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三个理论维度对部队舞蹈艺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的部队舞蹈艺术思想,则体现出新中国舞蹈传承民族传统、反映现实生活、彰显时代精神的"现代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果刚 部队舞蹈 舞蹈创作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