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中甲烷产率计算及全国垃圾甲烷气资源估算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新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有关垃圾场甲烷气产率计算方法,并详细计算了甲烷的产率及累计产量,在此基础上用一个比较实际的垃圾填埋场计算垃圾填埋过程中甲烷气的产率情况及累计产量,为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发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用此... 本文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有关垃圾场甲烷气产率计算方法,并详细计算了甲烷的产率及累计产量,在此基础上用一个比较实际的垃圾填埋场计算垃圾填埋过程中甲烷气的产率情况及累计产量,为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发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用此方法计算了全国各省份垃圾的甲烷排放量,并大致计算了全国的垃圾中甲烷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甲烷 产率 潜力
下载PDF
生物质炭还田对稻田甲烷的减排效果 被引量:34
2
作者 蒋晨 麻培侠 +4 位作者 胡保国 赵海侠 方晓波 李松 任景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4-191,共8页
为探讨不同生物质炭类型、输入量、还田时间和还田深度等因素作用下的CH4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向稻田土壤中施用3种类型的生物质炭(稻秆炭、麦秆炭、竹炭),开展了水稻一个生长周期的室内观测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生... 为探讨不同生物质炭类型、输入量、还田时间和还田深度等因素作用下的CH4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向稻田土壤中施用3种类型的生物质炭(稻秆炭、麦秆炭、竹炭),开展了水稻一个生长周期的室内观测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生物质炭输入后,对比空白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性增加(P<0.05),其中竹炭处理每盆实粒质量高达18.12g,说明施用生物质炭可增加水稻产量;竹炭施用后稻田土壤CH4排放通量(80mg/m2h)显著低于稻杆炭和麦杆炭处理(P<0.05),而稻杆炭和麦杆炭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高于空白处理(P<0.05),说明施用生物质炭可有效减少CH4排放。CH4排放通量与生物质炭用量负相关,CH4的排放通量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逐渐增加而降低。同时,水稻移植前施用竹炭CH4排放通量(56.6mg/m2h)低于空白(96mg/m2h)及水稻成活前后(73.4和76.6mg/m2h),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变化相一致,说明生物质炭施用时间对稻田土壤CH4排放通量影响不大。此外,不同竹炭还田深度下的土壤CH4排放通量顺序为:中部输入(15cm处输入)<表层输入(5cm处输入)<深部输入(25cm处输入)<空白(不输入生物质炭),说明生物质炭中部输入更适用微生物生长和CH4气体减排。该研究可为太湖地区苕溪流域稻田增汇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土壤 生物质炭 排放通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赵峥 岳玉波 +2 位作者 张翼 陆欣欣 曹林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3-2278,共6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监测体系研究了上海郊区3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系统温室气体(GHGs)排放特征及其全球增温潜能(GWP)。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稻田系统CO2的排放通量,但不同施肥条件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稻...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监测体系研究了上海郊区3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系统温室气体(GHGs)排放特征及其全球增温潜能(GWP)。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稻田系统CO2的排放通量,但不同施肥条件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稻田系统CH4的排放通量,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稻田N2O排放通量。整个水稻生育期,不施肥CK处理的GWP最低,为14 852 kg CO2·hm-2。相较于CK处理,施用尿素的CT处理、有机无机混施的MT处理和施用有机肥的OT处理分别增加了86.9%、111.5%和134.3%的稻田GWP,表明施肥会增加稻田土壤GHGs的G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稻田 施肥
下载PDF
漂浮通量箱法和扩散模型法测定内陆水体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洁 郑循华 +2 位作者 王睿 廖婷婷 邹建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采用漂浮通量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地观测了模拟内陆水体在不同条件下的 CH4和 N2O 的水-气交换通量,旨在比较两类方法取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这两类方法所测得的绝大多数CH4排放通量都与水中溶解氧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显著性系数P... 采用漂浮通量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地观测了模拟内陆水体在不同条件下的 CH4和 N2O 的水-气交换通量,旨在比较两类方法取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这两类方法所测得的绝大多数CH4排放通量都与水中溶解氧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显著性系数P<0.001)。