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方艳梅 高盛庭 +3 位作者 刘美真 杨春晓 龙冬玲 魏泉德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分析珠海市1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该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脑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分离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全基因组测序... 目的分析珠海市1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该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脑脊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分离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全基因组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结果该病例为18岁大学生,在某酒吧工作,2020年7月22日发病。从该病例及其186名密切接触者中共获得8株Nm分离株,均鉴定为Y血清群。所有分离株基因序列GC含量在50.10%-52.01%间,序列型均为ST1655,属于cc23克隆群;基因亚型为Y:P1.5-1,10-1:F4-1:ST1655(cc23)。全基因SNP分析显示所有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所有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对其他11种抗生素敏感。经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该Y群Nm传播终止。结论该病例为珠海市首例Y群Nm流脑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病例诊断和治疗、Nm鉴定和采取控制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Y血清群 序列型 克隆群 基因型
原文传递
Herpes simplex virus 2-induced aseptic meningitis presenting with sudden deafness:A case report
2
作者 Yuan-Cheng Liu Shih-Hsuan Hsiao Peir-R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5年第8期22-25,共4页
BACKGROUND Aseptic meningitis is defined as meningeal inflammation 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 with neg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CSF)bacterial culture.The most common etiologies are viruses[enteroviruses,arboviruses... BACKGROUND Aseptic meningitis is defined as meningeal inflammation 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 with neg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CSF)bacterial culture.The most common etiologies are viruses[enteroviruses,arboviruses,and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Aseptic meningitis can have various presentations,including sensori-neural deafness.While sensorineural deafness from mumps meningoencephalitis has been reported,cases of HSV-2-induced hearing loss are rare.Herein,we re-port a case of HSV-2-induced meningitis that presented with sudden deafness.CASE SUMMARY A 68-year-old man experienced a profound sudden onset of left-sided hearing loss for one day.Pure-tone audiograms demonstrated sudden left-side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thresholds 80-90 dB).After treatment with high-dose steroids for 1 week,he experienced an acute consciousness change with left hemiparesis.The laboratory data showed no significant abnormalities.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out contras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ealed no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r obvious brain lesion.The CSF analysis and the Multiplex PCR panels showed HSV-2 positivity.Hence,under the diagnosis of herpes meningoenceph-alitis,acyclovir was prescribed and his symptoms gradually resolved.CONCLUSION This case repor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a viral infection could be a cause of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ptic meningitis type 2 herpes simplex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MMUNOCOMPROMISED Cerebrospinal fluid Case report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亚玲 龚玉萍 +5 位作者 毛碧蓉 张鸿 庞无恨 吴俭 陈晓松 陈红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48-549,共2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地区7~8月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临床特点,为更好地控制、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76岁,有皮肤...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地区7~8月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临床特点,为更好地控制、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76岁,有皮肤伤口及与病死猪接触史。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及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部分病人伴听力下降和口唇疱疹。脑脊液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出7株(35%)猪链球菌2型。头孢曲松钠联合青霉素治疗有效,全部治愈。结论:本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由猪链球菌Ⅱ型所致,病死猪为传染原;脑膜炎型比例高,对头孢曲松钠联合青霉素治疗有效,早期治疗预后较其他亚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Ⅱ型 脑膜炎型
下载PDF
MRI与CT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史征 杨瑞 +4 位作者 刘继伟 冯晓刚 和燕斐 王建军 弓莉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 分析MRI与CT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Drive双源CT扫描仪检查及使用uMR770联影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结果 CT中单纯型脑结... 目的 分析MRI与CT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Drive双源CT扫描仪检查及使用uMR770联影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结果 CT中单纯型脑结核36例,其中CT无异常发现10例,其余26例均有异常发现。44例患者合并其他脑部疾病,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内结核及脑脓肿34例,基底池右侧纵裂呈慢性肉芽炎症合并双侧基底节脑缺血10例。MRI诊断发现脑实质结核中,单纯型结核性脑膜炎36例中Ⅰ期10例,Ⅱ~Ⅲ期26例,主要有结核瘤(长径>1.0 cm)11例,栗粒型(长径<0.3 cm)11例,结节型(长径0.3~1.0 cm)14例。混合型44例中Ⅰ期12例,Ⅱ~Ⅲ期32例,主要混合脑梗死26例,脑膜增厚11例,脑水肿3例,脑积水4例。MRI联合CT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6.97%、97.26%及97.97%,均高于CT、MRI,特异度稍低于MRI,稍高于CT。结论 MRI与CT均能用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其中MRI可以更清楚显示病灶长径及病理学改变,但诊断灵敏度与准确率不及MRI联合CT,建议使用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结核性脑膜炎 病理 单纯型 混合型
