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生的心路历程:“文人”瞿秋白——瞿秋白生平与思想发展综论
1
作者 蒋明玳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4-31,共8页
文章对瞿秋白一生的经历及其思想变化作了简略而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文章提出:综观瞿秋白一生,他从最初的"名士"梦被惊醒,到最后走上政治这条不归之路,虽然其终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都浸染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 文章对瞿秋白一生的经历及其思想变化作了简略而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文章提出:综观瞿秋白一生,他从最初的"名士"梦被惊醒,到最后走上政治这条不归之路,虽然其终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都浸染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文人"范畴。他是与鲁迅相互补充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类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心路 历程 文人
下载PDF
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原理与作用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桂芬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6年第3期3-9,共7页
现场心理痕迹分析这一术语与英美国家所用的“犯罪人特征描述”(Criminal Profiling)等同。其依据的基本原理,一是心理学关于人与行为的对应关系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二是逻辑推理的方法。现场心理痕迹分析可以为侦查人员识别、理解犯罪人... 现场心理痕迹分析这一术语与英美国家所用的“犯罪人特征描述”(Criminal Profiling)等同。其依据的基本原理,一是心理学关于人与行为的对应关系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二是逻辑推理的方法。现场心理痕迹分析可以为侦查人员识别、理解犯罪人,以及讯问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心理痕迹 犯罪人特征描述 原理 作用
下载PDF
蒙自“8.01”特大杀人案犯罪心理痕迹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家富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1-102,共2页
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被认识的特殊形态。从侵害对象、作案工具、现场的特殊环境等方面,特别是被害人的损伤分布、损伤特征来分析蒙自"8.01"特大杀人案的犯罪心理痕迹,以刻画作案人心理、生... 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被认识的特殊形态。从侵害对象、作案工具、现场的特殊环境等方面,特别是被害人的损伤分布、损伤特征来分析蒙自"8.01"特大杀人案的犯罪心理痕迹,以刻画作案人心理、生理身份及其社会身份特征,从而划定犯罪嫌疑人范围并进而锁定犯罪嫌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痕迹 探析 作案人心理 生理身份 社会身份特征
下载PDF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初探
4
作者 乔顺利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对于犯罪心理痕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论述。犯罪行为是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犯罪分子其心理特征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性要客观地认识,才能够更... 对于犯罪心理痕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论述。犯罪行为是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犯罪分子其心理特征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性要客观地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中要掌握:一是可变性;二是运用条件;三是技术本土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痕迹 可变性 科学性 运用条件 技术本土化
下载PDF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红细胞5种元素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盛华 何邦平 +8 位作者 赵德山 李东方 盛杏英 姜永良 余海鹰 崔庶 刘龙林 孙剑 杨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通过对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Zn、Cu、Fe、Ca、Mg元素含量的研究,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Zn和Mg元素含量和Zn/Cu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u、Fe和Ca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 通过对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Zn、Cu、Fe、Ca、Mg元素含量的研究,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Zn和Mg元素含量和Zn/Cu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u、Fe和Ca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体内Zn和Mg元素含量降低,而与Cu、Fe和Ca元素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障碍 红细胞 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