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Vc)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蔡凌霜 徐昊 张玉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以常量、微量两种方法作对比,对Vc样品、番茄及市售某橙汁饮料中抗坏血酸(V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检f检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相对偏差小于5%.微量滴定的精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可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也证明了WD-CO... 以常量、微量两种方法作对比,对Vc样品、番茄及市售某橙汁饮料中抗坏血酸(V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检f检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相对偏差小于5%.微量滴定的精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可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也证明了WD-COⅡ型微型滴定装置能满足微型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抗坏血酸 市售 WD COⅡ 相对偏差 测定 微量滴定 常量 证明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系统相图制作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向阳 穆洪涛 方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9,共4页
相图是研究双水相萃取分离过程的重要前提步骤,提出了清-浊点辅助相图制作方法,采用移液器微量滴定的方法绘制了PEGs/(NH_4)_2SO_4的双水相相图,经准确度验证,此方法准确可靠。清-浊点辅助相图制作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和适用范... 相图是研究双水相萃取分离过程的重要前提步骤,提出了清-浊点辅助相图制作方法,采用移液器微量滴定的方法绘制了PEGs/(NH_4)_2SO_4的双水相相图,经准确度验证,此方法准确可靠。清-浊点辅助相图制作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为双水相系统相图制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用于双水相萃取的实验教学、科研及生产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浊点辅助相图制作方法 双节线 微量滴定 PEG/(NH4)2SO4双水相系统
下载PDF
非水滴定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实验的微型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菁 季怀萍 涂远晖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自制微型滴定装置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型滴定和常规滴定对比,高氯酸-冰醋酸(0.1mol/L)为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结果:微型滴定和常规滴定分别测得马来酸... 目的:研究利用自制微型滴定装置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型滴定和常规滴定对比,高氯酸-冰醋酸(0.1mol/L)为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结果:微型滴定和常规滴定分别测得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为98.73%和98.71%,平行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F表)。结论:自制微型滴定装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能和精密度,符合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可用于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非水滴定 微型滴定
下载PDF
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铁含量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乌兰格日乐 李永涛 +1 位作者 白海泉 巴虎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优化选择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确立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反应液pH、反应温度和原料比对玉竹多糖铁的性状及铁含量的影响,优化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结果:以反应液pH 10~11,... 目的:优化选择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确立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反应液pH、反应温度和原料比对玉竹多糖铁的性状及铁含量的影响,优化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结果:以反应液pH 10~11,反应温度70~75℃,玉竹多糖与FeCl3.6H2O的质量比为1∶1.7作为合成工艺的优化条件,经优化条件合成的玉竹多糖铁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铁含量的3次测定值分别为20.0%,19.1%,21.8%,平均含量为20.0%,RSD为0.10%。结论:实验所确定的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优化合成工艺科学、简单、可靠。间接碘量法是测定玉竹多糖铁中铁含量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补铁剂 玉竹多糖铁 制备工艺 优化 铁含量 微量滴定 间接碘量法
原文传递
药用小苏打片中NaHCO_3的微型滴定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左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17-319,共3页
药用小苏打片中NaHCO3的微型滴定分析杨左海(咸宁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湖北437100关键词小苏打片碳酸氢钠微型滴定法常规滴定法中图分类号O655.22小苏打片为NaHCO3加淀粉等压制而成,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 药用小苏打片中NaHCO3的微型滴定分析杨左海(咸宁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湖北437100关键词小苏打片碳酸氢钠微型滴定法常规滴定法中图分类号O655.22小苏打片为NaHCO3加淀粉等压制而成,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用于胃酸过多。一般用常规滴定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苏打片 碳酸氢钠 微型滴定法 常规滴定法
下载PDF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室微型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志劲 李新华 +2 位作者 赵宇楠 项建丽 刘永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0,44,共4页
实验室测定维生素C含量多用直接碘量法,此法简单准确,但因碘蒸气有毒,实验过程中会对学生和教师身体产生一定危害。利用微型装置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几种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发现碘单质每次实验消耗量仅为常量滴定的1%~10%,而测定结果与... 实验室测定维生素C含量多用直接碘量法,此法简单准确,但因碘蒸气有毒,实验过程中会对学生和教师身体产生一定危害。利用微型装置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几种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发现碘单质每次实验消耗量仅为常量滴定的1%~10%,而测定结果与常量法并无显著性差异。本方法可为实验室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微型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滴定法 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
下载PDF
微量滴定分析仪器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赫春香 张淑敏 翁前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建议了一种新的评价微量滴定分析可靠性的方法.提出应该按照误差传递的理论阐明滴定分析装置自身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按照此理论,计算了自制微量滴定管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结果表明:该自制微量滴定管是完全适应于大学基础分析化学实验... 建议了一种新的评价微量滴定分析可靠性的方法.提出应该按照误差传递的理论阐明滴定分析装置自身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按照此理论,计算了自制微量滴定管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结果表明:该自制微量滴定管是完全适应于大学基础分析化学实验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滴定 准确度 精密度 误差传递
下载PDF
应用微量滴定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
8
