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轮毂锻造组织缺陷有限元分析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微 谷艳飞 +3 位作者 董春法 杨秀芝 王向杰 官英平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42,共7页
为了消除6061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中极易出现的组织缺陷,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采用Deform-3D软件对高钛6061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轮毂热锻过程中变形温度、变形速率以及变形量对组织缺陷产生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 为了消除6061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中极易出现的组织缺陷,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采用Deform-3D软件对高钛6061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轮毂热锻过程中变形温度、变形速率以及变形量对组织缺陷产生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现有的成形工艺,获得了用来控制组织缺陷产生的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即高温预锻、低温终锻、降低预锻变形量、增大终锻变形量和增大变形速率。根据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成形工艺能够有效控制铝合金轮毂锻造组织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轮毂 锻造 组织缺陷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半绝缘砷化镓单晶中的晶体缺陷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岳生 张春玲 +3 位作者 刘彩池 唐蕾 王海云 郝景臣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18-722,共5页
通过化学腐蚀、金相显微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 X射线异常透射形貌等技术 ,研究了半绝缘砷化镓单晶中的位错和微缺陷 .实验发现用常规液封直拉法制备出的直径大于或等于 75 mm的半绝缘砷化镓单晶在晶体周边区域 ,一般都有由... 通过化学腐蚀、金相显微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 X射线异常透射形貌等技术 ,研究了半绝缘砷化镓单晶中的位错和微缺陷 .实验发现用常规液封直拉法制备出的直径大于或等于 75 mm的半绝缘砷化镓单晶在晶体周边区域 ,一般都有由高密度位错的运动和反应而形成的蜂窝状网络结构 ,并且位错和微缺陷之间 ,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位错吸附微缺陷 ,微缺陷缀饰位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AAS 微缺陷 位错
下载PDF
岩体内应力波传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梦 范立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2-814,共13页
岩体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波传播特性是岩体工程动态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天然岩体内广泛存在着从细观缺陷到宏观节理等不同尺度的不连续结构面,影响应力波的传播,导致应力波能量的衰减.岩体内的细观缺陷和宏观节理对应力波传播... 岩体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波传播特性是岩体工程动态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天然岩体内广泛存在着从细观缺陷到宏观节理等不同尺度的不连续结构面,影响应力波的传播,导致应力波能量的衰减.岩体内的细观缺陷和宏观节理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充分认识不同尺度的不连续面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对岩体工程动态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应力波在细观缺陷岩体内的衰减机制,详细介绍了研究细观缺陷岩体内应力波传播的波散射方法、等效弹性模量方法、等效黏弹性连续介质方法,对比总结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其次,分析了应力波在宏观节理岩体内的透、反射机制,系统介绍了研究宏观节理岩体内应力波传播的位移不连续方法和等效连续介质方法,重点概述了这2种方法的优缺点.再次,总结了双尺度不连续结构面岩体内应力波传播的分析方法,在同一框架内分析了双尺度不连续结构面岩体内应力波的传播规律,阐明了细观缺陷和宏观节理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不同作用机理.最后,结合深部岩体工程、极地岩体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展望了应力波分析方法在极端环境下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应力波传播 衰减 细观缺陷 宏观节理 双尺度不连续
下载PDF
二次时效变形对Cu-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景皓 蒋尧 +3 位作者 诸叶斌 古睿聪 刘瑛 王经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2-1039,共8页
微观缺陷是金属材料机械、物理性能的重要调控媒介。基于微观缺陷调控设计和Zr元素微合金化,利用多道次大塑性变形与时效工艺结合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的Cu-0.08%(质量分数)Zr合金。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 微观缺陷是金属材料机械、物理性能的重要调控媒介。基于微观缺陷调控设计和Zr元素微合金化,利用多道次大塑性变形与时效工艺结合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的Cu-0.08%(质量分数)Zr合金。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合金在制备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化,并对Cu-Zr合金的机械、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组织表征表明:通过添加微量Zr元素, Cu-Zr合金先是从等径角变形(ECAP)的过饱和固溶体转变为一次时效后的Zr偏析稳定的超细晶合金,接着通过低温轧制制备出纳米尺度的Cu-Zr合金片层组织。性能测试表明, Cu-Zr合金经过EACA(ECAP+aging+cryo-rolling+aging,简称为EACA)处理后获得高硬度(HV 192.6)和高电导率(82.5%IACS)的良好搭配。分析认为,其高强度来源于细晶强化、偏析强化和退火强化等多强化机制的耦合,而高导电性则是由于基体内部低的元素固溶量和低的晶格畸变。本文为高电导Cu合金的强化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有望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R合金 微合金化 微观缺陷 偏析 退火强化
