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81
1
作者 周榕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6,共9页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探析了中英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 ,获得了时间隐喻概念的11个构成维度 ,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着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假想 ,并发现中英两种文化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我们认为...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探析了中英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 ,获得了时间隐喻概念的11个构成维度 ,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着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假想 ,并发现中英两种文化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我们认为这表明时间隐喻表征和思维是泛人类认知力的结果 ,这是对Lakoff有关思维与意义关系的经验主义假说的一个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隐喻表征 概念隐喻 时间隐喻的维度 跨文化
下载PDF
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被引量:93
2
作者 俞燕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2,共9页
隐喻相似性表征方式研究是多模态隐喻研究重点之一,而新闻漫画隐喻则是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语类之一。从认知语言学隐喻映射角度看,新闻漫画隐喻表征的模态实现和配置呈规律性体现,主要可分为六类,这六类方式与其映射内容、映射方式特点等... 隐喻相似性表征方式研究是多模态隐喻研究重点之一,而新闻漫画隐喻则是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语类之一。从认知语言学隐喻映射角度看,新闻漫画隐喻表征的模态实现和配置呈规律性体现,主要可分为六类,这六类方式与其映射内容、映射方式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相当的理据性,并呈现出鲜明的语类特点。新闻漫画隐喻表征方式研究丰富了多模态隐喻语类特点研究,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多角度和纵深研究,也有助于信息时代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新闻漫画隐喻 映射 隐喻表征
下载PDF
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继平 郭秀梅 王兴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5-885,共11页
随着具身认知的兴起和发展,道德隐喻的研究焕发新活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三个维度考察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实验1的结果显示,红白颜色可能并不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表征。实验2表明,左右位置与道德概念交... 随着具身认知的兴起和发展,道德隐喻的研究焕发新活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三个维度考察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实验1的结果显示,红白颜色可能并不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表征。实验2表明,左右位置与道德概念交互作用显著,左边、右边位置分别与不道德概念、道德概念存在一致的隐喻表征。实验3发现,正斜字体对道德概念的判断具有干扰作用,正体字与道德词汇隐喻表征一致,斜体字与不道德词汇隐喻表征一致。研究表明:左右位置、正斜字体与道德概念存在一定的隐喻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概念 红白颜色 左右位置 正斜字体 隐喻表征
下载PDF
英汉新闻语篇隐喻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蕾 苗兴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
作为一种较隐蔽的语篇表征策略,隐喻表征左右着社团成员对所表征源域概念的理解,是新闻语篇再现和强化现存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显示双方具有相同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四类隐喻模式,反映了它... 作为一种较隐蔽的语篇表征策略,隐喻表征左右着社团成员对所表征源域概念的理解,是新闻语篇再现和强化现存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显示双方具有相同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四类隐喻模式,反映了它们宏观上共有的发展和竞争思维模式,以及西方价值观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而相同隐喻模式构建的不同概念场景以及独特的英汉隐喻模式折射出英汉不同的经济理念和奥运经济视角,帮助我们挖掘出相同宏观模式所不能揭示的英汉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上的差异。研究加强了批评语篇分析中的认知解释环节,同时拓宽了隐喻比较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表征 隐喻模式 概念场景 新闻语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电影《第二十条》的现实叙事与隐喻表征
5
