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易平贵 商志才 +2 位作者 俞庆森 邵爽 林瑞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49-1653,共5页
结合光谱法与微量热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_A,结合位点数n及热力学函数Δ_rG_m,Δ_rH_m和Δ_rS_m,并确定了分子间作用力性质;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 结合光谱法与微量热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_A,结合位点数n及热力学函数Δ_rG_m,Δ_rH_m和Δ_rS_m,并确定了分子间作用力性质;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丝裂霉素C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牛血清白蛋白 抗肿瘤药物 结合作用
下载PDF
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46
2
作者 易平贵 俞庆森 +1 位作者 商志才 宗汉兴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74-777,共4页
目的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荧光猝灭法及微量热法。结果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 =1 2 0× 10 5L·mol-1,结合位点数n =1 2 0 ,微... 目的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荧光猝灭法及微量热法。结果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 =1 2 0× 10 5L·mol-1,结合位点数n =1 2 0 ,微量热法测得反应的焓变ΔrHm≈ 0 ;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氧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依据F嵀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得到授体 受体间的结合距离 (r=2 5 9nm)和能量转移效率 (E =0 38)。结论 牛血清白蛋白与氧氟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法 微量热法
下载PDF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 被引量:49
3
作者 周韶华 潘五九 +2 位作者 肖小河 赵艳玲 刘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 ,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炮制 微量热法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琳 陆维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O.2-),用微量热法测定了13种黄酮单体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摩尔反应焓.以摩尔反应焓的大小作为比较指标,对黄酮体的结构与清除超氧阴离子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羟基数目的增... 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O.2-),用微量热法测定了13种黄酮单体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摩尔反应焓.以摩尔反应焓的大小作为比较指标,对黄酮体的结构与清除超氧阴离子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羟基数目的增加,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增强;同时C环中C2-3双键和B环中邻二羟基(3,4-二羟基)是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主要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黄酮类化合物 超氧阴离子 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
下载PDF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 被引量:43
5
作者 周韶华 肖小河 +3 位作者 赵艳玲 代春美 朱军成 刘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性...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性差异。结果 :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温热药方反左金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寒凉药方左金丸则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有所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中药药性 细菌指数 寒热 药方 生物热 本草 生长期 生长代谢 生长速率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被引量:29
6
作者 商志才 易平贵 +1 位作者 俞庆森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 K=8.39× 104 L· mol- 1,结合位点数 n =1.18;依据 Fō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得到授体-受体...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 K=8.39× 104 L· mol- 1,结合位点数 n =1.18;依据 Fō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得到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 (r=2.46 nm)和能量转移效率 (E=0.33).微量热法测得反应的焓变Δ rHm≈ 0;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且以疏水作用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法 微量热法 结合反应
下载PDF
过氧化氢/醋酸体系降解壳聚糖及其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覃彩芹 杜予民 +1 位作者 刘义 肖玲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13,共5页
用过氧化氢 /醋酸体系降解壳聚糖制备不同分子量的甲壳低聚糖 ,这些样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碳 - 13核磁共振谱 ( 13C -NMR)分析表征。降解所得壳聚糖产物中有羧基生成 ,且随着分子量的降低 ,羧基含量增加。用微热量法来测量降解壳聚... 用过氧化氢 /醋酸体系降解壳聚糖制备不同分子量的甲壳低聚糖 ,这些样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碳 - 13核磁共振谱 ( 13C -NMR)分析表征。降解所得壳聚糖产物中有羧基生成 ,且随着分子量的降低 ,羧基含量增加。用微热量法来测量降解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同时用平板法测水溶性壳聚糖抑制多种细菌的活性 ,结果表明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过氧化氢 降解 微热量法 抗菌活性 醋酸
下载PDF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被引量:40
8
作者 肖小河 王伽伯 +2 位作者 赵艳玲 王永炎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07-2213,共7页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寒热药性 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 冷热板差示法 微量量热法 药性循证医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Ⅱ) 参叶和参花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被引量:30
9
作者 余惠旻 肖小河 +4 位作者 刘塔斯 赵艳玲 袁海龙 谭安民 高晓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阐明中药四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 (K)、抑制率 (I)、半抑制率 (IC50 )、热...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阐明中药四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 (K)、抑制率 (I)、半抑制率 (IC50 )、热焓 (ΔH )。根据生物热动力学通用数值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参叶和参花药性的差异所在。结果 参叶和参花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 ,其形状基本相同 ,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 ,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 ,生长代谢峰后移 ;其热力学参数热焓 (Δ 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参叶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 ,而参花增加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 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性 微量量热法 参叶 参花 热焓
下载PDF
钇离子及其阳离子卟啉配合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侯安新 刘义 +2 位作者 黄伟国 薛智 屈松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82-1387,共6页
