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1
1
作者 杨凌云 王敏 +2 位作者 龚雪 李其爱 晏洪波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和微针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和微针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1~3个月,治疗2~8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从(61±11)分降至(45±15)分,对照组评分从(57±14)分降至(4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疗效均随治疗次数增多而明显提高.观察组46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18/22)、100.0%(24/24),对照组40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16/20)、100.0%(20/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达相似疗效时,治疗周期观察组为(6.8±1.6)个月,对照组为(20.8±4.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对照组5例术后出现红斑和色素沉着.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和单纯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均有较好疗效,但联合治疗见效快,并发症少,治疗周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微针 痤疮瘢痕
原文传递
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静岚 孔红武 +3 位作者 杜晶晶 洪丽琴 张咏梅 周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306-4308,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预防及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均实行首次化疗采用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进行单纯药物预防,第2疗程化疗则采用在药物...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预防及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均实行首次化疗采用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进行单纯药物预防,第2疗程化疗则采用在药物预防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埋豆加内关埋针干预治疗,连续3d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第1天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第2、3天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可有效防治因化疗而引起的迟发型恶心、呕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 微针 化疗 内关穴 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水光注射联合微针疗法对面部年轻化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媛媛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水光注射联合微针导入疗法在面部年轻化作用中的疗效,探讨水光注射联合微针疗法分层次治疗在面部年轻化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面部肌肤自然老化患者50例,临床排除外因导致的瞬间衰老的疾病。随机将案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观察水光注射联合微针导入疗法在面部年轻化作用中的疗效,探讨水光注射联合微针疗法分层次治疗在面部年轻化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面部肌肤自然老化患者50例,临床排除外因导致的瞬间衰老的疾病。随机将案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用韩国DermaShine型号为Panas1-Ds-10第1代德玛莎5针针头仪器,注射用药透明质酸(无交链型)进行水光注射,微针滚轮导入(伊肤泉)MT活化抗衰老套组,即时治疗后外敷骨胶原水晶面膜和红光照射修复治疗。治疗组:患者每次先后接受水光注射治疗、微针导入、红光照射治疗3次,间隔1个月1次。对照组:仅接受水光注射治疗3次,间隔1个月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借助美国VISIA皮肤检测仪进行监测,由临床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水光注射联合微针疗法从肌肤的不同层次进行治疗,在改善肤色及肌肤质地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干纹,使肌肤紧实,为面部年轻化提供了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注射 微针 面部年轻化 透明质酸
下载PDF
无痛注射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4
作者 齐迎春 李岩 +2 位作者 金敬福 王京春 丛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9期34-36,48,共4页
无痛注射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医疗工程领域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经济效益或经济作用,更在于它的社会效益。分析了注射疼痛的产生原因,总结归纳了无痛注射机理,介绍了各种无痛注射技术(如:微型针... 无痛注射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医疗工程领域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经济效益或经济作用,更在于它的社会效益。分析了注射疼痛的产生原因,总结归纳了无痛注射机理,介绍了各种无痛注射技术(如:微型针头、无针注射、减阻注射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疼痛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述,最后对无痛注射技术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注射 微型针头 无针注射 仿生减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潘海燕 洪刚 +3 位作者 桑茂生 张鑫 廖兴强 杨发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030-1034,共5页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病种,以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流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多久治难愈,常呈阵发性或突发性。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等范畴。西医治疗此病多采用避免疗法、抗组胺治疗、激...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病种,以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流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多久治难愈,常呈阵发性或突发性。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等范畴。西医治疗此病多采用避免疗法、抗组胺治疗、激素类治疗或异性免疫疗法,虽在一定程度有改善作用,但极易复发且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中医药尤其是针灸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独特的优势,且方法纷呈。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行评述,总结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针灸 综述 毫针 穴位注射 灸法 穴位埋线 微针
