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微/纳米粒在定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闻舞 顾海铮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90-295,共6页
目的:介绍壳聚糖微/纳米粒在新型定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为发展安全高效的壳聚糖微/纳米粒定向给药系统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文献,对壳聚糖基本性质,定位给药于各组织部位进行了探讨。结果:壳聚糖微/纳米粒可应用于脑、... 目的:介绍壳聚糖微/纳米粒在新型定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为发展安全高效的壳聚糖微/纳米粒定向给药系统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文献,对壳聚糖基本性质,定位给药于各组织部位进行了探讨。结果:壳聚糖微/纳米粒可应用于脑、眼、鼻、口、肺、胃、小肠、结肠等器官靶向给药。结论:壳聚糖微/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用辅料,在定位给药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纳米粒 定位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改性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勇 吴孟强 +2 位作者 袁颖 庞翔 陈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70,共5页
综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形成机理,从有机和无机包覆两个方面阐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偶联剂改性、表面接枝聚合法、机械混合法、球磨法、溶胶-凝胶法等常用的包覆方法一一进行了介绍和举例,并提出了超... 综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的形成机理,从有机和无机包覆两个方面阐述了无机微/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偶联剂改性、表面接枝聚合法、机械混合法、球磨法、溶胶-凝胶法等常用的包覆方法一一进行了介绍和举例,并提出了超细无机粒子的包覆改性中存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综述 偶联剂
下载PDF
盐质量分数对鱼头汤熬煮过程中微纳米颗粒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翟争妍 樊馨怡 陶宁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9,共9页
目的:探究盐质量分数对金枪鱼头汤熬煮过程中微纳米颗粒(micro/nano particles,MNPs)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优化的鱼水质量比1∶8、油煎时间40 s、油煎温度120℃、熬煮时间150 min条件下熬煮鱼头汤,探究不同的加盐质量分数(0.3%、0.4%、0... 目的:探究盐质量分数对金枪鱼头汤熬煮过程中微纳米颗粒(micro/nano particles,MNPs)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优化的鱼水质量比1∶8、油煎时间40 s、油煎温度120℃、熬煮时间150 min条件下熬煮鱼头汤,探究不同的加盐质量分数(0.3%、0.4%、0.5%、0.6%、0.7%)对熬煮鱼头汤中营养物质迁移的影响;利用纳米粒度电位仪分析盐质量分数对鱼头汤熬煮过程中MNPs形成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分子荧光标记研究盐质量分数对熬煮鱼头汤中MNPs形态变化及其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盐质量分数为0.5%的条件下,汤中营养物质的溶出量达到最大。纳米粒度电位仪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盐质量分数对MNPs的平均粒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和Zeta-电位有显著影响(P<0.05)。当加盐质量分数为0.5%时,MNPs的尺寸最小。加盐能促进汤中MNPs的形成,当盐质量分数为0.5%时,汤中形成了具有稳定双分子层、平均粒径为(519.10±3.11)nm的MNP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Cl^-渗透进入MNPs的中心并与甘油三酯结合,Na^+则与分布在MNPs外围的电负性多糖结合并抵消其负电荷。在适宜盐质量分数下,熬煮的金枪鱼头汤中营养物质的迁移量达到最大,熬汤过程由甘油三酯、磷脂、蛋白质和糖基化分子(糖脂和糖蛋白)自组装形成的MNPs稳定性也达到最大,营养物质在汤中的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头汤 盐质量分数 物质迁移 微纳米颗粒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麦秆基纳米纤维素过滤膜的制备及对微纳米颗粒的过滤性能
4
作者 杨明琰 管舒仪 +4 位作者 陈欣玥 蔡晓丹 兰萌 安琳玉 赖坤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麦秆为原料,采用对甲基苯磺酸(p-TsOH)结合酶辅助超声处理制备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LCNFs),通过真空抽滤制备LCNFs过滤膜(LCNF-FM)。研究LCNF-FM的微观形貌、纯水通量、润湿性及对微纳米粒子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LCNF-FM由相互交联的... 以麦秆为原料,采用对甲基苯磺酸(p-TsOH)结合酶辅助超声处理制备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LCNFs),通过真空抽滤制备LCNFs过滤膜(LCNF-FM)。研究LCNF-FM的微观形貌、纯水通量、润湿性及对微纳米粒子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LCNF-FM由相互交联的纳米纤维网络组成,平均孔径为30.2nm。该过滤膜对细菌及纳米TiO_(2)颗粒均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初步应用于红葡萄酒过滤除菌,其对红葡萄酒中有效成分的保留率均在84%以上,对葡萄酒品质影响不大。该LCNFs及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水处理、食品饮料的净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 过滤膜 微纳米颗粒 过滤