用LKB 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考察了Y3 + ,TMP及其阳离子型钇卟啉配合物 {[Y(TMP) (H2 O) 3 ]Cl ,TMP =5 ,10 ,15 ,2 0 四 (4 甲氧基苯基 )卟啉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全程代谢作用的影响 ,测定了Y3 + ,TMP和 [Y(TMP) (H2 O) 3 ]Cl对金... 用LKB 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考察了Y3 + ,TMP及其阳离子型钇卟啉配合物 {[Y(TMP) (H2 O) 3 ]Cl ,TMP =5 ,10 ,15 ,2 0 四 (4 甲氧基苯基 )卟啉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全程代谢作用的影响 ,测定了Y3 + ,TMP和 [Y(TMP) (H2 O) 3 ]C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产热曲线 ,根据产热曲线求算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Y3 + ,TMP ,[Y(TMP) (H2 O) 3 ]Cl作用下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k1,k2 ,抑制率I1,I2 和半抑制浓度IC150 ,IC250 等热动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 :Y3 + ,[Y(TMP) (H2 O) 3 ]C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在低浓度下表现为刺激作用 ,高浓度为抑制作用 ,而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代谢主要为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Y(TMP) (H2 O) 3 ]Cl>TMP >Y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离子 阳离子卟啉配合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互作用 微量热学 双向调节作用 热动力学参数 生物活性 药理学 抗癌药物
下载PDF
枸杞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氧自由基及对小鼠L_(1210)癌细胞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元庆 谭安民 +3 位作者 沈泳 卢景芬 刘宏宇 王洁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采用ESR自旋捕捉法和微量量热法能量研究了枸杞总黄酮(TFL)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L1210细胞热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nton体系中,TFL7.5~200mg/L对OH·的清除率为20%~72%... 采用ESR自旋捕捉法和微量量热法能量研究了枸杞总黄酮(TFL)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L1210细胞热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nton体系中,TFL7.5~200mg/L对OH·的清除率为20%~72%;在Xan/XO体系中TFL0~217mg/L,O-·2清除率为0~51%;TFL0.56g/L对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的产热峰完全抑制,对L1210细胞的能量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大鼠PMN能量代谢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总黄酮 氧自由基 微量量热法 L1210细胞
下载PDF
Microcalorimetr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berberine alkaloids from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wth 被引量:29
12
作者 YAN Dan XIAO XiaoHe +1 位作者 JIN Cheng DONG XiaoPi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8年第7期640-645,共6页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ree berberine alkaloids (BAs) from rhizome of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CM) herb,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 crocalorimetry. 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ree berberine alkaloids (BAs) from rhizome of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CM) herb,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 crocalorimetry.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S. aureus with and without BAs were acquired; meanwhile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metabolism were evaluated by studying the growth rate constant (k), half inhibitory ratio (IC50), maximum heat-output power (Pmax), peak time of maximum heat-output power (tp) and total heat production (Qt). The value of k of S. aureu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hree B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BAs. Moreover, Pmax was reduced and the value of t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 three drug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varied with different drugs. The values of IC50 of the three BAs are respectively, 101.4 μg/mL for berberine, 241.0 μg/mL for palmatine and 792.3 μg/mL for jateorrhizine. The sequence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three BAs is: berberine > palmatine > jateorrhizin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unctional group me- thylenedioxy or methoxyl at C2 on the phenyl ring could possibly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hydroxyl at C2 on the phenyl 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NE ALKALOID microcalorimetry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hibitory EFFECT
原文传递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余惠旻 刘塔斯 +4 位作者 肖小河 赵艳玲 袁海龙 谭安民 高晓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0-64,共5页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阐明中药四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 (Ⅰ )、半抑制率 (IC50 )...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阐明中药四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 (Ⅰ )、半抑制率 (IC50 )、热焓 (ΔH)。根据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值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差异所在。结果 :人参和西洋参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 ,其形状基本相同 ,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 ,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 ,生长代谢峰后移 ;其热力学参数热焓 (Δ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人参和西洋参均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但相同浓度下 ,人参降低的幅度大于西洋参。结论 :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 ,亦可作为中草药活性筛选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性 微量量热法 人参 西洋参 热焓
下载PDF
微生物代谢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沈雪松 刘义 +3 位作者 周传佩 汤厚宽 赵儒铭 屈松生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429-432,共4页
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菌种、菌株 ,以及测量方法、温度、培养基、接种量、保存期、p H值、代谢类型的改变都会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其代谢热谱及热力学参数亦发生相应的改变 .
