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5
1
作者 樊耀峰 张兴祥 +2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蔡利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8-292,共5页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影响到纳米胶囊的外观;环己烷的加入对未经热处理的纳米胶囊的表面形貌没有影响,但对结晶成核有很大影响;热处理温度影响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在120℃~160℃处理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升高,热处理温度超过160℃后,继续提高热处理温度,热稳定性降低,其中160℃热处理获得的纳米胶囊的耐热温度在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 制备 性能 正十八烷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下载PDF
正十二醇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余飞 陈中华 曾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相变物质正十二醇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储热密度的相变储热微胶囊,使用DSC、SEM和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乳化搅拌速度、正十二醇投料质量分数对微胶... 以相变物质正十二醇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储热密度的相变储热微胶囊,使用DSC、SEM和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乳化搅拌速度、正十二醇投料质量分数对微胶囊相变潜热及相变材料包封效率有重要影响。当采用SMA和OP-10复配(质量比4∶1)为乳化剂,乳化搅拌速度为4500r/min,正十二醇投料质量分数为69%时,可制备出相变温度为24℃,相变潜热为167J/g,平均粒径为30μm左右的表面光滑的球状微胶囊,正十二醇包封效率高达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正十二醇 相变材料 储热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下载PDF
双层包裹聚磷酸铵微胶囊合成及其在环氧树脂中阻燃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延奎 吴昆 +2 位作者 张卡 魏续瑞 沈敏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9-765,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蜜胺树脂(MF)和环氧树脂(EP)双层包裹聚磷酸铵(APP),得到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EMFA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微胶囊的核壳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测试(UL ...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蜜胺树脂(MF)和环氧树脂(EP)双层包裹聚磷酸铵(APP),得到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EMFA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微胶囊的核壳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测试(UL 94)对EMFAPP在EP中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EMFAPP在EP基体中阻燃性能优异,当其添加量大于7%时EP/EMFAPP均通过UL 94 V-0级,LOI值达27.0%以上.与未包裹APP相比,EMFAPP耐水性明显提高;经水处理(75℃,6天)后,EMFAPP/EP仍可保持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对EMFAPP及其阻燃复合物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EMFAPP能够促进成炭,EP/EMFAPP(8 wt%)在700℃残炭率达16.2%,但其低温稳定性有所下降.此外,利用热失重-红外联用对EMFAPP/EP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相关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蜜胺树脂(MF) 环氧树脂(EP) 聚磷酸铵(APP) 阻燃
原文传递
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24
4
作者 琚晓晖 齐鲁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甲醛比例、有机硅添加量、聚乙烯醇添加量三种因素对树脂抗拉强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法对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加入使树脂的韧性有所提高... 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甲醛比例、有机硅添加量、聚乙烯醇添加量三种因素对树脂抗拉强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法对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加入使树脂的韧性有所提高,但是对树脂的耐热性能有一定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正交实验 韧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全国 张凯 +2 位作者 杨文彬 王小静 范敬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8,共5页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芯壁比分别为2∶1、3∶1、4∶1的相变微胶囊,并对微胶囊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及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芯壁比分别为2∶1、3∶1、4∶1的相变微胶囊,并对微胶囊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及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微胶囊的壁材不与芯材发生反应,制备的微胶囊为比较完整的球形。当相变微胶囊芯壁比为4∶1时,潜热值高达到162.7 J/g,与计算值非常接近,经过100次热循环后潜热值损失3.63%;当芯壁比较小时,微胶囊的耐热性及包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石蜡 相变微胶囊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高固含量醚化蜜胺甲醛树脂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惊 李小瑞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14,21,共4页
以多聚甲醛代替或部分代替甲醛溶液,甲醇作为改性剂,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了高固含量和高稳定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醚化缩聚条件及添加剂对树脂稳定性、固含量及游离甲醛的影响。最佳配方为n(三聚氰胺)∶n(甲醛... 以多聚甲醛代替或部分代替甲醛溶液,甲醇作为改性剂,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了高固含量和高稳定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醚化缩聚条件及添加剂对树脂稳定性、固含量及游离甲醛的影响。最佳配方为n(三聚氰胺)∶n(甲醛)∶n(甲醇)=1∶3 5∶5;介质PH值为6 5~7 0,反应时间45min,同时反应体系中加入2 0%尿素和1 0%硼砂混合物时,游离甲醛含量可降至1 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多聚甲醛 稳定性 醚化缩聚
下载PDF
三聚氰胺发展现状及其改性合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汉清 殷树梅 武玉民 《化工中间体》 2007年第2期7-10,共4页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三聚氰胺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两种重要中间体的合成为例,分析阐述了三聚氰胺改性合成机理。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改性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下载PDF