作者 胡蒙蒙 周敏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2024年张艺谋导演的现实主义巨作《第二十条》如期上映,成为春节档的票房黑马。影片一改以往的主旋律类叙事风格,以平实活泼的镜头语言、扎实的叙事基础直面现实症候,为现实主义题材增加了生活化的喜剧外壳。同时影片以核心人物的内在... 2024年张艺谋导演的现实主义巨作《第二十条》如期上映,成为春节档的票房黑马。影片一改以往的主旋律类叙事风格,以平实活泼的镜头语言、扎实的叙事基础直面现实症候,为现实主义题材增加了生活化的喜剧外壳。同时影片以核心人物的内在情感为推动力,以其生活琐事为联结点,串联起三组社会案件。三线交叉之下实现了社会现实的隐喻表征,展现出人性中灰暗的褶皱处。影片高扬主旋律精神,通过对社会生态的真实描摹与幽暗人性的深度表征发出了法治的正义呐喊,迎合了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展现出现实主义在社会法制领域的美学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条》 现实主义 隐喻表征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表征建构
6
作者 吴佳臻 丁凤琴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5,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知情意”层面分别表现为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共同价值理念的积极认知、亲近自豪的正向情感、愿为之付出行动的意志倾向。中华民族心理根源,如容器空间感知衍生“家国天下”的共同体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知情意”层面分别表现为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共同价值理念的积极认知、亲近自豪的正向情感、愿为之付出行动的意志倾向。中华民族心理根源,如容器空间感知衍生“家国天下”的共同体认知、垂直空间思维涵养“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红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共识、大小“自我”融合建构等隐喻均反映了共同意志倾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建构与解读,可以从容器隐喻、垂直空间隐喻、红色隐喻、大小隐喻四个维度切入,在共融于器、道不离器、知情合一、立身行道的思维运演中实现具象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隐喻表征 建构
下载PDF
中西文化中死亡隐喻表征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丽娜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2,21,共4页
概念隐喻认为,人类的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无所不在。人们倾向于用隐喻的手法来表征抽象的概念因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语言的隐喻表述与隐喻概念是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本文试图对中英死亡隐喻语句进行归类、比较,并寻求隐喻性... 概念隐喻认为,人类的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无所不在。人们倾向于用隐喻的手法来表征抽象的概念因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语言的隐喻表述与隐喻概念是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本文试图对中英死亡隐喻语句进行归类、比较,并寻求隐喻性思维的跨文化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概念隐喻 隐喻表征 中西文化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认知隐喻——以2016年G20经济话语中的隐喻表征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夏雪梦 吴格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本文结合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隐喻理论,通过对中英媒体中G20经济话语的隐喻表征进行分析发现:中英共有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隐喻模式体现出中英双方宏观上共有的发展和竞争思维模式;而相同隐喻模式构建的不同概念场景折射出中英不同的经... 本文结合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隐喻理论,通过对中英媒体中G20经济话语的隐喻表征进行分析发现:中英共有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隐喻模式体现出中英双方宏观上共有的发展和竞争思维模式;而相同隐喻模式构建的不同概念场景折射出中英不同的经济理念。该研究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隐喻表征 G20经济 批评话语分析
下载PDF
4-6岁儿童绘画中亲子关系的“远/近”隐喻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苟增强 苏日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4-89,共6页
对51名4-6岁发育正常、家庭完整的儿童进行测验,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旨在考察4-6岁儿童对"亲子关系"这一抽象概念的"远/近"隐喻表征,并分析儿童绘画中所表露出亲子关系问题。结果发现,绘画中儿童与父母... 对51名4-6岁发育正常、家庭完整的儿童进行测验,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旨在考察4-6岁儿童对"亲子关系"这一抽象概念的"远/近"隐喻表征,并分析儿童绘画中所表露出亲子关系问题。结果发现,绘画中儿童与父母距离远近能良好地预测亲子关系,存在亲子关系的"远/近"隐喻;根据其绘画人物位置可以将亲子关系分为三类,分别是"父亲-孩子-母亲"型、"孩子-父亲-母亲"型、"孩子-母亲-父亲"型。表明儿童绘画中存在亲子关系的"远/近"隐喻;绘画中人物位置关系的不同,其表现出亲子关系的问题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儿童绘画 隐喻表征
下载PDF
概念隐喻的心理表征:域映射还是结构相似
10
作者 赵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概念隐喻在大脑中如何表征?隐喻表征模型认为概念隐喻的目标域不能独立地自我表征,必须借助于始发域的表征,因此目标域和始发域之间是映射关系。结构相似模型认为目标域和始发域各自独立表征,它们构成概念隐喻是因为它们具有结构相似性... 概念隐喻在大脑中如何表征?隐喻表征模型认为概念隐喻的目标域不能独立地自我表征,必须借助于始发域的表征,因此目标域和始发域之间是映射关系。结构相似模型认为目标域和始发域各自独立表征,它们构成概念隐喻是因为它们具有结构相似性。本文从论证的有效性,同一域的多隐喻,词的多义等三个方面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域映射 结构相似 心理表征
