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被引量:83
1
作者 吴振斌 陈辉蓉 +5 位作者 雷腊梅 宋立荣 付贵萍 金建明 贺锋 何振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以含水华的鱼塘水作为进水灌溉两套上行流 -下行流人工湿地系统 ,系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灌溉一周后收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样 ,用HPLC法检测其藻毒素含量 ,结合温度、电位、溶氧等理化指标和细菌、藻类数量的变化 ,分析人工湿地系统... 以含水华的鱼塘水作为进水灌溉两套上行流 -下行流人工湿地系统 ,系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灌溉一周后收集人工湿地进出水水样 ,用HPLC法检测其藻毒素含量 ,结合温度、电位、溶氧等理化指标和细菌、藻类数量的变化 ,分析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其效果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 ,人工湿地系统对藻毒素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对藻毒素含量 0 .117g/L的进水 ,两套系统去除率分别为 6 8.5%和 34.6 % ,芦苇 -水葱组合的湿地系统去除效果优于茭白 -石菖蒲组合的湿地系统。在三种主要藻毒素RR、YR、LR中 ,湿地对YR的去除效果最好 ,湿地出水中浓度降至检测限以下。基质的吸附和细菌的降解作用是去除藻毒素的主要机制 ,后者与湿地系统的电位、细菌活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藻毒素 去除率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2
作者 张维昊 徐小清 丘昌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1,共5页
随着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 ,淡水水华暴发的频率和强度亦趋严重 ,笔者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主要次级代谢物———微囊藻毒素的研究现状。该毒素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多肽物质。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 ... 随着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 ,淡水水华暴发的频率和强度亦趋严重 ,笔者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主要次级代谢物———微囊藻毒素的研究现状。该毒素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多肽物质。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结构稳定 ,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潜在危害物质。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迁移及转化途径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热点。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性评价的风险因子 ,其分析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和酶联免疫法等。为改善水源水质 ,逐步发展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的控制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实情 ,提出了微囊藻毒素在大型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水华 微囊藻毒素 安全性评价 控制方法 水环境
下载PDF
无锡市饮用水嗅味突发事件致嗅原因及潜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101
3
作者 于建伟 李宗来 +4 位作者 曹楠 杨敏 丁建清 苗婷婷 张君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71-1777,共7页
针对2007年5月底6月初发生的无锡市饮用水嗅味事件,在嗅味层次分析法(FPA)的基础上,利用感官气相色谱法对污染水团、取水口以及管网水中的致嗅物质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利用GC-MS对主要致嗅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微囊藻毒素含量以及... 针对2007年5月底6月初发生的无锡市饮用水嗅味事件,在嗅味层次分析法(FPA)的基础上,利用感官气相色谱法对污染水团、取水口以及管网水中的致嗅物质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利用GC-MS对主要致嗅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微囊藻毒素含量以及生物遗传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次嗅味事件的主要致嗅物质为以二甲基三硫为主的硫醚类有机体腐败产物,6月4日采集的污染水团中二甲基三硫含量高达11399ng·L-1.同时,含有一定量的2-甲基异莰醇(MIB)等藻类分泌物,但这些物质的嗅味被二甲基三硫等硫醚类化合物导致的腥臭味所掩盖,不是主要的致嗅物质.另外,6月4日及6月8日采集的取水口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远低于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利用umu测试得到的水中遗传毒性水平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嗅味 藻华 微囊藻毒素 遗传毒性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检测和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李效宇 宋立荣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7-523,共7页
随着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是淡水水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由于这类水华发生普遍,持续时间长,而且多数产毒,危害... 随着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是淡水水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由于这类水华发生普遍,持续时间长,而且多数产毒,危害性更大,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这类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此外其他种类的微囊藻,如绿色微囊藻(M.viridis)、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以及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颤藻(Oscillatoria)的一些种或株系也能产生这类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毒素产生 检测 毒理学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63
5
作者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3-613,共11页