原文传递
真空高阻区熔Si单晶中的微缺陷及其少子寿命 被引量:6
5
作者 闫萍 张殿朝 +1 位作者 庞丙远 索开南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通过在Ar气氛及真空环境中进行的高阻区熔Si单晶生长实验,分析了晶体直径、晶体生长环境及晶体生长速率对晶体中微缺陷及少子寿命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单晶生长实验表明,与在Ar气氛下的单晶生长相比,在真空环境下采用较低的晶... 通过在Ar气氛及真空环境中进行的高阻区熔Si单晶生长实验,分析了晶体直径、晶体生长环境及晶体生长速率对晶体中微缺陷及少子寿命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单晶生长实验表明,与在Ar气氛下的单晶生长相比,在真空环境下采用较低的晶体生长速率即可生长出无漩涡缺陷的单晶,而当晶体生长速度较高时,尽管可以消除漩涡,但单晶的少子寿命却有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硅单晶 微缺陷 少子寿命
下载PDF
超声场对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微观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芦川译 李瑞卿 +2 位作者 钟贞涛 曹飞 李晓谦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为了探究功率超声对ф1 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微观缺陷的影响,对试样打磨抛光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光学显微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铸锭氧化夹杂含量显著减少(下降了21%),缺陷平均尺寸从10.606μm减小到8.096μm,下降了23.... 为了探究功率超声对ф1 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微观缺陷的影响,对试样打磨抛光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光学显微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铸锭氧化夹杂含量显著减少(下降了21%),缺陷平均尺寸从10.606μm减小到8.096μm,下降了23.7%,但是超声铸锭微观缺陷数量有所增加(由2 452上升到3 786)。功率超声可以有效抑制大规格铝合金铸锭中大尺寸微观缺陷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超声 氧化夹杂 微观缺陷 晶粒细化
原文传递
非掺半绝缘砷化镓中的杂质与微缺陷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卫忠 牛新环 +2 位作者 王海云 刘彩池 徐岳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用化学腐蚀法、金相显微观察、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EPMA)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X)等手段,对φ76mm非掺杂(ND)半绝缘砷化镓(SI-GaAs)单晶中微缺陷、碳的微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晶体周边区域,由高密度位错运... 用化学腐蚀法、金相显微观察、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EPMA)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X)等手段,对φ76mm非掺杂(ND)半绝缘砷化镓(SI-GaAs)单晶中微缺陷、碳的微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晶体周边区域,由高密度位错运动和反应形成胞状结构,该胞状结构的本质就是晶体结晶时形成的小角度晶界,且位错与微缺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杂质碳在胞壁、近胞壁和完整区的含量依次降低,存在条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AAS 微缺陷 位错 AB腐蚀 杂质碳
下载PDF
压差激活密封剂的微缺陷自适应修复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林 刘书杰 +3 位作者 许明标 冯桓榰 邢希金 邓佳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6-694,共9页
压差激活密封剂是一种适用于油气井管柱微泄漏快速、安全修复的新技术,目前关于该体系的应用及理论研究报道较少。采用室内实验、结构表征、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压差激活密封剂制备、微形貌检测、密封性能评价、压差... 压差激活密封剂是一种适用于油气井管柱微泄漏快速、安全修复的新技术,目前关于该体系的应用及理论研究报道较少。采用室内实验、结构表征、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压差激活密封剂制备、微形貌检测、密封性能评价、压差激活机理分析、自适应密封动力学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压差激活密封剂是一种多分散相体系,分散相为水化胶粒,具有微米级层状体型结构,是确保压差激活密封性能的关键组分;在5~15 MPa压差范围内,密封剂能够在150 s内穿透丝扣滑脱及漏缝孔隙形成韧性固体屏障,有效封堵不同类型微缺陷;基于水化胶粒的分子形态与稳定性间关系,提出了压差激活密封流体的液-固转化构效假设,建立了漏点压差的自适应密封力学-化学耦合模型;分析了复合液滴在环境液体压差下的受力状态,采用LES-VOF方法模拟了复合液滴在环境液体射流场的变形与破碎动力学行为,研究了水化胶粒的去水化动态演化过程,表层水化膜的射流变形显著大于胶核,可发生振荡破裂使胶核活化聚结,进而充填固化封堵微缺陷。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为进一步研究压差激活密封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激活密封剂 微缺陷 自适应修复 复合液滴 射流变形 力学-化学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晶体生长速度对硅单晶微缺陷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常麟 崔彬 +3 位作者 周旗钢 戴小林 吴志强 肖清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为300 mm直拉硅单晶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硅单晶体中微缺陷的类型和分布随不同晶体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随着晶体生长速度的不断增大,硅单晶体中以空位为主的微缺陷区域逐渐增大,如水晶起源粒子(crystal origi...