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1
作者 周建良 齐炼文 李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介绍了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即中药真实性鉴定(化学指纹图谱)、有效性评价(谱效学、生物指纹图谱、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目前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定方面已比较成熟;谱效学、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 介绍了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即中药真实性鉴定(化学指纹图谱)、有效性评价(谱效学、生物指纹图谱、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目前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定方面已比较成熟;谱效学、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由于与药效活性相关,在中药的有效性评价中已体现出优势;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图谱 谱效学 生物指纹图谱 代谢指纹图谱 真实性鉴定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中药
下载PDF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白瑞 王真真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458-1462,共5页
本文综述了化学指纹图谱、生物指纹图谱及代谢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化学指纹图谱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定量研究中;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与中药的药效活性相关,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综述了化学指纹图谱、生物指纹图谱及代谢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化学指纹图谱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定量研究中;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与中药的药效活性相关,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从原料、中间体到制剂的包括化学与药效学信息的多维多息指纹图谱已经成为解决中药目前"信任危机"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指纹图谱 生物指纹图谱 代谢指纹图谱 中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川乌与白芍配伍对CYP450酶活性影响及其代谢指纹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云枫 郑重 +2 位作者 皮子凤 刘志强 宋凤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5-1710,共6页
利用UPLC-MS/MS的多反应监控(MRM)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方法,评价川乌-白芍配伍对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CYP 1A2、CYP 2C、CYP 2E1、CYP 2D、CYP 3A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川乌单煎液相比,白芍与川乌不同配比溶液均能降低川乌对CYP3A、CYP2... 利用UPLC-MS/MS的多反应监控(MRM)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方法,评价川乌-白芍配伍对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CYP 1A2、CYP 2C、CYP 2E1、CYP 2D、CYP 3A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川乌单煎液相比,白芍与川乌不同配比溶液均能降低川乌对CYP3A、CYP2D、CYP2C及CYP1A2的抑制作用,而对CYP2E1基本无影响。制川乌组分-白芍配伍溶液的CYP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川乌单煎液相比,共煎液经CYP代谢后双酯型生物碱的丰度明显降低,而单酯型生物碱的丰度明显增加。表明白芍与川乌共用,能使川乌中的双酯型毒性生物碱加快降解,生成抗炎活性较好的单酯型生物碱,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白芍 CYP450 代谢指纹图谱 减毒 增效
原文传递
乌头类生物碱组分在CYP450中的代谢指纹图谱及对CYP450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云枫 刘舒 +2 位作者 李雪 刘志强 宋凤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84-2089,共6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方法,对单酯型及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组分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的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方法,对单酯型及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组分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的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对单酯型和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组分在CYP450中的代谢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活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酯型生物碱组分对CYP2C及2D的抑制能力较强,其IC50值分别为7.44和6.74μmol/L;双酯型生物碱组分对CYP1A2,3A,2C和2D均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39.48,70.44,17.36和86.04μmol/L.代谢指纹图谱显示,双酯型生物碱组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有6个特异性产物可以作为该反应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细胞色素P450 代谢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探针底物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夏鑫华 刘梅 李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7期841-843,共3页
目的利用基于硅烷基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获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初步揭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为脑缺血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硅烷基... 目的利用基于硅烷基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获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初步揭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为脑缺血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硅烷基化反应,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和固醇类物质制成热稳定性强、易挥发的硅烷酯或醚,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对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利用已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获得了大鼠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并鉴定了其中29个主要色谱共有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正常和模型组的指纹图谱差异。结论通过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的比较分析,发现与脑缺血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代谢组学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脾气虚证大鼠尿液生物标记物的识别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武平 李婵艺 +4 位作者 黄晶 廖婧竹 马文杰 陈宏远 芮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855-4863,共9页
