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中低温热解的低阶烟煤型煤的制备 被引量:9
1
作者 党钾涛 温振华 +3 位作者 杨芊 王劲草 曹俊雅 解强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53-557,共5页
将低阶烟煤粉煤制成高热强度的型块用于中低温热解,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低阶烟煤的利用率。选用东荣长焰煤为原料,以煤焦油为黏结剂,利用自制模具在液压机上压制型煤,测定型煤的强度,研究成型压力、黏结剂掺入量和原料水分对型煤性能... 将低阶烟煤粉煤制成高热强度的型块用于中低温热解,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低阶烟煤的利用率。选用东荣长焰煤为原料,以煤焦油为黏结剂,利用自制模具在液压机上压制型煤,测定型煤的强度,研究成型压力、黏结剂掺入量和原料水分对型煤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型煤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型煤的强度随黏结剂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成型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水分含量对型煤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煤焦油能浸润煤粒,充填在煤粒间隙,起到了良好的粘连作用;在煤焦油掺入量为10%、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13%、成型压力为63 MPa的条件下制取的型煤强度最佳,热强度、冷压强度、热稳定性和落下强度分别达到536.4 N/个、691.3 N/个、97.98%、99.49%,可满足中低温热解对原料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烟煤 型煤 热强度 中低温热解 粉煤
下载PDF
热解条件对气化水焦浆用半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钱卫 解强 +2 位作者 杨晓光 王劲草 孙凯蒂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6,共5页
选用双鸭山东荣长焰煤为样品,利用马弗炉进行了中低温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并以水焦浆气化对原料的要求为导向,研究热解温度对半焦气化反应活性和可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选用双鸭山东荣长焰煤为样品,利用马弗炉进行了中低温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并以水焦浆气化对原料的要求为导向,研究热解温度对半焦气化反应活性和可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工艺条件中,热解温度对半焦的产率、组成和发热量的影响最大,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热解半焦产率和气化反应活性均降低,半焦灰分升高。热解温度在400~700℃下所制半焦的内在水分、发热量和可磨性均满足水焦浆气化的基本要求,且当热解温度在400~450℃时,所得半焦的哈氏可磨度更高,预测的成浆性也更好,综合分析可确定,热解温度控制在400~450℃之间制备的长焰煤半焦适用于水焦浆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焦浆 气化 长焰煤 中低温干馏 气化反应活性
下载PDF
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清洁利用技术途径分析与策略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岩 白效言 袁殷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高温含焦油热解煤气携带大量显热与潜热,该部分热量高效回收利用对于整个工艺系统能效提升至关重要。为促进中低温热解过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分析了激冷工艺、废热锅炉余热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冷却与余热利用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及... 高温含焦油热解煤气携带大量显热与潜热,该部分热量高效回收利用对于整个工艺系统能效提升至关重要。为促进中低温热解过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分析了激冷工艺、废热锅炉余热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冷却与余热利用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及不足;阐述了初冷器上段余热回收、循环氨水余热回收、上升管余热回收等高温热解煤气热量利用技术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含焦油高温热解煤气冷凝过程中焦油黏附问题、低温低压煤气热量捕捉与高效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基于该技术难点及前期相变换热技术研究积累,以含焦油热解煤气冷凝-传热特性为科学基础,提出了热解煤气分级冷凝与相变换热相耦合的能量梯级回收利用一体化技术。即以焦油蒸汽不同组分露点差异与析出特性为基础,形成基于温度梯度的热解煤气分级冷凝工艺技术,逐级回收热解煤气所含热量,并实现不同馏程焦油产物在线分质回收;同时耦合复合相变换热技术,换热介质与热解煤气分级逆流换热,针对性回收热解煤气显热及低品位热解煤气潜热,实现含油热解煤气分级冷凝与热量梯级回收利用一体化,从而达到热解系统热效率与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以100万t/a流化床热解工艺为例,提出了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回收技术路线并进行了热量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利用率可达到81. 17%,初步显示了其可行性。高效回收利用热解过程中的余热资源将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热解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热解 煤气余热 分级冷凝 相变换热
下载PDF
中低温煤热解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波 贺好伟 +3 位作者 马明明 马贵 林绍旋 李解媛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4-18,24,共6页
煤热解是煤热转化过程的基础,是煤转化过程最先和必经的反应步骤。本文综合介绍了影响中低温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煤质性质(煤阶、煤粒径等)、热解条件(热解温度、热解压力、升温速度、热解气氛等)、催化剂(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金... 煤热解是煤热转化过程的基础,是煤转化过程最先和必经的反应步骤。本文综合介绍了影响中低温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煤质性质(煤阶、煤粒径等)、热解条件(热解温度、热解压力、升温速度、热解气氛等)、催化剂(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预处理方法(水热预处理、溶剂溶胀预处理等)等。通过中低温煤热解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提高焦油收率、开展热解焦油轻质化及热解产物的定向调控,深化煤热解过程研究、工艺及技术改进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煤热解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新型低阶煤移动床热解装备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飏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51-55,61,共6页
为探究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移动床定向热解装备的适宜工艺条件,在分析热解装备升温控温特性的基础上,以陕北地区不黏煤为原料,开展了热解中试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热解压力为微正压(比大气压力高3~5 mm水柱),热解时间为2 h,热解终温分别为... 为探究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移动床定向热解装备的适宜工艺条件,在分析热解装备升温控温特性的基础上,以陕北地区不黏煤为原料,开展了热解中试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热解压力为微正压(比大气压力高3~5 mm水柱),热解时间为2 h,热解终温分别为550、600、650、700和750℃。结果表明,热解装置升温及控温系统良好,温度分布均匀稳定,物料温度始终较反应器壁温度低50~80℃;各温度下均可使煤样充分热解,所得半焦挥发分由550℃的14.74%降低至750℃的6.34%;半焦在热解过程中存在粉化现象,且粉化程度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加剧;热解焦油360℃馏分含量高,为66%~73%;多段减尘工艺运行效果良好,热解焦油中粉尘含量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碎煤 中低温热解 移动床 中试 热解焦油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芳 王林 +2 位作者 杨卫兰 李泽江 朱玉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1,共5页
