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钒钛微合金化对铸态中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吴海平
-
机构
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1年第6期12-13,共2页
-
文摘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添加钒钛微合金化对铸态中锰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钒钛微合金的合适加入量,实验表明经添加V质量分数为0.1%~0.2%或Ti0.15%与稀土和硅钙合金的复合处理后的铸态中锰钢,在中低冲击载荷下耐磨性能优于高锰钢,实现铸态中锰钢在中低冲击载荷下使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该项目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关键词
铸态中锰钢
微合金化
中低冲击载荷
耐磨性
-
Keywords
as-cast medium manganese steel, microauoying, medium-low impact load, abrasive resistance
-
分类号
TG14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铌铁与铌氮的复合强化机理及对钢材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友红
张毅
刘立德
谢祥
高长益
盛光敏
-
机构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冶金信息导刊》
2017年第4期21-27,共7页
-
文摘
以HRB500试验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铌铁与铌氮的复合强化机理及对钢材强度的影响,弄清了不同微合金化方法的固溶析出行为和强化效果。其主要结果如下:a.对于铌铁微合金化,随着温度的降低,Nb在钢中几乎完全析出,当C=0.26%时,Nb由0.025%增加至O.20%时,析出强化增量由34MPa升至102MPa;b.对于铌氮微合金化,当C=0.26%时,Nb含量从0.025%增加至O.20%时,析出强化增量由46.1MPa增大至135.2MPa。
-
关键词
HKB500
高强度钢筋
NB
微合金化
强化
-
Keywords
HRBS00
high strength steel bar
Nb
microauoying
strengthening
-
分类号
TG142.1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SWRCH15A冷镦钢力学性能和抗压碎载荷的优化
- 3
-
-
作者
刘超
陈继林
李永超
李宝秀
李文奇
-
机构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9-141,145,共4页
-
文摘
对SWRCH15A热轧盘条成分及轧制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微合金化处理。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材料,晶粒细小,碳化物的纵向带状级别降低。热轧盘条冷拉拔后的精制线材强度由原530 MPa增加至575 MPa,断面收缩率由51%增加至58%,获得了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压碎载荷试验表明,在额定压力(89 k N)下,钢的变形位移由原0.60mm降低至0.09 mm,这与热轧盘条的性能有直接关系。
-
关键词
SWRCH15A钢
热轧盘条
控轧控冷
成分优化
微合金化
压碎载荷
-
Keywords
SWRCH15A steel
hot rolled wire rod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oling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microauoying
crushing load
-
分类号
TG335.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
-
题名钒微合金化在生产高强度抗震钢筋方面的冶金优势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大卫.米尔本
李钰
-
机构
国际钒技术委员会
-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共9页
-
文摘
分析了抗震钢筋的各种关键性能,对抗震钢筋的主要生产工艺、退火和自回火(QST)工艺以及微合金化(MA)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钒微合金化工艺能够使钢筋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优组合,满足所有的基本性能指标。同时还能减少重要的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降低钢铁生产企业在浇注和轧制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
关键词
抗震钢筋
钒微合金化
强度
延性
-
Keywords
seismic resistant rebar
vanadium microauoying
strength
tensility
-
分类号
TF704.2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TG142.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适用于真空渗碳的快速渗碳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唐代明
-
机构
攀枝花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一种在1050℃真空渗碳后不经晶粒细化处理的渗碳钢。这种低碳钢含有2%的硅,在1050℃下为(γ+α)双相组织,并由α相阻止γ相晶粒粗化。高碳含量的渗碳层通过析出铌和钒的化合物颗粒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在1050℃,经100 min真空渗碳后,其表面碳含量达到0.87%,硬化层深度1.1 mm。这种钢的高硅含量对高温渗碳过程没有不利影响,在真空渗碳时也不会导致内氧化。
-
关键词
渗碳钢
真空渗碳
双相组织
铌微合金化
钒微合金化
析出
-
Keywords
carburizing steel
vacuum carburizing
dual phase structure
niobium microalloying
vanadium microauoying
precipitation
-
分类号
TG156.8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
-
题名钒微合金化锻造钢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钰
大卫.米尔本
-
机构
国际钒技术委员会
-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
文摘
钒微合金化锻造钢在现代汽车和卡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的一些关键汽车构件中解决了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问题,在欧洲、日本和北美洲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被广泛采用,并在新型汽车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满足在车身重量和排放指标方面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将该项技术作为发展本土汽车产业、寻求更好工程解决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锻造钢中的绝大多数采用中碳钢生产,添加了少量钒,在控制冷却铁素体-珠光体微观结构上提供大量的析出强化。从钒微合金化锻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冶金原理、锻钢的性能特点及典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锻钢
钒
微合金化
汽车
疲劳性能
切削性能
-
Keywords
forging steel, vanadium, microaUoyed, automotive, fatigue, machinability
-
分类号
TG142.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的组织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留斌
刘东雨
孙海明
-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检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3期34-38,64,共6页
-
文摘
对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的组织遗传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进行等温处理与退火处理均能发生扩散型相变,消除淬火组织的位相关系,从而有效切断了组织遗传,另外,研究发现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在相当宽的加热速率范围内存在组织遗传现象,当加热速度提高到40℃/s以上时不再出现组织遗传现象,晶粒开始细化,这与不同加热速度下加热过程中的回火程度和元素的扩散程度有关。
-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
CFB/M复相钢
组织遗传
加热速度
-
Keywords
Nb-microaUoyed
CFB/M duplex phase steel
structural heredity
heating rate
-
分类号
TG14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高级别厚规格X80管线钢研制开发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陈勇
张爱梅
邱双全
吾塔
-
机构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制造管理部
-
出处
《新疆钢铁》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采用低碳成分设计和TMCP工艺开发X80钢级石油输送管用热轧卷板的关键控制技术和工艺路线。通过低碳多合金强化等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控制钢水的纯净度和板坯的偏析,采用合理的两阶段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可以得到针状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检测指标表明:强度指标和低温韧性等各项力学性能良好,满足中石油"西二线"管道工程用热轧卷板技术条件,制管后管体取样各项指标良好。
-
关键词
X80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
低碳微合金强化
高强度
-
Keywords
XSO pipeline steel
acicular ferrite
low carbon microaUoy strengthening
high strength
-
分类号
TG335.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
-
题名两阶段待温轧制后Ti-Nb微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
- 9
-
-
作者
马中秋
-
机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
出处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9-692,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Ti-Nb微合金钢在两阶段温轧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温进行第二阶段终轧后,Ti-Nb微合金钢组织主要由铁素体构成。铁素体晶粒、析出的化合物相尺寸细小。提高终冷温度可以显著改善钢的低温冲击性能。
-
关键词
Ti-Nb微合金钢
两阶段待温轧制
终冷温度
显微组织
冲击性能
-
Keywords
Ti-Nb microaUoyed steel
two stage hot rolling
final cooling temperature
microstructure
impact property
-
分类号
TG14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