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0
1
作者 宋鸿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后,重点探讨了几个问题: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构造位置,既有如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陆缘冒地斜中心的,又有大量是陆内的。它们的基本结构更普通的是三层式,即在核杂岩和上部不变质的以发育正断层...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后,重点探讨了几个问题: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构造位置,既有如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陆缘冒地斜中心的,又有大量是陆内的。它们的基本结构更普通的是三层式,即在核杂岩和上部不变质的以发育正断层为特点的盖层之间,通常发育一套以浅变质的、发生过强烈近水平剪切所致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状岩系;从韧性流变层的不均匀分布,反映出地热状态的横向不均一性;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运动学、热状态及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表明,幔源热隆、地壳的热软化、重力上浮及水平应力的联合作用可能是其隆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成因 幔源热隆
下载PDF
造山后伸展构造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家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7-84,共18页
本文综合介绍和比较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期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样式;地壳尺度的拆离带或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几何学和运动学;拆离带下盘变质核杂岩的抬升机理及其中各种韧性组构的成因和发展演变;后造山伸展塌陷过程中的岩浆活动... 本文综合介绍和比较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期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样式;地壳尺度的拆离带或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几何学和运动学;拆离带下盘变质核杂岩的抬升机理及其中各种韧性组构的成因和发展演变;后造山伸展塌陷过程中的岩浆活动和热演化;伸展平行褶皱的成因和构造几何学;后造山伸展盆地的形成过程;造山带地球物理剖面解释和岩石圈动力学;后造山伸展构造的物理和数字模拟等方面,当前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伸展构造 变质核杂岩 伸展塌陷
下载PDF
藏南萨迦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及其成因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德威 刘德民 +2 位作者 廖群安 张雄华 袁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07,共5页
藏南拉轨岗日带出露一系列穹状隆起,具有变质核杂岩体典型的3层结构型式。变质核由拉轨岗日岩群变质杂岩及侵入其中的花岗岩组成,围绕变质核发育多层顺层拆离断层,盖层主要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浅变质岩石。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与高喜马拉... 藏南拉轨岗日带出露一系列穹状隆起,具有变质核杂岩体典型的3层结构型式。变质核由拉轨岗日岩群变质杂岩及侵入其中的花岗岩组成,围绕变质核发育多层顺层拆离断层,盖层主要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浅变质岩石。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与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是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及相关隆升作用过程中发生热隆伸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拉轨岗日 喜马拉雅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与岩石圈减薄机制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47
4
作者 沈晓明 张海祥 张伯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9,共9页
变质核杂岩是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典型构造形式,也是研究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窗口”。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时间与机制和华南变质核杂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的重要... 变质核杂岩是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典型构造形式,也是研究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窗口”。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时间与机制和华南变质核杂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的重要产物,它在华南地区的广泛出现为讨论岩石圈伸展与减薄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同位素地质年代统计表明,华南地区变质核杂岩主体形成与剥露的峰期介于140-120Ma的早白垩世,它们的出现与华南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时间非常吻合。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变质核杂岩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进展表明,加强对变质核杂岩等伸展构造的研究,对研究岩石圈板块演化的时间、机制、运动学,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岩石圈演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岩石圈减薄 中生代 华南
下载PDF
黑龙江新开岭变质核杂岩的组成及其演化 被引量:47
5