原文传递
宝鸡建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系统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伟军 刘晓宇 +1 位作者 王月祺 张少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 评价宝鸡建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系统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报告质量.方法 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宝鸡建立AMES监测系统,以9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医院、其他县级以上医院作为监测医院.以监测系统中急性起病,... 目的 评价宝鸡建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系统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报告质量.方法 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宝鸡建立AMES监测系统,以9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医院、其他县级以上医院作为监测医院.以监测系统中急性起病,具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脑膜刺激征等表现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共85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入院疑似诊断结果,并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和乙脑IgM检测.2009-2016年陕西和宝鸡乙脑疾病发病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系统.采用χ2检验比较AMES监测项目执行前后宝鸡乙脑发病在陕西占比差异.结果 855例监测病例中,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为75例,其中入院诊断为疑似乙脑的病例为42例,33例在入院时诊断为疑似其他疾病;除1例在12月份发病,其他病例发病时间均在7—10月份,其中8月份病例最多,为55例(73.3%),7月份为6例(8.0%),9月份为11例(14.7%),10月份为2例(2.7%);0~6、7~14和≥15岁病例分别占4.0%(3例)、8.0%(6例)和88.0%(66例).生化检验结果显示,13例(17.3%)病例的脑脊液有微混浊,31例(41.3%)病例为白细胞升高,24例(32.0%)病例为葡萄糖水平异常,23例(30.7%)病例为氯化物水平异常.宝鸡2009-2016年共确诊乙脑病例103例,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2009-2012和2013-201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1/10万和0.48/10万.2013—2016年宝鸡乙脑病例占陕西乙脑总病例数的比例为19.3%(71/369),2009—2012年为8.9%(32/362)(χ2=4.15,P=0.040).结论 AMES监测项目提高了宝鸡乙脑病例的报告质量,乙脑病例脑脊液生化和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乙脑发病率被严重低估,乙脑病例报告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脑炎 日本 流行性乙型脑炎 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原文传递
2002~2004年浙江省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严菊英 卢亦愚 +4 位作者 徐昌平 余昭 龚黎明 陈寅 张严峻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2-468,共7页
2002~2004年浙江省发生了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查明病因,分析病原的分子特征并进行病原溯源,我们采集患者脑脊液和粪便样本271份,用RD和Hep-2细胞同时分离病毒,对分离株VP1和VP4/VP2基因测序,进行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结果从27... 2002~2004年浙江省发生了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查明病因,分析病原的分子特征并进行病原溯源,我们采集患者脑脊液和粪便样本271份,用RD和Hep-2细胞同时分离病毒,对分离株VP1和VP4/VP2基因测序,进行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结果从271份样本中分离到埃柯病毒30型(E30)78株;对31株分离株VP1区核苷酸(nt)序列测定,其长度均为876nt,推导编码292个氨基酸(aa)。浙江E30株与原型株Bastianni在VP1区的nt和aa同源性分别为84.7%~86.3%和92.1%~94.2%;浙江E30株之间nt和aa的同源性分别为87.1%~99.4%和96.2%~100%。在VP1基因进化树上浙江E30株分别位于G和H基因亚型分支上,与浙江E30G亚型株亲缘关系最近的国内外毒株分别为2003年江苏、山东株和1999年乌克兰株;与浙江E30H亚型株亲缘关系最近的毒株为2008年韩国株。VP4/VP2区同源性与进化分析结果与VP1相似。结果表明2002~2004年浙江省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由E30G和H二类不同基因亚型流行株引起;H基因亚型株推测为新的E30变异株,首先分离于2002年浙江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 无菌性脑膜炎 埃柯病毒30型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树
原文传递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与血清NSE、S-100B、NT-proCNP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秋英 应勤来 +1 位作者 张梅娟 滕懿群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8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及C型利钠肽(NT-proC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及C型利钠肽(NT-proC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68例。根据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将患儿分为有并发症组29例和无并发症组13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SE、S-100B、NT-proCNP水平,并进行脑脊液培养。比较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B、NT-proCNP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NSE、S-100B、NT-proCNP预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效能。结果有并发症组患儿血清NSE、S-100B、NT-proC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SE的AUC为0.715,灵敏度为0.817,特异度为0.746;S-100B的AUC为0.693,灵敏度为0.654,特异度为0.887;NT-proCNP的AUC为0.796,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916。当NSE、S-100B及NT-proCNP 3者联合评估时,AUC为0.896,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903。3者联合检测较血清NSE、S-100B、NT-proCNP单独检测更有意义(均P<0.01)。脑脊液培养阳性39例,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53.85%),以B族溶血链球菌最多;革兰阴性菌18株(46.15%),以大肠埃希菌最多。