同时N2O排放通量与表层水温及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溶解碳和溶解氧的关系可用包含所有上述水环境因素的 Arrhenius 动力学方程来表达,这些因素可以共同解释86%~90%的N2O通量变化(P<0.0001),且不同方法测定的N2O通量的表观活化能和对表层水温的敏感系数分别介于47~59 kJ mol^-1和1.92~2.27之间;扩散模型法所获得的CH4和N2O通量分别是箱法测定值的13%~175%和15%~240%,差异程度因模型而异;不同模型取得通量间相差20%~1200%,平均相差2.3倍。上述结果表明:仅用一种模型方法来取得CH4或N2O排放通量易形成较大偏差;不同扩散模型法和箱法测定的通量在反映CH4和N2O排放的内在规律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对真实气体通量的测量是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统误差,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水体 甲烷 氧化亚氮 漂浮通量箱法 扩散模型法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促进剩余污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姜苏 陈银广 周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00-1304,共5页
采用批试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LAS)对剩余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C12-LAS的投加极大地提高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SCFAs产量.当C12-LAS加入量低于0.1g·g-1时,SCFAs产... 采用批试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LAS)对剩余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C12-LAS的投加极大地提高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SCFAs产量.当C12-LAS加入量低于0.1g·g-1时,SCFAs产量随着C12-LA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当C12-LAS加入量高于0.1g·g-1时,SCFAs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从污泥产酸量以及经济成本考虑,C12-LAS的最佳投加量为0.02g·g-1,此时剩余污泥的SCFAs最大产量出现在第6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2-LAS不仅促使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脱离污泥颗粒并溶解到液相中,而且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尽管剩余污泥经历着酸化过程,但由于其释放出大量的NH4+-N,污泥在整个厌氧发酵过程中的pH值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短链脂肪酸(SCF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LAS) 厌氧 甲烷(ch4)
下载PDF
畜禽粪便管理系统中甲烷的产排特征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瑞蕊 王一明 +1 位作者 胡君利 林先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5-823,共9页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CH4)是大气CH4的重要人为源,其排放量会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持续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粪源CH4排放,迫切需要立足于畜禽粪便管理系统,研究不同粪便管理模式下的...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CH4)是大气CH4的重要人为源,其排放量会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持续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粪源CH4排放,迫切需要立足于畜禽粪便管理系统,研究不同粪便管理模式下的CH4产排特征,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减排。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粪便管理系统的组成;阐明了粪便管理系统中CH4的产生和影响排放的因素,常见管理系统中CH4排放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畜禽粪便管理系统CH4排放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我国畜禽粪便管理现状提出了针对养殖规模优化粪便管理模式,针对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技术的甲烷减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ch4) 畜禽粪便 管理系统 堆肥 沼气
下载PDF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High CH_4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in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NE China 被引量:14
7
作者 WANG Pujun HOU Qijun +4 位作者 WANG Keyong CHEN Shumin CHENG Rihui LIU Wanzhu LI Quan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Comparing composition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volcanic rocks to the contents and isotopes of the gases in corresponding volcanic reservoirs using microthermometry,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um analysi... Comparing composition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volcanic rocks to the contents and isotopes of the gases in corresponding volcanic reservoirs using microthermometry,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um analysis, we found that: (1) up to 82 mole% methane exists in the primary inclusions hosted in the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2) high