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为300 mm直拉硅单晶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硅单晶体中微缺陷的类型和分布随不同晶体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随着晶体生长速度的不断增大,硅单晶体中以空位为主的微缺陷区域逐渐增大,如水晶起源粒子(crystal originated particles,COP),以间隙原子为主的微缺陷区域逐渐减小,同时,间隙型微缺陷的浓度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空位型微缺陷的浓度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晶体生长速度的不断增大,硅单晶体中间隙型微缺陷的浓度与空位型微缺陷的浓度近似相等的区域先增大,后减小。通过Cu缀饰实验和流体图案缺陷(flow pattern defect,FPD)密度测量,将所得微缺陷类型、浓度的实验结果与晶体生长速度对硅晶体微缺陷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硅单晶 晶体生长速度 微缺陷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稀土镁合金铸件表面微观缺陷形成机理及修复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舸 江善尧 +3 位作者 肖旅 王征远 李宝辉 董喜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164,共6页
VW63Z稀土镁合金铸件表面微观缺陷经过荧光检测的结果表现为“条状荧光”现象,当该缺陷出现在铸件非加工面时,由于无法经过机械加工去除将直接导致铸件报废。本文探究了铸件表面缺陷的微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微观缺陷主要成分为... VW63Z稀土镁合金铸件表面微观缺陷经过荧光检测的结果表现为“条状荧光”现象,当该缺陷出现在铸件非加工面时,由于无法经过机械加工去除将直接导致铸件报废。本文探究了铸件表面缺陷的微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微观缺陷主要成分为稀土氧化物的双层氧化膜,其中部分存在夹杂物;金属液汇流导致表面微观缺陷更易形成。应用激光熔凝技术对铸件表面微观缺陷进行处理,当平顶激光束输出功率为800 W时,重熔层组织呈树枝晶形貌特征,晶粒细小并与基体结合良好,重熔层深度约为915μm,控制铸件热影响范围的同时基本可以修复铸件表面缺陷,原缺陷位置荧光检测未见条纹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微观缺陷 激光熔凝
下载PDF
微结构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玲玲 刘宏宇 殷秋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8,共8页
NiTi形状记忆合金复杂的相变与塑性变行为与其微结构演化密切相关。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文章研究了晶界、初始微缺陷对于NiTi合金动力学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能是影响多晶NiTi合金相变应力的主控因素之一。随着晶界能的减小,... NiTi形状记忆合金复杂的相变与塑性变行为与其微结构演化密切相关。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文章研究了晶界、初始微缺陷对于NiTi合金动力学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能是影响多晶NiTi合金相变应力的主控因素之一。随着晶界能的减小,马氏体相变应力逐渐减小。另外,刃型位错条件下,NiTi合金主要发生B19塑性滑移。Ti空位缺陷与螺型位错条件下,存在B19→B19’相变行为与塑性变形竞争。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影响NiTi合金塑性变形模式。Ti空位缺陷条件下,以塑性滑移变形为主导。螺型位错条件下,以孪晶塑性变形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晶界 微缺陷 相变
下载PDF
Detecting the micro-defects in the GaAs materials by time resolved emissions 被引量:2
12
作者 Zhongliang Pan Ling Chen +1 位作者 Guangzhao Zhang Peiheng W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16期1838-1844,共7页
The GaAs material is a maj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and it has high electron transfer rate and direct transition energy band structure.The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fabricated on the GaAs substrates have a lot o... The GaAs material is a maj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and it has high electron transfer rate and direct transition energy band structure.The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fabricated on the GaAs substrates have a lot of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pe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Small perturbations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GaAs materials can lead to defects.The defects in the GaAs materials can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detecting the micro-defects in GaAs materials by using time resolved emissions.In this method,the micro-defects in GaAs materials are detected by making use of the photon emission features of microdefects.The strength of the emitted photons from the micro-defects is increased by applying the electric current or the periodic pulse signals to GaAs materials.The singlephoton detect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photon emissions of the micro-defects.The time resolved photon emissions and single-photon detection are used to record and compare the amounts of the emitted photons that come from the given regions of the normal GaAs materials and the defective GaAs materials.A lot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defects in the GaAs materials can be detected by using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材料 微观缺陷 排放检测 时间分辨 排放量 GAAS衬底 光子发射 单光子探测