下载PDF
微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构筑及特性
5
作者 刘宏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结合聚驱后油藏特征,构筑具有自适应堵调驱功能的微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通过黏度、界面、泡沫和堵调驱性能试验,研究微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特性,应用归一化和权重系数方法,分析三相泡沫体系溶液特性与驱油... 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结合聚驱后油藏特征,构筑具有自适应堵调驱功能的微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通过黏度、界面、泡沫和堵调驱性能试验,研究微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特性,应用归一化和权重系数方法,分析三相泡沫体系溶液特性与驱油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软体微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的特性参数较好,具有超低界面张力,剖面改善率超过82%,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超过14%;硬质纳米颗粒三相泡沫体系的特性参数相对较差,但聚驱后仍可提高采收率超过10%;三相泡沫体系泡沫综合指数和运动黏度是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剪切黏度和界面张力是次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颗粒 三相泡沫体系 聚驱后 黏度 剖面改善率
下载PDF
同期采灌储能模式浅层咸水介质渗透性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玖辰 武春彬 +1 位作者 刘雪玲 张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83-1891,共9页
针对地下浅层储能咸水介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开展可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表面化学与胶体稳定性理论,从介观尺度分析回灌溶液宏观参数变化与含水介质中微纳米颗粒重新分布过程的内在关联;探索复杂时空条件下咸水... 针对地下浅层储能咸水介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开展可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表面化学与胶体稳定性理论,从介观尺度分析回灌溶液宏观参数变化与含水介质中微纳米颗粒重新分布过程的内在关联;探索复杂时空条件下咸水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储能模式下低渗透帷幕带的形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回灌溶液温度、盐度变化是打破颗粒间受力平衡,造成含水介质渗透性能下降的诱导机制。在抽-注井固定与调换模式下,经历完整储能周期,含水层整体相对渗透率k/k0分别下降至63%、57%,表明由微纳米颗粒物质重组,导致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两组储能试验中,由于形成机制不同,低渗透帷幕带分别形成于700-900 mm与500-700 mm的渗流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层储能 微纳米颗粒 孔隙结构 渗透性能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微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7
作者 罗文博 王昕阳 +3 位作者 郭衍科 冯颂雅 周力 薛志勇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随着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新型高端功能金属材料的需求更加迫切。超细高纯铜粉具有低烧结温度、低软化温度、高比表面、高导电导热等优异特性,因而成为了PCB互连、冶金风电润滑等领域的关键材料。然而,制备微纳米铜粉仍然... 随着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新型高端功能金属材料的需求更加迫切。超细高纯铜粉具有低烧结温度、低软化温度、高比表面、高导电导热等优异特性,因而成为了PCB互连、冶金风电润滑等领域的关键材料。然而,制备微纳米铜粉仍然面临困难。对目前微纳米铜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讨论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其研究动态进行总结;对于微米级铜粉的制备,目前主要采用电解法和雾化法等成熟工艺路线,但制备得到的铜粉同时是调控形貌和纯度仍然存在较大困难;而对于纳米级铜粉的制备,目前主要通过液相还原法获得,可以满足高纯度小尺寸的要求,但需要克服工程化批量生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粉 微纳米颗粒 互连 油脂添加剂
原文传递
振动流化原子层沉积反应器微纳米颗粒的流化特性研究及包覆性能测试
8
作者 牛炳康 李瑞瑞 +3 位作者 袁博 巢征驿 康宏源 郭婧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54-666,共13页
