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医用生物膜修复硬腭裂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万山 魏世成 +3 位作者 郑谦 张小君 宁秋 熊成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6 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 ,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 ;对照组 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6 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 ,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 ;对照组 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术。结果 实验组所有患者其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 ,无穿孔与裂开 ;硬腭部创口一期愈合 30例 ,二期愈合 3例 ,1例遗留永久性的口鼻瘘 ,3例存在口腔前庭瘘。与对照组相比较 ,其出血量及口腔前庭瘘发生率减少 ,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 ,术后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术后体温多波动在37 5℃以下 ,且逐渐降低 ,7d后复查血常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异常。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 ,临床效果肯定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行 ,同时因避免了常规腭裂修复术时在硬腭部掀起粘骨膜瓣的缺点 ,可减少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医用生物膜 硬腭裂隙 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聚-DL-乳酸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联合自体骨移植在牙周骨下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永青 谢艳霞 孔亚阁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TR)联合自体骨移植在牙周骨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60例(95颗患牙)牙周骨下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46个位点)和观察组(30例,49个位点),... 目的:探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TR)联合自体骨移植在牙周骨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60例(95颗患牙)牙周骨下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46个位点)和观察组(30例,49个位点),均进行常规翻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体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GTR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周的术区同位点牙槽骨密度与骨缺损高度、牙周组织指标、龈沟液中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水平,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牙龈美容形态评分。结果:术后24周,两组患者的同位点牙槽骨密度较术前增加(P<0.05),骨缺损高度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术后24周两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患者的牙周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袋深度(PD)较术前缩短(P<0.05),出血指数(BI)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GAL值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患者龈沟液中TGF-β、BMP-1水平较术前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牙龈美容形态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TR联合自体骨移植能有效促进牙周骨下缺损的修复和新生,患者术区牙龈美容形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下缺损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自体骨移植
原文传递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的实验研究——扩大牙种植适应症 被引量:1
3
作者 詹斌 叶扬 +2 位作者 余聘 张梅 常雪梅 《医学科技》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扩大牙种植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拔除狗前磨牙的同时,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即刻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运用胶原膜覆盖颊侧种植体暴露面和骨面,现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扩大牙种植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拔除狗前磨牙的同时,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即刻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运用胶原膜覆盖颊侧种植体暴露面和骨面,现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大多数种植体稳固。结论: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扩大牙种植适应症乃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可行方法,但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组织再生 牙种植 适应症 实验
下载PDF
基于可吸收生物膜的软腭后退腭裂修复方案及其临床应用
4
作者 魏世成 李万山 +4 位作者 郑谦 张小君 余兰 罗恩 熊成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为解决常规腭裂修复术存在的问题,利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的原理,设计基于膜引导的腭裂整复方案,为需要后退软腭的腭裂修复提供新的途径或方法。方法:使用聚-DL-乳酸制成厚0.5mm、有一定强度与韧性的可吸收生物膜。先行软腭成形术,... 目的:为解决常规腭裂修复术存在的问题,利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的原理,设计基于膜引导的腭裂整复方案,为需要后退软腭的腭裂修复提供新的途径或方法。方法:使用聚-DL-乳酸制成厚0.5mm、有一定强度与韧性的可吸收生物膜。先行软腭成形术,然后剖开硬腭裂隙边缘,于口腔侧骨膜瓣与腭骨水平板间形成一间隙,将膜植于其中并固定,利用膜的引导再生特性与桥梁支架作用,引导两侧软组织向中线生长而关闭裂隙。选择3-10岁需行软腭后退的腭裂患者19例,于全麻下行软腭后退成形术及硬腭裂隙植膜的临床试验,临床追踪观察6个月,了解腭裂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该腭裂修复方案切实可行,全部患者均按设计方案实施了腭裂修复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3个月后19例患者均获临床一期愈合,6个月时临床观察软腭形态佳,腭咽闭合良好,达到腭裂硬腭软组织缺损修复、保证软腭充分后退的目的。结论:基于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后退软腭的腭裂修复方案,是一个创新的腭裂修复方案,手术操作简单、实用,临床效果满意,为腭裂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修复 组织引导生长术 可吸收生物膜 聚-DL-乳酸
下载PDF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的实验研究Ⅱ——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5
