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ris水迷宫实验在空间学习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1
作者 武海霞 吴志刚 +1 位作者 刘红彬 沈丽霞 《神经药理学报》 2014年第5期30-35,共6页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应用最广泛的研究、评价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实验。该文对近年来Morris水迷宫在国内外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 定位航行 空间探索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2
作者 钱莉莉 张捷 +3 位作者 郑春晖 刘培学 张家榕 张宏磊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共6页
集体记忆植根于人、空间(地方、景观)、时间,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与手段。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内容、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框架。研究立足于集体记忆主体、载体和机制三方面,以... 集体记忆植根于人、空间(地方、景观)、时间,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与手段。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内容、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框架。研究立足于集体记忆主体、载体和机制三方面,以空间、地方、景观、仪式、旅游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现象背后的政治性、竞争—协商性以及利益主体,个案研究为主,案例类型较为丰富,方法上定性为主,鲜有定量研究及相关模型构建。相比国外研究热潮与成果,国内研究仍处于萌芽起步与概念引入阶段,未来可拓展集体记忆载体形式的研究,深化集体记忆机制即人地关系层面,加强实证与量化方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地方 景观 仪式 旅游
原文传递
记忆场所:基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被引量:45
3
作者 陆邵明 《中国名城》 2013年第1期64-68,共5页
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变迁中出现的世界性课题。拯救与活化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维系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历史性场所正成为当下城镇发展的一种共识。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概念比较、理论思辨与案例分析等方法,... 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变迁中出现的世界性课题。拯救与活化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维系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历史性场所正成为当下城镇发展的一种共识。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概念比较、理论思辨与案例分析等方法,介绍了记忆场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现象及其对于文化认同建构的积极意义;阐述了西方理论与实践中多维活化策略探索及其相关研究。最大贡献是在于将"记忆场所"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之中,重构了文化遗产的研究框架,意在唤起学术界对于记忆场所这类文化遗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场所 文化遗产 文化认同 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地方记忆:空间感知基点影响地方依恋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42
4
作者 黄向 吴亚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研究了空间感知基点的改变影响地方依恋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①一个地方进行空间要素的形式改建、位置移动或色彩变换会导致空间感知基点的变化,进而引发地方依恋的减弱或中断,因变化后的空间物质要素和人们的地方记忆不符,... 本文研究了空间感知基点的改变影响地方依恋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①一个地方进行空间要素的形式改建、位置移动或色彩变换会导致空间感知基点的变化,进而引发地方依恋的减弱或中断,因变化后的空间物质要素和人们的地方记忆不符,从而引起地方的不认同。②当环境感知基点的改变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或某些功能需求后,地方记忆对地方依恋的支配地位便受到影响,因而依恋不会显著降低且可能增强。③地方记忆包括童年记忆,校园记忆和成年记忆,且内容一般与休闲活动相关,其中前两类最不容受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记忆 地方依恋 空间感知基点
下载PDF
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志飞 聂心怡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0,共6页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恋、功能依恋、依恋行为和文化特性6个主范畴的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体验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的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共同作用于游客的依恋行为;文化特性调节了集体记忆感知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地 集体记忆 地方依恋 作用机理 乌镇 平遥古城 凤凰古城
下载PDF
江苏大运河文化记忆场所的建设及其活化传承 被引量:24
6
作者 唐宁 潘天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记忆场所和文化载体,其中的江苏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核心地带。从记忆理论视角来看,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记忆场所亟待积极保护与活化传承,尤其是运河记忆、运河精神、运河语境、运河语言、运河...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记忆场所和文化载体,其中的江苏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核心地带。从记忆理论视角来看,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记忆场所亟待积极保护与活化传承,尤其是运河记忆、运河精神、运河语境、运河语言、运河情感等主体性的空间记忆景观建设十分迫切。为此,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坚持大运河文化的主体建设思维,激活大运河文化带场所中的主体文化记忆,以活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大运河空间中的场所记忆及其主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大运河 记忆场所 主体文化 活化传承 地缘空间