原子层沉积可在亚纳米甚至更小尺度范围实现对微纳米颗粒表面的精准调控,但传统静态原子层沉积反应器很难实现大量微纳米颗粒的改性,针对该问题本文自主搭建了内径为26 mm、高为350 mm的振动流化原子层沉积反应器以实现微纳米颗粒的批... 原子层沉积可在亚纳米甚至更小尺度范围实现对微纳米颗粒表面的精准调控,但传统静态原子层沉积反应器很难实现大量微纳米颗粒的改性,针对该问题本文自主搭建了内径为26 mm、高为350 mm的振动流化原子层沉积反应器以实现微纳米颗粒的批量化精准改性。微纳米颗粒易团聚难流化,要实现均匀沉积首先需解决微纳米颗粒均匀流化的问题,本文选取粒径为20 nm的TiO_(2)和SiO_(2)颗粒以及粒径为600μm的树脂颗粒研究其在自制振动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流态化行为。初始床层高度为15 mm时,由于聚团间黏性力的差异,稳定流化时TiO_(2)床层压降较高、床层膨胀率低,为鼓泡流化,SiO_(2)床层压降较低、床层膨胀率高,为散式流化。通过SiO_(2)颗粒示踪流化实验推断纳米颗粒团聚体流化过程中处于不断破裂和聚并的动态变化中。振动能够改善纳米颗粒流化过程中的沟流、结块现象,促进聚团破碎,降低颗粒最小流化速度,有助于提升气固接触效率。为检验自制原子层沉积反应器对纳米颗粒的包覆性能,在最优流化条件下以TiCl_(4)和H_(2)O为前驱体,TiO_(2)纳米颗粒为基底,80℃下原子层沉积得到致密、均匀的无定型TiO_(2)薄膜屏蔽颜料TiO_(2)的光催化活性,提升其耐候性。30次原子层沉积循环后,无定型TiO_(2)薄膜厚度达3.11 nm,其光催化活性较锐钛型TiO_(2)抑制了约90%,光催化活性屏蔽效果显著。实验结果说明自制振动流化原子层沉积反应器可实现微纳米颗粒的精准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颗粒 原子层沉积 振动流化 光催化
下载PDF
钻井液用微-纳米粒子研究现状及研发思路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诚 黄金 +2 位作者 康晓雪 李浩 王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1-45,80,共6页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已经全面展开并获得战略性突破,有效地缓解了清洁能源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但页岩地层井壁失稳仍然是钻井液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能够高效封堵页岩地层微孔隙的微-纳米粒子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分析了微-纳米封堵剂对...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已经全面展开并获得战略性突破,有效地缓解了清洁能源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但页岩地层井壁失稳仍然是钻井液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能够高效封堵页岩地层微孔隙的微-纳米粒子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分析了微-纳米封堵剂对于页岩气井壁稳定的重要性,论述了目前微-纳米封堵剂的评价方法、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处理剂与地层黏土矿物间作用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微-纳米封堵剂的研发思路。最后,提出微-纳米粒子评价介质和手段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井壁稳定 微-纳米封堵剂
下载PDF
基于纳微米颗粒和凝胶佐剂的新型疫苗传递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华 马光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6-224,共9页
新型疫苗的飞速发展对佐剂或递送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传统佐剂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不足的问题,选取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设计并制备出一系列尺寸均一且具有不同颗粒性质(粒径、电荷或表面基团)的纳微米颗粒... 新型疫苗的飞速发展对佐剂或递送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传统佐剂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不足的问题,选取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设计并制备出一系列尺寸均一且具有不同颗粒性质(粒径、电荷或表面基团)的纳微米颗粒佐剂。研究表明,新型颗粒佐剂表现出良好的增加抗原内化、促进抗原提呈和T淋巴细胞增殖等优势,有望满足重要传染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的防治需求。此外,针对目前仍无有效黏膜免疫佐剂的难题,以具有生物粘附性的壳聚糖为基质,开发了温度敏感性凝胶作为疫苗佐剂。该凝胶佐剂不仅可以使鼻黏膜制剂有效铺展和停留,还可以借助材料本身特性增加抗原渗透性并活化T细胞,从而诱导高效的免疫应答,拓展了传统以注射为主的免疫递送方式。上述基于纳微米颗粒和凝胶佐剂的疫苗传递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为新型疫苗传递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微米颗粒 凝胶 佐剂 疫苗传递系统 微孔膜乳化法
下载PDF
融合石膏组分和微纳米结构“双基因”调控的铁尾矿粉无熟料固结体力学性能
11
作者 刘娟红 安树好 +1 位作者 陈德平 张月月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9-168,共10页
为了探究超细铁尾矿粉颗粒表面非晶态SiO_(2)和Al_(2)O_(3)在石灰-石膏体系中的水化固化机理及调控因素,本工作考察了石膏掺量和铁尾矿粉中微纳米级颗粒含量之间的匹配对固结体强度的影响,利用XRD、TG-DSC、SEM和化学滴定法测试分析了... 为了探究超细铁尾矿粉颗粒表面非晶态SiO_(2)和Al_(2)O_(3)在石灰-石膏体系中的水化固化机理及调控因素,本工作考察了石膏掺量和铁尾矿粉中微纳米级颗粒含量之间的匹配对固结体强度的影响,利用XRD、TG-DSC、SEM和化学滴定法测试分析了固结体试样中水化产物的种类、形貌及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这些变化对固结体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细铁尾矿粉中小于1.096μm的微纳米颗粒含量显著影响着铁尾矿粉在碱溶液中Si和Al元素的溶出行为,固结体强度随着这些微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固结体中的主要水化产物是铝掺杂的水化硅酸钙(C-(A)-S-H)和钙矾石(AFt)。石膏掺量与铁尾矿粉中微纳米颗粒含量的最佳匹配值对固结体的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微纳米颗粒含量越高,对应的石膏最佳掺量越大。石膏组分保证了AFt的生成和稳定,同时也加速了铁尾矿粉颗粒表面非晶态成分的水化。本工作探明了固结材料中最佳石膏掺量与微纳米铁尾矿粉颗粒含量的关联关系及其机理,证实了微纳米级颗粒是无熟料固结体结构中的基本活性单元,石膏的掺入对微纳米颗粒的水化起到调控作用,水化后的微纳米颗粒演变为固结体的基本结构单元,这种组分和结构的“双基因”调控机制影响着固结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铁尾矿粉 微纳米颗粒 石膏掺量 无熟料固结体 力学性能 调控机制