本文回顾了微囊藻毒素(MC,一种最常见而重要的蓝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关的研究.迄今为止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包括:(1)199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MC进入肝细胞后,能强烈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PP2A)的活性,这是MC致毒的最重要的分子基础;(... 本文回顾了微囊藻毒素(MC,一种最常见而重要的蓝藻毒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关的研究.迄今为止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包括:(1)199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MC进入肝细胞后,能强烈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PP2A)的活性,这是MC致毒的最重要的分子基础;(2)1996年,在巴西发生了肾透析用水被MC(-LR、-YR和-AR)污染导致52人死亡的严重事件;(3)中国南方原发性肝癌的高发病率被认为与饮水中的MC污染有关;(4)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饮用水中MC-LR含量的临时指导值为1μg/L;(5)从巢湖的专业渔民血液中检测出MCs,并发现长期的低剂量慢性暴露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证据确凿,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富营养化越演越烈、有毒蓝藻水华肆虐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人类健康 肝损伤
下载PDF
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6
6
作者 韩志国 武宝玕 +1 位作者 郑解生 谢隆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概述了蓝藻毒素的结构、毒性机理以及蓝藻毒素的危害 ,并简要介绍了蓝藻毒素的环境行为。
关键词 蓝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 毒理 毒性 危险评价 淡水水体 水体富营养化 危险监测
下载PDF
滇池水华蓝藻中藻毒素光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维昊 方涛 徐小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微囊藻毒素是水华蓝藻释放的一类毒性很大的环状七肽物质.通过紫外灯和日光照射滇池水华蓝藻提取液,发现溶液中微囊藻毒素均可被降解,且在日光照射下降解更快.同时发现藻毒素的降解程度与色素含量有关.结果表明,色素催化光降解可能是天... 微囊藻毒素是水华蓝藻释放的一类毒性很大的环状七肽物质.通过紫外灯和日光照射滇池水华蓝藻提取液,发现溶液中微囊藻毒素均可被降解,且在日光照射下降解更快.同时发现藻毒素的降解程度与色素含量有关.结果表明,色素催化光降解可能是天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去除的一个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色素 水华蓝藻 光降解
下载PDF
水华蓝藻产毒特性的PCR检测法 被引量:41
8
作者 潘卉 宋立荣 +2 位作者 刘永定 朱运芝 沈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特异引物对(TOX 1P/1F;TOX 2P/2F)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B片段在38种水华蓝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能产生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都有特异扩增条带,非产毒株则没有。几种常规的毒性检测方法... 特异引物对(TOX 1P/1F;TOX 2P/2F)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B片段在38种水华蓝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能产生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都有特异扩增条带,非产毒株则没有。几种常规的毒性检测方法验证了PCR方法所获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发展了以全细胞PCR法检测mcyB片断,说明全细胞PCR检测法适用于不同来源的蓝藻材料。结果证明以DNA为基础鉴别产毒和非产毒微囊藻及其他水华蓝藻的方法是可行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PCR 水华蓝藻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mcyB 基因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 被引量:29
9
作者 肖兴富 李文奇 +1 位作者 刘娜 杨旭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体中藻毒素的种类、特性及其危害。按毒素的靶器官分类,可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皮肤、肠胃刺激性毒素3种,其中已解明藻毒素分子结构的有70余种。本文还介绍了关于藻毒素净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防范和减少藻毒...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体中藻毒素的种类、特性及其危害。按毒素的靶器官分类,可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皮肤、肠胃刺激性毒素3种,其中已解明藻毒素分子结构的有70余种。本文还介绍了关于藻毒素净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防范和减少藻毒素的危害,同时还提出了藻毒素危险管理对策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蓝藻 藻毒素 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 肝毒素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37
10
作者 虞锐鹏 陶冠军 +2 位作者 秦方 陈艳 汤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2-1464,共3页
通过固相萃取富集微囊藻毒素 ,并采用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RR , LR。分别在m z为 5 2 0 .4、996.3时 ,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提高检测灵敏度。该法检出限为 0 .0 1 μg L ;线性定量范围为 0 .0 2~ 2 0 μg L... 通过固相萃取富集微囊藻毒素 ,并采用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RR , LR。分别在m z为 5 2 0 .4、996.3时 ,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提高检测灵敏度。该法检出限为 0 .0 1 μg L ;线性定量范围为 0 .0 2~ 2 0 μg L。方法灵敏度高 ,实用性强 ,可为水质藻毒素风险评价和监测水处理脱毒效能 ,提供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固相萃取
下载PDF
