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纯子 黄凯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4-17,57,共5页
随着微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在光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关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s)由于具有独特的传播、激发、以及表面电磁场... 随着微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在光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关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s)由于具有独特的传播、激发、以及表面电磁场的局域增强特性,使得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优势。文章叙述了LSP的相关特性及影响其共振频率的几个因素。分析了LSP在光伏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等领域的应用,包括最近几年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步,并着重介绍了我们小组近期在这些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LSP) 金属纳米颗粒 发光二极管(LED)
下载PDF
硅基上端基为羧基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毛强强 熊芳馨 +1 位作者 赵静 刘善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13,24,共5页
通过液相硅烷化的方法,在硅基底上制备了端基为氰基的分子自组装膜,利用氰基水解的方法,通过改变水溶液中酸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氰基转化为羧基的过程.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表面转化完成后,分子自组装膜在2 250 cm-1处... 通过液相硅烷化的方法,在硅基底上制备了端基为氰基的分子自组装膜,利用氰基水解的方法,通过改变水溶液中酸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氰基转化为羧基的过程.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表面转化完成后,分子自组装膜在2 250 cm-1处和1 711 cm-1处羧酸中羰基吸收峰的出现,证明自组装膜的端氰基已大部分转化为羧基;同时,表面转化后硅基自组装膜表面对纯水的接触角(31.5°)较端基为氰基的自组装膜的接触角(58.1°)有所减少,说明羧基的生成使表面亲水性增加.利用Ag+和COO-之间的化学吸附和化学试剂的原位还原,在端基为羧基的自组装膜表面组装了银纳米粒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硅基上端基为氰基的有序分子自组装膜转变为端基为羧基的有序分子自组装膜,并且该自组装膜可以用来作为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功能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 自组装膜 羧基 金属纳米粒子
下载PDF
基于Ag@Co基金属-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彤丹 郝再涛 +3 位作者 王晗叶 李江 赵鹏 黄文欢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金属-有机聚合物(MO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用途广泛,但其导电性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本工作使用6-(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H;PIA)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Co基金属-有机聚合物,即[Co(PIA)(H;O);];(... 金属-有机聚合物(MO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用途广泛,但其导电性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本工作使用6-(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H;PIA)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Co基金属-有机聚合物,即[Co(PIA)(H;O);];(A),通过沉积还原的方法在其上负载Ag纳米颗粒(NPs),得到Ag@A纳米复合材料。A和Ag@A的一系列表征结果显示Ag NPs的掺入并不影响A的主体框架结构,该金属-有机聚合物的框架结构在复合前后保持稳定,Ag元素在Ag@A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较本体金属-有机聚合物电化学性质显著改善,利用其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的非酶促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对葡萄糖溶液的检测。Ag@A对葡萄糖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可进行定量检测,其检测范围为5~1500μmol·L^(-1),检测限为1.59μmol·L^(-1),灵敏度为0.056μA·L·μmol^(-1)。此外,还对该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其抗干扰检测能力强,可稳定至20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聚合物 AG纳米颗粒 非酶葡萄糖检测 电化学传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