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槽模拟GH4169涡轮盘表面裂纹缺陷的微磁检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博 于润桥 徐伟津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50-3456,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表面裂纹缺陷,提出一种地磁场环境下的微磁无损检测(NDT)方法。磁化试验测得了广泛使用的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材料的磁化特性曲线,通过磁性分析,证明该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略大于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弱顺磁性物质。理...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表面裂纹缺陷,提出一种地磁场环境下的微磁无损检测(NDT)方法。磁化试验测得了广泛使用的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材料的磁化特性曲线,通过磁性分析,证明该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略大于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弱顺磁性物质。理论分析了微磁检测适用于涡轮盘试件的检测原理和缺陷处的磁异常特征,通过对预置人工槽缺陷的涡轮盘试块进行检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涡轮盘表面裂纹宽度和深度的增加,磁异常的宽度和峰值也相应增加,裂纹宽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或者说深宽比越大,磁异常越明显,且裂纹产生的位置对定位精度存在一定的影响。该微磁检测方法为涡轮盘表面裂纹缺陷的有效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能进一步推广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其他部件,如转子叶片、涡轮轴等,以及飞机机身上具有相似磁学特性的材料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裂纹 微磁 无损检测 地磁场
原文传递
A rapid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n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被引量:2
2
作者 Zhi Yao Li-Wei Yan +7 位作者 Tao Wang Shuai Qiu Tao Lin Fu-Lin He Ru-Heng Yuan Xiao-Lin Liu Jian Qi Qing-Tang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953-1960,共8页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include histological and radiology techniques.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have many drawbacks including an enormous manual worklo...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include histological and radiology techniques.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have many drawbacks including an enormous manual workload and poor image registration.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icro-MRI), an emerging radiology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report results in the brain, liver and tumor tissues. However, micro-MRI usage for obtaining intraneural structures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a new imaging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by ~1T micro-MRI. Freshly harvested sciatic nerve samples from an amputated limb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wo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Mannerist Solution/GD-DTPA contrast agent, distilled water) were selected, and both T1 and T2 phases programmed for each scanning condition. Three clinical surgeons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s via a standardized scale. Moreover, to analyze deform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image, the nerve diameter and total area of the micro-MRI images were compared after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pid micro-MRI imaging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scicle structure. Nerve sample immersed in contrast agent(Mannerist Solution/GD-DTPA) and scanned in the T1 phase was the best. Moreover, the nerve sample was scanned freshly and can be recycled for other procedures. MRI images show better stability and smaller deformation compared with histological images. In conclusion, micro-MRI provides a feasib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fascicles, which can clearly show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fascicula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ascicular topography micro-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rapid acquired images contrast agent Mannerist Solution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deformation analysis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Magnetization-induced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enhancement in active carbon/Fe_3O_4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1