原文传递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2
7
作者 陆邵明 刁嘉辉 +3 位作者 赵浩林 李钊 叶荔 汪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9,共11页
拯救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的历史性场所有助于维系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对国内外码头遗产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码头遗产是港口城市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现象。论文以上... 拯救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的历史性场所有助于维系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对国内外码头遗产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码头遗产是港口城市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现象。论文以上海为例,从遗产本体与语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黄浦江沿岸的近代码头遗产的要素与价值。论文指出,这些记忆场所不仅是上海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也是海派文化与都市生活图景的独特语言,建议从建筑遗存、历史场地、设施道具与图像资料等方面进行保护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码头遗产 可识别性 多样性 记忆场所
下载PDF
灾难地居民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地方保护意愿关系研究——以汶川地震北川老县城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钱莉莉 张捷 +2 位作者 郑春晖 张宏磊 郭永锐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8-1002,共15页
从记忆地理和地方感角度,探讨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的人地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灾后居民集体记忆的维度,探讨了灾后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地方保护意愿的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灾后集体记忆(灾难... 从记忆地理和地方感角度,探讨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的人地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灾后居民集体记忆的维度,探讨了灾后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地方保护意愿的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灾后集体记忆(灾难记忆、创伤情感、抗灾记忆、观念启示、怀旧记忆)、地方认同、地方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灾后积极的抗灾记忆、观念启示、怀旧记忆对于提升地方认同具有显著影响,而地方认同对于提升地方保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结果对于了解居民灾难心理、地方感、灾后行为有一定帮助,对于灾后遗址保护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地方认同 灾难 创伤 怀旧 汶川地震
原文传递
传统信仰场所的空间叙事——以潮州古城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韶颖 杨爽 汤众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3,共7页
传统信仰场所是城镇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域,也是典型的记忆场所,蕴含着丰厚的社区情感、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但通常被"忽略"。以潮州古城为例,通过分析传统信仰场所承载的日常仪式与情节,提炼此类场所空间叙事的关键要素及其特征... 传统信仰场所是城镇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域,也是典型的记忆场所,蕴含着丰厚的社区情感、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但通常被"忽略"。以潮州古城为例,通过分析传统信仰场所承载的日常仪式与情节,提炼此类场所空间叙事的关键要素及其特征,并揭示其叙事要素的关联整合路径,以探索一套呈现传统信仰场所叙事信息的系统,从而为城镇记忆场所的叙事表征探索了一套有效方法,为地方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传统信仰场所 记忆场所 潮州古城
下载PDF
旧城改造中离散记忆场所的关联耦合策略探究——以海盐县武原镇护城河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邵明 马成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共7页
针对当前我国旧城现代化改造中记忆场所碎片化/离散化的问题,运用城市设计中的关联耦合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探讨城镇旧区中历史遗存点整合的可行性策略。以海盐武原镇护城河区域更新为实证,提出了线型分布的记忆场所单... 针对当前我国旧城现代化改造中记忆场所碎片化/离散化的问题,运用城市设计中的关联耦合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探讨城镇旧区中历史遗存点整合的可行性策略。以海盐武原镇护城河区域更新为实证,提出了线型分布的记忆场所单元之间的关联耦合路径,为小城镇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建构地方认同提供了技术策略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场所 关联耦合理论 文化特色 历史性水系
原文传递
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特征及互动关系——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猛 乌铁红 钟林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99-1806,共8页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旅游“网红村”—恼包村为例,通过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3种情感的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在旅游效应作用下,3种情感之间内在的互动机理。研究显示,在非本地旅...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旅游“网红村”—恼包村为例,通过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3种情感的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在旅游效应作用下,3种情感之间内在的互动机理。研究显示,在非本地旅游景观融入地方旅游社区的情境下,居民依然非常认同当前的景观与建筑,并对旅游发展保持积极态度;怀旧、集体记忆如果失去了物质载体,会在文化载体上集中表现;旅游景观的嬗变没有隔断居民对从前村落的集体记忆,但旅游景观优化带来的旅游效应削弱了居民的怀旧情感;居民的怀旧与集体记忆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居民的集体记忆显著影响地方认同,旅游发展效应对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网红村" 怀旧 集体记忆 地方认同