作者 詹斌 叶扬 +2 位作者 余聃 张梅 常雪梅 《医学科技》 2001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狗的前磨牙区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手术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和感染,然后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狗的前磨牙区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手术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和感染,然后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种植体周围炎症消失,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再生,种植体松动度减小。结论: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提高治疗效果,应重视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组织再生 种植体周围炎 牙种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带蒂筋膜瓣包裹自体红骨髓接种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2 位作者 杜雅坤 孟宪勇 阴彦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作膜诱导技术,将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种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作为膜内充填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kg,制备双侧桡...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作膜诱导技术,将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种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作为膜内充填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kg,制备双侧桡骨2cm长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将ARBM接种于含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组织工程骨。将模型左侧设为对照组(A组),仅植入自体组织工程骨;右侧为实验组(B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5cm×3cm的带无名血管蒂的毛细血管网筋膜瓣,包裹自体组织工程骨充填骨缺损。术后4、8、12、16周行X线检查和吸光度(A)值比测量、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和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结果X线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显示,植入物内部血管的长入、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B组均明显优于A组。A值比测量显示,术后8、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两组间比较,以及B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骨修复交界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B组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包裹ARBM接种的组织工程骨,具有构建血管化和膜诱导骨组织再生双重作用,对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带蒂筋膜瓣 膜诱导组织再生 自体红骨髓 血管化 组织工程骨
原文传递
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与植骨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谢红帼 严加林 +1 位作者 吕敏 彭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与植骨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膜暴露上,... 目的:探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与植骨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膜暴露上,第1周和第2周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4周则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PD、AL、GR以及在术后第6个月、12个月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例在新生骨量、垂直向骨高度平均增加等影像学检查上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与植骨术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病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 植骨术 牙周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现辉 郭洪刚 刘建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01-303,共3页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后,它的基本机理即机械性阻挡和选择性组织生长引起骨科界的兴趣和重视,初步实验和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的治疗有效,这种技术不但能应用于扁平骨缺损的...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后,它的基本机理即机械性阻挡和选择性组织生长引起骨科界的兴趣和重视,初步实验和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的治疗有效,这种技术不但能应用于扁平骨缺损的治疗,而且适用于管状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关键是引导膜,膜材料大体分为两类即非降解性膜和可降解性膜,但由于制作工艺、膜材料成分的不同,致使目前应用的膜种类较多。非降解性膜由于其不能被机体吸收需要二次手术而逐渐被淘汰,在众多的可降解性膜中,携带不同骨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生物材料 膜引导组织再生 治疗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文蕾 葛久禹 +2 位作者 李升 黄晓峰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9-1051,1055,共4页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空白对照治疗,每组8颗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新生组织高度。结果:与单纯植入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相比,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组获得了更多的新附着,表现为有较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生长,2组之间新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牙周牙槽骨缺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优于单纯植入人工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胶原膜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与胶原膜复合物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钢 赵士杰 +2 位作者 俞光岩 王会信 赵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 B M P) 与胶原膜相复合, 探寻有效的复合方法并评价其生物体内的诱导活性及组织学反应。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 B M P与胶原膜相复合, 并将三种复合膜及1mg 的 B M P 分别植入小鼠股部肌肉陷...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 B M P) 与胶原膜相复合, 探寻有效的复合方法并评价其生物体内的诱导活性及组织学反应。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 B M P与胶原膜相复合, 并将三种复合膜及1mg 的 B M P 分别植入小鼠股部肌肉陷窝内, 于术后1 、2 、3 周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三种复合膜均能很好地诱导分化成骨, 较单纯 B M P 植入组成骨时间早且致密, 植入后三周, 复合膜已完全为骨组织所取代。但在植入早期, 采用胶粘法制得的复合膜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 胶原膜能作为 B M P 的良好载体, 保持 B M P 的骨诱导活性, 在降解过程中逐渐诱导分化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组织引导再生 胶原膜复合物 生物学
全文增补中
生物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祖兵 A.NormanCranin MarkC.Mehrali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索生物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BGTRM)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形成的作用。方法8只犬一侧种植体顶部覆盖BGTRM膜,另一侧为未放BGTRM膜的对照组,于4周、3月、6月处死动物,以X线、组织学和计算机测量手段观察和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质... 目的探索生物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BGTRM)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形成的作用。方法8只犬一侧种植体顶部覆盖BGTRM膜,另一侧为未放BGTRM膜的对照组,于4周、3月、6月处死动物,以X线、组织学和计算机测量手段观察和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质形成的情况。结果四周时,BGTRM组种植体周骨质的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六月时,两组骨质形成已无明显差异。结论BGTRM具有促进种植周骨质形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膜 诱导组织再生 种植体周 骨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