3
作者 Guoxiang Wang Hongfeng Xu +1 位作者 Lu Lua Hong Zha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809-815,共7页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ields o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have made a great impact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in im- proving capacitor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active carbon/Fe304-NPs nanocom...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ields o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have made a great impact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in im- proving capacitor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active carbon/Fe304-NPs nanocomposites (AC/Fe304-NP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a facile hy- drothermal method and ultrasonic techniqu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TEM) showed that Fe304 nanoparticles (Fe304-NPs) grew along the edge of AC. AC/Fe304-NPs nanocomposites were further used as an electrochemical electrod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tested under magnetization and non-magnetization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in a three-electrode electrochemical device. Micro-magnetic field could improve th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reduce the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enhance the discharge performance. The capacitance enhancement of magnetized electrode was increased by 33.1%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 A/g, and the energy density was improved to 15.97 Wh/kg, due to the addi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Fe304-NPs nanocomposites micro-magnetic field magnetized electrode double-layer capacitor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f new 3-terminal devices for high speed STT-RAM
4
作者 张树超 胡江峰 +1 位作者 陈培毅 邓宁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8,共3页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in transfer torque random access memory(STT-RAM),especially writing speed,we propose three modified 3-terminal STT-RAM cells.A magnetic dynamic process in the new structures was inv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in transfer torque random access memory(STT-RAM),especially writing speed,we propose three modified 3-terminal STT-RAM cells.A magnetic dynamic process in the new structure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The best switching speed of the new structures is 120%faster than that of the rectangular 3-terminal device.The optimized 3-terminal device offers high speed while maintaining the high reliability of the 3-termin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 transfer torque non-volatile memory spin valve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最优时间延迟超声回波补偿的微磁裂纹定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正伟 刘美全 +1 位作者 米东 徐章遂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微磁裂纹信号幅值依赖于裂纹大小和裂纹深度,二者耦合对裂纹的识别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首先运用超声回波的相位延迟技术进行裂纹的深度精确定位和形状初判,然后以此深度和形状信息对微磁信号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解决微磁计算模型的盲... 微磁裂纹信号幅值依赖于裂纹大小和裂纹深度,二者耦合对裂纹的识别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首先运用超声回波的相位延迟技术进行裂纹的深度精确定位和形状初判,然后以此深度和形状信息对微磁信号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解决微磁计算模型的盲搜索问题,实现裂纹的量化计算,进一步改进微磁三维成像技术,最后通过对某机翼裂纹进行成功的识别和定位,证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裂纹 微磁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双主相Nd-Fe-B/Ce-Fe-B周期多层膜磁性能的微磁学模拟研究
6
作者 何经纬 周刚 饶光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24-332,共9页