CH4 inclusions recognized in the volcanic rocks correspond to CH4-bcaring CO2 reservoirs that are rich in helium and with a high ^3He/^4He ratio and which show reversed order of 813C in alkane; (3) in gas reservoirs of such abiotic methane (〉80%) and a mix of CH4 and CO2, the enclosed content of CH4 in the volcanic inclusions is usually below 42 mole%, and the reversed order of δ^13C in alkane is sometimes irregular in the corresponding gas pools; (4) a glassy inclusion with a homogeneous temperature over 900℃ also contains a small portion of CH4 although predominantly CO2. This affinity between gas pool and content of inclusion in the same volcanic reservoirs demonstrates that magma-originated gases, both CH4 and CO2,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orresponding gas pools and that the assumed hydrocarbon budget of the bulk earth might be much larger than conventionally sup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fluid inclusions methane ch4 carbon dioxide (CO2) abiogenic origin natural gas
下载PDF
H-USY负载MnO_x催化剂上CH_4选择催化还原NO_x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惠 方和良 +2 位作者 李伟 谭天恩 郑小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0-824,共5页
采用高比表面积、抗硫、抗湿的新型USY分子筛为载体制备MnOx催化剂,考察了以CH4为还原剂,在不同Mn含量MnOx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性能和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5%(wt.)的Mn/H-USY具有最高的NO选择性还原活性,在500℃时NOx达最... 采用高比表面积、抗硫、抗湿的新型USY分子筛为载体制备MnOx催化剂,考察了以CH4为还原剂,在不同Mn含量MnOx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性能和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5%(wt.)的Mn/H-USY具有最高的NO选择性还原活性,在500℃时NOx达最大转化率20.8%;分段填装Mn/H-USY和Ni/H-USY催化剂可显著拓宽活性温度范围,促进NO转化率(最高转化率可达24.4%),降低N2O生成量。本实验中使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进行在线检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甲烷 选择催化还原(SCR) 极稳定Y型沸石(USY)
下载PDF
长江中溶存甲烷的分布与释放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静 张桂玲 +1 位作者 吴莹 杨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5,共8页
2008年1月和9月对长江的中、下游和长江口进行了调查,2007年9月~2008年8月每月在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调查,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长江各站位水体中甲烷的浓度并用Wanninkhof公式估算向大气的甲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中... 2008年1月和9月对长江的中、下游和长江口进行了调查,2007年9月~2008年8月每月在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调查,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长江各站位水体中甲烷的浓度并用Wanninkhof公式估算向大气的甲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中、下游表层水中甲烷平均浓度为(330.8±186.9)nmol.L-1,2008年9月长江下游和河口表层水中甲烷平均浓度为(80.9±58.3)nmol.L-1,各站位底层水体中甲烷浓度与表层基本一致.长江中溶存甲烷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是大气中甲烷的净源.长江向大气释放甲烷的平均通量为(385.1±278.0)μmol.(m2.d)-1.长江徐六泾表层水中甲烷的年平均浓度为(167.5±91.4)nmol.L-1,高值出现在2月和7月,向大气释放甲烷的年平均通量为(690.9±291.6)μmol.(m2.d)-1.长江中溶存甲烷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自中游向下沿江逐渐增大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鄱阳湖下游的孤山站,然后向下游呈递减趋势.支流及湖泊富甲烷水的输入对长江干流甲烷的浓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长江口自徐六泾向外海方向,表层水中甲烷浓度迅速减小.本研究初步估算出长江每年向大气释放甲烷量为208 Gg.a-1,向东、黄海输入甲烷的量为112×106mol.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甲烷(ch4) 释放 分布 通量
原文传递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简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学慧 刘兴土 +1 位作者 吕宪国 李君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湿地甲烷在大气甲烷的各种排放源中占有很大比例.本文对湿地甲烷的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甲烷 产生率 排放量 湿地 稻田
下载PDF
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interaction:Field study on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a rice agroecosystem in Harbin, China 被引量:12