考察脾气虚证大鼠尿液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寻找脾气虚证的标记物,阐明其与代谢通路之间的联系。采用劳倦伤脾加限制饮食的方法构建大鼠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分别进行D-木糖吸收实验及血常规检测。收集的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考察脾气虚证大鼠尿液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寻找脾气虚证的标记物,阐明其与代谢通路之间的联系。采用劳倦伤脾加限制饮食的方法构建大鼠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分别进行D-木糖吸收实验及血常规检测。收集的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分析,尿液代谢指纹图谱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判别分析(OPLSDA)等统计学分析,筛选脾气虚证的生物标记物。D-木糖和血常规测定结果表明脾气虚证大鼠造模成功。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OPLS-DA得分图显著区分模型组和空白组。根据OPLS-DA分析的S-plot图、VIP值、t检验及受试者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筛选并鉴定出苯丙氨酸、琥珀酸、乌头酸、异柠檬酸、甜菜碱、犬尿酸、吲哚、肌酸、肌酸酐、乳清酸、黄嘌呤、黄嘌呤酸等24个脾气虚证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在线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解析代谢通路,可为脾气虚证及其他中医证候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代谢组学 代谢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烟草黑胫病菌的表型组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茂胜 汪汉成 +3 位作者 黄艳飞 王进 张长青 鲁红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6-1363,共8页
【目的】为了阐明烟草黑胫病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烟草黑胫病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黑胫病菌能代谢74%的碳源、96%的氮源、1... 【目的】为了阐明烟草黑胫病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烟草黑胫病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黑胫病菌能代谢74%的碳源、96%的氮源、100%的硫源和98%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病原菌具有285种不同的氮源代谢通路;黑胫病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高达1%氯化钠、3%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2%甲酸钠、5%尿素或2%乳酸钠中存活;其适应p H值范围为3.5-10,最适7.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烟草黑胫病菌均表现出脱羧酶和脱氨酶活性。【结论】这些代谢特征为烟草黑胫病菌进一步的生理和代谢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Biolog表型芯片 代谢指纹图谱 表型特征
原文传递
3株罗伦隐球酵母的26S rDNAD1/D2区序列、代谢指纹图谱及生防效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子鹏 郭晓敏 +1 位作者 王友升 李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研究3株不同来源的酵母拮抗菌(Crytococcus laurentii)001#、010#和012#的种间亲缘关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不同碳源物质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对于不同果蔬的侵染病原菌的生防效力。结果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001#和010#间的碳源... 研究3株不同来源的酵母拮抗菌(Crytococcus laurentii)001#、010#和012#的种间亲缘关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不同碳源物质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对于不同果蔬的侵染病原菌的生防效力。结果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001#和010#间的碳源代谢指纹图谱中存在43种相同的最适碳源和13种相同的可利用碳源,菌株012#则与001#和010#利用碳源情况差异性较大,但是它们分别在梨、油桃和芦笋果实上的生防效力却有一些差别,这可能与不同菌株所特异利用的碳源种类以及果蔬中含有的特异的碳源种类和含量有关。发现不同果实的碳源成分和比例引起的拮抗菌生防效果差异的现象,并揭示亲缘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菌株的碳源代谢特征表现出来,为酵母拮抗菌在生防效力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拮抗菌 分子生物学聚类分析 代谢指纹图谱 生防效力
下载PDF
基于衍生化反应和GC-MS技术测定大鼠血液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轮廓谱 被引量:5
9
作者 夏鑫华 刘梅 李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硅烷基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初步研究大鼠血液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轮廓谱。方法:通过硅烷基化反应,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和固醇类物质制成热稳定性强、易... 目的:建立基于硅烷基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初步研究大鼠血液和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轮廓谱。方法:通过硅烷基化反应,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和固醇类物质制成热稳定性强、易挥发的硅烷酯或醚,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对大鼠血液和尿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通过优化衍生化条件和色谱条件,建立了最佳的GC-MS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获得了大鼠尿液和血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轮廓谱,并鉴定了其中23个主要色谱共有峰。结论:优化的衍生化方法结合GC-MS技术可以从代谢水平对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为后期的病理模型中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提供最佳的测定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血液 尿液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代谢物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艳明 郭欣硕 +1 位作者 黄新 朱水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6期851-854,860,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研究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株系之间代谢物指纹图谱的差异性,为转基因作物安全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优化提取条件,考察色谱条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数据处理方法对转基因株系...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研究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株系之间代谢物指纹图谱的差异性,为转基因作物安全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优化提取条件,考察色谱条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数据处理方法对转基因株系及对照进行模式识别。结果:优化了提取条件及色谱条件,建立了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获得了小分子的代谢产物的表达谱,发现转基因与其对照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优化的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代谢水平检测转基因作物,找出差异性,为转基因作物的检测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物指纹图谱 转基因产品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CS-HPLC-ESI-MS^n法分析复方丹参滴丸的代谢指纹图谱(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房敏峰 郑晓晖 +3 位作者 王世祥 赵新锋 卫引茂 郑建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建立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后人血浆中活性成分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人血浆样品,通过微血管张力实验测试血管扩张效果,采用柱切换系统对样品进行富集纯化。结果:1.5h采集的血浆扩张血管能力最强,在色谱图中出... 目的:建立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后人血浆中活性成分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人血浆样品,通过微血管张力实验测试血管扩张效果,采用柱切换系统对样品进行富集纯化。结果:1.5h采集的血浆扩张血管能力最强,在色谱图中出现5个新的色谱峰。结论:色谱图中5个特征色谱峰与复方丹参滴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 代谢指纹图谱 复方丹参滴丸 药效作用