为了提高永磁薄膜的磁性能以及提高Ce元素的利用率,基于微磁学理论,采用OOMMF软件对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周期多层膜的磁化反转过程进行了模拟,系统地研究了磁化反转过程中磁层厚度和多层膜层数对周期多层膜磁性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永磁薄膜的磁性能以及提高Ce元素的利用率,基于微磁学理论,采用OOMMF软件对双主相Nd_(2)Fe_(14)B/Ce_(2)Fe_(14)B周期多层膜的磁化反转过程进行了模拟,系统地研究了磁化反转过程中磁层厚度和多层膜层数对周期多层膜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体系的剩磁、矫顽力、磁滞回线和磁化反转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磁体的矫顽力机制,为日后制备高含量Ce的高性能磁体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当固定多层膜厚度和层数不变时,随着磁层厚度的增加,体系的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均逐渐减小;周期多层膜的矫顽力机制主要由成核主导;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行取向的周期多层膜的矫顽力和磁能积均优于垂直取向的周期多层膜;周期多层膜总厚度的增加会降低取向对矫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双主相Nd-Fe-B/Ce-Fe-B磁体磁化反转机理的认识,为将来在实验中优化永磁薄膜的磁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模拟 双主相 Nd-Fe-B/Ce-Fe-B周期多层膜 磁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磁的连续油管在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7
作者 程强强 夏桂锁 +2 位作者 于润桥 程东方 周兆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4,共6页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经在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井下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缺陷检测对于保证连续油管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将微磁检测技术引入到连续油管管体的缺陷检测,采用电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油管椭圆度,并建立了油管缺陷的微磁检测等效磁导率计算模型、推导了5个参数计算油管椭圆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连续油管电磁检测系统样机,通过微磁检测装置上均匀安装的6个磁通门测磁传感器和用于椭圆度测量的6个电涡流传感器,获得6个所测量油管在圆周上的距离数据,把第6个涡流传感器用于对椭圆度测量结果进行校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的检测速度可达1m/s,缺陷分辨率为0.1mm,椭圆度检测精度高达1%;可对连续油管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裂纹缺陷和椭圆度缺陷同时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稳定可靠。该项成果为连续油管的快速检测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微磁检测 在线检测 电磁检测 等效磁导率 涡流检测 椭圆度 缺陷
下载PDF
综合小波分析与分形方法进行弱磁异常识别 被引量:7
8
作者 耿喜哲 张春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6-130,125,共6页
利用小波分析塔式算法对单一分形模型数据进行处理 ,结合“随机共振”理论 ,对高精度弱磁异常中的噪声和误差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 ,依据趋势分析方法获得的剩余磁异常 ,提出“加窗移动”最小二乘方法对应用非整数阶微积分的布郎运动正态... 利用小波分析塔式算法对单一分形模型数据进行处理 ,结合“随机共振”理论 ,对高精度弱磁异常中的噪声和误差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 ,依据趋势分析方法获得的剩余磁异常 ,提出“加窗移动”最小二乘方法对应用非整数阶微积分的布郎运动正态随机行走进行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分形 随机共振 弱磁异常 非整数阶微积分 剩余磁异常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高技术磁性薄膜及其产品开发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国钧 褚维 《金属功能材料》 CAS 1999年第6期252-256,共5页
介绍了磁性薄膜的种类、特性、结构和性能。综合研究和评述了开发磁性薄膜的科学和实用意义。就软磁薄膜的品种和应用作了简要评述,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类软磁薄膜是颇为引人关注的。
关键词 磁性薄膜 高记录密度 磁头 微磁器件
下载PDF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的非晶丝微磁传感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骥 邓甲昊 +1 位作者 高珍 宋崧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868-1872,共5页
在FeCoSiB非晶丝材料物理特性基础上,利用Fourier解析法对非晶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展开分析,对它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探讨基于非晶丝传感元件的高灵敏度微磁物理场探测技术及电路实现途径,并以CPLD芯片为核心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实... 在FeCoSiB非晶丝材料物理特性基础上,利用Fourier解析法对非晶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展开分析,对它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探讨基于非晶丝传感元件的高灵敏度微磁物理场探测技术及电路实现途径,并以CPLD芯片为核心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结果证明:传感器在0~60μT的量程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其分辨率可达0.1μT。这就解决了大多数磁传感器对地磁场、生物磁场等微弱物理量无法精确探测的缺陷,从而拓宽了磁传感器在微电子探测领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 微磁传感器 非晶丝 微磁探测 地磁场
原文传递
基于LIGA技术的3K-2型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和制造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卫平 陈文元 +3 位作者 陈迪 吴校生 陈晓梅 徐正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376,共3页
