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系膜全切除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185
1
作者 郁宝铭 李东华 +2 位作者 郑民华 沈耀祥 王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价值。 方法 对 1993年 1月~ 1998年 10月间 ,行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 30 6例直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并发...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价值。 方法 对 1993年 1月~ 1998年 10月间 ,行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 30 6例直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并发症中吻合口漏 9例 ,发生率为 2 9% ;输尿管损伤 2例 ,发生率 0 7% ;吻合口狭窄 32例 ,发生率为 10 5 %。术后复发 2 0例 ,复发率为 6 7% ,其中B期复发 4例 ,占B期 2 3% ;C期复发 9例 ,占 12 5 % ;D期复发 7例 ,占 5 3 9%。 结论 直肠系膜全切除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并保证了低位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安全性。但患者局部复发率还与病期的早晚有关 ,因此 ,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全切除 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
原文传递
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CT研究 被引量:102
2
作者 李文华 曹庆选 +4 位作者 杨世锋 陆升林 张强 吴天 李建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对经CT检查、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的30例绞窄性肠梗阻(SO)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SO,均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均显示有不同形式的MRV改变。26例经手术、4例经临床证实,包括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扭转8例... 目的对经CT检查、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的30例绞窄性肠梗阻(SO)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SO,均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均显示有不同形式的MRV改变。26例经手术、4例经临床证实,包括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扭转8例,肠套叠6例,肠系膜血管闭塞性肠梗阻4例,内疝3例。结果所有病例经CT检查可发现11种CT征象,并可分作:(1)直接征象:包括肠系膜血管闭塞2例,肠系膜水肿及其血管增粗并形态异常19例;(2)间接征象:包括肠壁水肿增厚24例,CT强化肠壁异常6例,肠腔大量积液13例,肠袢特殊形态10例,肠壁、肠系膜出血各1例;(3)并发症征象:包括肠壁间积气3例,肠系膜门脉积气1例,肠系膜积气1例,腹水和气腹共11例。结论急腹症CT检查如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CT征象和临床,可以对SO术前作出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 被引量:70
3
作者 陈增蓉 戴红霞 +5 位作者 成翼娟 朱红 李卡 陈惠蓉 陈咏梅 印义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超低位、结 -肛吻合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30例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甘露醇顺式灌肠 ,术后保持肛门清洁 ,调节饮食 ,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 :本组术后无吻... 目的 :探讨微创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超低位、结 -肛吻合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30例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甘露醇顺式灌肠 ,术后保持肛门清洁 ,调节饮食 ,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 :本组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 ,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 ,保肛率 1 0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保肛根治术 护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53
4
作者 周总光 李立 +4 位作者 舒晔 于永扬 程中 雷文章 王天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9-901,共3页
目的 探索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用双钉合技术 (DST) ,在腹腔镜下对 6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DST低位、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 结果 手术时间 110~ 2 1... 目的 探索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用双钉合技术 (DST) ,在腹腔镜下对 6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DST低位、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 结果 手术时间 110~ 2 10min ,平均 12 5min ;术中出血 5~ 80ml,平均 2 0ml;术后 1~ 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d ,平均 8d。 1例患者因凝血障碍中转开腹 ,其他 6 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疼痛剂应用 2 8例 ,除 1例吻合口漏、1例尿潴留外 ,其余患者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TME、低位、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创伤小、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低位直肠癌 直肠肿瘤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健 段志泉 +3 位作者 罗英伟 宋清斌 辛世杰 张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superior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 ,SMVT)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 978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1例急性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两组 ,1 995年以前为Ⅰ组 (1 3例 ) ,诊治...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superior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 ,SMVT)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 978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1例急性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两组 ,1 995年以前为Ⅰ组 (1 3例 ) ,诊治原则是对可疑的急性SMVT的患者施行手术探查 ;1 995年及 1 995年以后为Ⅱ组 (2 8例 ) ,改变为一经确诊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治疗 ,并严密观察 ,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随时中转手术。本研究对两组的诊治过程、住院时间、死亡率及生存率等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 ,入院后确诊时间 ,Ⅰ组平均为 (7 . 3± 2 . 6 )d ;Ⅱ组平均为 (1 . 5± 1 . 2 )d ,P <0 . 0 1。手术治疗者Ⅰ组 1 1例 ,Ⅱ组 9例。治愈率Ⅰ组为 6 1 . 5 %,Ⅱ组为 89 .3%,P <0 . 0 5。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SMVT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诊断 溶栓治疗