11
作者 Wenjun Dong Jia Guo +13 位作者 Lijun Xu Zhifeng Song Jun Zhang Ao Tang Xijuan Zhang Chunxu Leng Youhong Liu Lianmin Wang Lizhi Wang Yang Yu Zhongliang Yang Yilei Yu Ying Meng Yongcai L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89-297,共9页
Water regime and nitrogen(N) fertilizer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greenhouse gases(GHG)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 whereas their effect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cold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 Water regime and nitrogen(N) fertilizer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greenhouse gases(GHG)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 whereas their effect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cold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water regime and N fertilizer on rice yields and GHG emissions in Harbin, China, a cold region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ethane(CH4) emission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flooding, however,the decrement was far 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level. The N2O emissions were very small when flooded but peak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floodwater. The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creased CH4 emissions at low level(75 kg N/ha). But both CH4 and N2O emissions were uninfluenced at the levels of 150 kg N/ha and 225 kg N/ha. Rice yields increased under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and were highest at the level of 150 kg N/ha. From our results, we recommended that the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and 150 kg N/ha as the ideal 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for this area to achieve low GHG emissions without impacting rice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ch4 Nitrous oxide(N2O) Rice ecosystem Cold region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原文传递
饲粮NDF/NFC对泌乳后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贝 许贵善 +3 位作者 李斌昌 董利锋 王睿鑫 刁其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饲粮对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77.46±27.31)kg、胎次(1.5±0.15)胎、泌乳天数(242.92±15.28)d、产奶量(18.75±...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饲粮对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77.46±27.31)kg、胎次(1.5±0.15)胎、泌乳天数(242.92±15.28)d、产奶量(18.75±0.62)kg/d的奶牛12头,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2.10(精粗比为42:58)、1.96(精粗比为37:63)、1.52(精粗比为30:70),采用六氟化硫(SF6)示踪技术测定自然状态下泌乳奶牛甲烷排放量。预试期14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饲喂不同NDF/NFC饲粮的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以及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均有显著差异;随着NDF/NFC降低,奶牛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52的低NDF组饲料能显著降低泌乳后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ch4) 六氟化硫(SF6) 泌乳奶牛 NDF/NFC
下载PDF
Ni含量对介孔Ni-CaO-ZrO_2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楠楠 闻霞 +4 位作者 王峰 彭伟才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4-1008,共5页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介孔Ni-CaO-ZrO2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程序升温氧化(TPO)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介孔Ni-CaO-ZrO2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程序升温氧化(TPO)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含量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低Ni含量的催化剂具备较完善的介孔结构,该种结构非常有利于Ni物种的分散及其在高温下的抗烧结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但过低的Ni负载量会造成催化剂表面Ni活性位过少,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面,Ni含量过高会导致催化剂介孔结构的坍塌,Ni在反应条件下烧结严重,大尺寸的Ni颗粒会大大增加积炭的生成,从而造成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ch4) 二氧化碳(CO2) 重整 NI催化剂 二氧化锆(ZrO2) 催化技术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早稻田甲烷排放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廷超 徐培智 +3 位作者 张仁陟 解开治 卢钰升 顾文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5-1401,共7页