使用同步辐射光和 X射线掩模板的 L IGA技术能够制造大深宽比的三维微结构。详细讨论了基于该技术的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和制造 ,包括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微齿轮 X射线掩模板的 CAD技术、X射线深层光刻、微齿轮的微电铸和微复... 使用同步辐射光和 X射线掩模板的 L IGA技术能够制造大深宽比的三维微结构。详细讨论了基于该技术的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和制造 ,包括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微齿轮 X射线掩模板的 CAD技术、X射线深层光刻、微齿轮的微电铸和微复制 ,以及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微装配。目前已经得到了金属镍的厚度为 40 0μm的太阳轮、行星轮 ,厚度为 2 0 0μm的固定内齿轮、旋转内齿轮 ,其齿数分别为 1 5、1 1、3 6、3 9。用这些微齿轮装配成了一台模数为 0 .0 3 mm、减速比为 44.2、最大外径为 2 mm的微行星齿轮减速器 ,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在直径为 2 mm的电磁型微马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制造 3K-2型微行星齿轮减速器 微齿轮 LIGA 电磁型微马达
下载PDF
基于微磁检测技术的钢杆淬硬层深度定量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斌 王学迁 +3 位作者 刘秀成 张瑞环 邢鹏飞 何存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692,共6页
为将微磁检测原理应用于钢杆淬硬层深度的定量检测,设计了可同步检测切向磁场强度时变信号、磁滞回线和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多功能传感器,从3类微磁信号中提取出共8项特征参数用于淬硬层深度表征.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显著水平小于0.0... 为将微磁检测原理应用于钢杆淬硬层深度的定量检测,设计了可同步检测切向磁场强度时变信号、磁滞回线和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多功能传感器,从3类微磁信号中提取出共8项特征参数用于淬硬层深度表征.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显著水平小于0.07的4项微磁特征参数(即矫顽力Hc、切向磁场强度时变信号的3次谐波幅值A3和谐波畸变因子K、巴克豪森噪声信号蝶形曲线的参数H_(cm)),建立了四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淬硬层深度的预测平均误差仅为3.87%.上述基于多功能传感器的微磁检测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铁磁性杆类构件表面硬化层深度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硬层深度 微磁检测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微磁检测应力和塑性区的磁弹塑耦合理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时朋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41-3353,共13页
金属磁记忆微磁检测方法,利用铁磁材料局部磁性状态的变化,进行应力集中或塑性区域位置及程度的检测与评价.面向微磁信号的定量理论分析可对其工程领域应用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介绍铁磁材料微弱环境磁场下的磁弹塑性本构进展,及其在微磁... 金属磁记忆微磁检测方法,利用铁磁材料局部磁性状态的变化,进行应力集中或塑性区域位置及程度的检测与评价.面向微磁信号的定量理论分析可对其工程领域应用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介绍铁磁材料微弱环境磁场下的磁弹塑性本构进展,及其在微磁信号分析方面的应用.力磁本构关系方面,针对微磁检测弱磁化条件,基于有效场理论构建了受弹塑性载荷铁磁材料的理想磁化本构的显式解析式,并结合接近原理分析了恒定外加微弱磁场下应力-应变对材料磁化强度的影响.检测信号分析方面,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静磁学理论和新建立的磁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并求解了微弱磁场下铁磁试件中弹性应力或塑性区诱导的表面磁信号的二维分析模型.结合实验结果证实其在刻画弹塑性因素对微磁信号影响规律方面的能力,并详细分析了微磁信号的特征量与局部弹性应力或塑性区的尺寸间的相关关系.相比已有力磁本构关系,本文建立的显式解析形式的理想磁化更加简洁,有助于提升对力磁耦合效应的定量化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检测 应力集中 塑性变形 力磁本构 磁弹塑耦合
下载PDF
微磁检测技术在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抗拉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贤贤 何存富 +3 位作者 刘秀成 李鹏 宁梦帅 邢智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利用微磁无损检测方法对Cr12MoV钢和3Cr13钢的屈服强度(R_(p0.2))和抗拉强度(R_(m))进行无损定量预测。首先,采用先淬火后回火的工艺改变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得到不同屈服/抗拉强度的拉伸试样;其次,对2种材料先后进行微磁特征参量测试... 利用微磁无损检测方法对Cr12MoV钢和3Cr13钢的屈服强度(R_(p0.2))和抗拉强度(R_(m))进行无损定量预测。首先,采用先淬火后回火的工艺改变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得到不同屈服/抗拉强度的拉伸试样;其次,对2种材料先后进行微磁特征参量测试和屈服/抗拉强度的测定;然后,分别利用格拉布斯(Grabbs)准则和ReliefF特征筛选方法,剔除系统误差并得到对强度指标敏感的微磁特征参量;最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寻优,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微磁检测方法可以对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行无损定量预测,模型得到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预测平均误差分别小于3%和5%。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微磁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检测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BP神经网络 无损检测 RELIEFF
基于微磁理论的镀层工件裂纹检测仪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桂琴 徐章遂 +1 位作者 王锋 周海林 《仪表技术》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以具有镀层的铁磁零部件的裂纹检测为背景,阐述了微磁裂纹检测仪的主要原理、裂纹特征二次梯度提取及裂纹检测的实现。
关键词 镀层零件 微磁检测 二次梯度
下载PDF
微磁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少华 林恬盛 张红英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62-1366,共5页
