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6
1
作者 吴文清 忻剑云 +2 位作者 刘利华 徐成康 杨国奋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焦虑症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 1 5 0 0例围产期产妇评定 ,并与我国常模对照。结果 产妇中 1 2 1 % (1 81 1 5 0 0 )有抑郁情绪 ,1 0 6 % (1 5 9 1 5 0 0 )...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焦虑症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 1 5 0 0例围产期产妇评定 ,并与我国常模对照。结果 产妇中 1 2 1 % (1 81 1 5 0 0 )有抑郁情绪 ,1 0 6 % (1 5 9 1 5 0 0 )有焦虑情绪 ,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 ;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后抑郁症、焦虑症与家庭类型、经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性格、分娩方式及医务人员态度有相关性。结论 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主要与社会因素 (家庭类型、经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 )、心理因素 (性格、分娩方式及医务人员态度 )有关。提示在产后焦虑症、抑郁症的治疗上 ,应从药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多方面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抑郁症 焦虑症 产后 病因学
下载PDF
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 被引量:75
2
作者 熊俊梅 海曼 +2 位作者 黄飞 辛亮 徐颖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2,共9页
对1473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累积风险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焦虑/抑郁;(2)心理资本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焦虑/抑郁;(3)... 对1473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累积风险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焦虑/抑郁;(2)心理资本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焦虑/抑郁;(3)心理资本只能调节家庭累积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表现为心理资本缓冲家庭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家庭环境和培养心理资本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需注意心理资本的培育对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作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累积风险 心理健康 生活满意度 焦虑/抑郁 心理资本
原文传递
武汉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被引量:70
3
作者 张瑶 张西京 +1 位作者 彭嘉熙 方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评估武汉一线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医务人员心理干预和防护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结合量表填写与在线调研方法,2020年1月29日-2月6日对武汉武昌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224名以及西安... 目的评估武汉一线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医务人员心理干预和防护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结合量表填写与在线调研方法,2020年1月29日-2月6日对武汉武昌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224名以及西安西京医院招募普通医务人员127名(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研。结果武汉调查组医务人员焦虑情绪得分(18.6±5.9)显著高于西安普通医务人员(1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武汉一线抗新冠肺炎中29.9%的医务人员焦虑得分较高,军队医务人员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地方医务人员(P<0.001),参加过抗击SARS、灾害抢救或者演习的人员,焦虑情绪显著低于无任何经验的医务人员(P<0.001),参加过演习的医务人员与参加过抗击SARS和灾害抢救的人员在焦虑情绪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抗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情绪,参加演习有助于显著降低抗击疫情医务人员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焦虑
原文传递
癌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闫来荣 魏红艳 +3 位作者 张龚 高新学 刘孝伟 郭向杰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5期514-515,共2页
目的了解癌症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SAS、SDS量表对癌症病人的直系家庭成员进行测评 ,并与国内常模对比。结果癌症病人家庭成员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病程短的病人家庭成员得分高于病程长者 ,父母、... 目的了解癌症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 90、SAS、SDS量表对癌症病人的直系家庭成员进行测评 ,并与国内常模对比。结果癌症病人家庭成员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病程短的病人家庭成员得分高于病程长者 ,父母、配偶的评分显著高于子女的评分。结论癌症病人家庭成员多伴有抑郁、焦虑情绪 ,在对癌症病人治疗的同时 ,应注重病人家庭成员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家庭成员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 SCL-90 SAS SDS量表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1
5
作者 陈新富 刘静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2,共4页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重要指标———情绪、情感及幸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状态焦虑明显下降;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心境分量表得分和TMD分均明显下降,精力心境分量表...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重要指标———情绪、情感及幸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状态焦虑明显下降;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心境分量表得分和TMD分均明显下降,精力心境分量表得分明显上升;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的得分和幸福度总分均明显上升,负性体验的得分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运动 中老年女性 心理健康 焦虑 心境 幸福度
下载PDF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学生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 被引量:63
6