下载PDF
蛇纹石复合微弧氧化膜层制备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世斌 程东 +3 位作者 于光宇 严志军 朱新河 马春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219,共7页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电解质溶液中添加蛇纹石微纳米颗粒,在ZLl09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制备蛇纹石复合微弧氧化膜层。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膜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和膜层中蛇纹石含量,以及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电解质溶液中添加蛇纹石微纳米颗粒,在ZLl09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制备蛇纹石复合微弧氧化膜层。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膜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和膜层中蛇纹石含量,以及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对制备蛇纹石复合微弧氧化膜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向恒压模式下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微孔孔径较小,粗糙度较低,但膜中的蛇纹石含量较低;单向恒压和单向恒流模式下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中蛇纹石含量较高,且单向恒流模式下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表面裂纹明显减少;微弧氧化膜层中的蛇纹石含量、膜层厚度及粗糙度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随电解液中蛇纹石微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制备蛇纹石复合微弧氧化膜层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单向恒流模式,正向电流8A,频率500Hz,电解液中的蛇纹石微纳米颗粒浓度1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蛇纹石 微纳米颗粒 工艺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尾巨桉微/纳米粒子溶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万喜 吴义强 +2 位作者 武书彬 张党权 陈洪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 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了尾巨桉新鲜木片与陈旧木片的溶出粒子特征及其微/纳米粒子在常规溶剂抽提和超声波、冷冻、微波预处理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溶剂抽提时,新鲜木片溶出的纳米粒子(粒径<100 nm)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大于陈旧木片,而大于91.3 nm的粒子在体积和粒子数上小于陈旧木片;随着抽提时间的延长,尾巨桉新旧木片中抽提物的溶出量均呈增加趋势。超声波、冷冻与微波预处理可降低尾巨桉新旧木片溶出粒子的集聚程度,提高抽提物溶出量,其中超声波预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微/纳米粒子 超声波 冷冻 微波
下载PDF
微/纳米无机颗粒对聚氨酯-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朋召 林明清 +3 位作者 林海军 高波 吴传清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通过机械搅拌混合法制备了微/纳米无机颗粒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颗粒组成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微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 通过机械搅拌混合法制备了微/纳米无机颗粒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颗粒组成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微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层间剪切模量,同时改变材料的断裂方式.当纳米SiC颗粒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时,所得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4.7 MPa和56.56MPa,相比添加前提高约88%和74%,所得复合材料不同失重率下对应的温度较添加前提高了4-8℃.纳米颗粒弥散强化和钝化银纹扩展是复合材料主要的强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粒子 聚氨酯-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食盐添加对乌鳢鱼头汤熬煮过程营养物质溶出与微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丽 李欣 高瑞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在鱼头汤熬制过程中,食盐添加后会与汤中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品品质。