原文传递
Weld Defects in Laser-Welded 7A52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Plates with Varying Thicknesses
13
作者 Dajiang Chen Dabin Zhang +3 位作者 Bo Su Zhijian Lai Jijiao Yin An Zh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4期406-421,共16页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 method suitable for welding 7A52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plates with continuously varying thicknesses and the causes of microscopic defects in welds in order to improve welding quali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 method suitable for welding 7A52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plates with continuously varying thicknesses and the causes of microscopic defects in welds in order to improve welding quality.Comparativ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weld defects and deformation when welding the aluminum alloy plates with varying thicknesses at constant laser power.The laser power required for melting welds at varying-thickness positions was estimated.Weld defects and deformation when welding aluminum alloy plates with varying thicknesses at con-tinuous variable laser power were detected.The causes of microscopic weld defects during constant-power welding were analyzed.The welding defects and deformation and the welding quality were improved by welding aluminum alloy plates at continuous variable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 continuous variable laser power micro-defects deformations
下载PDF
CVD多层涂层断裂方式及失效的微观机理分析
14
作者 赵溪朦 孙本哲 祁阳 《硬质合金》 CAS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以TiN/Al_(2)O_(3)/TiAlCNO/TiCN/TiN CVD多层涂层为对象研究了CVD多层涂层的断裂方式和失效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多层涂层的断裂形貌和涂层界面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多层涂层的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Al_(2)O_(3)/... 本文以TiN/Al_(2)O_(3)/TiAlCNO/TiCN/TiN CVD多层涂层为对象研究了CVD多层涂层的断裂方式和失效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多层涂层的断裂形貌和涂层界面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多层涂层的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Al_(2)O_(3)/TiAlCNO/TiCN涂层界面微观组织疏松有微裂纹等缺陷。采用电子探针分析了多层涂层界面的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TiN/基体界面依靠机械结合、吸附结合、扩散结合和化学结合,界面强度高;Al_(2)O_(3)/TiAlCNO界面仅依靠吸附结合,界面强度低。通过计算得出多层涂层中存在残余热应力,它使多层涂层中产生较多微裂纹。因此,多层涂层失效源于涂层中微裂纹,界面结合强度低会加速涂层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方式 失效机理 多层涂层 涂层界面 微观缺陷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喷涂层接触疲劳性能和寿命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秀从 李国禄 +1 位作者 王海斗 康嘉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101,126,共7页
热喷涂层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致使其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裂纹、孔隙等微观缺陷,对涂层的接触疲劳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及发展。热处理不但可以改善涂层表面完整性,而且还能提高其滚动接触疲劳性... 热喷涂层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致使其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裂纹、孔隙等微观缺陷,对涂层的接触疲劳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及发展。热处理不但可以改善涂层表面完整性,而且还能提高其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较全面地分析比较了重熔、化学热处理、热等静压等工艺的不同,综述了各工艺对涂层接触疲劳性能和寿命演变规律的影响,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热喷涂层 接触疲劳 疲劳寿命 微缺陷
下载PDF
包含细微缺陷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件结构弯曲性能表征
16