原文传递
膜解剖的兴起与混淆 被引量:46
6
作者 龚建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1-405,共5页
膜解剖,是人们对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统称、总称和简称。具体于解剖学,是指广义的系膜与系膜床的解剖,两者由筋膜和(或)浆膜构成。传统的系膜虽然有着系膜的定义,但人们却不知不觉地据其"扇形"和"游离"的特征来认定它... 膜解剖,是人们对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统称、总称和简称。具体于解剖学,是指广义的系膜与系膜床的解剖,两者由筋膜和(或)浆膜构成。传统的系膜虽然有着系膜的定义,但人们却不知不觉地据其"扇形"和"游离"的特征来认定它们。我们提出的"广义的系膜",是指那些筋膜和(或)浆膜,信封样包绕着器官及其血管,悬挂于体后壁,无论其形状如何、无论其游离与否。因此,膜解剖主要论点如下:(1)几乎所有的器官或组织,表面都有解剖的第三元素——膜(主要是筋膜,体腔内者其外还有浆膜)覆盖,其包绕着器官或组织及其血供,悬挂于体后壁,形成千姿百态的系膜,它们大多躺卧并融合于系膜床。(2)在胃肠道,肿瘤的"第五转移"潜行其内。(3)系膜的打破,不仅手术出血多,而且导致第五转移从系膜内泄露至手术野。(4)因此,肿瘤可分为系膜内癌、系膜外癌和系膜边癌;肿瘤根治对系膜内癌有效,而不应人为地将系膜内癌破坏成系膜外癌,新辅助放化疗的本质是将系膜边癌推向系膜内。(5)基于这样的解剖,肿瘤根治手术分为:D2/D3手术,即不强调系膜是否完整的淋巴清扫;CME手术,即强调系膜完整,而不严格定义淋巴清扫范围;D2/D3+CME手术,两者均严格界定。(6)在胃肠道,同等T分期的肿瘤,系膜越短,预后越差。(7)同等T分期肿瘤,同等系膜长度,埋于系膜床内的系膜越多,预后越差。(8)以上7条原理,在体腔内器官(乃至所有体内器官)具有普遍性。膜解剖,不同于传统的"层面外科",也完全不同于日本学者所描述的"膜的解剖……"。主要在于其广义的系膜和系膜床、及其内在的生命事件可以被准确地定义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解剖 系膜 胃肠肿瘤
原文传递
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8
7
作者 管庶春 顾勤 +2 位作者 吴徐峰 唐会峰 程云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4期2921-2924,共4页
目的探讨多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期MSCT检查。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为准,比较MSCT判断结肠癌征象,肿瘤累... 目的探讨多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期MSCT检查。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为准,比较MSCT判断结肠癌征象,肿瘤累及邻近组织和血管、肿瘤分期、肠系膜血管分布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T分期正确48例,诊断准确度为80.00%(48/6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P﹤0.01)。MSCT术前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肠腔狭窄、病灶累及浆膜层、病灶累及邻近组织器官、肠梗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病灶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静脉、脾动与术中所见以及术后病理结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1)。术前MSCT评估肠系膜血管受累与术中所见符合53例,MSCT对肠系膜血管受累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3.33%、95.83%和88.33%。结论多期MSCT增强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评估结肠癌术前肿瘤分期、肿瘤侵犯程度以及肠系膜血管分布,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结肠癌 肿瘤分期 肠系膜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任传成 刘久波 +1 位作者 叶天雄 李茂玉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2-13,共2页
探讨气象因素影响脑血管病发病的机理。方法:按气象条件设置的不同将40只家兔均分为八组:对照组、高气温组、低气温组、高气压组、高湿度组、低湿度组、复合气象1组(高温+高湿)和复合气象2组(高压+低温)。每组分别观察肠系... 探讨气象因素影响脑血管病发病的机理。方法:按气象条件设置的不同将40只家兔均分为八组:对照组、高气温组、低气温组、高气压组、高湿度组、低湿度组、复合气象1组(高温+高湿)和复合气象2组(高压+低温)。每组分别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低温组、高压组及复合气象2组表现为微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开放减少,尤以复合气象2组明显,而高温组、高湿组和复合气象1组的变化则相反,表现为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瘀滞、血流缓慢、血管周围有渗出,低湿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无变化。结论:气象条件可以引起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临床拟合较高,提示微循环的变化是气象因素影响脑血管病发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微循环 脑血管疾病 病因学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如泉 张桂成 +8 位作者 宋兆伟 赵灿伟 刘金国 高印生 张俊义 何寿华 李景庆 李泽亮 于代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 ,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6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表现。平扫 6例 ,增强扫描 2例。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系膜密度增高...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 ,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6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表现。平扫 6例 ,增强扫描 2例。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内高密度阴影等征象。 4例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增宽 ,3例可见肠系膜间游离积液 ,2例增强扫描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低密度血栓影 ,静脉壁环形强化呈“靶征”。结论 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应及时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增强扫描 CT检查 CT表现 CT诊断 征象 腹腔积液 阴影 模糊 高密度
原文传递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小荣 钱民 +1 位作者 欧陕兴 刘海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CT的表现。结果:9例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中,良性1例,恶性8例。位于小网膜2例、小肠系膜4例、结肠系膜2例和腹膜后左肾上腺区1例。肿瘤最大直径5.0~14cm,平均9.6cm。肿瘤呈类圆形者7例,不规则形2例。平扫密度均匀2例,囊变及坏死7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1例,完全增强2例,不规则增强3例。边缘及中心可见肿瘤血管者2例,远处转移4例。术后随访6例肠系膜者中5例复发。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组织来源相似,故有着相似的影像表现,但因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不同,胃肠外间质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肠系膜 网膜 腹膜后间隙 CT
