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被引量:40
1
作者 魏纪德 杜庆龙 +1 位作者 林春明 张同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大庆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大庆油田 3个密集井网区的实验结果表明 ,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 ,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 大庆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大庆油田 3个密集井网区的实验结果表明 ,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 ,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存在于薄砂层或孤立的小透镜体中 ;沉积韵律层渗透性的差异控制剩余油的纵向分布 ,厚油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段。另外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砂体中 ,剩余油分布不同。分流河道砂体、分流间砂体及水下分流砂体因非均质性严重 ,故易形成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沉积微相 影响因素 砂体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程 孙义梅 贾爱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骨架模型,研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叉规律,获得了微相砂体的长度概率分布、宽度概率分布、宽-厚比关系和长-宽比关系等定量地质知识,为双河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的精细表征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微相砂体 储层表征 原型骨架模型 地质知识库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应用条件及其在葡北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江青春 王海 +4 位作者 李丹 曹锋 李秋芬 孙作兴 周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在应用地震相分析软件Stratimagic对葡北地区七克台(Qkt)组进行地震相分析的过程中,对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频率大于40 Hz、信噪比大于25 DB的地震资料可以较好地满足地震波形分类的研究。构造形态平缓、断... 在应用地震相分析软件Stratimagic对葡北地区七克台(Qkt)组进行地震相分析的过程中,对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频率大于40 Hz、信噪比大于25 DB的地震资料可以较好地满足地震波形分类的研究。构造形态平缓、断裂不发育的地区运用波形分析效果较好。此外合适的地震时窗大小的选取和适当的波形分类数的设定也影响波形分类分析的运用效果。一般5~8种分类数是比较合适的,与沉积微相类型的匹配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技术编制了葡北地区七克台组的沉积微相,对比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结果发现,有86%以上的单井相分析结果与预测的沉积微相图吻合,证实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预测沉积微相的可靠性。最后,运用该技术预测了该地区的砂体展布,为该地区下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单井相 沉积微相 波形分类技术 砂体 预测 葡北地区
下载PDF
扶余油田基于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油预测 被引量:21
4
作者 封从军 鲍志东 +2 位作者 陈炳春 魏兆胜 汪莹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71,共7页
扶余油田泉四段主力油层为典型的湖盆三角洲沉积,经过30多年的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受单砂体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构型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依据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 扶余油田泉四段主力油层为典型的湖盆三角洲沉积,经过30多年的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受单砂体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构型等因素的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依据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深入解剖了微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切叠、储层构型、储层非均质性、井网部署、注采关系等因素对湖盆三角洲储层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机理,优选关键控制因素,建立由关键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三角洲储层剩余油预测的分析方法,总结了5种受多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预测模式,为老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 微构造 沉积微相 单砂体 储层构型 剩余油
下载PDF
分频RGB融合技术在精细刻画沉积微相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佳国 王建立 +2 位作者 周卿 李文滨 李福强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
复杂河流相沉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往往存在多解性,对开发中后期调整井的部署极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以渤海C油田B砂体为靶区,利用分频RGB融合技术,以地层切片方式,将砂体的沉积形态在平面上直观展示,结合取心资料和油藏动态资料,重新认识... 复杂河流相沉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往往存在多解性,对开发中后期调整井的部署极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以渤海C油田B砂体为靶区,利用分频RGB融合技术,以地层切片方式,将砂体的沉积形态在平面上直观展示,结合取心资料和油藏动态资料,重新认识了砂体的沉积微相,认为该砂体属于水退进积型湖泊相极浅水三角洲沉积微相,为后续调整井部署奠定了基础。该方法直观有效,为类似砂体的沉积微相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融合 分频技术 沉积微相 砂体刻画
下载PDF
砂体组合的划分及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满郎 李熙喆 +1 位作者 谷江锐 谢武仁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12-18,共7页