本文研究了NaCl添加时机对乌鳢(Channaargus)鱼头汤中营养物质迁移以及微纳米颗粒(microand nano particles, MNP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头汤加盐前的... 在鱼头汤熬制过程中,食盐添加后会与汤中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品品质。本文研究了NaCl添加时机对乌鳢(Channaargus)鱼头汤中营养物质迁移以及微纳米颗粒(microand nano particles, MNP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头汤加盐前的熬煮时间和加盐后Na^(+)、Cl^(–)与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的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体系中微纳米颗粒形成,并最终影响体系的稳定性。在熬煮至60min时加盐时机最佳。此条件下制得的汤中营养物质和呈味物质的溶出和迁移达到最大程度,所形成的微纳米颗粒为大小均匀的双层球状小颗粒,甘油三酯自组装形成球形颗粒,蛋白质分子分散在其周围或与之结合附着在表面,体系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以为乌鳢鱼头汤制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鱼头汤 食盐添加时机 营养物质迁移 微纳米颗粒
下载PDF
Progress of 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technologies towards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6
作者 Yan Cui Xianyu Luo +3 位作者 Fenghua Zhang Le Sun Nuo Jjin Weimin Yang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7-67,共11页
Global warm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in the 21st century,The existi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s,like air conditioning,consumes a lot of energy.Passive daytime ra... Global warm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in the 21st century,The existi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s,like air conditioning,consumes a lot of energy.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technology works without consuming energy.nor emitting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daytime passive radiative cooling technology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structure and materials of radiative coolers;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various existing radiative coolers.The core of radiative cooling li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scale micro/nano structures.The cooler reflects sunlight thus preventing the building from being heated up;while allows the building toradiate its own heat out thus being cooled down;meanwhile maintain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y the heat insulation effect ofthe porous structure in theflm.The common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adiative cooling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which ma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micro/nano particles Porous structure micro/nano structures
原文传递
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文帅 荆楚妍 +4 位作者 李勍 韩雪 姜美慧 陈百灵 史梦姣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利用木材等生物质资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优势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纳米纤维素具有精细的尺寸,且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其组装制备的材料可以拦截微纳尺寸的颗粒,纳米纤维素间的孔隙有利于水分和其他类型的亲水性... 利用木材等生物质资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优势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纳米纤维素具有精细的尺寸,且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其组装制备的材料可以拦截微纳尺寸的颗粒,纳米纤维素间的孔隙有利于水分和其他类型的亲水性液体的快速流动通过。开发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不仅有利于环境净化、回收昂贵的微纳颗粒,而且为纳米纤维素基材料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综述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介绍纳米纤维素的类型、制备方法以及结构特征,总结利用纳米纤维素为基本单元来构筑纳米纤维素/电纺纤维复合材料、纤维素纳米纸和纳米纤维素凝胶薄膜的方法,阐述利用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素基过滤材料分离不同类型微纳颗粒的过滤效果,并对此领域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纳米纤维素 薄膜 微纳颗粒 过滤分离