【目的】研究耕作对早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环境因子,寻找合适的耕作模式以减少稻田甲烷排放。【方法】设免耕不施肥、免耕施肥、常规不施肥和常规施肥4个处理,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水稻抽穗期采用静态箱法收集气... 【目的】研究耕作对早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环境因子,寻找合适的耕作模式以减少稻田甲烷排放。【方法】设免耕不施肥、免耕施肥、常规不施肥和常规施肥4个处理,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水稻抽穗期采用静态箱法收集气态甲烷(CH_4),同步观测地温、采气箱内温度、环境温度、地表温度、草面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探究早稻田CH_4排放的日排放规律,明确免耕和施肥及环境因素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结果】早稻田CH_4的排放与气温、地表温度、5 cm土温、草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密切相关,尤其在分蘖期,各处理均与上述环境因子显著相关(P<0.05)。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下,CH_4日平均通量不同,在水稻分蘖期具体表现为常规施肥>常规不施肥>免耕施肥>免耕不施肥,在水稻抽穗期表现为常规不施肥>免耕施肥>常规施肥>免耕不施肥。【结论】免耕与常规耕作相比,早稻田CH_4的排放量相对降低;施肥导致分蘖期早稻田CH_4排放通量增加,但在抽穗期导致早稻田CH_4排放减少。免耕可以减轻早稻田CH_4的排放,其推广能为稻田减排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稻田 甲烷(ch4) 日变化 保护性耕作
下载PDF
氮负荷增强对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近地气层CH4浓度变化的影响
15
作者 方冠荣 孙志高 +6 位作者 胡星云 李亚瑾 宋振阳 贺攀霏 夏星辰 武慧慧 姚钦予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3-515,共13页
2021年3月—2022年2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负荷水平(N0,无氮负荷处理,0g·m^(-2)·a^(-1);NL,低氮负荷处理,12.5 g·m^(-2)·a^(-1);NM,中氮负... 2021年3月—2022年2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负荷水平(N0,无氮负荷处理,0g·m^(-2)·a^(-1);NL,低氮负荷处理,12.5 g·m^(-2)·a^(-1);NM,中氮负荷处理,25.0g·m^(-2)·a^(-1);NH,高氮负荷处理,75.0 g·m^(-2)·a^(-1))对湿地近地气层甲烷(CH_(4))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负荷增强条件下湿地近地气层的CH_(4)浓度呈现出不同的月动态变化特征;不同处理下的CH_(4)浓度均在氮负荷持续5个月后最低,在持续9个月后最高.随着氮负荷时间的延长,近地气层的CH_(4)浓度整体以NH处理最高((2.032±0.554)mL·L^(-1)),NL((1.937±0.618)mL·L^(-1))和NM((1.889±0.589)mL·L^(-1))处理次之,而N0处理最低((1.830±0.647)mL·L^(-1)).不同氮负荷处理下湿地近地气层的CH_(4)浓度在每次氮负荷后的1 h和3h整体低于氮负荷前,原因可能与每次氮负荷时的铵态氮(NH_(4)^(+)-N)与硝态氮(NO_(3)^(-)-N)输入比例以及输入时间有关.不同氮负荷水平下湿地近地气层的CH_(4)浓度整体均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除NL处理的CH_(4)平均浓度在0.3 m取得最高值外,其他处理的CH_(4)浓度均在0m最高.研究发现,氮负荷增强条件下湿地近地气层CH_(4)浓度的时间变化主要与土壤氮养分状况改变以及温度、Eh等主要因子的变化有关,而其垂直变化可能主要受风速和植物生态特征(株高、密度)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氮负荷 垂直变化 短叶茳芏湿地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稻田甲烷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晓波 王金明 +1 位作者 王斌 万运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1-558,共18页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_(4))排放...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_(4))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低碳可持续稻谷生产系统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尽管有所波动,但水稻单产持续增加,2021年平均亩产高达474.2 kg,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稻田也是我国CH_(4)主要排放源(1.87亿t CO_(2)e),占我国农业活动CH_(4)排放总量的40.1%。因此,面对水稻可持续生产、未来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及气候外交的多重挑战,稻田CH_(4)减排要充分考虑水分、肥料、品种、耕作和菌剂产品等的综合运筹,以人为强化措施为主,辅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主产稻区适用“抑菌减排-增腐固碳-良种丰产-减投增效”的“抑增良减”技术体系。实施覆盖作物种植、免耕轮作、高产低排品种选育、覆膜保墒、菌剂增效产品、智能机具、合理密植、肥蘖脱钩、干湿交替和增氧耕作等十大技术模式,在确保稻米有效供给的同时减排增碳,实现水稻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粮食安全 甲烷(ch_(4)) 减排技术 低碳生产战略
下载PDF
排水管道甲烷产生影响因素及其估算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晓地 孙群 +1 位作者 李季 袁土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共7页