下载PDF
微针经皮给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凤 金凡茂 +3 位作者 赵昱 余正勇 胡园 高鹏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9-152,共4页
动物药物含有大量多肽且其生物活性较强,注射、口服、皮下均不失其生物特性,因此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并且结合中国传统医学针灸、穴位疗法和经皮给药技术创造了微针技术。微针经皮给药技术的研发日趋成熟,微针给药高效、安全、无痛、低成... 动物药物含有大量多肽且其生物活性较强,注射、口服、皮下均不失其生物特性,因此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并且结合中国传统医学针灸、穴位疗法和经皮给药技术创造了微针技术。微针经皮给药技术的研发日趋成熟,微针给药高效、安全、无痛、低成本,具有临床运用的可能。本文阐述了微针的特点、分类及近几年微针在科研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本文也简述了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为今后更方便的了解微针及微针的制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经皮给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的效果临床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丽芬 程波 +2 位作者 赵雁 方芳 纪明开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8月间收治的50例痤疮凹陷性疤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接受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 目的观察和评价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8月间收治的50例痤疮凹陷性疤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接受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接受常规治疗,评估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联合微针疗法治疗痤疮凹陷性疤痕比单用超脉冲CO_2 false点阵激光有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改善患者受损皮肤(这个最好在结果里有,才能下这个结论,因此建议结果里再附上一个愈合时间的比较表格),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 false点阵激光 微针 痤疮凹陷性疤痕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亚川 秦高平 +3 位作者 张振信 孙阳 薛郝璇 吴红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止痛效果和疗效。方法将150例接受面部微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治疗部位,20min后,再行微针治疗;对照组行微针治疗。所有患者每次治疗时评...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止痛效果和疗效。方法将150例接受面部微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治疗部位,20min后,再行微针治疗;对照组行微针治疗。所有患者每次治疗时评价疼痛;评价治疗效果采用自我评估法,共4次治疗,每间隔15~20d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止痛率为74.38%。对照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4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表面麻醉中,止痛效果好,患者的依从性高,治疗过程中配合,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利多卡因 乳膏 面部皮肤病
下载PDF
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曦 舒晓红 +4 位作者 李朝霞 邹琳 霍维 汤莹 李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受试者,每3周1次微针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和第8周使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皮肤显微镜及活性皮肤...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女性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面部皮肤老化的女性受试者,每3周1次微针治疗,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和第8周使用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皮肤显微镜及活性皮肤表面分析系统、皮肤弹性测试仪、三刺激色度计、皮肤光泽度测试探头和皮肤黑色素测试仪对受试者面部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后,面部皮肤皱纹、弹性、肤色、黑素指标和亮度改善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女性面部皮肤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微针 皮肤老化 无创评价 定量评价
下载PDF
“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泳坚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以"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超短波治疗。2组均治疗1... 目的:观察以"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超短波治疗。2组均治疗1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强度(PP)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扳机点"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扳机点 小针刀 推拿
原文传递
微针刺入皮肤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祥清 吴承伟 周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8,共6页
微针作为一种全新的经皮给药技术,由于无痛性、微创,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微针刺入皮肤的力学机理不仅有助于设计最优的微针材料和形貌,也有利于更好发挥微针在药物输送中的作用。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微针作为一种全新的经皮给药技术,由于无痛性、微创,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微针刺入皮肤的力学机理不仅有助于设计最优的微针材料和形貌,也有利于更好发挥微针在药物输送中的作用。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考虑不同皮肤层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失效和破坏,对微针刺入皮肤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形象地揭示了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微针与皮肤的相互作用机理。讨论了刺入过程中皮肤的变形和破坏及微针受力随刺入位移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微针刺破皮肤时的刺入力大小,并详细分析了微针形状参数(尖端端面面积、针壁角、壁厚等)对刺入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微针尖端端面面积以及微针壁角是微针刺入多层结构皮肤的主要控制参数,而微针壁厚对刺入力的影响较小。另外,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数值模拟结果同实验观察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能为微针给药系统及微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皮肤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刺入力