中低温煤焦油主要来源于以烟煤为原料生产半焦(兰炭)时的副产和低阶煤热解提质时的副产。介绍了中低温煤焦油的性质和组成,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和粗酚提取和精制技术,指出随着我国兰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的... 中低温煤焦油主要来源于以烟煤为原料生产半焦(兰炭)时的副产和低阶煤热解提质时的副产。介绍了中低温煤焦油的性质和组成,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和粗酚提取和精制技术,指出随着我国兰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我国中低温煤焦油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加,中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兰炭 低阶煤热解
下载PDF
低阶煤中低温分段热解提取油气资源并生产洁净固体燃料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程相魁 季广祥 《煤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7-10,32,共5页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分析了低阶煤中低温分段热解提取油气资源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低阶煤中低温干馏工艺与煤制油气工艺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强调把富烃煤中的烃化合物裂解再合成烃的不合理性。提出以经工业规模生产验...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分析了低阶煤中低温分段热解提取油气资源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低阶煤中低温干馏工艺与煤制油气工艺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强调把富烃煤中的烃化合物裂解再合成烃的不合理性。提出以经工业规模生产验证后的畅翔型低阶煤中低温分段热解装置技术为先导,先提取煤中的油气资源,再利用余热,将洁净炭气化制合成气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富烃煤 中低温分段热解 提烃 洁净炭
下载PDF
王洼矿区12煤层煤质特征及中低温热解用煤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贝 王高皓 +1 位作者 马永祥 余飞龙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11期9-13,共5页
王洼矿区12煤主要为不黏煤和长焰煤,是较好的中低温热解用煤原料煤,中低温热解用煤对原煤的质量指标有一定的要求,通过梳理王洼矿区以往报告中的煤质数据,对相应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圈定了中低温热解用煤赋存范围并估算了资源量,研究表明... 王洼矿区12煤主要为不黏煤和长焰煤,是较好的中低温热解用煤原料煤,中低温热解用煤对原煤的质量指标有一定的要求,通过梳理王洼矿区以往报告中的煤质数据,对相应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圈定了中低温热解用煤赋存范围并估算了资源量,研究表明王洼矿区12煤层各项指标符合中低温热解用煤要求,可作为中低温热解用煤原料,中低温热解用煤资源量为2.52亿t,其中:二级中低温热解用煤资源量为1.75亿t,三级中低温热解用煤资源量为0.77亿t。经过换算,王洼矿区12煤层可产焦油共计1.799×107t。充分发挥王洼矿区资源优势,实现煤炭分级利用,提高煤炭经济价值,可为宁夏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探索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洼矿区 12煤层 中低温热解用煤 煤质
下载PDF
低阶煤中低温热解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裴贤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论述了低阶煤热解机理、热解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低阶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技术,对比了现有低阶煤热解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热解工艺,分析了低阶煤热解研究发展方向。加氢热解可有效提高煤气及焦油轻质组... 论述了低阶煤热解机理、热解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低阶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技术,对比了现有低阶煤热解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小粒径低阶煤热解工艺,分析了低阶煤热解研究发展方向。加氢热解可有效提高煤气及焦油轻质组分产率,现多用于热解机理研究;催化热解催化剂分为裂解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为典型裂解催化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为典型加氢催化剂,如何提高催化剂效率和寿命是当前研究重点。为加快低阶煤热解工业化进程,各低阶煤热解技术之间、低阶煤热解技术与工艺之间应形成耦合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中低温热解 耦合联动 梯级利用
下载PDF
低变质烟煤中低温热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小平 李宁 +2 位作者 王志超 申涛 张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7期1-6,20,共7页
中国低变质烟煤储量丰富,中低温热解是低变质烟煤极佳的利用方式,介绍了煤热解、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煤热解的研究现状,重点梳理了煤热解机理的发展及热解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现阶段实现了对煤热解过程的定量描述,对煤热解过程中的... 中国低变质烟煤储量丰富,中低温热解是低变质烟煤极佳的利用方式,介绍了煤热解、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煤热解的研究现状,重点梳理了煤热解机理的发展及热解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现阶段实现了对煤热解过程的定量描述,对煤热解过程中的二次反应认识也得到了一定的细化,继续加大煤热解的基础研究将为中国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指出方向,实现煤的定向热解和产物调控,更好地指导工业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烟煤 中低温热解 热解机理 定量热解过程 二次反应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仝曜暄 张玉柱 +4 位作者 赵振宁 何继良 朱亚明 程俊霞 赵雪飞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热重分析仪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和4种族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利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atava-Sestak法计算热解活化能以及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LP、DMSOS、BA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及其后续增长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G(α)=[-ln(1-α)]^(4/3)、G(α)=[-ln(1-α)]^(4)、G(α)=[-ln(1-α)]2,活化能分别为73.99、180.20、46.09 kJ/mol,lg A分别为5.82、13.57、3.32;BAS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α+(1-α)ln(1-α),E=85.36 kJ/mol,lg A=6.18;DMSO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或三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1-(1-α)^(1/3)]^(2),E=64.42 kJ/mol,lg A=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 沥青组分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扩散模型 热解机理函数 活化能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