结论血清NSE、S-100B、NT-proCNP水平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有关,3者联合检测可以早期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并发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钙结合蛋白B C型利钠肽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与脑脊液Th1-Th2细胞因子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卜晖 王云灿 +3 位作者 丁文婷 何俊瑛 赵越 吕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80-686,共7页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果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对照组的(17.69±2.34)和(28.83±3.55)pg/ml(均P=0.000),Th2细胞因子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对照组的(7.80±1.30)pg/ml(P=0.000);急性期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稳定期的(17.70±2.34)和(22.93±1.53)pg/ml(均P=0.000),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稳定期的(22.93±7.39)pg/ml(P=0.000)。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FN-γ/IL-10、TNF-α/IL-10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0),急性期亦低于稳定期(均P=0.000)。结论 Th2免疫应答模式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起重要作用,至稳定期转变为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提示Th1/Th2免疫应答失衡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脑脊髓液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海南省Y群脑膜炎奈瑟菌流行病学、分子特征及药敏性分析
9
作者 王少玲 黄雅靖 +5 位作者 李丹丹 吴庆梓 蔡英桂 邝仕壮 劳世军 马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Y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流行病学、分子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口市2022年5月发现的2例流脑病例患者血液标本和密切接触者咽... 目的了解海南省Y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流行病学、分子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口市2022年5月发现的2例流脑病例患者血液标本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生化和普通聚合酶链反应种属鉴定,将得到的Nm用玻片凝集法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血清分群和基因分群;用二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7株Nm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用E-test试纸条法进行13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例患者都是青少年。从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中共获得7株Nm分离株,其中2株来自患者,5株来自密切接触者。7株Nm血清分群结果与基因分群结果一致,均是Y群Nm。所有分离株基因序列GC含量在51.84%~51.86%,序列型是ST-1655型,属于ST-23克隆群。外膜蛋白porA(P1.5-1,10-1)、porB(3-117)和fetA(F4-1)基因分型结果均一致。7株Nm的耐药相关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氯霉素、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利福平、环丙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海南省已发现ST-1655型血清Y群Nm感染病例,应加强该地区流脑菌群监测,推广流脑ACWY群四价疫苗接种,防止Y群流脑发病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Y血清群 序列型 克隆群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小剂量地塞米松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杨术辉 门海洋 李伟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BM合并T2DM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地塞...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BM合并T2DM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脑脊液生化、血糖稳态、白介素(interleukin,IL)-33、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脑脊液生化、脑脊液IL-33及A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可稳定血糖,降低脑脊液IL-33、ADA水平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2型糖尿病 地塞米松 白细胞介素-33 腺苷脱氨酶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肠道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病原学、临床及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保安 张行 +10 位作者 胡希民 杨喜玲 程海琦 董德祥 张清华 沈慧君 张慧 何洪江 尤春发 刘苏鲁 杨晋川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34-38,共5页
1991年2~6月间江苏省徐州市辖邳县,发生1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死率较高,发病者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诊断为肠道病毒性脑膜炎。从17例患者脑脊液、粪便等23份标本中,分离出18株相似病毒。该病毒为RNA型... 1991年2~6月间江苏省徐州市辖邳县,发生1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死率较高,发病者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诊断为肠道病毒性脑膜炎。从17例患者脑脊液、粪便等23份标本中,分离出18株相似病毒。该病毒为RNA型,具有肠道病毒共有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质,不被已知诊断血清中和,其抗血清也不能中和已知的肠道病毒。故可认为该病毒为一新型别的新型肠道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毒在毗邻疫区的未发病地区也曾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肠道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学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三磷酸腺苷结合蛋白转运蛋白SSU05_0948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骈亚亚 高振祥 +2 位作者 聂晶晶 张然 胡继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猪链球菌2型三磷酸腺苷结合蛋白转运蛋白转运蛋白SSU05_0948突变株的致病性,为了解猪链球菌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提供线索。方法根据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SU05_0948突变株05ZYH33Δ0948;通过细菌黏附、全血杀伤、小鼠脑膜炎实验、小... 目的探讨猪链球菌2型三磷酸腺苷结合蛋白转运蛋白转运蛋白SSU05_0948突变株的致病性,为了解猪链球菌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提供线索。方法根据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SU05_0948突变株05ZYH33Δ0948;通过细菌黏附、全血杀伤、小鼠脑膜炎实验、小鼠和仔猪攻毒实验全面评价突变株和野生株在致病性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SSU05_0948的突变株05ZYH33Δ0948。黏附结果显示,野生株对A549的黏附率为(0.663±0.047)%,高于突变株的(0.246±0.0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P=0.014);野生株对Hep2的黏附率为(16.540±2.320)%,高于突变株的(1.970±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1);野生株对HBMEC的黏附率为(5.497±0.174)%,高于突变株的(1.950±0.3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1)。野生株在全血中的杀伤率为(32.970±3.589)%,突变株在全血中的杀伤率为(29.560±3.7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P=0.133)。仔猪竞争感染实验显示,12 h竞争感染指数为0.046±0.003,24 h竞争感染指数为0.107±0.003,36 h竞争感染指数为0.064±0.001,12 h和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0,P=0.041),24 h和36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0,P=0.047),2 h和3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445,P=0.285)。结论猪链球菌2型ABC转运蛋白SSU05_0948是新发现的黏附因子和毒力因子,是引起脑膜炎的新致病因子,在猪链球菌抗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猪链球菌2型 基因敲除 ABC转运蛋白