下载PDF
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肉杆菌的代谢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添群 李文红 +3 位作者 李凤良 程英 金剑雪 周宇航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6-697,共12页
【目的】肠道细菌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可培养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肉杆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肉杆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1-PM10代... 【目的】肠道细菌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可培养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肉杆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肉杆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1-PM10代谢板,对肉杆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肉杆菌能代谢34.74%的碳源、99.47%的氮源、100%的硫源和79.66%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糖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和肽类。该肠道细菌未表现出生物合成途径。肉杆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10%氯化钠、6%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7%尿素、8%乳酸钠、200 mmol/L磷酸钠(p H 7.0)、20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不能在9%-12%的乳酸钠渗透溶液中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5-10,最适约为10.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肉杆菌仅有脱氨酶活性,而无脱羧酶活性。【结论】肉杆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的认识,同时为其功能的研究和其与宿主小菜蛾的互作研究提供了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杆菌 小菜蛾 Biolog表型芯片 代谢指纹图谱 肠道细菌
原文传递
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组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红 金道超 +2 位作者 李凤良 金剑雪 程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 【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1-10代谢板,对桃色欧文氏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桃色欧文氏菌能代谢39.47%的碳源、89.74%的氮源、100%的硫源和100%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该肠道细菌表现出261种不同的氮源代谢通路和95种生物合成通路。桃色欧文氏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9%氯化钠、4%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2%尿素、6%乳酸钠、200mmol/L磷酸钠(p H 7.0)、2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4.5~10,最适7.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桃色欧文氏菌均表现出脱羧酶和脱氨酶活性。【结论】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特别是其与宿主昆虫的互作及其在肠道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认识,同时表明通过降低桃色欧文氏菌密度来防治小菜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色欧文氏菌 小菜蛾 表型芯片 代谢指纹图谱 肠道细菌
下载PDF
针刺心经神门与少海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冰 王妙华 +5 位作者 谌爱华 王韧 李文姣 陈思阳 邓凯文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32-738,共7页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两穴,观察其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的影响,验证针药并用可改变中药代谢的推断;方法针刺大鼠心经的神门与少海;补阳还五汤血样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1)色谱柱:Ultimate AQ-C18,4.6 mm...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两穴,观察其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的影响,验证针药并用可改变中药代谢的推断;方法针刺大鼠心经的神门与少海;补阳还五汤血样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1)色谱柱:Ultimate AQ-C18,4.6 mm×250 mm,5μm;(2)检测波长:264 nm;(3)流动相:甲醇∶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4)温度:35℃。谱动学采用指纹图谱与药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总量统计矩评价方法。结果针刺组补阳还五汤谱动学参数:总量半衰期为7.726 h,经0~24.51 h总量的95%成分被排出体外,其指纹图谱中95%的成分的保留时间在0~92.37 min之内;而对照组补阳还五汤谱动学参数:总量半衰期为10.09 h,经0.45~28.67 h总量的95%成分被排出体外,其指纹图谱95%的成分在0~95.59 min之内。结果显示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能减少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的半衰期,增快药物代谢。结论针刺经络腧穴能调整脏腑功能,反作用于中药代谢,其谱动学会产生明显变化,对应药效也会产生变化,针药并用可改变中药量-时-效作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针刺 神门 少海 补阳还五汤 经络脏象 代谢指纹图谱 谱动学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在不同节肥水平下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碳代谢指纹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旭初 龙莉 +2 位作者 屠乃美 侯方舟 付小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6-2022,共7页
为了探究微生物肥料在节肥条件下对烟草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应用Biolog-ECO技术,研究了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在0%、10%、20%、30%节肥水平下烟草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的根际微生物,对4类碳源的利用... 为了探究微生物肥料在节肥条件下对烟草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应用Biolog-ECO技术,研究了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在0%、10%、20%、30%节肥水平下烟草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的根际微生物,对4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均随节肥量的增加而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节肥水平下,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的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方式不同,金农肥中肥偏好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而德根贝偏好糖类、脂肪酸和脂类;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在各节肥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全量施肥(P<0.05);从减少化肥施用量对根际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碳源利用多样性的影响来看,金农肥中肥和德根贝的节肥比例均以不高于20%为宜,且德根贝表现更优。本研究结果为烟草生产上微生物肥料和节肥能力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烟草 根际 碳代谢指纹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松嫩草地土壤细菌碳代谢指纹差异 被引量:6
