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碳酸盐岩中烃源的识别——以西藏措勤盆地碳酸盐岩为例 |
许怀先
蒲秀刚
韩德馨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2
|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
周海燕
庞雄奇
姜振学
周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3
|
油源断裂转换带裂缝发育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议论堡地区沙二段为例 |
张博为
付广
张居和
胡明
刘峻桥
王浩然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4
|
四川盆地侏罗系—震旦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
王世谦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97
|
|
5
|
层间非均质砂层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
曾溅辉
王洪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55
|
|
6
|
西湖凹陷断裂系统特征及其控藏机制 |
蔡华
张建培
唐贤君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8
|
|
7
|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
汤良杰
金之钧
庞雄奇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
2000 |
53
|
|
8
|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
吴晓智
王立宏
宋志理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0 |
57
|
|
9
|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 |
段毅
吴保祥
郑朝阳
王传远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9
|
|
10
|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
隋风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8
|
|
11
|
断层幕式活动期和间歇期流体运移与油气成藏特征 |
于翠玲
曾溅辉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3
|
|
12
|
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
顾忆
邵志兵
陈强路
黄继文
丁勇
陈正辅
陈江汉
徐思煌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13
|
不整合类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尹微
陈昭年
许浩
司玉梅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14
|
神狐海域气源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指示意义 |
苏丕波
雷怀彦
梁金强
沙志彬
付少英
龚跃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8
|
|
15
|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刘志峰
吴克强
柯岭
王升兰
于开平
朱文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3
|
|
16
|
古油层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
王飞宇
庞雄奇
曾花森
师玉雷
胡剑峰
刘可禹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17
|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超压系统与油气运移 |
胡忠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27
|
|
18
|
苏北盆地第三系烃源岩排烃范围及油气运移边界 |
陈安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19
|
南堡凹陷断层对中、上部含油组合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吕延防
韦丹宁
孙永河
胡明
刘哲
孙同文
王海学
许辰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6
|
|
20
|
改造型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发育特点 |
王震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