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1
作者 代明 王颖贤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基于现实需要,追溯了创新型城市的缘起,概述了国内外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现状、做法与经验,综述了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成果及趋势,以期为创新型城市探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核心功能 综述
原文传递
广州市10654例创伤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周伟梁 苏磊 +6 位作者 秦伟毅 卢勇 贾乐宁 钱洪津 华黎电 唐柚青 刘云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84-786,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中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创伤急救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由本院院前急救及急诊科急救的10 654例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70.96%,青壮年(21~50岁)79.23%。城市边缘地带62.86%,中...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中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创伤急救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由本院院前急救及急诊科急救的10 654例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70.96%,青壮年(21~50岁)79.23%。城市边缘地带62.86%,中心城区占37.14%。交通伤39.18%,治安事件伤32.67%,工业外伤12.91%。院内ISS评分≥16分37.98%,其中交通伤37.74%,治安事件伤24.39%,工业外伤21.71%。损伤部位:肢体伤67.51%,头颈伤58.64%,多发伤41.77%,胸腹部伤39.41%。现场死亡361例,其中交通伤46.81%,治安事件伤28.81%,工业外伤14.40%;致死性损伤部位:多发伤42.66%,头颈伤34.07%,胸腹部伤15.79%。结论城市边缘地带逐渐成为大城市创伤高发区域,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且有年轻化趋势,主要致伤、致死因素为交通伤、治安事件伤、工业外伤。一些针对性的专职化急救措施和模式可能提高创伤急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创伤 急救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大城市社会空间演变态势剖析与治理反思——基于上海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35-46,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成为当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通过对上海人口、房地产等经济社会数据分析可知,当前上海人口、居住等社会空间正呈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成为当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通过对上海人口、房地产等经济社会数据分析可知,当前上海人口、居住等社会空间正呈现剧烈的演变态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未来社会空间将呈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社会空间两极化、城乡结合部居住形态多元化、城市社会结构重构、城市"双城"现象凸显、弱势群体居住边缘化、城乡二元结构空间显现、城市部分社区老龄化等演变趋势。大城市社会空间演变将带来类似西方城市居住隔离、空间剥夺、阶层矛盾、公共空间漠视等负效应。在"和谐社会"等治国理念下,反思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提出城市规划公共利益职能归位、加强房地产投资的引导与控制、推进市民利益维护机制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混合型和谐社区建设、制定合理的人口容量战略、制定合理的人口分布战略等新型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社会空间 演变态势 治理 上海
下载PDF
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及问题——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98,共6页
在分析上海城市经济空间、居住空间和人口空间郊区化演变趋势特征以及郊区化演变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城市空间郊区化演变比较,提出了上海城市郊区化演变过程中需要警惕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大城市 空间郊区化 特征 动力机制 上海
原文传递
从人口吸纳看城市布局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波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9,共5页
本文从人口吸纳的视角,分析我国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指出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功能体系完备的都市圈,目前大城市发展还存在承载力不够、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注意培育一批包容性强的... 本文从人口吸纳的视角,分析我国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指出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功能体系完备的都市圈,目前大城市发展还存在承载力不够、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注意培育一批包容性强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推进"一融双新"工程,重点关注人的城镇化,并将高科技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等新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特大城市 小城镇 战略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诚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共6页
鉴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现有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已经无法因应新时期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宏观背景下,应根据执政党和政府有关加强与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要求与精神,从法律和治理的角度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鉴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现有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已经无法因应新时期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宏观背景下,应根据执政党和政府有关加强与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要求与精神,从法律和治理的角度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基于渐进、稳妥的改革思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确立改革目标,根据问题解决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近期与长远改革规划方案。改革方案的执行可通过项目化方式及选择部分社区试点的方式予以落实。近期改革规划应包括简化街道办职能、合理划分行政权与自治权的法律边界及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远期改革规划则应包括调整社区管理的行政机构设置、修正和完善社区治理的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特大型城市 社区管理体制 总体思路 改革规划方案
原文传递
第四弱势群体:“蚁族”大都市就业与可能的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小武 《社会工作》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蚁族蜗居"现象在大都市中的独特性存在与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极化形态密不可分。极化发展的大城市,通过人口集聚、资源集中、机会密集形成城市化"集中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并且在高房价、低收入的现实... "蚁族蜗居"现象在大都市中的独特性存在与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极化形态密不可分。极化发展的大城市,通过人口集聚、资源集中、机会密集形成城市化"集中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并且在高房价、低收入的现实中积压了大量的蚁族,他们成为了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在不均衡发展的城市化体系中,"蚁族"在面对极化发展的大都市存在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蚁族 蜗居 城市极化
下载PDF