下载PDF
英语视觉诗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研究
11
作者 方小青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63-66,93,共5页
结合国内外多模态隐喻表征研究的相关成果,在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框架内,我们研究了英语视觉诗歌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类型及其隐喻映射的语类特点。研究表明,英语视觉诗中存在四种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其中文图—文字和文... 结合国内外多模态隐喻表征研究的相关成果,在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框架内,我们研究了英语视觉诗歌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类型及其隐喻映射的语类特点。研究表明,英语视觉诗中存在四种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其中文图—文字和文图—隐含两类表征的出现频率最高。各表征类型数量不同,其深层次的理据在于各模态表征特点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多模态隐喻语类特点研究,同时也为视觉诗的创作实践者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视觉诗 多模态隐喻 隐喻表征 映射
下载PDF
歌剧《茶》隐喻性语言模因与中华禅道的表征
12
作者 姜欣 黄荷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47-52,共6页
谭盾是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当代华人作曲家、指挥家。他以中华茶文化为喻体而创作的歌剧《茶:心灵的明镜》是一部融合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作品。歌剧《茶》围绕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来展开,将中华茶韵与禅道思想以多种模态形... 谭盾是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当代华人作曲家、指挥家。他以中华茶文化为喻体而创作的歌剧《茶:心灵的明镜》是一部融合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作品。歌剧《茶》围绕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来展开,将中华茶韵与禅道思想以多种模态形式贯穿始终,映入世界艺术视野。通过对新语境中“茶禅一味”模因群在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方面的分析,融入剧情与人物性格,使茶道与中华禅道的话语表征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心灵的明镜》 语言模因 中华禅道 隐喻表征
下载PDF
环保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研究——以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芳 刘诗萌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1期34-45,共12页
结合国内外多模态隐喻表征研究的相关成果,在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框架内,以中华环保基金会官网上收集的90篇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为语料来源,本文研究了该类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类型及其隐喻映射的语类特点。研究表明,... 结合国内外多模态隐喻表征研究的相关成果,在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框架内,以中华环保基金会官网上收集的90篇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为语料来源,本文研究了该类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表征类型及其隐喻映射的语类特点。研究表明,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中存在六种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图像、文字、文图是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表征的三种主要模态,而图像-文字、图像-文图两类表征的出现频率最高。论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并阐释了多模态隐喻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研究,同时也为公益广告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隐喻表征
下载PDF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燕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6-98,120,共4页
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形象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以隐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时间的... 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形象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以隐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时间的横向坐标运动和纵向坐标运动方面对英汉语言中隐喻概念加以比较,分析了异同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英汉时间隐喻概念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助于认识自身文化,学习西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言 隐喻表征 空间隐喻 异同