当砂岩为单层砂体或多层砂体以不同的方式叠置时,其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有较大差别。基于砂岩储层精细评价的需要,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进行砂体组合类型的划分与评价。以测井资料及岩心描述为基础,将砂体组合划分为两大类、16... 当砂岩为单层砂体或多层砂体以不同的方式叠置时,其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有较大差别。基于砂岩储层精细评价的需要,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进行砂体组合类型的划分与评价。以测井资料及岩心描述为基础,将砂体组合划分为两大类、16种不同的类型。建立了砂体组合的测井、地震响应模式,并对各种砂体组合类型的物性及含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厚度较大的单砂体物性及含气性一般优于复合砂体,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的物性及含气性较好。苏里格地区盒8下段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心滩砂体物性中等—较差,向下到三角洲平原、前缘相带物性变好,且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分流河道叠置砂体物性最好。榆林地区山2段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物性最好,分流河道单砂体及其叠置砂体物性较好。横穿沉积体系,由河道中心至河道侧翼物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砂体组合 类型划分 预测 评价 山2段 盒8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齐北地区杨大城子油层河流相沉积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柳成志 辛仁臣 +1 位作者 郝景波 李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4,共4页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详细地研究了泥岩的颜色、岩石的结构、沉积构造、沉积韵律以及垂向沉积序列等特征,确认齐北地区杨大城子油层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并可区分出高弯度曲流河与低弯度曲流河沉积。描述了齐北地区...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详细地研究了泥岩的颜色、岩石的结构、沉积构造、沉积韵律以及垂向沉积序列等特征,确认齐北地区杨大城子油层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并可区分出高弯度曲流河与低弯度曲流河沉积。描述了齐北地区河流相各沉积微相特征,并建立了高弯度曲流河沉积模式和低弯度曲流河沉积模式。河流相中发育有河道砂体和堤岸薄互层砂体,其中河道砂体在空间上具较大规模,且含油性能好,是杨大城子油层有效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沉积特征 松辽盆地 河流相 油气藏成因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沉积微相与砂体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 王雅春 +2 位作者 张辉 张德平 王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勘探重点已由构造油藏转为隐蔽性岩性油藏,非主力油层青二段成为今后主要勘探目标。对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重矿物、地震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前...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勘探重点已由构造油藏转为隐蔽性岩性油藏,非主力油层青二段成为今后主要勘探目标。对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重矿物、地震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对主要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主力小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规律。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呈条带状SW—NE向展布,向东逐渐减薄,受河道侧向摆动影响,砂体呈叠置或切割分布,形成复合条带状砂体和断续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情字井地区 青二段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砂体 隐蔽性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海相三角洲沉积单元划分及其对勘探砂体对比的意义——基于现代珠江三角洲沉积水动力综合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小平 柳保军 +2 位作者 丁琳 郝建光 龚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562,共8页
从水文地质、地理、地貌学角度,融合河流、波浪、潮汐水动力,对现代珠江三角洲体系中河流、波浪和潮汐的成因单元共存现象进行综合解读,建议引入"沉积单元"的概念,搭积木似组合亚相和相,重建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认为,对... 从水文地质、地理、地貌学角度,融合河流、波浪、潮汐水动力,对现代珠江三角洲体系中河流、波浪和潮汐的成因单元共存现象进行综合解读,建议引入"沉积单元"的概念,搭积木似组合亚相和相,重建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认为,对于前积特征明显的三角洲中进行砂体对比,层序地层学等时格架内的砂体多采用前积式(斜层)对比方案,但传统的岩性地层(平层)对比方案也有可取之处。尤其在开发阶段,进行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时,建议结合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对比方案。在具体对比手段上,应结合沉积砂体展布、油气水关系、邻井对比、动态压降等实际资料,进而建立储层地质模型,使模型既能反映沉积环境,更能预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磨刀门 三角洲 沉积单元 微相 砂体对比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精细刻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郝银全 姚子修 +3 位作者 常毓文 张善严 郝兰英 左松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大庆油田曲流河沉积厚油层聚驱后开发面临着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等困难,需要精细刻画点坝内部构型,重构地下认识体系。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I2沉积单元为例,按照沉积微相、单砂体、点坝内部构型3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 大庆油田曲流河沉积厚油层聚驱后开发面临着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等困难,需要精细刻画点坝内部构型,重构地下认识体系。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I2沉积单元为例,按照沉积微相、单砂体、点坝内部构型3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储层层次分析,提出研究过程应遵循的“三个结合”:当前模型与原型模型相结合;单井、剖面、平面、立体信息相结合;静态成果与动态资料相结合。实践证明,总结出的曲流河点坝精细刻画方法及流程有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点坝精细刻画 沉积微相 单砂体 侧积夹层
下载PDF
基于地震-复合微相分析砂体描述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吉锋 周东红 +2 位作者 杜晓峰 陈国童 吴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渤海油田近几年新近系的开发实践表明:开发阶段该层系新增油气层多为新发现砂体,沉积特征纵向上为砂、泥互层,横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这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造成的储层横向连续性差;而有效解决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刻画"成为... 渤海油田近几年新近系的开发实践表明:开发阶段该层系新增油气层多为新发现砂体,沉积特征纵向上为砂、泥互层,横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这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造成的储层横向连续性差;而有效解决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刻画"成为开发的关键问题,单一的地球物理技术满足不了河流相储层的预测要求。为此,提出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指导下,基于地震-复合微相分析,结合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地层切片等技术,联合进行储层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层序格架 地震-复合微相 地层切片 测井约束反演 地震属性 砂体描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S井区盒8下亚段砂体刻画
12