关键词 微生物 代谢 微量热法 热化学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β-环糊精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包合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晓峰 许旭 +2 位作者 林炳承 G.Wenz S.Wehrl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504-1506,共3页
环糊精(CD)和客体分子的选择性包合作用是现代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化学和药剂学应用中的分离分析、稳定作用、增溶作用及利用分子识别释放活性物质等都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β-CD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CD)和客体分子的选择性包合作用是现代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化学和药剂学应用中的分离分析、稳定作用、增溶作用及利用分子识别释放活性物质等都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β-CD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毛细管电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β-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环糊精 十二烷基硫酸钠 包合作用
下载PDF
微量热法对不同生长年份黄连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22
16
作者 代春美 肖小河 +6 位作者 王迪 孙玉琦 金城 樊冬丽 赵艳玲 刘义 赵祥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尝试构建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体系。方法以不同生长年份黄连为例,利用微量热法,测定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热功率图,建立生物热动力学模型,分析热动力学参数、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尝试构建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体系。方法以不同生长年份黄连为例,利用微量热法,测定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热功率图,建立生物热动力学模型,分析热动力学参数、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生长年份黄连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热功率图不尽一致,呈现较明显的指纹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生长年份黄连均能不同程度地使大肠杆菌生长速率常数减小,传代时间延长,最大产热功率降低,说明不同生长年份黄连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含总生物碱最高的四年生黄连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不同生长年份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的部分热动力学参数与热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具有实时、在线、微量、高效、高通量、普适性好等特点的生物热力学方法和指标,既可以间接地反映黄连的生物活性,也可作为评价中药品质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微量热法 中药品质评价
下载PDF
D-氨基葡萄糖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冯英 刘义 +5 位作者 谢昌礼 屈松生 乐芝凤 冯长建 沈昊宇 张香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746-750,共5页
关键词 微量量热学 氨基葡萄糖 抗菌活性 席夫碱 配合物
下载PDF
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构象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易平贵 俞庆森 +3 位作者 胡新根 商志才 梅明辉 林瑞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用微量热法和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过氧化氢酶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K_m有所增大,而反应速率常数k_2及酶的催化活性则明显降低;33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不断增强,酶分... 用微量热法和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过氧化氢酶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K_m有所增大,而反应速率常数k_2及酶的催化活性则明显降低;33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不断增强,酶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变化,其结构渐趋松散.乙醇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乃是乙醇的竞争性抑制和溶剂效应引起的酶构象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微量热 荧光光谱 构象 活性 乙醇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berberines alkaloids in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on Bacillus shigae growthby microcalorimetry 被引量:20
19
作者 YAN Dan1,2,3, JIN Cheng1, XIAO XiaoHe1 & DONG XiaoPing2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302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39,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3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7年第5期638-642,共5页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ive berberines alkaloids (BAs) from rhizoma ofCoptis chinensis Franch,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CM) herb,on Bacillus shigae(B.shigae)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The ...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ive berberines alkaloids (BAs) from rhizoma ofCoptis chinensis Franch,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CM) herb,on Bacillus shigae(B.shigae)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The power-time curves of B.shigae with and without BAswere acquired;meanwhile,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metabolism wereevaluated by growth rate constants (k1,k2),half inhibitory ratio (IC50),maximum heat output(P_(max)),and peak time (t_p).The values of k1 and k2 of a shiga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five BAs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BAs.Moreover,P_(max) was reduced,and the value oft_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 five drugs.The inhibitory activity varied withdifferent drugs.IC50 of the five BAs was respectively 75 mu g/mL for berberine,90 ng/mL forcoptisine,115 mu g/mL for palmatine,220 mu g/mL for epiberberine,and 400 mu g/mL forjatrorrhizine.The sequence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five BAs:berberine 】 coptisine 】palmatine 】 epiberberine 】 jatrorrhizine.The functional groups methylenedioxy at C2 and C3 on phenylring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methoxyl at C2 and C3 on phenylring.However,the effect of bacteriostasis is not significant with methylenedioxy or methoxyl at C9and C10 on phenyl 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nes alkaloids microcalorimetry BACILLUS shigae INHIBITORY EFFECT
原文传递
微量热法研究板蓝根中四种有机酸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孔维军 赵艳玲 +2 位作者 山丽梅 肖小河 郭伟英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50,共5页
微量热法研究传统中药板蓝根中四种有机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加药与不加药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效-时"曲线,以生长速率常数(k_1,k_2)、最大产热功率(P_m)... 微量热法研究传统中药板蓝根中四种有机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加药与不加药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效-时"曲线,以生长速率常数(k_1,k_2)、最大产热功率(P_m)和最大达峰时间(t_m)等热力学参数来评价四种有机酸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抑制的强度和程度。四种有机酸抗微生物活性作用的顺序为: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其中苯甲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对板蓝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微量热法 有机酸 微生物 抗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