作者 董小曼 董翊 陈秀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微量滴定法代替血球吸附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通过对Vero细胞接种浓度和细胞病变判定时间的优化,确定了微量滴定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的方法,用Vero细胞微量滴定法和血球吸附法测定14批天花疫苗。两种滴定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 微量滴定法代替血球吸附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通过对Vero细胞接种浓度和细胞病变判定时间的优化,确定了微量滴定法测定天花疫苗效力的方法,用Vero细胞微量滴定法和血球吸附法测定14批天花疫苗。两种滴定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者存在正相关(r=0.76,0.001<P<0.05)和直线回归(b=0.45,0.001<P<0.05)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4.61+0.45x。微量滴定法变异系数CV为1.25%-2.89%。因此,微量滴定法敏感、可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代替血球吸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疫苗 病毒滴定 微量滴定法
下载PDF
维生素C制剂及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的微型化研究
9
作者 杨晓芬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6-27,30,共3页
本文通过微量、常量两种方法的对比,对维生素C制剂及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微量滴定的精密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相对标准偏差小于千分之二,微量测定节约经费,更加快捷,绿色环保,效果良好,可满足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
关键词 微量滴定 抗坏血酸 含量 测定
原文传递
微型滴定分析法测定酱油中氨基氮的含量
10
作者 钟惠萍 邓清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83-84,共2页
本文对采用微型滴定分析法测定了酱油中氨基氮的含量,与国家标准法相比,此法中甲醛的用量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对检测人员和环境的毒害,同时节约了试剂,降低了实验成本。通过数据对比,说明微型滴定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基本相符,不存... 本文对采用微型滴定分析法测定了酱油中氨基氮的含量,与国家标准法相比,此法中甲醛的用量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对检测人员和环境的毒害,同时节约了试剂,降低了实验成本。通过数据对比,说明微型滴定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基本相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滴定 酱油 氨基氮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及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22
11
作者 肖婷 刘守柱 +1 位作者 薛超彬 罗万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6-309,共4页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菜青虫Pieris rapae(L.)体内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和活力,以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为抑制剂,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量法和比色法在检测酚氧化酶(PO)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抑制剂对P...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定菜青虫Pieris rapae(L.)体内酚氧化酶蛋白含量和活力,以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为抑制剂,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量法和比色法在检测酚氧化酶(PO)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抑制剂对PO抑制作用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微量法可以替代比色法,使用试剂量大大降低,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酶标仪微量法 酚氧化酶 抑制剂 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与酶标仪微量法测量菌液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帆 李淑梅 +1 位作者 杨晓 牛杰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52-1754,共3页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微量法测量发酵菌液浓度,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02),但酶标仪微量法比分光光度法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酶标仪微量法 菌液浓度
原文传递
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对菜青虫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婷 薛超彬 +1 位作者 解先业 罗万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0-906,共7页
为筛选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菜青虫Pieris rapae(L.)酚氧化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寻找新型害虫控制剂提供线索,采用酶标仪微量法以室内合成、筛选的高活性化合物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为抑制剂,研究了其对菜青虫酚氧化酶的抑... 为筛选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菜青虫Pieris rapae(L.)酚氧化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寻找新型害虫控制剂提供线索,采用酶标仪微量法以室内合成、筛选的高活性化合物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为抑制剂,研究了其对菜青虫酚氧化酶的抑制活性及抑制类型。结果表明,供试化合物对菜青虫酚氧化酶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0.116 mmol/L;该化合物为典型的可逆非竞争型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1.96 mmol/L。该化合物直接对靶标酚氧化酶产生作用,而不是通过影响酶结构内的铜离子来产生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青虫 酶标仪微量法 酚氧化酶 抑制剂 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 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萃取-酶标仪-微量法测定污染土壤中的总石油烃(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际海 黄荣霞 +5 位作者 袁颖红 田胜尼 胡良 程坤 唐嘉婕 张文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47-3652,共6页
石油的开采、运输、泄漏及石油产品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严重的土壤石油污染,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引起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并能通过皮肤、呼吸、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刻... 石油的开采、运输、泄漏及石油产品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严重的土壤石油污染,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引起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并能通过皮肤、呼吸、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刻不容缓,但修复效果的评价离不开土壤中残留石油的提取和检测,建立快速高效的石油提取和分析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该研究讨论了检测波长、提取剂种类、提取剂用量以及超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超声萃取功率等影响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提取的参数和变量,最终建立了一种超声萃取-酶标仪-微量法提取检测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确定优化的提取和检测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为304nm,用石油醚作提取剂,土液比为1∶4,超声萃取2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min,超声萃取功率为100W。该优化条件下,土壤石油添加回收率是88.4%~101.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7%,提取测定结果符合环境分析化学检测要求。利用酶标仪代替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能更方便快速的得出结果,且测定溶液用量少,可以更好地推广应用于微量石油污染环境样品的定量检测。此外,该方法用石油醚和乙醇作为提取和定容试剂,克服了采用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试剂提取而造成溶剂消耗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利于环境友好发展等缺点,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提取和测定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萃取 酶标仪 微量法 总石油烃