作者 于明航 赵永刚 +3 位作者 刘茂果 阴旭航 杜家满 申荣荣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S井区的主力产气层位。由于产量最高的盒8下亚段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加之砂体连续性和连通性不明确,已影响到S井区盒8下亚段储层精细评价和储量复算工作的开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S井区的主力产气层位。由于产量最高的盒8下亚段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加之砂体连续性和连通性不明确,已影响到S井区盒8下亚段储层精细评价和储量复算工作的开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测井砂体形态识别、单井控砂微相分析、连井砂体接触关系剖面分析和平面砂体厚度图编制等方法的结合,对研究区砂体进行刻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下亚段砂体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中、下部和完整的基准面旋回顶部;测井砂体形态以箱形和钟形为主;心滩和河道充填为主要控砂微相类型,切叠式的砂体垂向叠置、侧切式和替代式的砂体侧向接触显著提高了砂体的连通程度;盒8下亚段1小层、盒8下亚段2小层平面上砂体发育,微相控砂明显,砂带宽度5~8 km,砂体厚度集中在0~16 m,盒8下亚段1小层平均砂体厚度为9.2 m,盒8下亚段2小层平均砂体厚度为7.4 m。以上研究成果为持续开展储层精细评价和储量复算工作提供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刻画 砂体形态 控砂微相 垂向叠置 侧向接触 砂体厚度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构型分级方案与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芦凤明 蔡明俊 +2 位作者 张阳 倪天禄 萧希航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构型级次划分方案,并更好地应用于油田开发,从大港油田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构型研究的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以储层构型为基础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认识储层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并对构型研究精度提出要求。将构... 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构型级次划分方案,并更好地应用于油田开发,从大港油田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构型研究的实际出发,通过建立以储层构型为基础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认识储层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并对构型研究精度提出要求。将构型分级与地层划分分级、沉积微相分级有机结合和对应,重新确定储层构型分级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储层构型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构型划分方案更明确,6级构型界面对应复合沉积体构型单元。平面上对应复合曲流带或复合辫流带,由2个以上单一复合体构成;剖面上为小层或砂层组,内部由多个单砂层组合而成,单砂层之间发育泥岩隔层。该方法应用于大港官80断块枣Ⅱ、枣Ⅲ油组,划分和表征7,8,9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单一沉积单元、增生体),对特高含水阶段密井网开发油田的构型研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分级方案 微相复合体 单一微相 单砂体 构型解剖
下载PDF
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平 房倩 +1 位作者 王兴武 罗周亮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与古地形的对应模式,分析砂体疏导途径,优选储集相带与构造有利匹配区域钻探,效果明显。通过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勘探思路、方法对下洼油气探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气藏 盐岩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濮卫洼陷
下载PDF
大庆萨尔图油田葡一组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宇 廖远 王振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2期39-43,86,共5页
对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一区断东葡一组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通过沉积微相、单砂体、点坝内部构型3个层次的研究,逐层深入进行了储层层次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实用的曲流河精细地质研究方法与流程,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 对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一区断东葡一组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通过沉积微相、单砂体、点坝内部构型3个层次的研究,逐层深入进行了储层层次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实用的曲流河精细地质研究方法与流程,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开展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研究,聚合物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顶部、注采不完善及分流线部位,分布类型主要以韵律性及夹层控制型和薄差油层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 萨尔图油田 沉积微相 单砂体 点坝内部构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骨架砂体沉积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澄雨 刘红旭 +3 位作者 丁波 王永文 孟云飞 张晓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08-216,共9页
通过对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骨架砂体平面和空间展布规律的分析,开展重点区块的沉积微相精细解剖,并探讨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认为,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发育两个大型沉积朵体控制了两个大型矿集区。矿集区骨架砂体展布较厚,联... 通过对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骨架砂体平面和空间展布规律的分析,开展重点区块的沉积微相精细解剖,并探讨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认为,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发育两个大型沉积朵体控制了两个大型矿集区。矿集区骨架砂体展布较厚,联通性强,具有良好的储层性质。西山窑组下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平原和前缘亚相。主要的控矿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与前缘席状砂。分流河道的矿体一般富集在粗粒砂体中,水下分流河道的矿体主要赋存在靠近泥岩特别是碳质泥岩或煤线的夹层附近,前缘席状砂的矿体主要发育在与河道过渡相连的中粗砾级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骨架砂体 伊犁盆地南缘 沉积微相 矿集区