作者 杨增钦 陈柏淼 +3 位作者 尚福林 侯德门 马小飞 王辉 《空间电子技术》 2020年第1期58-70,共13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CFRP)复合材料管件结构力学性能受其内部细微缺陷的影响。对前期经历过恒温蠕变(25℃、60℃、100℃)和温度循环蠕变试验(-60℃~100℃)的CFRP管件,开展准静态弯曲加载测试和微观观测研究,分析细观缺陷对管件弯曲性能的...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CFRP)复合材料管件结构力学性能受其内部细微缺陷的影响。对前期经历过恒温蠕变(25℃、60℃、100℃)和温度循环蠕变试验(-60℃~100℃)的CFRP管件,开展准静态弯曲加载测试和微观观测研究,分析细观缺陷对管件弯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CFRP管件中的基体微裂纹和微孔洞开展理论建模,建立包含特定微裂纹密度和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本构关系。以基体裂纹和平面圆形孔洞为例,分析了两种细观缺陷对材料刚度性能的影响,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上述损伤模型能够预测由于微裂纹和微孔洞引起的材料刚度性能下降。进而以微裂纹密度和孔隙率为内变量,建立兼顾微观损伤响应和宏观性能表征的CFRP管件力学性能分析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CFRP管件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CFRP管件由蠕变损伤导致的弯曲性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管件 细微缺陷 弯曲性能 损伤力学模型 损伤变量
下载PDF
ZL101/SiCp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缺陷分析
17
作者 俞应炜 徐平安 李智勇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0年第1期96-99,共4页
对于高增强体含量的复合材料,其材料的致密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冷等静压结合热等静压的方式制备SiCp/Al复合材料克服了这个困难,实现净成形,具有工艺简单等优点,使用180#α-SiC颗粒作为增强体,体积分数为20%,同时采用ZL101铝粉作为... 对于高增强体含量的复合材料,其材料的致密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冷等静压结合热等静压的方式制备SiCp/Al复合材料克服了这个困难,实现净成形,具有工艺简单等优点,使用180#α-SiC颗粒作为增强体,体积分数为20%,同时采用ZL101铝粉作为基体,其中采用冷等静压方法能制备出冷坯料材料的理论密度可达75%,后续采用热等静压制备出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致密性良好,颗粒分布均匀,无明显的聚集现象。同时结合SEM和EDS对界面的分析表明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产生的缺陷主要是增强体碳化硅颗粒和铝基体结合的界面处有细小的气孔存在,使材料的有效承载面积减小,最终导致材料破断。初步分析了复合材料微缺陷产生的机理。界面处反应生成的界面相对于复合材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1/SiCp复合材料 微缺陷 机理
下载PDF
降感环三甲撑三硝胺微缺陷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18
作者 闫冠云 黄朝强 +4 位作者 夏庆中 陈波 黄明 聂福德 吴忠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含能材料降感RDX微缺陷结构,给出降感RDX样品材料内部微缺陷尺寸及微缺陷数量信息,分析了降感RDX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微缺陷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感RDX微缺陷数量密度随晶体粒度增加逐渐降低,微缺陷特征尺度变化较小...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含能材料降感RDX微缺陷结构,给出降感RDX样品材料内部微缺陷尺寸及微缺陷数量信息,分析了降感RDX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微缺陷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感RDX微缺陷数量密度随晶体粒度增加逐渐降低,微缺陷特征尺度变化较小,另外还存在部分择优取向分布特征的微缺陷,微缺陷密度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降感RDX 微缺陷
下载PDF
高温退火时NTDFZSi中产生的过剩载流子
19
作者 张维连 王志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了消除辐照损伤,获得准确的目标电阻率,中子嬗变掺杂区熔硅(NTDFZSi)通常采用750~850℃-2h的退火工艺。实践中发现,采用上述工艺退火后的NTDFZSi在大于1150℃-5h退火时,会出现电阻率下降的现象... 为了消除辐照损伤,获得准确的目标电阻率,中子嬗变掺杂区熔硅(NTDFZSi)通常采用750~850℃-2h的退火工艺。实践中发现,采用上述工艺退火后的NTDFZSi在大于1150℃-5h退火时,会出现电阻率下降的现象,下降幅度在10%~30%左右。不中照的FZSi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这表明,在1150℃以上长时间退火时,NTDFZSi中产生了过剩载流子,本文研究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机理及其与辐照通量和原始晶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表明原始晶体微缺陷密度越高,辐照通量越大,电阻率偏离的程度越明显。本文认为多余载流子的产生来源于中子辐照造成的晶格损伤缺陷,并与原始单晶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中子嬗变 掺杂区熔硅 载流子 退火
下载PDF
非掺杂LEC砷化镓晶体中砷沉淀和位错关联性质
20
作者 朱蓉辉 曾一平 +4 位作者 卜俊鹏 惠峰 郑红军 赵冀 高永亮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79-1782,共4页
通过使用激光散射扫描的方法,定性地研究非掺杂半绝缘LEC砷化镓(100)方向生产的晶体中砷沉淀在晶体径向截面分布,得到了在一种特定热场中生长的晶体中存在4个砷沉淀的聚集中心结论,而这4个聚集中心却正好是晶体上位错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 通过使用激光散射扫描的方法,定性地研究非掺杂半绝缘LEC砷化镓(100)方向生产的晶体中砷沉淀在晶体径向截面分布,得到了在一种特定热场中生长的晶体中存在4个砷沉淀的聚集中心结论,而这4个聚集中心却正好是晶体上位错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作者主要研究了这种分布和位错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形成过程,并得出在晶体生长及后期退火过程中,位错在晶体中起到了输送砷原子的管道作用,加速了砷原子在晶体中的扩散过程,导致网格位错密集区的大直径砷沉淀的密度相对位错稀疏区和位错线区的砷沉淀密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LEC 砷沉淀 微缺陷 位错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