作者 朱小林 刘丹 +7 位作者 闫芳 屈威 范宏振 赵艳丽 王志仁 谭云龙 任艳萍 谭淑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疫情期间在校学生和一般企事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通过网络问卷,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1482名学生和4913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疫情期间在校学生和一般企事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通过网络问卷,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1482名学生和4913名员工进行应激、焦虑和抑郁反应初筛。SRQ-20总分≥8分为明显应激反应,GAD总分15分以上为重度焦虑,PHQ-9总分15~19分为中重度抑郁。结果:学生的SRQ-20、GAD-7和PHQ-9总分均高于员工(均P<0.01);有明显应激反应、重度焦虑、中重度抑郁情况的学生比例高于员工(均P<0.05)。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大专、高中的员工SRQ-20和PHQ-9总分高于博士员工,高中生的SRQ-20和PHQ-9总分高于本科生(均P<0.05)。有明确接触史和可能有接触史的学生和员工的SRQ-20、GAD-7和PHQ-9总分均高于无接触史者(均P<0.05)。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应激、焦虑反应较强,比一般员工重;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的应激及抑郁反应不同;学生和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应激反应可能与新冠肺炎接触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 应激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肖会能 吕德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 目的:探讨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AS、SDS)、产后泌乳状况以及产后并发症。结果:干预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阴道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消极情绪(SDS、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SDS、SAS)指标均改善,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24 h内哺乳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术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胎膜早破等发病率2.7%(2/74)低于对照组的17.6%(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剖宫产后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缓解初产妇剖宫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剖宫产手术,对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产后早期的泌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状态 剖宫产 产后恢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血压、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韩秀红 张超 邱忠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血压、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血压、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测评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个人强度、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情绪控制力、愉悦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病人HAMA评分、HAMD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病人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心理弹性,改善病人抑郁、焦虑状态,降低病人血压并改善病人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穴位按摩 心理干预 妊娠结局 心理弹性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玲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社交回避维度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交焦虑的3个维度与依恋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依恋水平相关显著,社交焦虑在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心理健康 问卷调查 大学生 社交焦虑 依恋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46
10
作者 许英华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调查当前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62名某市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大学生的SAS和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35.95±5.27和54.75±7.07。存在... 目的调查当前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62名某市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大学生的SAS和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35.95±5.27和54.75±7.07。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量表指数≥0.5)的学生分别占22.57%和99.87%。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对抑郁都有影响(t值分别为2.797和5.854,P值均<0.01),专业的不同对抑郁也有影响(t=2.571,P<0.05);不同的年级对抑郁程度和焦虑均有影响(χ2值分别为15.641和6.029,P值分别为<0.01和<0.05);不同性别、专业对焦虑及焦虑程度均无影响。结论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严重的抑郁心理问题,有待于及早解决,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现状调查 被引量:45
11
作者 龙本栋 区丽明 +4 位作者 陈剑 冯小佩 温添娣 钟玉莲 钟凤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4-145,14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患病率49.45%,其中焦虑症患病率45.09%、抑郁症患病率6.33%、焦虑抑郁共患率1.97%;女性、中年、并发其他疾病、无业、病程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症率偏高,而老年、退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抑郁症率偏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焦虑抑郁障碍率较高,其中女性、中年、病程时间长是罹患焦虑症的危险因素,老年、退休是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障碍 焦虑症 抑郁症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2