作者 赵海滨 莫宣学 +2 位作者 徐受民 李尚林 马伯永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新开岭变质核杂岩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由断层下盘的变质核、拆离断层和上盘滑脱—冲断系所构成,地貌上呈长垣型的隆起带,变质核内面理外倾,盖层中褶皱轴向呈环形展布。本文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讨论了新开岭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和... 新开岭变质核杂岩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由断层下盘的变质核、拆离断层和上盘滑脱—冲断系所构成,地貌上呈长垣型的隆起带,变质核内面理外倾,盖层中褶皱轴向呈环形展布。本文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讨论了新开岭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和演化特征。中央侵人体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171~164Ma,变质的自云母和流纹质糜棱岩的变形年龄分别为142Ma和155Ma,北部边界断裂带糜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54.9±0.6Ma。中央侵人体的侵人时间代表了核杂岩的隆升时间,北部冲断带的年龄代表大规模的变形时间。岩浆流体、变质流体和构造流体的叠加使成矿更为有利,是今后找矿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组成及演化 燕山运动 兴凯运动 黑龙江新开岭
下载PDF
太行山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8
6
作者 牛树银 许传诗 +1 位作者 国连杰 陈路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3-53,共11页
自燕山运动以来,太行山区阜平、赞皇两隆起强烈上隆,形成了典型的变质核杂岩(面积9000、3850km^2),其外围发生多层次(Ar_2Pt_1,Pz)正向拆离滑脱,并发育多类型构造变形标志及退变质作用。与太行山相邻的华北断陷区则发生大幅度沉降。作... 自燕山运动以来,太行山区阜平、赞皇两隆起强烈上隆,形成了典型的变质核杂岩(面积9000、3850km^2),其外围发生多层次(Ar_2Pt_1,Pz)正向拆离滑脱,并发育多类型构造变形标志及退变质作用。与太行山相邻的华北断陷区则发生大幅度沉降。作者认为,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软流圈(甚至包括地幔)发生三维空间的调整,软流圈拗陷上方,山脉隆升;软流圈隆起上方,地表沉降,而中、下地壳、软流圈,甚至地幔间的缓倾拆离滑脱带在物质运移中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滑脱构造 成因 杂岩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德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喜马拉雅岩石圈内发育巨型多层伸展构造,形成了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普兰—亚东多层次剥离断层系,萨迦—康马链状隆伸构造,雅鲁藏布江堑-垒构造带和与大型走向滑动断层相伴生的拉分盆地。它们组成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并与南喜马拉... 喜马拉雅岩石圈内发育巨型多层伸展构造,形成了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普兰—亚东多层次剥离断层系,萨迦—康马链状隆伸构造,雅鲁藏布江堑-垒构造带和与大型走向滑动断层相伴生的拉分盆地。它们组成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并与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一起构成了喜马拉雅山链的构造不对称性。这种格局的形成除受造山之后重力作用的影响外,还可能与造山带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多层次滑脱拆离、热隆作用和均衡调整作用有关。伸展作用将有助于使本区成倍加厚的地壳逐渐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质构造 演化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沉积后的构造再造过程 被引量:27
8
作者 汪劲草 彭恩生 孙振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本文提出锡铁山矿区早期属伸展构造体制,形成加里东期变质核杂岩;晚期属收缩构造体制,形成海西期褶皱冲断岩片。认为基底剥离断层(F1)与上剥离断层(F2)所夹绿色变质岩系(O3tna -b)属绿片岩相顺层正滑韧性剪切带,带内基性 -中酸性火山岩... 本文提出锡铁山矿区早期属伸展构造体制,形成加里东期变质核杂岩;晚期属收缩构造体制,形成海西期褶皱冲断岩片。认为基底剥离断层(F1)与上剥离断层(F2)所夹绿色变质岩系(O3tna -b)属绿片岩相顺层正滑韧性剪切带,带内基性 -中酸性火山岩所夹灰岩层经变形分解作用形成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群,并在递进变形过程中经水力压裂作用在其中形成系列雁行排布的Y或R型张裂构造,而原先赋存于海相火山岩中由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层控铅锌矿体则完全从高应变带内迁出,继而沉淀于低应变的透镜化大理岩中及其附近的新生容矿空间中。重点阐述了大理岩透镜体的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锌矿床 喷流沉积 成矿构造 再造过程
下载PDF
华北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段秋梁 谭未一 +2 位作者 杨长春 张延玲 闫臻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3-410,共8页
本文在对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原型裂陷盆地群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裂陷盆地群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的形成机理,阐明了华北东部晚中生代的构造演... 本文在对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原型裂陷盆地群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裂陷盆地群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的形成机理,阐明了华北东部晚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效应、扬子板块碰撞挤压和软流圈大规模上涌联合作用的控制,而地表、中-上地壳分界和Moho界面是深部地质过程和浅部地质构造之间耦合的关键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晚中生代 变质核杂岩 原型盆地群 岩石圈减薄