排水管道甲烷(CH_(4))释放属于“自然”现象,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碳排源。污水中的有机物(COD)、排水管道的厌氧环境为产甲烷细菌(MA)的滋生创造了必要条件,导致非控条件下排水管道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CH_(4)。定量估算排水管道CH_(4... 排水管道甲烷(CH_(4))释放属于“自然”现象,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碳排源。污水中的有机物(COD)、排水管道的厌氧环境为产甲烷细菌(MA)的滋生创造了必要条件,导致非控条件下排水管道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CH_(4)。定量估算排水管道CH_(4)生成量既有简单系数估算法,也有模型预测方式,无论哪种估算方法,我国排水管道CH_(4)年排放量都在2000×10^(4) tCO_(2)-eq/a左右,其值已经接近我国污水处理厂碳排总量(3985×10^(4) tCO_(2)-eq/a)的1/2。因此,排水管道CH_(4)排放量不可小觑。从技术角度,可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对CH_(4)的生成与释放进行控制,如源头抑制(投加高铁酸盐、游离氨、亚硝酸,调节pH)、过程控制(管道设计和运营管理)、末端处理(尾气处理)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甲烷 有机物 厌氧环境 模型预测 源头控制
原文传递
气基竖炉工况焦炉煤气甲烷改质行为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开基 陈凌 +2 位作者 张涛 郭敏 鹿存房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6,23,共7页
利用焦炉煤气+气基竖炉生产优质海绵铁,可延伸焦化行业产业链,同时可促进中国废钢/海绵铁电炉短流程发展,改变钢铁行业能源、产品结构。针对典型焦炉煤气,通过基础性试验研究了在气基竖炉工况下,温度、H2O和CO2配比,高温海绵铁... 利用焦炉煤气+气基竖炉生产优质海绵铁,可延伸焦化行业产业链,同时可促进中国废钢/海绵铁电炉短流程发展,改变钢铁行业能源、产品结构。针对典型焦炉煤气,通过基础性试验研究了在气基竖炉工况下,温度、H2O和CO2配比,高温海绵铁载体对焦炉煤气中甲烷改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焦炉煤气中甲烷的改质反应,1000℃时改质后有效还原气体体积分数最高可达80%;热态海绵铁对焦炉煤气改质有催化促进作用,可提高CO2参与改质反应比例至84.9%、H2O参与反应比例至100%;CO2配人体积分数2%~6%、H2O配人体积分数4%~10%为促进甲烷改质反应的适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基竖炉 焦炉煤气 海绵铁 甲烷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测算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建屏 徐黎黎 +2 位作者 孙会宁 王忠祥 申东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6年第12期32-35,共4页
应用IPCC(2006)模型,对绵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005—2014年填埋气产生量进行测算,根据可回收填埋气计算甲烷燃烧实现的CO_2减排量、产生的热量和发电量,分析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回收利用潜力和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甲烷产量、CO_2减排... 应用IPCC(2006)模型,对绵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005—2014年填埋气产生量进行测算,根据可回收填埋气计算甲烷燃烧实现的CO_2减排量、产生的热量和发电量,分析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回收利用潜力和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甲烷产量、CO_2减排量、甲烷直接利用和发电项目能源输出量快速增长;2014年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甲烷产生量6.52×10~6 m^3、CO_2减排量58.89×10~3 t、产生热量13 627 MJ/h、发电量1.14 MW·h,该年度之后各项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甲烷直接燃烧及碳减排量交易及甲烷用作民用燃料或发电,可获得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填埋气 甲烷 回收利用
下载PDF
饲粮NDF/NFC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贝 李斌昌 +4 位作者 董利锋 许贵善 贾梦可 侯长乐 刁其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51,共7页
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NDF/NFC(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中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649.54±18.44)kg、... 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NDF/NFC(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中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649.54±18.44)kg、胎次(1.42±0.15)胎、泌乳天数(170.08±19.04)d、产奶量(18.46±0.89)kg/d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1.44、1.65、1.82。试验期为28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4 d正试期。结果表明:①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甲烷能、甲烷/干物质采食量及甲烷能/总能摄入量在3个处理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低NDF组NFC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③生产性能和日增重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44的低NDF组饲粮能显著降低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ch4) 六氟化硫(SF6) 泌乳奶牛 NDF/NFC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