郑州市水源水藻类和藻类毒素污染调查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孟玉珍 张丁 +4 位作者 王兴国 朱宝玉 张红茹 王宏 鲍宝珠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1996年-1997年对郑州市水源水藻类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检测,采用高敏感度ELISA方法测定了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郑州市水源水藻类的生长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月及12月份,是藻类生长的两个高峰期,藻类总密度最高... 1996年-1997年对郑州市水源水藻类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检测,采用高敏感度ELISA方法测定了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郑州市水源水藻类的生长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月及12月份,是藻类生长的两个高峰期,藻类总密度最高达到1068万个/L。1995年7月、1996年1月郑州水源厂调蓄池水微囊藻毒素含量均超过200ng/L。按照Carlson提出的富营养化指数TSI判定标准,结合总氮、总磷、COD及藻类密度等指标,认为郑州市水源水已呈现富营养化特征。建议对郑州市水源水藻类毒素的季节变化,浮游藻类的密度、组成及优势藻种的生长变化规律等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藻类毒素 富营养化 水源水 污染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环境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立红 周炳升 +2 位作者 张甬元 徐盈 原田健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蓝藻 微囊藻毒素 环境行为
下载PDF
降解微囊藻毒素菌种的筛选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闫海 邓义敏 +2 位作者 邹华 李贤良 叶常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3,共5页
研究了滇池底泥和表层水体中的微生物菌群降解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s)的能力差异 ,发现底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MCs有更强的生物降解能力 .采用从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 ,先后经... 研究了滇池底泥和表层水体中的微生物菌群降解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s)的能力差异 ,发现底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MCs有更强的生物降解能力 .采用从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 ,先后经过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培养后 ,通过挑取单克隆菌落 ,分别从底泥中筛选出了能够降解MC RR和LR的 5种不同微生物菌种 .其中筛选的菌种D降解MCs的能力最强 ,在 3d内可将初始浓度分别为 6 0 1mg·L-1和 38 7mg·L-1的MC RR和LR全部降解 ,日均降解MC RR和LR的速率分别高达 2 0 0mg·L-1和 12 9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生物菌种 生物降解 滇池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提纯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闫海 潘纲 +2 位作者 张明明 陈海柳 邹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5-359,共5页
对采自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MCs)的提取与提纯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藻细胞干重浓度为 2 0g·L-1下 ,与不同甲醇浓度提取液相比 ,4 0 %甲醇溶液可以最有效地从藻细胞中提取出MC RR和MC LR .将... 对采自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MCs)的提取与提纯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藻细胞干重浓度为 2 0g·L-1下 ,与不同甲醇浓度提取液相比 ,4 0 %甲醇溶液可以最有效地从藻细胞中提取出MC RR和MC LR .将MCs提取液过Waters固相萃取小柱后 ,用 70 %甲醇溶液洗脱吸附于柱上的MCs ,可以分别获得 7 3%和 3 5 %纯度的MC RR和MC LR .通过观察洗脱液的颜色变化 ,收集蓝绿色和橘黄色后面流出的基本无色的洗脱液 ,可以获得纯度为 2 8 6 %和12 9%的MC RR和MC L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蓝藻 提纯方法 浓度 提取液 洗脱液 湖泊 藻类水华污染
下载PDF
蓝藻水华及其次生危害 被引量:37
15
作者 谢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共13页
简要介绍了蓝藻水华、蓝藻的次生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以及与此有关的重大事件。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的环肽化合物,能损害脊椎动物的肝、肾、心脏、性腺等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是一类毒性很强的生物毒素,尤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强... 简要介绍了蓝藻水华、蓝藻的次生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以及与此有关的重大事件。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的环肽化合物,能损害脊椎动物的肝、肾、心脏、性腺等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是一类毒性很强的生物毒素,尤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强。蓝藻水华及微囊藻毒素危害,是饮用水源安全保护的一项重大挑战。建立政府、企业和科学家的合作模式,集流域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保育)与可持续渔业为一体,通过维持水域生态系统代谢机制的良性过程,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饮水安全 水产品安全
下载PDF
太湖水华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露 沈萍萍 +1 位作者 周莹 华子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 蓝藻水华已成为太湖的严重污染物 ,本文旨在阐明其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方法 应用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脾淋巴细胞转化法、溶血分光光度法、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以及酶联免疫测定等手段较系统地分析了太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 目的 蓝藻水华已成为太湖的严重污染物 ,本文旨在阐明其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方法 应用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脾淋巴细胞转化法、溶血分光光度法、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以及酶联免疫测定等手段较系统地分析了太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当ip 5mL·kg- 1(相当于 2 0mg·kg- 1)连续 7d时 ,该微囊藻毒素不仅引起小鼠肝、脾肿大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 ,而且抑制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及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 ,使得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及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太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的毒性涉及到免疫系统基因和分子的多层次、多方面 ,它对小鼠免疫功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华 微囊藻毒素 小鼠 免疫功能 影响