下载PDF
中药经皮微针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雅芝 宁洪鑫 +5 位作者 张彦昕 李欣 李梦艺 李祎亮 侯文彬 王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50-2559,共10页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剂形式,具有微创、无痛的优势,可以克服其他经皮递送系统吸收差的潜在缺陷,穿透角质层实现药物递送。中药经皮微针是将中药以微针形式或在微针帮助下输送至真皮层,通过微循环进入血液,到达治疗部位。对固体中药经...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剂形式,具有微创、无痛的优势,可以克服其他经皮递送系统吸收差的潜在缺陷,穿透角质层实现药物递送。中药经皮微针是将中药以微针形式或在微针帮助下输送至真皮层,通过微循环进入血液,到达治疗部位。对固体中药经皮微针、涂层中药经皮微针、可溶性中药经皮微针、水凝胶中药经皮微针和中空中药经皮微针的优缺点和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多中药经皮微针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中药 经皮 制剂 固体微针 涂层微针 中空微针 可溶性微针 水凝胶微针
原文传递
微针辅助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晨 夏旭 +2 位作者 高文彦 曾珊珊 叶金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5-973,共9页
微针辅助药物经皮给药系统(micro-needle assis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MN-assisted TDDS)是指利用微针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微针穿透角质层形成微孔通道,然后给予经皮给药制剂使药物通过微孔通道渗透进入皮肤的给药方式。... 微针辅助药物经皮给药系统(micro-needle assis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MN-assisted TDDS)是指利用微针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微针穿透角质层形成微孔通道,然后给予经皮给药制剂使药物通过微孔通道渗透进入皮肤的给药方式。与单独使用透皮制剂相比,微针辅助经皮给药可以明显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速率,并且能促进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物质以及水溶性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在经皮给药系统研究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从药物经皮促进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等方面对微针辅助经皮给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微针辅助经皮给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经皮给药系统 透皮吸收 微孔通道 综述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phase change performance of Na_2HPO_4·12H_2O@poly(lactic acid) capsules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4
14
作者 Na Fan Lang Chen +3 位作者 Guoyong Xie Donghong Yin Chak-Tong Au Shuangfeng Yi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95-700,共6页
Micro-encapsulated phase-change materials(micro PCMs) with Na_2 HPO_4·12 H_2 O encapsulated in poly(lactic acid)(PLA) shell were prepared by a solvent evapora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that involves the use of a ... Micro-encapsulated phase-change materials(micro PCMs) with Na_2 HPO_4·12 H_2 O encapsulated in poly(lactic acid)(PLA) shell were prepared by a solvent evapora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that involves the use of a coaxial needle. The effects of PLA concentration, stirring speed, injection rate of core and shell solutions, and polyvinyl alcohol(PVA) concentration on phase chang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microP C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The capsules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re about 2 mm in diameter and show a latent heat of up to 122.2 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ncapsulated PHASE-CHANGE materials Na2HPO4·12H2O Coaxial needle Poly(lactic aci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APSULE
下载PDF
医用聚合物柔性皮肤给药微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秀婷 张亚军 +2 位作者 李慧中 庄俭 吴大鸣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0,54,共4页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微针成为科技界的研究热点,并且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针的应用改善了过去药物注射所遇到的疼痛、效率低下等缺点,显著提高了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注射的性能。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应用广泛...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微针成为科技界的研究热点,并且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针的应用改善了过去药物注射所遇到的疼痛、效率低下等缺点,显著提高了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注射的性能。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应用广泛、价廉、生物相容性好且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聚合物微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近年来聚合物微针的加工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运用微注射加工聚合物微针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 微电子机械系统 聚合物 微针 微注射
下载PDF