下载PDF
旅游地理视角下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炆佳 孙九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7,共10页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旅游相关研究中的记忆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从记忆、物质景观与地方意义的感知,记忆、仪式与身份认同,以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地方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记忆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独特意义,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地方建构 集体记忆 旅游地理
原文传递
“乡愁”记忆、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新丽 吕群超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乡愁"记忆是公众的个人情感对特定场所的投射,是乡村旅游地开发记忆旅游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对乡愁进行解构,构建了社会记忆、空间记忆、环境记忆、场所认同、旅游满意与旅游消费意愿的整合模型,以福建省5个具有代表性... "乡愁"记忆是公众的个人情感对特定场所的投射,是乡村旅游地开发记忆旅游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对乡愁进行解构,构建了社会记忆、空间记忆、环境记忆、场所认同、旅游满意与旅游消费意愿的整合模型,以福建省5个具有代表性的美丽乡村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整合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在社会记忆、空间记忆与旅游消费意愿间扮演中介作用;(2)环境记忆对场所认同、旅游满意和旅游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在环境记忆与旅游消费意愿间扮演部分中介的作用;(3)场所认同、旅游满意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存在递进关系;(4)社会记忆、空间记忆与环境记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记忆 场所认同 旅游满意 旅游消费意愿
下载PDF
记忆场所研究:发展动态与趋势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立群 杨安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记忆场所研究肇始于20世纪的法国,哈布瓦赫、皮埃尔·诺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一批学者基于全球化、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客观现实背景,尤其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发挥多学科融合交汇的研究优势,对何为记忆场... 记忆场所研究肇始于20世纪的法国,哈布瓦赫、皮埃尔·诺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一批学者基于全球化、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客观现实背景,尤其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发挥多学科融合交汇的研究优势,对何为记忆场所,记忆与场所之间存在何种内在连接机理,记忆场所研究的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当下,对记忆场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和提炼总结,对于在实践中保护、挖掘、活化与创新记忆场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记忆场所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明晰记忆场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生长点和未来趋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场所 活化创新 生长点
下载PDF
空间句法视角下记忆场所的地域差异性研究--以云南怒江流域怒族传统民居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佳维 陆邵明 杜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8,45,共7页
住屋是乡愁记忆中的典型场所。如何认知住屋中的地域文化基因及其特征是其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现有少数民族民居研究侧重于共性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域差异性、多样性。以怒江流域怒族民居为例,选取怒江州南部老姆登村与北部的秋那... 住屋是乡愁记忆中的典型场所。如何认知住屋中的地域文化基因及其特征是其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现有少数民族民居研究侧重于共性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域差异性、多样性。以怒江流域怒族民居为例,选取怒江州南部老姆登村与北部的秋那桶村的代表性怒族民居建筑,通过拓扑关系和空间整合度的空间句法手段深入分析,阐述在同一流域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空间的地域差异性,并探寻其中的自然与文化的生成机制。研究的目的是为保留并传承多样性的少数民族记忆场所及基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族 地域差异性 空间句法 文化记忆 记忆场所
下载PDF
基于记忆场所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共同缔造行动策略研究--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芮光晔 李睿 邢懿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当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势在必行。面对社区参与实践持续动力不足、参与者关注范畴与参与形式局限等问题,需要创新社区参与的行动方法与视角。文章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展现社区... 当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势在必行。面对社区参与实践持续动力不足、参与者关注范畴与参与形式局限等问题,需要创新社区参与的行动方法与视角。文章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展现社区规划师亲历并观照微改造社区参与的全过程;分析记忆场所的空间再现对文化认同、社区参与及参与者“动力翻转”的积极作用。研究结论表明,记忆场所既是保持社区可持续参与动力、实现参与全过程共同缔造的行动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文化认同、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动态传承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场所 文化认同 社区参与 共同缔造 广州泮塘五约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文化记忆空间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7