下载PDF
饮用水源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晓东 林萍 +3 位作者 吕永生 丁震 蔡祖根 朱惠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 分析江苏省饮用水源富营养化现状 ,探讨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近期江苏省水源水质评价的监测资料和公开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整理和再分析。理化指标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 75 0 - 85进行。藻... 目的 分析江苏省饮用水源富营养化现状 ,探讨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近期江苏省水源水质评价的监测资料和公开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整理和再分析。理化指标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 75 0 - 85进行。藻类数量种群和叶绿素分级评价按《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进行。藻类毒素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水源水中藻类种属主要为蓝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富营养化严重程度依次为太湖、骆马湖、北山水库、如东内河和运河 ,最低是长江 (贫营养 )。不同饮用水源类型中藻毒素含量阳性率高低顺序是 :太湖水源水、沟塘水、河水、浅井 ,而深井水为 0 ,太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其出厂水有阳性。饮用不同水源的肝癌死亡率高低顺序为沟塘水、河水和浅井水 ,这与藻毒素污染程度一致。全省 9个消化道肿瘤高发县均为太湖、洪泽湖流域和水网地区 ,而低发地区为非水网地区或多山地区。结论 江苏省饮用水源藻类及藻毒素污染已成为水源水质普遍恶化的重要因素。藻类污染的优势种群突出 ,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藻类及藻毒素污染与人群消化道肿瘤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藻毒素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藻毒素在传统净水工艺中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光灿 吕锡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4-589,共6页
通过模拟试验及水厂实测数据 ,考察了传统制水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规律 .结果表明 :富营养化原水预氯化会导致藻细胞内的毒素释于水中 ,混凝沉淀通过去除藻类而去除细胞内藻毒素 ,但对细胞外的溶解性藻毒素无去除作用 .过滤与氯消毒... 通过模拟试验及水厂实测数据 ,考察了传统制水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规律 .结果表明 :富营养化原水预氯化会导致藻细胞内的毒素释于水中 ,混凝沉淀通过去除藻类而去除细胞内藻毒素 ,但对细胞外的溶解性藻毒素无去除作用 .过滤与氯消毒可去除部分细胞外藻毒素 ,对细胞内藻毒素的去除作用较弱 .传统制水工艺不能保证出水藻毒素达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毒素 去除特性 净水工艺 饮用水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调查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艳 俞顺章 +4 位作者 林玉娣 胡磊 徐明 沈炜 杨坚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 了解有毒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的太湖流域周边城市水源水和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 (MC)的含量。方法 采用 5 0ng/L检出限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于 2 0 0 1年 7月对江苏无锡 10个调查点的水样MC含量进行测定。共收集水样 90份 ,其中以太... 目的 了解有毒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的太湖流域周边城市水源水和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 (MC)的含量。方法 采用 5 0ng/L检出限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于 2 0 0 1年 7月对江苏无锡 10个调查点的水样MC含量进行测定。共收集水样 90份 ,其中以太湖水或深井水为源水的 7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厂、出厂水各 11份 ,末梢水 4 8份 ,浅井水 17份 ,河水 3份。结果 太湖水来源的 8份水源水中均检出高浓度MC ,其范围在 2 6 99~ 14 188ng/L之间 ,源水处理后仍检出微量毒素 (<10 0ng/L) ;深井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均未检出毒素 ;浅井水MC检出率为 2 9 4 % ,其浓度范围在 6 4~32 3ng/L之间 ;仅 1份河水检出MC。结论 采用常规饮水处理措施不足以完全去除水华时期水体中的MC ,需进一步对该地区饮水MC污染危险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微囊藻毒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含量测定 水卫生
下载PDF
滇池底泥微生物菌群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洁 何宏胜 +3 位作者 闫海 吕乐 林海 孙建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滇池水华蓝藻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m icrocystins,MCs)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氮源,从长期暴露于蓝藻水华的滇池底泥中,通过从含低浓度到高浓度MCs的逐步培养驯化,获得了高效降解MCs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在初始MC-RR和LR浓度大约分... 采用滇池水华蓝藻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m icrocystins,MCs)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氮源,从长期暴露于蓝藻水华的滇池底泥中,通过从含低浓度到高浓度MCs的逐步培养驯化,获得了高效降解MCs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在初始MC-RR和LR浓度大约分别为50 mg/L和30 mg/L下,3 d内可将MCs全部降解。进一步活性研究显示,不同含碳和含氮化合物虽然能够促进混合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但对降解MCs却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MCs既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又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氮源,在富含有机物的天然水体中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微生物对MCs的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物降解 微生物菌群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