下载PDF
腹部CT影像中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11
作者 毛芸 范晓 +1 位作者 李咏梅 罗天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评价肠系膜血管旋涡征在腹部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显示率及形态学特点,明确其作为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的诊断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行全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病例图像。以肠系膜血管伴或不伴肠管绕轴旋转角度至少大于90°... 目的评价肠系膜血管旋涡征在腹部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显示率及形态学特点,明确其作为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的诊断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行全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病例图像。以肠系膜血管伴或不伴肠管绕轴旋转角度至少大于90°作为漩涡征的判断标准,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是否存在肠系膜血管漩涡征、漩涡征形态特点(位置、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段血管起止点间直线距离、旋转半径)及伴随征象进行评估,并比较肠扭转及非肠扭转病例组中漩涡征各项特征的差异性。结果在626例病例中,CT发现72例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其中64例出现在非肠扭转病例组(显示率约10.4%),8例出现在肠扭转病例组(显示率约88.9%)。所有8例肠扭转病例的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均伴有肠管漩涡征,6例伴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非肠扭转病例漩涡征中仅2例伴肠管漩涡征,无1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在肠扭转及非肠扭转病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旋转角度及旋转段血管起止点间直线距离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42,P=0.036)。结论肠系膜血管漩涡征的形态学特征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有助于鉴别肠扭转与伴有漩涡征的非肠扭转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扭转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 X线 计算机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谢德宁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或经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肠...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或经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形态。结果12例增强扫描均示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影,MPR、MIP的后处理图像亦可显示充盈缺损影,表面遮盖显示可见血管截断,远端血管不显影,部分病例伴有肠腔扩张、腹水、肠梗阻等征象。结论MSCT增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快速正确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对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动脉栓塞 螺旋CT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热点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基于近几年来发表的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似乎已经证据确凿且疗效明确;但尚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环周切缘阳性及直肠全系膜切除不彻底的发生率更高,将成为研...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基于近几年来发表的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似乎已经证据确凿且疗效明确;但尚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环周切缘阳性及直肠全系膜切除不彻底的发生率更高,将成为研究的热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仍然可以用于临床实践,对于环周切缘存在阳性风险的患者,仍建议优先选择开腹手术。此外,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已经表明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其是否会成为未来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发展方向,仍然值得期待,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 腹腔镜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全直肠系膜切除
原文传递
针刺脾气虚证模型大鼠“足三里”穴后肠系膜淋巴结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曾荣华 吴慧婷 +5 位作者 周露 欧阳厚淦 高书亮 汪建民 欧阳彦楚 崔田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5846-5851,共6页
背景:肠道及相关淋巴组织是构成肠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虚免疫失衡中肠道免疫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针刺对脾虚症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结构的变化、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脾虚与肠道黏膜免疫之... 背景:肠道及相关淋巴组织是构成肠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虚免疫失衡中肠道免疫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针刺对脾虚症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结构的变化、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脾虚与肠道黏膜免疫之间相关性及针刺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PF级雌性SD大鼠(购于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针刺组通过劳倦伤脾加饮食失节多因素复合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通过脾虚模型体征评分及尿D-木糖排泄率检测证实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大鼠针刺双侧"足三里"穴(1次/d,连续14 d),模型组自然恢复,空白组不予干预。治疗结束后摘取小肠肠系膜淋巴结,采用MTS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形态学改变,Perls stain(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1)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结构改变:空白组结构正常;模型组淋巴结网架结构遭到破坏,淋巴小结等结构不完整,淋巴结副皮质区弥漫性扩大变宽,淋巴结功能亢进;针刺组淋巴结小梁构成的实质网架结构基本趋于完整,淋巴小结等结构基本恢复;(2)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功能: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呈相同的趋势,但T淋巴细胞增殖率要高于B淋巴细胞(P <0.01);模型组的T、B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空白组(P <0.01);针刺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 <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针刺组B淋巴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P <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巨噬细胞计数:针刺组的淋巴窦巨噬细胞分部密度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 <0.01)。提示:针刺"足三里"穴能激活脾虚证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免疫应答,增强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化能力(其中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针刺 肠系膜淋巴结 肠道免疫 组织构建