液体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哲 李建强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液体石蜡为囊芯、密胺树脂为囊壁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工艺、预聚时间、囊壁含量和聚合反应时间对微胶囊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利用电子天平、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液体石蜡为囊芯、密胺树脂为囊壁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工艺、预聚时间、囊壁含量和聚合反应时间对微胶囊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利用电子天平、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DSC和TG/DTA)分别研究了优化工艺下微胶囊的囊芯含量、形貌特征、粒径分布、结构和热性能,并考察了其循环稳定性、抗压性能、抗渗透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包覆完整无粘连,表面光洁致密,囊芯含量76%(ψ),囊壁厚度至少可达50~100nm,粒径分布集中在1~5μm,平均为3.32μm.DSC显示有2个吸热峰,起始相变温度分别为4.4和28.6℃,总相变潜热14.9J/g.胶囊耐热温度可达215℃,能承受1.0MPa外压,经300次冷/热循环仍保持良好稳定性,且有很高的抗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液体石蜡 密胺树脂 原位聚合
原文传递
壁材掺杂碳纳米管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军 黄际伟 李庆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10-114,共5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石蜡为芯材,密胺树脂为壁材,壁材掺杂碳纳米管(CNTs)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别对微胶囊的储热性能、热稳定性能、表面形貌... 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石蜡为芯材,密胺树脂为壁材,壁材掺杂碳纳米管(CNTs)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别对微胶囊的储热性能、热稳定性能、表面形貌和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散性实验证明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分散性明显提高,讨论了不同CNTs加入量对微胶囊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NTs后,微胶囊的表面变得相对光滑;随着CNTs添加量的增加,微胶囊的包裹率从60.60%增大到了72.35%,微胶囊的导热系数从0.255 W/(m·K)增大到0.356 W/(m·K),同时微胶囊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碳纳米管 相变微胶囊
下载PDF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提高纸张湿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惊 李小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共4页
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大于6个月的醚化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并研究了其对纸张强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聚合物及纸张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MF湿强剂对纸张物理性能有显著增强作用,纸张湿强度保... 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大于6个月的醚化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并研究了其对纸张强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聚合物及纸张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MF湿强剂对纸张物理性能有显著增强作用,纸张湿强度保留率为24%,将其与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PAE)复配应用于抄片中,不但显著提高了纸张的湿强度、干抗张强度、施胶度等性能,而且拓宽了改性MF的pH值使用范围,减少了酸用量,有利于在中性条件下抄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 湿强度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琚晓晖 齐鲁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硅添加量、聚乙烯醇添加量、三聚氰胺/甲醛比例3种因素对树脂断裂伸长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法对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加入确使树脂的韧性有... 合成了有机硅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硅添加量、聚乙烯醇添加量、三聚氰胺/甲醛比例3种因素对树脂断裂伸长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法对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加入确使树脂的韧性有所提高,但是对树脂的耐热性能有一定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正交实验 韧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微波辐射制备蜜胺泡沫塑料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丹 徐强 王学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5,68,共5页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得蜜胺树脂,将其与乳化剂、发泡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微波辐射制备了软质蜜胺泡沫塑料。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发泡的影响,测试了产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和声学性能。研究表...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得蜜胺树脂,将其与乳化剂、发泡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微波辐射制备了软质蜜胺泡沫塑料。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发泡的影响,测试了产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和声学性能。研究表明,用微波辐射制备蜜胺泡沫塑料简便、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胺 泡沫 微波辐射 性能
下载PDF
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宇 王桐雨 +2 位作者 马榴强 贺光庆 孙垂海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109-111,共3页
以NaOH为催化剂,通过改性,在反应温度不超过90℃下,可反应生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发泡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固含量必须大于50%。甲基苯磺酸与硫酸可作为上述发泡树脂的固化剂。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发泡材料 保温材料
下载PDF
用低分子树脂进行泡桐木材表面强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常德龙 陈玉和 +1 位作者 胡伟华 卢春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0,共4页
合成一种低分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泡桐木材表面进行强化,测试改性后木材的硬度、耐磨性、抗胀缩率、容胀率及增重率等技术性能指标。经过分析,得出泡桐木材可用横向压密,化学试剂固定变形的方法,提高木材的有关物理性能参数的... 合成一种低分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泡桐木材表面进行强化,测试改性后木材的硬度、耐磨性、抗胀缩率、容胀率及增重率等技术性能指标。经过分析,得出泡桐木材可用横向压密,化学试剂固定变形的方法,提高木材的有关物理性能参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树脂 压缩变形 泡桐木材 表面强化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阻燃PP的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冯夏明 危加丽 +1 位作者 尹波 杨鸣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APP)粒子,研究了APP粒径对微胶囊化APP(MCA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两种MCAPP(APP平均粒径分别为5,15μm)添加至聚丙烯(PP)基体中,研究了PP/MCAPP阻燃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APP)粒子,研究了APP粒径对微胶囊化APP(MCA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两种MCAPP(APP平均粒径分别为5,15μm)添加至聚丙烯(PP)基体中,研究了PP/MCAPP阻燃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APP均能成功被MF包覆,且包覆后的APP粒子的水溶性均大幅下降。PP/MCAPP阻燃材料的耐渗析性和极限氧指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粒径小的APP有利于MF的包覆,包覆结构层更完整。MF和APP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APP包覆不完全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提高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磷酸铵 粒径 微胶囊化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下载PDF