下载PDF
河南崤山地区伸展滑脱作用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尹维青 李建旭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文章以碰撞造山后伸展滑脱作用及其成矿理论为指导,根据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等成果资料,重点阐述了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研究认为,崤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找矿勘探力度。
关键词 金矿床 找矿前景 拆离滑脱构造 变质核杂岩 崤山 河南
下载PDF
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颜丹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9,共7页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①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盖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正断层的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②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①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盖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正断层的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②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由此引起的伸展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③变质核杂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 剥离断层 新进展 杂岩
下载PDF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德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月山组与铜头尖组三个主剥离断层及其上盘相关的正断层系组成。本区包括变质杂岩核、基底剥离断层、“活动盖层”和“稳定盖层”的构造组合。具有不同于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称之为陆内伸展型变质核杂岩。它表现出上地幔隆升和中,上地壳多层次拆离、减薄,并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体的侵位方式和层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形态和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成矿
下载PDF
河北阜平、赞皇变质核杂岩构造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16
13
作者 雷世和 胡胜军 +2 位作者 赵占元 姜晓玮 王士德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4-64,共11页
本文介绍了太行山中段呈斜列式分布的阜平隆起和赞皇隆起相接区域的构造特征和成因分析,认为它是在大古宙平缓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它包括两个变质杂岩核、剥离断层和盖层三个构造部分,其构造性质各异,代表了不同层次岩... 本文介绍了太行山中段呈斜列式分布的阜平隆起和赞皇隆起相接区域的构造特征和成因分析,认为它是在大古宙平缓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它包括两个变质杂岩核、剥离断层和盖层三个构造部分,其构造性质各异,代表了不同层次岩石的变形特征。由沿下元古界和太古宙岩石间不整合面发生滑脱形成的韧脆性拆高,断层带将下盘韧性变形和上盘的脆性变形隔开,上盘盖层中滑覆—推覆构造系向滑覆—滑覆构造系的演化,反映了本区中、新生代陆内伸展环境下在重力滑脱条件下,由简单剪切向转动的复合剪切作用机制转化,是造成本区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成因模式
下载PDF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 被引量:14
14
作者 傅朝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16,49,共8页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形成于中- 新生代,围绕华北拗陷盆地呈环带状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地区。分为穹状和长垣状两种。同美国科迪勒拉式变质核杂岩相比,在主拆离断层内缺失巨厚的韧性剪切带。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包括岩浆底辟。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岩浆底辟 大陆伸展 地幔柱 河北
下载PDF
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及找矿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志光 张录星 《矿产勘查》 1999年第6期388-392,共5页
豫西熊耳山区是一个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中形成的拆离- 变质核杂岩构造。其核部由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体组成,盖层主要由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组成。滑脱拆离系包括位于太华群和熊耳群之间的主滑脱拆离... 豫西熊耳山区是一个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中形成的拆离- 变质核杂岩构造。其核部由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体组成,盖层主要由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组成。滑脱拆离系包括位于太华群和熊耳群之间的主滑脱拆离带和盖层中一系列次级滑脱断层。区内金银矿化在空间分布上受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控制,成矿时代与变质核杂岩主要形成期一致,成矿过程和拆离断层的发展过程一致。拆离断层控矿体系可分为6 种基本控矿构造类型,其中以产于拆离带附近的陡倾斜蚀变破碎带和爆破角砾岩筒最重要。根据以上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成矿作用 熊耳山
下载PDF