下载PDF
静电喷雾法制备木质素微纳颗粒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琛 沈人杰 +2 位作者 陈心茹 陈思君 任浩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分别以碱木质素(ALL)与乙酰化木质素(ACL)为原料,使用氯仿(CF)或四氢呋喃(THF)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电喷溶液,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得到了结构可控、高纯度的坍缩球状的木质素微纳颗粒。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微纳颗粒的形态和尺寸与干燥速率有... 分别以碱木质素(ALL)与乙酰化木质素(ACL)为原料,使用氯仿(CF)或四氢呋喃(THF)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电喷溶液,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得到了结构可控、高纯度的坍缩球状的木质素微纳颗粒。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微纳颗粒的形态和尺寸与干燥速率有关,随着干燥速率提高,木质素微米颗粒平均直径从1.9μm增加到2.6μm,纳米颗粒直径主要分布在200~500 nm之间。此外,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木质素涂层的疏水性主要受颗粒形态影响,颗粒尺寸越小,坍缩程度越大,则涂层的接触角越大。通过调控微纳颗粒形态、尺寸,可以获得不同疏水性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静电喷雾 微纳颗粒
下载PDF
纳微米SiC_p/Al-Si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红霞 王华丽 +2 位作者 杨东 吴深 樊江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8-421,共4页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单一纳米、单一微米及其混合颗粒增强的Al-Si复合材料,测试了这些颗粒增强AlSi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颗粒增强Al-Si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明显降低,当纳米SiC_...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单一纳米、单一微米及其混合颗粒增强的Al-Si复合材料,测试了这些颗粒增强AlSi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颗粒增强Al-Si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明显降低,当纳米SiC_p含量为3%时,随着微米SiC_p含量的增加,纳微米SiC_p/Al-Si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加。当增强颗粒含量为3%的纳米+15%的微米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最小,耐磨性较基体材料提高58.2%。利用扫描电镜对纳微米SiC_p/Al-Si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微米混合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体积磨损量 磨粒磨损
原文传递
添加食盐对鸡骨汤中营养物质的迁移影响及微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治城 冯佩瑶 +3 位作者 晋丹 赵萍 李婷 刘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目的研究添加食盐对鸡骨汤中营养物质的迁移以及熬煮时间对微纳米颗粒(micro-nanoparticles,MNPs)的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鸡骨汤中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总脂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显微镜观察... 目的研究添加食盐对鸡骨汤中营养物质的迁移以及熬煮时间对微纳米颗粒(micro-nanoparticles,MNPs)的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鸡骨汤中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总脂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显微镜观察MNPs的形态变化;采用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MNPs的平均粒径、ζ-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olydipersity index,PDI);通过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在0 min时添加3%的食盐,鸡骨汤中蛋白质、总糖、总脂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MNPs在0~240 min内呈现先融合成大颗粒后分离成小颗粒形态变化,且在熬煮时间为240 min时鸡骨汤中MNPs的平均粒径、ζ-电位绝对值及PDI最小,随着熬煮时间的延长,鸡骨汤的抗氧化活性增强。结论添加食盐对鸡骨汤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在0min时添加3%的食盐的鸡骨汤营养价值好,且随着熬煮时间的延长,鸡骨汤中的MNPs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汤 食盐 物质迁移 微纳米颗粒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