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叠层石中微生物化石组合的发现与钙化方式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温志峰
刘显太
+2 位作者
钟建华
李勇
王海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纪叠层石纹层中第一次明确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微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微米级别的微生物球状构造,亚微米级的生物颗粒构造以及矿化的席状和片状有机组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暗层中微米级球状构造为类似于C...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纪叠层石纹层中第一次明确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微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微米级别的微生物球状构造,亚微米级的生物颗粒构造以及矿化的席状和片状有机组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暗层中微米级球状构造为类似于Coccoid的硫还原微生物,亚微米的球状颗粒一方面是叠层石微生物席胞外聚合物质(EPS)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极端条件下微生物体脱水收缩以后的产物,而片状和席状构造则是矿化的EPS以及微生物膜。通过对亮层和暗层中生物构造、石英、石盐以及方解石矿物的分析,可以确定叠层石的形成过程分为暗层有机主动矿化和亮层无机原地沉淀,其中的暗层矿化则分为上层封闭酸性环境中的光合作用,以及下层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硫还原和EPS的降解钙化作用,上部的亮层则主要为原地沉淀无机成因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暗层中有机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
叠层石
微生物化石
有机成因
钙化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西寒武纪叠层石微生物化石及其钙化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常玉光
孙凤余
郑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微生物的钙化机理是当今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微观条件下,在豫西寒武纪碳酸盐岩叠层石中发现了大量微生物化石,形态特征明显,为典型蓝细菌属的丝状葛万菌(Girvanella)和球状肾形菌(Renalcis)。根据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明暗纹层中微...
微生物的钙化机理是当今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微观条件下,在豫西寒武纪碳酸盐岩叠层石中发现了大量微生物化石,形态特征明显,为典型蓝细菌属的丝状葛万菌(Girvanella)和球状肾形菌(Renalcis)。根据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明暗纹层中微生物化石的赋存状态及相关化石证据,可以判断叠层石的钙化分为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2种作用方式,其中物理钙化有2种钙化途径,而化学钙化又有化学诱导和化学控制2种钙化模式和多种钙化途径。在扫描电镜下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钙化方式的结果和微生物主动营造作用所留下的证据,即磨圆度较低的颗粒物和深色灰泥等。结果表明叠层石的有机成因和水动力条件对其钙化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微生物化石
钙化特征
有机成因
寒武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叠层石中微生物化石组合的发现与钙化方式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温志峰
刘显太
钟建华
李勇
王海侨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300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编号20030425008
20060425509)资助成果
文摘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纪叠层石纹层中第一次明确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微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微米级别的微生物球状构造,亚微米级的生物颗粒构造以及矿化的席状和片状有机组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暗层中微米级球状构造为类似于Coccoid的硫还原微生物,亚微米的球状颗粒一方面是叠层石微生物席胞外聚合物质(EPS)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极端条件下微生物体脱水收缩以后的产物,而片状和席状构造则是矿化的EPS以及微生物膜。通过对亮层和暗层中生物构造、石英、石盐以及方解石矿物的分析,可以确定叠层石的形成过程分为暗层有机主动矿化和亮层无机原地沉淀,其中的暗层矿化则分为上层封闭酸性环境中的光合作用,以及下层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硫还原和EPS的降解钙化作用,上部的亮层则主要为原地沉淀无机成因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暗层中有机质的影响。
关键词
中新世
叠层石
微生物化石
有机成因
钙化模式
Keywords
Miocene
stromatolite
microorganism
fossil
organic
genesis
calcification
model
分类号
Q91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西寒武纪叠层石微生物化石及其钙化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常玉光
孙凤余
郑伟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03
41202071)
+2 种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项目(112300413213)
高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联合课题(20114116110001)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14-069)
文摘
微生物的钙化机理是当今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微观条件下,在豫西寒武纪碳酸盐岩叠层石中发现了大量微生物化石,形态特征明显,为典型蓝细菌属的丝状葛万菌(Girvanella)和球状肾形菌(Renalcis)。根据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明暗纹层中微生物化石的赋存状态及相关化石证据,可以判断叠层石的钙化分为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2种作用方式,其中物理钙化有2种钙化途径,而化学钙化又有化学诱导和化学控制2种钙化模式和多种钙化途径。在扫描电镜下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钙化方式的结果和微生物主动营造作用所留下的证据,即磨圆度较低的颗粒物和深色灰泥等。结果表明叠层石的有机成因和水动力条件对其钙化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叠层石
微生物化石
钙化特征
有机成因
寒武纪
Keywords
stromatolite
microorganism
fossil
calc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organic
genesis
Cambrian
分类号
P534.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叠层石中微生物化石组合的发现与钙化方式研究
温志峰
刘显太
钟建华
李勇
王海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豫西寒武纪叠层石微生物化石及其钙化特征
常玉光
孙凤余
郑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