低能量微针电灼治疗汗管瘤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成 曾抗 +6 位作者 孙乐栋 江丽芬 于娜沙 何思金 王冰 胡群 刘善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微针电灼治疗汗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1例患者343个皮损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电极改为针尖曲率尽可能大的针灸针,选用短火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为该设备的最低输出电压,术后使用兰科肤宁外敷。结果:经过1个... 目的:探讨低能量微针电灼治疗汗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1例患者343个皮损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电极改为针尖曲率尽可能大的针灸针,选用短火输出模式,输出电压为该设备的最低输出电压,术后使用兰科肤宁外敷。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于手术后2~3天结痂,5~10天脱痂。暂时性凹陷性瘢痕平复及色泽恢复多需1~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留有明显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性瘢痕,但个别患者有少许瘤体残留。术者和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低能量微针电灼治疗汗管瘤疗效确切,有可能同时达到治疗效果和美容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管瘤 低能量 微针 电灼
下载PDF
微针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彩霞 张亚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微针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80例毛孔粗大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微针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微针治疗。随访1年,统计对... 目的探究微针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80例毛孔粗大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微针联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微针治疗。随访1年,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较对照组80.00%(32/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毛孔粗大患者联合采用微针、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孔粗大 微针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
下载PDF
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150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晓阳 刘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8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失眠患者分为实证组89例(包括肝郁化火型49例,痰火扰心证40例),虚证组61例(心脾两虚证21例,心肾不交证21例,心胆气虚证19例),分别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 目的观察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失眠患者分为实证组89例(包括肝郁化火型49例,痰火扰心证40例),虚证组61例(心脾两虚证21例,心肾不交证21例,心胆气虚证19例),分别予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治疗。结果痊愈53例,显效53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00%。其中实证失眠总有效率为95.51%,虚症失眠总有效率为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疗效优于虚证组。结论左升右降微针调气法可有效治疗失眠,其中对实证失眠疗效优于虚症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升右降 微针 调气法 失眠 不寐
下载PDF
微针介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秀娟 覃亮 +1 位作者 樊晓瑞 张春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微针介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言语康... 目的探讨微针介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联合微针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采用中文版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评价患者失语程度。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价患者语言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DAE分级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BDAE分级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RCAE各项目(听、复述、说、朗读、阅读、抄写、描写、听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进行微针介入结合康复训练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失语症状,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康复训练 言语治疗 脑卒中 失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鼠^(13)N-NH_(3)·H_(2)O心肌灌注Micro-PET显像中尾静脉注射技术的优化与评估
20
作者 李长虹 李强 +4 位作者 石云华 韦顺 李韦微 周洁 付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539-544,共6页
目的通过自制小鼠尾静脉留置针,为小鼠^(13)N-NH_(3)·H_(2)O心肌灌注显像提供实用、快捷、成功率高的实验工具,并总结归纳出一套流畅、高效的实验流程。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本实验室自制的鼠尾静脉留置针及人外周浅静脉一... 目的通过自制小鼠尾静脉留置针,为小鼠^(13)N-NH_(3)·H_(2)O心肌灌注显像提供实用、快捷、成功率高的实验工具,并总结归纳出一套流畅、高效的实验流程。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本实验室自制的鼠尾静脉留置针及人外周浅静脉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洁瑞26G)为小鼠行尾静脉留置针穿刺,经留置针推注^(13)N-NH_(3)·H_(2)O,配合Micro-PET动态采集,记录图像采集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并评价两组注射的优缺点。结果两组实验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药物残留量、图像质量及小鼠尾部放射性药物残留量5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比较,自制留置针制作及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对鼠尾静脉损伤小,且在图像采集成功率及质量方面均占优势。结论自制鼠尾静脉留置针联合优化的实验流程,能显著提高鼠尾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很好地应用于小鼠^(13)N-NH_(3)·H_(2)O心肌灌注Micro-PET显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尾静脉注射 留置针 ^(13)N-NH_(3)·H_(2)O 心肌灌注 micro-P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