针对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综合电镀废水效率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微磁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考察了磁种粒径、磁种用量和PAM(聚丙烯酰胺)用量对沉降速率及磁种回收率的影响。在pH为11.5,磁种粒径为37μm,磁种用量为0.8 ... 针对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综合电镀废水效率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微磁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考察了磁种粒径、磁种用量和PAM(聚丙烯酰胺)用量对沉降速率及磁种回收率的影响。在pH为11.5,磁种粒径为37μm,磁种用量为0.8 g/L,0.2%PAM溶液用量为4 mL/L的优化条件下,微磁絮凝沉降速率为16.81 mm/s,是常规化学沉降速率的13.6倍,此时磁种回收率为98.5%,磁种运营成本约0.024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电镀废水 微磁絮凝 磁种 沉降
下载PDF
材料损伤电磁无损检测与评估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金忠 沈功田 +3 位作者 郑阳 俞跃 武新军 陈振茂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8年第2期1-4,15,共5页
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工业设备向着极端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使得设备结构形式和损伤模式多样化;另外数量众多的工业设备在役安全评定缺少全面的检测数据支撑。电磁无... 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工业设备向着极端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使得设备结构形式和损伤模式多样化;另外数量众多的工业设备在役安全评定缺少全面的检测数据支撑。电磁无损检测具有快速、非接触的优势。针对不同材料和损伤模式的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呈现多样化,在检测机理、仪器和工艺上存在较大区别。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牵头下,20家产学用单位共同申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专项项目"材料损伤电磁无损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制"并获得立项。本文主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及总体研究方案、预期主要研究成果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 微磁检测 红外检测 太赫兹检测
下载PDF
高温超导技术在微磁传感器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三胜 郭强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79,共8页
磁传感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将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于磁信号测量成为超导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探讨了高温超导材料在微弱磁场测量方面的主要应用,介绍了三种在微弱磁场测量方面能达到或有希... 磁传感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将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于磁信号测量成为超导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探讨了高温超导材料在微弱磁场测量方面的主要应用,介绍了三种在微弱磁场测量方面能达到或有希望达到f T量级的传感器。其中包括:基于约瑟夫森结效应的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基于超导零电阻效应的巨磁电阻(GMR)磁传感器和由文章作者所在的实验室提出的巨磁阻抗(GMI)/超导复合磁传感器。文章重点介绍了GMI/超导复合磁传感器,并对此传感器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传感器 超导量子干涉器 巨磁阻抗磁传感器 巨磁电阻磁传感器
原文传递
微型磁瓦表面线缺陷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露滨 李俊峰 沈军民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1-959,共9页
针对微型磁瓦图像对比度低、纹理背景复杂、亮度不均匀、缺陷区域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型磁瓦表面线缺陷视觉检测方法。首先,构造自适应静态掩膜,屏蔽微型磁瓦轮廓;其次,采用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抑制微型磁瓦表面纹理;进而,构... 针对微型磁瓦图像对比度低、纹理背景复杂、亮度不均匀、缺陷区域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型磁瓦表面线缺陷视觉检测方法。首先,构造自适应静态掩膜,屏蔽微型磁瓦轮廓;其次,采用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抑制微型磁瓦表面纹理;进而,构造动态掩膜自下而上扫描磁瓦图像,提取线缺陷区域;最后,在开发的微型磁瓦视觉检测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缺陷提取算法能够较准确提取出磁瓦表面图像的线缺陷,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为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磁瓦 掩膜 扩散方程 线缺陷
原文传递
双金属复合管缺陷微磁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润桥 万冠杰 +1 位作者 胡博 饶晓龙 《焊管》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为了将微磁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双金属复合管的缺陷检测,针对双金属复合管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磁检测技术。以人工预制腐蚀缺陷的双金属管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磁检测仪,对复合管管体及焊缝腐蚀缺陷进行检测。研究结... 为了将微磁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双金属复合管的缺陷检测,针对双金属复合管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磁检测技术。以人工预制腐蚀缺陷的双金属管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磁检测仪,对复合管管体及焊缝腐蚀缺陷进行检测。研究结果验证了微磁检测技术在复合管管体及焊缝缺陷检测中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焊缝缺陷,将采集到的信号剔点、差分放大及滤波处理后,微磁检测技术仍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微磁检测 缺陷 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