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呼吸速率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淼 刘亚琴 +1 位作者 郝占庆 王跃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89-1795,共7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测定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乔灌木的枝干呼吸和叶呼吸;同步监测森林小气候气象因子;建立土壤、树干、叶与环境因子间的模型.根据阔叶红松林植被群落的特性,估算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不同组... 利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测定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乔灌木的枝干呼吸和叶呼吸;同步监测森林小气候气象因子;建立土壤、树干、叶与环境因子间的模型.根据阔叶红松林植被群落的特性,估算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呼吸速率.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呼吸具有明显的成熟林特征,生态系统总呼吸量为1602.8gC.m-2.整个生态系统年平均呼吸速率为(4.37±2.98)μmol.m-2.s-1(24h平均数).其中,土壤呼吸、枝干和叶呼吸分别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的63%、16%和21%.乔木、灌木和草本叶呼吸速率分别占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植物呼吸的89.82%、5.57%和4.61%.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大气和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大气和土壤温度能分别反映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呼吸的87%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呼吸 枝干呼吸 土壤呼吸 小气候 阔叶红松林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不同风况和开窗配置对夏季单栋塑料温室微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科奭 陈大跃 +1 位作者 孙丽娟 刘正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1-318,339,共9页
以华东地区种植着空心菜的单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全尺度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模型)。该模型经现场实验验证,其计算值与各测点温度实验值变化趋势吻合且差异在1.1℃以内。随后,通过该模型研究不同开窗配置下温室内气流和温度场特... 以华东地区种植着空心菜的单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全尺度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模型)。该模型经现场实验验证,其计算值与各测点温度实验值变化趋势吻合且差异在1.1℃以内。随后,通过该模型研究不同开窗配置下温室内气流和温度场特征,评估开窗配置对通风率、室内外温差和室内气候均匀性的影响,揭示不同风况下温室微气候形成机理。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开窗配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温室微气候场。顶侧窗配置下温室通风率最高,室内外温差最小,能产生较均匀的室内气候,因此最适合于温室夏季通风。不同风况会对温室内气流和温度场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温室降温效果和气候均匀性;当外界高温低风速气候条件下,热压通风起主导作用;顶侧窗通风能显著提高温室降温效果,有效降低作物冠状层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栋塑料温室 微气候 风况 开窗配置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辽宁大洼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先丽 张淑杰 +3 位作者 陈艳秋 蔡福 李俊和 张美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6-2663,共8页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5月大洼日光温室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小气候变化特征及温湿度效应。结果表明:晴天、多云、阴天和降水时温室内最高气温为28.9~29.6、23.8~27.5、14.6~22.9和10.3~21.4℃,比温室外...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5月大洼日光温室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小气候变化特征及温湿度效应。结果表明:晴天、多云、阴天和降水时温室内最高气温为28.9~29.6、23.8~27.5、14.6~22.9和10.3~21.4℃,比温室外高5.5~33.5℃;晴天、多云、阴天和降水时温室内最低气温为5.3~9.0、6.8~9.9、5.8~11.0和4.0~7.9℃,比温室外高2.5~20.8℃。4种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最低相对湿度为44.8%~67.7%、59.4%~78.3%、74.7%~91.8%和82.4%~99.9%,比温室外高0.8%~27.1%;温室内最大相对湿度比温室外略高或持平。温室内外温差在白天尤其中午前后较大,在夜间较小;而湿度差在夜晚或凌晨较大,在白天较小或无差异。晴天增温增湿效果高于其他天气条件,冬季增温增湿效果高于春季和秋季。温室内总辐射日出前和日落后为0W·m-2,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小气候 天气条件 季节
原文传递
微地形微气象地区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祝永坤 刘福巨 江柱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220 kV青中线63号塔在峡谷风道(风口)发生的导线风偏放电故障进行分析,认为现场微气候(微地形、微气象)条件已超过设计标准,强风致使导线风偏较大,造成绝缘子串摇摆角角度超过设计值,导线下线夹与塔身空气间隙不足,... 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220 kV青中线63号塔在峡谷风道(风口)发生的导线风偏放电故障进行分析,认为现场微气候(微地形、微气象)条件已超过设计标准,强风致使导线风偏较大,造成绝缘子串摇摆角角度超过设计值,导线下线夹与塔身空气间隙不足,产生放电。故障主要原因是在线路设计时对线路所经地区微地形、微气象特点考虑不周,导致线路抗风能力较小。为确保微地形、微气象地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出以下措施:对输电线路增加垂直荷载(如更换绝缘子串、增加防振锤、加装重锤等)以缩小绝缘子串风偏摇摆角;设计输电线路路径时应尽量避开微气象地区,对于无法避开的地区应考虑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组合,并考虑采用V型串悬挂等方式,以控制风偏摇摆角,提高输电线路抗风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微气象 输电线路 风偏 摇摆角 垂直负荷
下载PDF
山地小气候模型在帽儿山地区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建峰 国庆喜 王化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4,共4页
利用山地小气候模拟模型(MTCLIM)对帽儿山地区气候进行了模拟,由已测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对帽儿山张家沟集水区2002年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蒸散发等进行了模拟估算,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年积温低于低海拔地区,符合随海拔高度... 利用山地小气候模拟模型(MTCLIM)对帽儿山地区气候进行了模拟,由已测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对帽儿山张家沟集水区2002年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蒸散发等进行了模拟估算,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年积温低于低海拔地区,符合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的一般规律;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分布规律与积温的分布规律相吻合,它们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植被因素的作用,潜在蒸散量略有不同。用帽儿山气象站1989—2001年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两者数据基本符合。将MTCLIM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垂直递减率,运用Kringing方法对气象因子的时间、空间分布的模拟,不仅可以了解温度、降水、辐射等因子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为生态学过程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植被动态模型提供气候数据支持,揭示森林植被变化的动态过程,实现森林景观与功能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LIM 帽儿山地区 气候模拟
下载PDF
西北民居冬季睡眠被褥微气候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净 刘艳峰 +1 位作者 宋聪 王兴卫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对西北地区22个城市下民居建筑的睡眠被褥温度和室内温度进行现场测试,同时以问卷方式对床褥系统、居民对睡眠热环境的评价等参数进行了调查。对测试和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居民冬季睡眠期间被褥舒适温度比热中性温度高约1.5℃,可见,人体... 对西北地区22个城市下民居建筑的睡眠被褥温度和室内温度进行现场测试,同时以问卷方式对床褥系统、居民对睡眠热环境的评价等参数进行了调查。对测试和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居民冬季睡眠期间被褥舒适温度比热中性温度高约1.5℃,可见,人体更喜欢偏暖的被褥微气候;在对被褥有取暖、无取暖2种情况下,被褥舒适温度分别处于27.0~32.0℃、26.5~31.5℃之间。通过分析被褥温度、室内温度和床褥系统热阻三者之间关系,得到了满足被褥微气候热舒适要求的室温最低保障条件:被褥有取暖时室温可低至7.0℃,明显低于无取暖情况下的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居 睡眠 被褥微气候 平均热感觉 平均热舒适度 室内温度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