16
作者 曲同宝 朱悦 +2 位作者 于淼 杨智明 王德利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探讨放牧强度对松嫩草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技术研究了休牧、适牧、重牧三种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细菌碳源利用强度逐渐加强并在192h... 为了探讨放牧强度对松嫩草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技术研究了休牧、适牧、重牧三种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细菌碳源利用强度逐渐加强并在192h后趋于稳定,证明土壤细菌生物代谢活性逐渐加强;(2)适牧下土壤细菌AWCD、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高,休牧次之,重牧最低;(3)适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能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聚物、酚酸类及胺类等碳源,休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多聚物能够充分利用,而重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只对羧酸类碳源利用有相对优势,三种放牧强度土壤细菌碳代谢指纹顺序为适牧>休牧>重牧;(4)根据RDA分析得出: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松嫩草地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草地 放牧 土壤细菌 Biolog-ECO 碳代谢指纹
下载PDF
一株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p.NY-011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焰 吴鹏 +4 位作者 尤芳芳 阮琨 曹毅 乔代蓉 白林含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9-1244,共6页
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培养物内筛选到一株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5%~21%,w/v)和广泛pH值范围(pH5~11)生长的嗜碱耐盐菌NY-011.细胞形态电镜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NY-011呈杆状,大小为(0.51~1.53)μm... 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培养物内筛选到一株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5%~21%,w/v)和广泛pH值范围(pH5~11)生长的嗜碱耐盐菌NY-011.细胞形态电镜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NY-011呈杆状,大小为(0.51~1.53)μm×(1.02~2.55)μm,革兰氏阴性,有荚膜,无鞭毛,不运动,好氧生长,淀粉水解酶呈阴性,接触酶呈阳性.其最适培养条件为:2%NaCl,30℃,起始pH值10.16S rDNA序列比对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属于盐单胞菌属(Halcrmonas).Biolog分析显示,在检测的95种碳源中,该菌仅有10种的代谢指纹能与数据库类型相匹配.且代谢情况和其亲缘关系最近的Halomonas pantelleriensis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单胞菌属 中度嗜盐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Biolog代谢指纹分析
原文传递
辽西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3 位作者 杨立新 殷有 张淞著 周永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快,活性最强。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吐温40、吐温80、i-赤藓糖醇、D-甘露醇和4-羟基苯甲酸7种碳源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油松纯林(p<0.05)。Biolog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6537;油松纯林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547。主成分分析显示,YB和YC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无明显差异,物种Mclntosh指数(U)依次为YB>YC>NP。油松和侧柏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在辽西半干旱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碳源利用 主成分分析 Biolog代谢指纹图谱 Biolog微平板法
下载PDF
连作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碳代谢指纹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旭初 龙莉 +4 位作者 柳开楼 李大明 谷子寒 胡志华 胡惠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了探究连作对烟草根系微生态的影响,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的碳代谢指纹差异。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对31种碳源的AWCD值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与CK相比,连作5,10年后分别下降12.7%,74.0%;但6类不同... 为了探究连作对烟草根系微生态的影响,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的碳代谢指纹差异。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对31种碳源的AWCD值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与CK相比,连作5,10年后分别下降12.7%,74.0%;但6类不同碳源之间AWCD值降幅差异较大,连作5,10年后,降幅分别为3.7%~52.1%,64.9%~80.3%;主成分分析表明,以糖类、氨基酸类碳源利用为主的细菌数量显著减少是导致碳源总体利用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连作改变了烟草根际细菌的代谢特征,表现为对糖类、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下降,对多聚物类碳源利用率增加;连作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的香浓指数(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连作 根际细菌 碳代谢指纹
下载PDF
葫芦与西瓜砧穗在不同土壤上根际碳代谢指纹特征与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阮杨 王东升 +2 位作者 郭世伟 凌宁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7-976,共10页
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微生物关系密切,但砧穗互作下根际微生物活性变化尚不明确。为阐明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砧穗互作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采集黑土(吉林)、砖红壤(海南)、黄棕壤(江苏)和灰漠土(新疆)四种类型土壤,并在每种土壤上均种植自... 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微生物关系密切,但砧穗互作下根际微生物活性变化尚不明确。为阐明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砧穗互作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采集黑土(吉林)、砖红壤(海南)、黄棕壤(江苏)和灰漠土(新疆)四种类型土壤,并在每种土壤上均种植自根葫芦、自根西瓜、嫁接西瓜(葫芦砧木)以及嫁接葫芦(西瓜砧木),利用Biolog培养技术探究不同处理下根际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下微生物代谢活性差异显著(R^2=0.534,p<0.001),不同嫁接植物之间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同样存在显著差异(R^2=0.075,p<0.001)。不同嫁接处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综合代谢水平自根西瓜>嫁接葫芦(西瓜砧木)>嫁接西瓜(葫芦砧木)>自根葫芦。聚类推进树(Aggregated boosted tree,ABT)分析显示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子。评估不同土壤类型下根际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对砧穗互作的响应,可为防控土传病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葫芦 嫁接 根际 碳源代谢指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