17
作者 漆建武 李巍 +1 位作者 王录仓 张凯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3-928,共16页
通过梳理文化记忆理论,归纳文化记忆演变历程和发展脉络,以国内外地理学1527篇重点文献为支撑,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从关键词共现聚类、主题路径演化及研究趋势分析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通过综述当前... 通过梳理文化记忆理论,归纳文化记忆演变历程和发展脉络,以国内外地理学1527篇重点文献为支撑,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从关键词共现聚类、主题路径演化及研究趋势分析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通过综述当前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前沿热点,以期建构地理学视角下文化记忆的研究范式,改进文化记忆研究方法,为文化记忆理论的本土应用和多学科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从分析结果看,国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题多集中于:1)日常生活景观的记忆表征研究;2)记忆中的政治与仪式研究等方面。国内研究主题主要包括:1)集体、社会记忆中的文化与地方研究;2)空间承载的城市与乡村记忆研究;3)文旅推动下的遗产记忆再现研究等方面。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加,对于纪念性景观、遗产建筑、仪式庆典、战争创伤、民族记忆等的关注度增高,但文化记忆空间研究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范式,绝大多数文献仅仅关注文化记忆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而对文化记忆空间的内涵、媒介转换机制、空间识别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国内外研究的内容及趋势来看,西方学者更注重对移民、权利、自由意志、女性、权力政治、战争创伤的研究;对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情感与权利空间。国内地理学者注重从记忆的非物质载体去解构地域化、中国化的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研究多以明显的政策导向为主,战争遗址、红色旅游地、传统村寨、特色民俗与节庆仪式等成为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重要主题。未来,地理学研究应将文本、仪式、语言等实践过程通过非表征手段进行刻画,以物态化的方式将记忆重新引入人类研究的视野;同时应明确界定城市与乡村文化记忆的内涵,以影像数字化手段将遗产、移民与旅游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地方 空间 CITESPACE 地理学
下载PDF
乡村文化记忆的场域认知、依恋与传承关系——以苏州金庭镇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龙 陈晓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以苏州金庭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及访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甄别场域认知、地方依恋和传承途径的维度差异,验证彼此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关系。研究表明:1)居民对乡村文化记忆的场域认知包括纪念性场地、村落型场地、自然型场地和软... 以苏州金庭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及访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甄别场域认知、地方依恋和传承途径的维度差异,验证彼此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关系。研究表明:1)居民对乡村文化记忆的场域认知包括纪念性场地、村落型场地、自然型场地和软记忆场等维度,其中,前三者对软记忆场有着正向显著影响;2)乡村文化记忆场域认知是居民地方依恋构建的重要前提,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存在同等效力正向影响;3)地方依恋的不同维度对传承行为有着明显差异,功能性的地方依赖对居民记忆传承行为的影响比情感性的地方认同有着显著正向作用;4)传承途径表现出以记忆载体为基础、以居民参与为支撑、以政策导向为保障的特征。这些结论有助于了解乡村文化记忆的媒介性及其特征,对乡村文化记忆的保护、延续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记忆 记忆场域 地方依恋 场域认同 传承途径 金庭镇
下载PDF
城市工业遗产社区记忆场所活化研究——以沈阳铁西区工人村为案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9-106,共8页
工业遗产社区诞生于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它是产业工人群体共享集体记忆,形成工业乡愁、邻里情感和地方认同的记忆场所。选取沈阳铁西区工人村为案例地,采用文献、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记忆场所的活化实践。研究发现,... 工业遗产社区诞生于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它是产业工人群体共享集体记忆,形成工业乡愁、邻里情感和地方认同的记忆场所。选取沈阳铁西区工人村为案例地,采用文献、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记忆场所的活化实践。研究发现,2006年至今,铁西区工人村记忆场所主要形成两种活化模式:地方工业文化和情感记忆取向的工人村生活馆模式及地方发展取向的“养老服务+生活馆”的复合功能模式。记忆场所活化应在地方社会情境框架下,借助文化记忆和新置换功能间的平衡和互构,实现保持地方文化身份和地方发展的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社区 记忆场所 活化 铁西区工人村
下载PDF
基于集体记忆的红色旅游地地方性建构——以云南宾川新庄红军村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云 钱俊希 唐雪琼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7-1008,共12页
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嵌入动态的地方建构和空间生产过程,成为地方性重构的有力素材。文章以云南省宾川县新庄红军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从地方性景观与话语的再建构,以及地方性情境创设的空间实践,探讨新庄村... 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嵌入动态的地方建构和空间生产过程,成为地方性重构的有力素材。文章以云南省宾川县新庄红军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从地方性景观与话语的再建构,以及地方性情境创设的空间实践,探讨新庄村的地方性建构机制。研究发现:具体的地方要素在地方-记忆的互动关系中起中介承启作用。地方要素既促进红色旅游情境下记忆的唤起、存储与再创造,又对集体记忆重新建构的地方特质、意义与场所精神进行地方性元素表达。旅游情境创设与地方性展演使集体记忆不断得到投影、表达与重构,推动差异化的地方叙述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集体记忆 地方性建构 地方认同 旅游情境创设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