下载PDF
酶联反应板包被链霉亲合素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宾 汤汉文 +2 位作者 魏华琳 董红军 吴希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链霉亲合素(streptavidin,SA)预包被酶联反应板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干法、湿法包被的优越性。方法通过对包被缓冲液、SA浓度、17种市售反应板的比较试验,得出SA包被的较优条件。结果选择洁特高亲和力板,采用碳酸缓冲液干法包... 目的对链霉亲合素(streptavidin,SA)预包被酶联反应板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干法、湿法包被的优越性。方法通过对包被缓冲液、SA浓度、17种市售反应板的比较试验,得出SA包被的较优条件。结果选择洁特高亲和力板,采用碳酸缓冲液干法包被,37℃温育16 h至全干,达最佳包被效果,此时SA浓度为2μg/ml。干法包被的孔间差2.95%,批间差7.37%,37℃保存7 d结合生物素的效果无显著改变。生物素结合量为每孔1 ng,是国产SA预包被反应板的5倍。结论用干法预包被SA优于传统的湿法包被,效果等同甚至超过现有进口SA预包被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亲合素 生物素 干法包被 湿法包被 酶联反应板
下载PDF
微量法与试管比色法检测ALT的比较
16
作者 边兴国 胡军 +3 位作者 尚立群 邸世铮 周海云 刘向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经实验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的微量测定法,并与比色法(传统赖氏法)进行了比较。用两种方法检测定值血清、室内质控及样品并比较标准曲线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微量法重复性较好,结果表明微量法测定ALT... 经实验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的微量测定法,并与比色法(传统赖氏法)进行了比较。用两种方法检测定值血清、室内质控及样品并比较标准曲线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微量法重复性较好,结果表明微量法测定ALT酶活力可以替代比色法测定血浆中ALT含量,适合大批量血浆ALT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比色法 血浆
下载PDF
改进的高锰酸钾法滴定微量甲酸根的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张琪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6期46-48,共3页
对常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法进行了改进,并与微量滴定法相结合,测定微量甲酸根含量。从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灵敏度4个方面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分析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法对3种浓度的甲酸... 对常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法进行了改进,并与微量滴定法相结合,测定微量甲酸根含量。从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灵敏度4个方面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分析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法对3种浓度的甲酸溶液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4%~1.8%(n=6)。线性范围为100~1100mg/L,平均回收率为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法 微量滴定法 甲酸根 精密度 准确度
下载PDF
半微量法测定Ca^(2+)含量探讨
18
作者 韦群兰 韦友欢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利用半微量法测定CaCO3中Ca2+含量,并对半微量滴定法与常量滴定法的平行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F检验,t检验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所以半微量滴定法的精确度达到常量滴定法测定水平,适宜推广到分析测试中。本文还从溶... 利用半微量法测定CaCO3中Ca2+含量,并对半微量滴定法与常量滴定法的平行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F检验,t检验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所以半微量滴定法的精确度达到常量滴定法测定水平,适宜推广到分析测试中。本文还从溶样试剂、pH值调控、指示剂选择等方面得出半微量法滴定Ca2+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滴定 半微量法 钙离子含量
下载PDF
微型滴定分析法测定发酵粉中NaHCO_3的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俊盛 潘思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微型化学实验是20多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其特点是仪器微型化和试剂用量少。本实验利用自制微型滴定装置,来测定发酵粉中NaHCO3的含量,消耗试剂量仅为常规实验的1/25,而滴定结果和常规结果的准确度一致。
关键词 微型滴定 NAHCO3 常规滴定
下载PDF
In vitro anti-biofilm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Junceella juncea for its biomedical applic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P Kumar S Senthamil Selvi M Govindaraju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930-935,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biofilm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Junceella juncea(J.juncea)against biofilm forming pathogenic strains.Methods:Gorgonians were extraeted with methanol and analysed with fourier 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biofilm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Junceella juncea(J.juncea)against biofilm forming pathogenic strains.Methods:Gorgonians were extraeted with methanol and analys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Biofilm forming 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by Congo red agar supplemented with sucrose.A quantita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monitor in vitro biofilm reduction by microtitre plate assay.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ethanolic gorgonian extract(MGE)was carried out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followed by calculating the percentage of increase with crude methanol(CM).Results:The presence of active functional group was exemplified by FT-IR spectroscopy.Dry,black,crystalline colonies confirm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responsible for biofilm formation in Congo red agar.MGE exhibited potential anti-biofilm activity against all tested bacterial strains.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ethanolic extract was comparably higher in Salmonella typhii followed by Escherichia colt,Vibrio cholerae and Shigella flexneri.The overall percentage of increase was higher by 50.2%to CM.Conclusions:To conclude,anti-biofilm and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J.juncea is impressive over biofilm producing pathogens and are good source for novel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ceella JUNCEA Anti-biofilm ANTI-BACTERIAL FT-IR Congo red AGAR microtitre plate ass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