作者 闫春梅 毛婷 +2 位作者 李日成 王建凯 陈亚荣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065,1069,共6页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局部暴发期间封闭式管理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应急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症状群量表、广泛性焦虑...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局部暴发期间封闭式管理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应急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症状群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对1 816名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兰州某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的发生率是38.76%,其中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1.33%和7.43%;焦虑的发生率为16.36%,其中轻度焦虑和中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3.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生(OR=1.29)、作息情况(基本规律OR=0.33、规律OR=0.18)、网络教学适应度(一般适应OR=0.45、很适应OR=0.25)、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有些担心OR=1.73、非常担心OR=2.09)、男生(OR=0.78)、隔离方式(OR=1.70)等6个因素是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听音乐情况(有时OR=0.44、经常OR=0.41)、作息情况(基本规律OR=0.36、规律OR=0.19)、网络教学适应度(一般适应OR=0.42、很适应OR=0.28)、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有些担心OR=1.87、非常担心OR=3.27)等4个因素是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局部暴发校园封闭式管理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检出率高,高校和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精准措施进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抑郁 焦虑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在线学习期间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金岳龙 常微微 +4 位作者 常鑫 朱丽君 方正美 陈燕 姚应水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6—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皖南地区医学与非医...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6—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皖南地区医学与非医学高校各1所,对其中3781名医学与非医学大学生进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压力情绪检出率(30.03%,31.05%,14.50%)均低于非医学院校大学生(44.49%,46.22%,2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49,88.26,63.08,P值均<0.05)。2所院校大学生线上学习期间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以中度为主(18.43%,20.68%),压力以轻度(9.41%)和中度(5.29%)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医学生、父母关系差、与父亲关系差、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线上教学不满意的大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症状(OR值分别为1.84,1.28,1.63,1.75,1.24)、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1.79,1.22,1.65,1.77,1.19)和压力负性情绪(OR值分别为2.09,1.41,1.58,1.29,1.48);女生相比较男生更不容易出现抑郁症状(OR=0.82)和焦虑症状(OR=0.74);居住地在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OR=1.27);高年级学生更容易感到压力的存在(P值均<0.05)。结论在线学习期间大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与压力负性情绪检出率较高。家庭和学校应及时关注大学生线上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并针对不同特征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抑郁 焦虑 压力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华 李春东 +2 位作者 顾瑛 刘凡光 李荷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心理、生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以便制定有效的心理支持措施。方法:在门诊经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评分在40分以上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心理、生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以便制定有效的心理支持措施。方法:在门诊经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评分在40分以上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结果:两组血压随着产程的进展而增高(P<0.05),对照组血压增变幅度较实验组大;且产前、产后有焦虑症状者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焦虑程度低;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状随着孕程进展明显加重,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缓解孕妇在这一阶段的焦虑心理,同时提高正常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健康教育 焦虑 孕产妇
下载PDF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关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廖婷婷 邹枝玲 +1 位作者 杨勋 丁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和焦虑自评情况,及焦虑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重庆市大学生进行焦虑状况和睡眠质量现状调查。[结果][焦虑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和焦虑自评情况,及焦虑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重庆市大学生进行焦虑状况和睡眠质量现状调查。[结果][焦虑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焦虑水平组的被试在睡眠质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焦虑水平组被试(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焦虑水平对睡眠质量的3个成分(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焦虑水平与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关联,尤其在对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障碍的预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睡眠质量 焦虑水平 相关研究 大学生
下载PDF
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施正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2,共4页
采用实验法对116名女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啦啦操教学实验,以检验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教学之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而社交焦虑水平则显著降低,社交焦虑的变化和心理... 采用实验法对116名女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啦啦操教学实验,以检验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教学之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而社交焦虑水平则显著降低,社交焦虑的变化和心理健康部分维度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啦啦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的降低在啦啦操训练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啦啦操 女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社交焦虑