下载PDF
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池畔 林惠铭 陈大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比较经腹腔镜与开腹两组标本的直肠系膜完整性和肠旁 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各 2 0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均完整无破损。②腹腔镜组与开腹组N1的淋巴结数...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比较经腹腔镜与开腹两组标本的直肠系膜完整性和肠旁 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各 2 0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均完整无破损。②腹腔镜组与开腹组N1的淋巴结数分别为 8 5± 3 6与10 6± 6 2 (P =0 334 ) ;N2 的淋巴结数分别为 3 7± 2 2与 2 4± 2 1(P =0 32 8) ;N3 的淋巴结数分别为2 4± 1 7与 2 0± 1 8(P =0 5 90 )。③直肠远切端均无癌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熊建群 黄季春 谌谨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评价大网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积累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腹腔镜或腹水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3 3例大网膜病变的超声改变。结果  3 3例中超声诊断大网膜有病变 2 7例 ,提示良性或恶性病变 2 6例 ,与... 目的 评价大网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积累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腹腔镜或腹水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3 3例大网膜病变的超声改变。结果  3 3例中超声诊断大网膜有病变 2 7例 ,提示良性或恶性病变 2 6例 ,与手术或腹腔镜对照 ,病变部位诊断符合率 81.8% ,病理性质 (良性或恶性 )诊断符合率 78.8%。声像图特征 :大网膜趋向于病变部位 ,且发生厚度、形态和回声改变。结论 只要积累经验 ,超声医师可根据大网膜所在部位及回声改变来推断原发病变的部位和病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肠系膜 大网膜病变 诊断
原文传递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永军 李明 顾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98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Х^2检验。结果36例(7.2%,3...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98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Х^2检验。结果36例(7.2%,36/498)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放疗密切相关(P〈0.05或0.01),而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预防造瘘、脉管癌栓、吻合方式等无明显关系。37例手术同时即行预防性造瘘的患者,仍有3例发生吻合口漏,未经特殊处理后自愈。另外33例吻合口漏的患者中1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3例行近端肠造瘘粪便转流术,吻合口漏愈合后二期还纳治愈。结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放疗密切相关;控制好围手术期血糖可以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科学解读膜解剖理论 规范应用膜解剖名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海龙 常毅 林谋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4-642,共9页
膜解剖虽然在国内兴起,但现在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膜解剖的"膜"实际是指构成特定平面或称为"神圣平面"的"膜",因此不能把"膜"之间的解剖就理解为膜解剖,膜解剖的目的也绝非是为了追求&q... 膜解剖虽然在国内兴起,但现在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膜解剖的"膜"实际是指构成特定平面或称为"神圣平面"的"膜",因此不能把"膜"之间的解剖就理解为膜解剖,膜解剖的目的也绝非是为了追求"微出血"和"零出血"。现阶段理论学说的多样化以及解剖名词的不规范,是阻碍膜解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膜解剖的膜或层面始于胚胎期,但因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旋转、融合等而失去了原来的解剖表现,从而模糊了临床对膜解剖的认识。笔者结合尸体解剖、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还原了结直肠手术相关膜的来源和延续,并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例,对"系膜信封"以及完整系膜切除等膜解剖核心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从膜的整体性上阐释了重要术语的解剖学定义,以期规范膜解剖名词的使用。从胚胎学、膜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来理解膜的来源和构成,将有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膜解剖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术语 系膜 筋膜 盆腔
原文传递
肠系膜病变的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19
19
作者 马恩森 杨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肠系膜为腹腔内的重要结构,包括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等;正确认识其正常解剖和病变的CT表现,包括炎性病变、囊肿和肿瘤性病变、血管性病变、外伤性病变及其他少见病变等,有助于正确诊断腹部疾病。
关键词 肠系膜 解剖学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四物汤对小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白树平 管喜文 +1 位作者 龚传美 管敏 《微循环学杂志》 1997年第4期37-38,共2页
四物汤对小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白树平1管喜文1龚传美1管敏2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和川芎组成[1]。历代中医应用该方补血调经,多用于妇科,其加减方剂更为内科常用。本文观察了它对小白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四物汤对小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白树平1管喜文1龚传美1管敏2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和川芎组成[1]。历代中医应用该方补血调经,多用于妇科,其加减方剂更为内科常用。本文观察了它对小白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四物汤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中药 方剂 耳廓 肠系膜 微循环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