2020年我国超特大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医疗水平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神根 王梦雪 +7 位作者 王芊芊 邢家润 寇儒欣 梅康妮 李雪莹 刘建明 罗盛 李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对2020年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水平进行分析,为改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EA模型和因子分析法评价各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医疗资源总量和综合医疗实力。结果:21个超特大城市中,3个城市DE... 目的:对2020年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水平进行分析,为改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EA模型和因子分析法评价各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医疗资源总量和综合医疗实力。结果:21个超特大城市中,3个城市DEA有效,3个城市DEA弱有效,15个城市DEA无效;因子分析综合排名前6名的城市为重庆、北京、成都、天津、上海、武汉。结论:超特大城市总体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佳,投入冗余,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综合医疗实力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及管理部门应依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避免出现卫生资源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大城市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DEA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兰 杨上广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8,共6页
基于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回顾,认为我国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科学转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突出利益冲突与博弈时代的特色,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协同研究,应注重分析"人"的地位与作用,应将微观过程与宏观规律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大城市 人口空间演变 利益博弈
原文传递
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下的城镇密集地区管治
10
作者 陈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20,共5页
认为我国城镇密集地区管治的困境在于既存在政府失灵,也存在市场失灵。究其原因,公共选择与个人选择运行机理的区别、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和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道德风险等,都是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的重要根源。在我国,由于宪政关系的冲... 认为我国城镇密集地区管治的困境在于既存在政府失灵,也存在市场失灵。究其原因,公共选择与个人选择运行机理的区别、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和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道德风险等,都是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的重要根源。在我国,由于宪政关系的冲突、城市地位的不平等、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密集地区的有效管治更加困难。要有效地改善管治模式,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管治理念的历史变迁中,要更加注重制度模仿,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和工业化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治 城镇群 城镇密集地区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下载PDF
上海城市社会极化问题与管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当前中国大城市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极化问题已成为社会最为敏感问题之一,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居民家庭的总体分异特征、上海中高收入阶层和最低生活保障阶层状况、城市贫困人口生... 当前中国大城市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极化问题已成为社会最为敏感问题之一,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居民家庭的总体分异特征、上海中高收入阶层和最低生活保障阶层状况、城市贫困人口生活满意度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社会极化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管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极化 大城市 管治 公共政策 上海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人口控制与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设计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柱 周亦奇 《科学发展》 CAS 2014年第9期99-105,共7页
当前我国特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在造成城市过度拥挤和生态恶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导致特大型城市人口膨胀和劳动力无序流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统筹考虑特大型城市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因此,... 当前我国特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在造成城市过度拥挤和生态恶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导致特大型城市人口膨胀和劳动力无序流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统筹考虑特大型城市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因此,未来有必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制订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区域均衡发展 劳动力流动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城市圈的发展机制构想
13
作者 刘赬 马捷 王成璋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2-264,共3页
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圈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及城市圈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圈 区域经济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被引量:99
14
作者 邓涛涛 王丹丹 程少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132,共14页
中国正步入高铁时代,时间距离逐渐取代传统的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服务业布局的关键因素。长三角高速铁路大规模兴建和网络化布局,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使得能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文章利用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 中国正步入高铁时代,时间距离逐渐取代传统的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服务业布局的关键因素。长三角高速铁路大规模兴建和网络化布局,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使得能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文章利用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并引入经济地理学中引力模型量化了高铁引致的"时空收敛"效应,定量分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由线成网推进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三角高速铁路开通初期(2007年-2011年)对沿线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随着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高速铁路对服务业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2)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沿线城市市场区位均获得了提升,但提升幅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引致的非均衡时空收敛效应使高铁沿线城市市场区位等级发生了重构,加剧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区位条件的不均衡。(3)高速铁路引致的空间效应每提高1%,高铁沿线城市服务业就业密度约提高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高速铁路网 服务业集聚 经济联系强度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特大城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研究——对特大城市边缘地区“撤县(市)改区”模式的透视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丽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0-464,共5页