下载PDF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杨秀兰 贾伟华 +2 位作者 夏果 王俊 余皖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并探讨社会阶层背景的几个指标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问题的影响,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安徽省3所高等院校3 335名在校大学生,由统一培训...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并探讨社会阶层背景的几个指标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问题的影响,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安徽省3所高等院校3 335名在校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利用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和抑郁、焦虑测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8.70%,焦虑检出率为5.49%。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不满意专业(OR=2.14,95%CI:1.61-2.84,P〈0.001)、不喜欢所在学校(OR=3.34,95%CI:2.17-5.18,P〈0.001)、母亲受教育程度高(OR=1.92,95%CI:1.24-2.98,P=0.004)、母亲职业属于社会上层(OR=2.02,95%CI:1.20-3.39,P=0.008)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非单亲家庭(OR=0.63,95%CI:0.41-0.97,P=0.037)是其保护因素;不喜欢所在学校(OR=2.86,95%CI:1.67-4.76,P〈0.001)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非单亲家庭(OR=0.55,95%CI:0.33-0.91,P=0.02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抑郁 焦虑 阶层 社会
原文传递
不同反馈形式的生物反馈和音乐放松训练对生理反应和心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智 董蕊 张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2,共9页
探讨不同反馈形式的生物反馈和音乐放松训练对生理反应过程、心理状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共48名学生自愿者参加了研究,随机分成视觉反馈组、听觉反馈组、综合反馈组(视觉+听觉)和音乐放松组(无反馈)4组,在各自的条件下接受8~12次的放... 探讨不同反馈形式的生物反馈和音乐放松训练对生理反应过程、心理状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共48名学生自愿者参加了研究,随机分成视觉反馈组、听觉反馈组、综合反馈组(视觉+听觉)和音乐放松组(无反馈)4组,在各自的条件下接受8~12次的放松训练。实验结果发现:4个放松训练组训练后期的指端皮电值、LF/HF(HRV)值、β波振幅和SMR波振幅显著降低,手指皮温显著升高,但是上身肌电值无显著性变化;不同形式的放松训练对心率值、α波振幅和θ波振幅变化趋势的影响是不同的;音乐放松组训练期间的指端皮电值显著低于生物反馈组,听觉反馈组的上身肌电值显著高于视觉反馈组、综合反馈组和音乐放松组;不同反馈形式的生物反馈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对心理状态具有相同的作用,即有效降低疲劳感、激动性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提高平静感水平;经过8次训练后,不同反馈形式的生物反馈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都能显著降低个体特质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音乐放松 生理反应 心理状态 特质焦虑
下载PDF
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毛志雄 付舒 高亚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5,共7页
基于国外学者的元分析、叙事性综述以及2000年之后的研究报告,对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心境状态、自尊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展示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与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理想变化有... 基于国外学者的元分析、叙事性综述以及2000年之后的研究报告,对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心境状态、自尊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展示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与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理想变化有关,其发生作用的效果量整体上为小到中等,但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然而,要揭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以使身体锻炼真正成为传统心理健康疗法的替代或补充,仍任重而道远。还分别探讨了第三变量对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的影响,指出今后对该领域进行大量的"剂量反应"研究的必要性。还对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即,研究身体锻炼对"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心理健康运动处方的研究;加强身体锻炼与自尊、自我观念及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对研究中额外变量进行控制;并且探索研究中的第三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锻炼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应激反应 心境状态 自尊 认知功能 元分析 叙事性综述 第三变量 剂量反应
原文传递
稳定性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丽军 何东方 +4 位作者 杨娅 蒲利红 徐丽媛 周雨欣 刘梅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4-499,共6页
目的探索抑郁焦虑状态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的关系。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178例门诊/住院患者,男88例,女90例,年龄(54±12)岁。根据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情况及PHQ-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 目的探索抑郁焦虑状态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的关系。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178例门诊/住院患者,男88例,女90例,年龄(54±12)岁。根据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情况及PHQ-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GAD-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评分分为冠心病抑郁焦虑组、冠心病无抑郁焦虑组、非冠心病抑郁焦虑组,正常组4组。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在精神压力测试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判断MSIMI的发生情况。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MSIMI发生率为17.24%,冠心病抑郁焦虑组MSIMI发生率为35.00%,冠心病无抑郁焦虑组MSIMI发生率为2.13%,非冠心病抑郁焦虑组MSIMI发生率为14.29%,正常组发生率为2.38%。非冠心病抑郁焦虑组MSIMI的发生风险为正常组的6.83倍(P〉0.05),冠心病抑郁焦虑组MSIMI的发生风险为正常组的22.08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后,GAD-7评分毎增加1分,冠心病患者MSIMI的发生风险增加1.22倍[95%CI(1.07~1.38), P=0.00],PHQ-9评分增加均没有增加冠心病患者MSIMI的发生风险[OR=0.95, 95%CI(0.77~1.17), P=0.63]。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MSIMI发生率明显高于冠心病无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是冠心病患者MSIMI发生的危险因素;尚不能认为抑郁是冠心病患者MSIMI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精神压力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