中国阿尔泰山后造山伸展垮塌的地质证据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劲草 夏斌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继大规模海西期深层次逆冲推覆之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生了后造山伸展,形成了克兰、库尔提、麦兹、阿热勒托别和苏鲁巴依变质核杂岩.变质核由中泥盆统浅变质岩及同构造侵入的碱性花岗岩组成,盖层由逆冲推覆过来的前寒武系中-深变质岩... 继大规模海西期深层次逆冲推覆之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生了后造山伸展,形成了克兰、库尔提、麦兹、阿热勒托别和苏鲁巴依变质核杂岩.变质核由中泥盆统浅变质岩及同构造侵入的碱性花岗岩组成,盖层由逆冲推覆过来的前寒武系中-深变质岩或弱变质的上泥盆世、下石炭世地层组成,在变质核的上部发育有绿片岩相顺层韧性剪切带,其变质变形从下往上逐渐增强.剪切带中石英棒拉伸线理的产状集中在110°~125°∠5°~20°,表明伸展平行于造山带方向.剥离断层切削了早期的逆冲推覆构造的部分推覆断层及部分滑动系统,但又与推覆体系一起受到了晚期褶皱与断裂的强烈改造.上述变质核杂岩不仅是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伸展垮塌的直接构造证据,而且也是造山带南缘出露的后造山幔源花岗岩、基性-超基性杂岩活动的地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 变质核杂岩 伸展垮塌 深层次推覆 后造山 海西期
下载PDF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构造中煌斑岩的地质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傅朝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河北省变质核杂岩构造时发现:在主拆离滑脱带内,可见成群成组产出的煌斑岩及其他浅成脉岩。煌斑岩和金矿相伴生,并且多数本身也发生强烈蚀变和金矿化。这些煌斑岩属钙碱性,来源于地幔,是金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煌斑岩 变质核杂岩 河北 金矿床
下载PDF
太行山中北段拆离带型金矿的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3 位作者 许传诗 罗殿文 邵振国 李瑞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7年第1期67-74,共8页
阜平、赞皇隆起是太行山地区中新生代伸展体制控制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的强烈隆升和东、西两邻断陷的大幅度沉降,在变质杂岩核的外围形成长期活动的正向拆离滑脱带。金很容易在拆离滑脱带中迁移、聚集成矿。为此,本文依据已有研... 阜平、赞皇隆起是太行山地区中新生代伸展体制控制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的强烈隆升和东、西两邻断陷的大幅度沉降,在变质杂岩核的外围形成长期活动的正向拆离滑脱带。金很容易在拆离滑脱带中迁移、聚集成矿。为此,本文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及找矿实践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变质核杂岩 拆离滑脱带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泉林 林伟 +6 位作者 许德如 闫全人 刘庆 何苗 王智琳 卫巍 郭谦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中国东部早中生代以挤压构造为主,如大别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而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十分显著,表现为大量发育的变质核杂岩、同构造岩浆岩、拆离断层带以及穹隆构造等,这些伸展构造使地壳深部的岩石折返至地表,从而使中下地壳结构发生了... 中国东部早中生代以挤压构造为主,如大别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而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十分显著,表现为大量发育的变质核杂岩、同构造岩浆岩、拆离断层带以及穹隆构造等,这些伸展构造使地壳深部的岩石折返至地表,从而使中下地壳结构发生了强烈的改造。拟通过对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发育的典型地区:北部的燕山构造带、中-东部的大别-苏鲁构造带和东部的东南沿海构造带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恢复燕山运动启动前的构造体制,研究中国东部对多幕次燕山运动中地壳变形对板块相互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的响应,阐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体制转折的期次、时限、动力学演变机制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伸展构造 变质核杂岩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large detachment faults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unkai Uplift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劲草 王正云 +2 位作者 耿文辉 张桂林 肖龙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16期1369-1373,共5页
The connexion zone between the Yunkai Uplift and Qinzhou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tonic problems in South China. It includes (i) Bobai-Cenxi deep fracture, (ii)terrane margin and (iii) synsedimentary fau... The connexion zone between the Yunkai Uplift and Qinzhou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tonic problems in South China. It includes (i) Bobai-Cenxi deep fracture, (ii)terrane margin and (iii) synsedimentary fault and is believed to be formed in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MARGIN of Yunkai UPLIFT DETACHMENT fault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Hercynia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