随着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在特大城市边缘地区出现了“撤县改区”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本文分析了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弊端 。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边缘区 特大城市 郊区化 行政区划体制 改革
下载PDF
荷兰三角洲:寻找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新的融合 被引量:19
16
作者 韩.梅尔 周静 彭晖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3,共10页
在过去20年中,作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核心轴线的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关于城市和区域实体的观点不再有明确的共识。同时,因为"建造结合自然"和"为河流保留更多空间"... 在过去20年中,作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核心轴线的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关于城市和区域实体的观点不再有明确的共识。同时,因为"建造结合自然"和"为河流保留更多空间"的新理论"搭乘"上了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以及对历史景观和城市形态欣赏提升的"快车",水利工程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暂时性的结果是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的传统方法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责备,但这种方法既没有被一个新的、更好的防洪安全的办法所代替,也没有被有关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的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明确概念和一致意见所取代。除了更关注自然进程,以达成"建造结合自然"之外,以一个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跨国尺度的水问题以及区域和地方的解决方案,对于创造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空间规划 水利工程 城市之国 民族国家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区 滨水城市 城市滨水景观
下载PDF
以新的发展战略观迎接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挑战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施仲衡 全永燊 马林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论述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不明确所带来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特殊状况出发,提出了我国未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交通服务等各个发展环节上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大城市综合... 论述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不明确所带来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特殊状况出发,提出了我国未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交通服务等各个发展环节上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交通 发展战略 交通政策 公共客运系统 交通规划 运营管理
下载PDF
日本首都圈城市功能分类与空间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儒煜 冯建超 邵昱晔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9年第4期25-35,共11页
日本首都圈拥有400余个城市和地区,圈域内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合作体系,在空间上形成功能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共同推进了圈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日本首都圈内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管理功能,业务管理、交通枢纽、科研开发和教育以及居住功能等... 日本首都圈拥有400余个城市和地区,圈域内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合作体系,在空间上形成功能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共同推进了圈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日本首都圈内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管理功能,业务管理、交通枢纽、科研开发和教育以及居住功能等服务型功能,制造业生产型城市功能。其中,其城市功能空间组织规律表现出中心地区及周边地区业务管理功能同构化,中心地周边地区衍生为住宅及轻工业城市功能,中心地区科研开发、教育功能弱化而近郊地区创新区兴起等特征。这种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地区的集聚不经济、以创新区为主导的产业网络化和以弹性专精为特征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这说明,增强区域竞争力需要从发展区域内的增长极入手,适当发展中小企业网络分工,同时注重培育技术创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首都圈 城市圈 城市功能 空间组织 区域分工 产业联动关系
下载PDF
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小曙 甄峰 薛德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城市走廊是城市系统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中由来已久。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巨型城市走廊开始显现。本文以基础设施带、区域发展核心及规划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巨型城市走廊理念。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城市走廊是城市系统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中由来已久。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巨型城市走廊开始显现。本文以基础设施带、区域发展核心及规划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巨型城市走廊理念。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走廊为实例,探讨巨型城市走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划与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系统 走廊 巨型城市走廊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未来发展情景气候效应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祚芳 苗世光 +3 位作者 范水勇 翟国方 范晨璟 李莎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2-780,共9页
应用包含城市冠层模式的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基于Landsat TM卫星提取的高分辨率下垫面数据集对京津冀地区2008年夏季进行了高分辨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发展情景的气候效应及其差异.结... 应用包含城市冠层模式的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基于Landsat TM卫星提取的高分辨率下垫面数据集对京津冀地区2008年夏季进行了高分辨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发展情景的气候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的城市布局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较明显,较小的城市分布差异可导致相对较大范围的气候差异;2)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发展情景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集中式发展情景的气候效应最强,均衡式发展、串珠式发展次之,等级发育模型的气候效应相对最弱;3)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在夜间比白天更明显,热岛在夜间最强,范围大,但影响的高度较低,白天反之,并导致区域内逆温层强度减弱,对风和湿度的影响则是白天比夜间更明显;4)城市化主要影响降水分布,雨岛为多中心结构,主体位于城市下风向边缘区.城市化可能导致弱降水事件减少,对较强降水则可能有增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情景 数值模拟 气候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