下载PDF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文雅 姚光庆 +2 位作者 舒坤 胡荣 翁剑桥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41-45,155,共5页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重力流四种沉积体系,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浅湖和中深湖等六个亚相。为了区分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将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三角洲分支间湾、远砂坝四种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扇三角洲分支间湾及席状砂四种微相。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南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较厚;往深凹陷方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砂体厚度减薄。在垂向上以退积沉积为主,Ⅶ油组砂体比Ⅵ油组砂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席状砂及水下重力流砂体的物性好,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店地区 核三段Ⅵ-Ⅷ油组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砾岩油藏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精细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上克拉玛依组油藏T_2k_2~4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颉伟 林军 +2 位作者 袁述武 何长坡 解克萍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3期42-46,50,共6页
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到研究区T2k2油层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通过岩石相的划分和组合,结合... 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到研究区T2k2油层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通过岩石相的划分和组合,结合岩心资料,建立测井沉积微相模式,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揭示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砾岩油藏剩余油预测、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T2k2油层组 岩石相划分和组合 沉积微相 单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卫卫 崔鹏兴 +3 位作者 孙景丽 丁磊 龚娟 杜林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2-14,1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储层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度中等,颗粒为孔隙式胶结,结构成熟度中等。该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类亚相,在此基础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储层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度中等,颗粒为孔隙式胶结,结构成熟度中等。该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类亚相,在此基础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三角洲泥三类微相。主力小层长8_2~1处于三角洲前缘建设期,大规模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储层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油层组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下载PDF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Microfacies of the Triassic Lower Karamay Formation in Districts Ⅰ,Ⅲ, NW Junggar,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Miao He Zhenkui Jin +2 位作者 Tingdong Li Xiujuan Guo Ting Y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003-1017,共15页
The Triassic Lower Karamay Formation(T2k1) is one of the main oil-bearing stratigraphic unit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NW Junggar), China. Based on 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of outcrops, well ... The Triassic Lower Karamay Formation(T2k1) is one of the main oil-bearing stratigraphic unit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NW Junggar), China. Based on an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of outcrops, well logs and seismic data of NW Junggar, the Lower Karamay Formation is subdivided into 2 sets, 6 beds and 13 layers. Also,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lluvial fan, the braided river, the meandering river and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were developed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Middle Triassic in Karamay districts Ⅰ, Ⅲ. The Lower Karamay Formation deposits the following 9 sedimentary subfacies: the lower fan, the middle fan, the upper fan, the braided channel, the overflow bank, the river flood of braided river, the meandering channel, the river flood of meandering river,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Seventeen microfacies such as the braided stream channel, the alluvial sand floodplain, the alluvial glutenite floodplain, the water channel, the channel bar etc.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subfacies as well. The thickness of strata is firstly up-thinning and then thickening upward to the top, it is a process from large-scale lacustrine transgression to partly lacustrine regression. Furthermore, the microfacies planar distributing law proves that the remaining oil may enrich along the margin of microfacies because of the planar microfacies chang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beneficial for searching remaining oil in NW Junggar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the project "The Secondary Exploration" of Petro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GRAPHY microfacies TRIASSIC alluvial fan sand body remaining oil Karamay JUNGGA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