下载PDF
邪恶与再生:《林中城堡》的美国隐喻
15
作者 任虎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诺曼·梅勒的《林中城堡》表面上再现了魔鬼对希特勒家族三代人生活的影响及其结果,实际上隐喻了"二战"后美国的邪恶思想与行为。虽然小说没有直接再现美国的邪恶,仅在开头和结尾交代主人公迪特尔(D.T.)的去向时"顺... 诺曼·梅勒的《林中城堡》表面上再现了魔鬼对希特勒家族三代人生活的影响及其结果,实际上隐喻了"二战"后美国的邪恶思想与行为。虽然小说没有直接再现美国的邪恶,仅在开头和结尾交代主人公迪特尔(D.T.)的去向时"顺便"提及"美国",但通过想象性再现希特勒在魔鬼操控下的成长与发展,梅勒隐喻地揭示了美国的邪恶及其表现,旨在唤起美国自问"恶之何因",反思自己的邪恶思想与行为,以便找到再生的可能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梅勒 《林中城堡》 美国隐喻 邪恶 再生
原文传递
詩、畫、禪與蘇軾、黄庭堅詠竹題畫研究——以墨竹題詠與禪趣、比德、興寄爲核心
16
作者 張高評 《人文中国学报》 2013年第1期1-42,共42页
會通化成,爲宋型文化特色之一;題詠繪畫,爲宋代詩畫之岀位之思;詩畫一律之觀念,至北宋元祐年間已流行應用。宋代士人習染佛禪,以水墨作畫,往往滲透於其中;詩人題詠墨畫,亦以禪爲詩,得游戲之三昧。竹在宋代,既名列歲寒三友,又比德爲四君... 會通化成,爲宋型文化特色之一;題詠繪畫,爲宋代詩畫之岀位之思;詩畫一律之觀念,至北宋元祐年間已流行應用。宋代士人習染佛禪,以水墨作畫,往往滲透於其中;詩人題詠墨畫,亦以禪爲詩,得游戲之三昧。竹在宋代,既名列歲寒三友,又比德爲四君子之一。竹之形象,中空、有節、長青、參天、堅勁、柔韌,故引發士人喜愛,或見之歌詠,或形之畫圖。尤其竹之本固、性直、心空、節貞諸德操,詠竹詩、墨竹畫往往多所體現。本文綜考北宋蘇軾、黄庭堅之詠竹詩篇及墨竹題詠,作爲研究文本。蘇軾有墨竹、水墨山水,以及枯木之詠。黄庭堅亦作墨竹11首,題詠横竹、偃竹、竹石、畫竹、緑筠、風雨竹、竹石牧牛之倫若干首。詩人或以比德,或以興寄,詠物之妙,蔚爲文人畫之墨戲,多體現爲游戲三昧,蓋合詩、畫、禪而一之。詩、畫、禪三者之跨際會通,新奇組合,形成詠竹、墨竹之一大特色。清吴之振《宋詩鈔》引曹學佺序宋詩之言,謂宋詩特色爲'取材廣,而命意深',宋人之水墨畫題詠可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竹 墨戲 游戲三昧 比德興寄 題畫詩 蘇軾 黄庭堅
下载PDF
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52
17
作者 殷融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1-1346,共16页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实验2显示,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相比明亮环境,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研究证明,黑白颜色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黑白颜色刺激知觉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作用,且环境的亮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表征 道德认知
下载PDF
中英文时间表征的对比探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榕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从时间的似真表征和隐喻表征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时间表征上的异同。操汉语的人是基于客观真实时间顺序和主观想象时间顺序来构建其句子和概念的,其时间表征多为似真表征方式,英语里虽也有某种程度的似真表征,但说英语的人更... 从时间的似真表征和隐喻表征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时间表征上的异同。操汉语的人是基于客观真实时间顺序和主观想象时间顺序来构建其句子和概念的,其时间表征多为似真表征方式,英语里虽也有某种程度的似真表征,但说英语的人更多的是依据形态语法和抽象原则来表征时间关系的;时间的隐喻表征在两种语言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表征 似真表征 隐喻表征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论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途径:象似性与隐喻性表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国辉 汪兴富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诗歌作为认知情感的一种重要语言艺术表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倍受人们喜爱。然而好的诗歌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意象建构,因为它既是诗歌的灵魂,也是情感交流的最佳载体。从认知角度看,诗歌意象的建构主要有两大途径:象似性与... 诗歌作为认知情感的一种重要语言艺术表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倍受人们喜爱。然而好的诗歌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意象建构,因为它既是诗歌的灵魂,也是情感交流的最佳载体。从认知角度看,诗歌意象的建构主要有两大途径:象似性与隐喻性表征,同时涉及语言变异问题。此外,若能把诗歌创作的基本认知提炼出来,将其简化、自动化或个性化,必将为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象似性 隐喻性表征 语言变异
原文传递
中美经贸摩擦新闻的隐喻表征及认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晓曙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5-100,共6页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从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分析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中美经贸摩擦新闻标题的隐喻现象,探讨了常用的隐喻表征,并从生活经验、生理基础和思维模式三个方面挖掘这些隐喻背后的认知根源。
关键词 中美经贸摩擦 隐喻表征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