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及在PP中的阻燃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蒋文俊 李哲曌 +4 位作者 张春祥 方劲 杨绪杰 陆路德 浦龙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9-1335,共7页
以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P)与红磷粉末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微胶囊红磷(MRP)。通过DSC,SEM,FTIR及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红磷微胶囊化效果。结果表明,KPS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FP的反应活性... 以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P)与红磷粉末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微胶囊红磷(MRP)。通过DSC,SEM,FTIR及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红磷微胶囊化效果。结果表明,KPS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FP的反应活性,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有效地包覆在红磷颗粒表面,缩短了反应时间,且此时制备的MRP包覆效果最佳,其氧化反应峰温为480℃,较红磷原料要高出很多,可使用范围变宽。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多组不同配方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RP或氢氧化镁(MH)单独使用时阻燃效率低,将它们复配使用后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PP∶MRP∶MH=100分(phr)∶15(phr)∶50(phr)时,MRP/MH/P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26%,垂直燃烧达到UL-94标准的V-0级。此外,还探讨了可能的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钾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微胶囊红磷 阻燃性能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文辉 刘都树 李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51,共6页
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相变储热微胶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助剂异氰酸酯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相变储热微胶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助剂异氰酸酯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混合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的各项性能均优于采用单一阴离子乳化剂所制得的微胶囊;助剂异氰酸酯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微胶囊的相变潜热;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包裹完全,表面光洁,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4μm,相变潜热达176.5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原位聚合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玲 裴广玲 +1 位作者 赵国樑 王利平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蜜胺树脂为壁材、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微胶囊.研究了三聚氰胺/甲醛摩尔比、壁材与芯材的用量比、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变色微胶囊,在日光和紫外... 以蜜胺树脂为壁材、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微胶囊.研究了三聚氰胺/甲醛摩尔比、壁材与芯材的用量比、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变色微胶囊,在日光和紫外光下具有快速、可逆的光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胺树脂 光致变色 原位聚合 微胶囊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飞 陈中华 曾幸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以亲水型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微胶囊壁材,以相变材料正十二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DSC和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亲水型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微胶囊壁材,以相变材料正十二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DSC和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壁材中加入适量的纳米SiO2时,纳米粒子在壁材里面分布均匀,微胶囊的相变焓提高,破损率降低,且纳米SiO2不会破坏预聚体的缩聚反应。当壁材中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1%时,制备的微胶囊相变焓达148.7J/g,微胶囊破损率为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相变储热 微胶囊 破损率
下载PDF
改性淀粉基木材用环保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靖哲 乔文龙 张龙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7,共5页
对淀粉进行糊化、氧化处理后,与聚乙烯醇(PVA)接枝反应制得胶粘剂主剂,然后分别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聚氨酯(PU)预聚体作为胶粘剂主剂的改性剂,制得了木材用胶粘剂。探讨了各种原料的用量、反应条件及改性剂种类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 对淀粉进行糊化、氧化处理后,与聚乙烯醇(PVA)接枝反应制得胶粘剂主剂,然后分别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聚氨酯(PU)预聚体作为胶粘剂主剂的改性剂,制得了木材用胶粘剂。探讨了各种原料的用量、反应条件及改性剂种类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粘剂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淀粉8.0g,PVA12.0g,蒸馏水100mL,氧化剂(次氯酸钠)0.16g,引发剂(过硫酸钾)0.14g,乳化剂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各1.0g,改性剂12.0g;淀粉糊化温度85℃,pH值9~10,淀粉预糊化时间20min;氧化时间30min,接枝反应温度95℃,pH值2~3,接枝反应时间20min;改性反应温度60℃,pH值6~7,改性反应时间1.5h。由该胶粘剂压制的层压板,其粘接强度(1.00~1.25MPa)和甲醛释放量(≤0.5mg/L)等指标符合GB/T5849-2006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胶粘剂 聚乙烯醇 淀粉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聚氨酯 预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