原文传递
广东省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美真 李柏生 +4 位作者 林洁敏 谭海玲 徐新 柯碧霞 何冬梅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8期644-645,共2页
2017年11月广东省汕头市报告1例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患者表现为发热、呕吐,经抢救无效死亡。从病例脑脊液标本中检出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未检出脑膜炎奈瑟菌。确认该病例因感染Hib而死亡。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B型流感嗜血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气分暑热型病毒性脑膜炎疗效分析
14
作者 董丽 王志刚 +2 位作者 李东峰 曹宝国 方邦江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25-27,80,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治疗气分暑热型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抗炎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则额外予以中药颗粒剂白虎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退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7 d内...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治疗气分暑热型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抗炎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则额外予以中药颗粒剂白虎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退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7 d内恢复正常比例、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头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脑脊液7 d内恢复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CRP水平及NS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气分暑热型病毒性脑膜炎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辨证治疗 气分暑热型病毒性脑膜炎 疗效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心静 孟祥红 王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666-3668,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并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水平,初步探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 目的: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并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水平,初步探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脑脊液中抗IFN-γ自身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最佳检测条件对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者的脑脊液进行抗IFN-γ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在1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测到高滴度的抗IFN-γ自身抗体,平均值和阳性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7例轻症患者(P<0.01),轻症患者的阳性比例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检测方法简便、可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存在抗IFN-γ自身抗体,与病情程度相关,对抗IFN-γ自身抗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干扰素Ⅱ型 自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1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患者的诊疗分析
16
作者 邹迪 朱烽烽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0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分析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患者2021年1月5日病发后送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其间血液和脑脊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检查结果均提示脑膜炎奈瑟菌,遂明确... 目的:分析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患者2021年1月5日病发后送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其间血液和脑脊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检查结果均提示脑膜炎奈瑟菌,遂明确“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诊断,后转诊至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结果:患者在两家医院的积极救治下,未再检出脑膜炎奈瑟菌,但由于疾病进展过快,已严重损伤四肢和脏器,且呼吸存在呼吸机依赖,故其家属未再同意继续治疗。结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考验临床第一时间的鉴别和诊断能力,急诊和重症科室尤其应当注重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临床应对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 临床特点 脑膜炎奈瑟菌
下载PDF
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仁伟 方进智 张玉忠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meningeal vascular type of syphilis,MVTS)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MVTS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MVTS可以表现FLAIR序列蛛网膜下腔或软脑... 目的分析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meningeal vascular type of syphilis,MVTS)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MVTS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MVTS可以表现FLAIR序列蛛网膜下腔或软脑膜表面多发的高信号小结节影,伴有邻近软脑膜及脑回肿胀、脑沟变窄,脑膜梅毒树胶肿可以伴发有脑内多发结节状梅毒肉芽肿,脑膜梅毒树胶肿花冠样强化,脑内梅毒肉芽肿可环形强化或结节样强化,FLAIR序列复查可显示脑内病灶高信号范围增大,DWI见稍高信号的范围逐渐缩小,FLAIR与DWI可显示病灶由细胞毒性脑水肿向血管源性脑水肿转变。结论 MVTS的MRI表现具有多样性,MRI检查对明确诊断MVTS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脑膜血管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