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胺与芳伯胺衍生反应的介质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德娟 李隆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5,共6页
研究了pH、多种有机溶剂及其用量、表面活性剂、环糊精等介质环境对荧光胺与对氨基苯磺酸衍生反应及其产物荧光特性的影响。该衍生反应需要有机溶剂,多种有机溶剂均可使用,但用量宜少。所试验的各类表面活性剂中,仅TritonX... 研究了pH、多种有机溶剂及其用量、表面活性剂、环糊精等介质环境对荧光胺与对氨基苯磺酸衍生反应及其产物荧光特性的影响。该衍生反应需要有机溶剂,多种有机溶剂均可使用,但用量宜少。所试验的各类表面活性剂中,仅TritonX-100有显著的增敏作用,且其增敏效应受有机溶剂用量的影响,显示出明显的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胺 对氨基苯磺酸 对氯苯胺 芳伯胺 荧光衍生
下载PDF
β-溴代萘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及介质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牟兰 陈小康 李隆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光诱导的时间显著不同.含2.5%乙腈的β-BrN水溶液仅需极短的光诱导时间就能产生很强的RTP发射,β-BrN浓度在8.0×10-8~1.6×10-5mol/L范围内与其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萘 无保护流体 室温磷光 RTP 介质效应
下载PDF
核内△吸收截面 被引量:2
3
作者 茅广军 李祝霞 +1 位作者 卓益忠 赵恩广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在相对论BUU方程框架内给出计算核内△吸收截面的严格公式.研究了核内△N→NN散射截面的介质效应,发现阈能附近的△吸收截面在介质中被压低.数值结果与TAPS实验组的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相对论BUU 介质效应 核内Δ吸收截面
原文传递
K^+核散射中的反阴影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宁平治 《核物理动态》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9-34,共6页
核散射中罕见的反阴影效应在K^+介子与核的散射中出现了,1988~1990年BNL的系列实验确认了这一反常现象,然而,在核子层次上对此所作的各种理论解释几乎均告失败,因此人们不得不到夸克层次上寻找原因。
关键词 反阴影效应 K^+介子 原子核 散射
原文传递
Momentum dependence of pion-inducedφmeson production on nuclei near threshold
5
作者 E.Ya.Paryev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08-120,共13页
We study the near-threshold pion-induced production ofφmesons off nuclei in the kinematical conditions of the HADES experiment,recently performed at GSI.Th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in a collision model b... We study the near-threshold pion-induced production ofφmesons off nuclei in the kinematical conditions of the HADES experiment,recently performed at GSI.Th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in a collision model based on the nuclear spectral function.The model accounts for both the primaryπ^-meson–protonπ^-p→φn and the secondary pion–nucleonπN→φNφproduction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the nuclearφand nucleon mean-field potentials.We find that the primary reaction channelπ^-p→φn dominates in theφproduction off 12C and^(184)W target nuclei in the HADES acceptance window at incident pion momentum of 1.7 Ge V/c.We calculate the momentum dependence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transparency ratio)φmeson yields from the above direct channel.Th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this initial pion momentum allowing for different options for theφ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σ(φN )and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he in-medium mass shifts of theφmeson and secondary neutron,produced together withφin this channel.We demonstrate that the transparency ratio for theφmesons has,contrary to the absolute cross sections,an insignificant sensitivity to theφmeson and secondary neutron in-medium mass shifts atφmomenta studied in the HADES experiment.On the other hand,we show that there are measurable changes in the transparency ratio due to theφ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which means that such a relative observable can be useful to help determine this cross section from the data taken in the HADES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medium effects φ absorption pion-nucleus reactions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medium effects on the rotating hybrid stars
6
作者 康缈 周霞 +1 位作者 王晓东 衡耀付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696-1699,共4页
A hybrid star with a pure quark core,a hadron crust and a mixed phase between the two is considered.The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model for hadron matter and the effective mass bag model for quark matter are used to con... A hybrid star with a pure quark core,a hadron crust and a mixed phase between the two is considered.The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model for hadron matter and the effective mass bag model for quark matter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hybrid stars.The influences of medium effects that are parameterized by the strong coupling constant have been discus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rotating stars.The strong coupling constant is a promine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properties of rotating hybrid st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stars ROTATION medium effects
原文传递
Medium effects in ΛK~+ pair production by 2.83 GeV protons on nuclei
7
作者 E. Ya. Paryev M. Hartmann Yu. T. Kiselev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8-105,共18页
We study ΛK~+ pair production in the interaction of protons of 2.83 GeV kinetic energy with C, Cu,Ag, and Au target nuclei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uclear spectral function approach for incoherent primary proton–nu... We study ΛK~+ pair production in the interaction of protons of 2.83 GeV kinetic energy with C, Cu,Ag, and Au target nuclei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uclear spectral function approach for incoherent primary proton–nucleon and secondary pion–nucleo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creation of intermediate Σ~0K~+ pairs. The approach accounts for the initial proton and final Λ hyperon absorption, final K~+ meson distortion in nuclei, target nucleon binding, and Fermi motion, as well as nuclear mean-field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se processes.We calculate the Λ momentum dependence of the absolute ΛK~+ yield from the target nuclei considered, in the kinematical conditions of the ANKE experiment, performed at COSY, within the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he Λ-nucleus effective scalar potential. We show that the above observable is appreciably sensitive to this potential in the low-momentum region. Therefore,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our calculations with the data from the ANKE-at-COSY experiment can help to determine the above potential at finite momenta.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two-step pion–nucleon production channels dominate in the low-momentum ΛK~+ production in the chosen kinematics and, therefore, they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nucleus reactions medium effects hyperon nuclear potential
原文传递
葡萄糖和水混合溶液多组分电解质热力学 Ⅱ.HCl-NaCl-d-Glucose-H_2O体系(5—45℃)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殿祯 王琴萍 +1 位作者 王杰 李锦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479,共5页
本文续前报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mol·kg^(-1),改变葡萄糖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数x=5%、15%和20%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法测定了无液接界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 Pt,H_2(1.013×10~5Pa)|HCl(m),d-Glucose(x),H_2O(1-x)... 本文续前报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mol·kg^(-1),改变葡萄糖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数x=5%、15%和20%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法测定了无液接界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 Pt,H_2(1.013×10~5Pa)|HCl(m),d-Glucose(x),H_2O(1-x)|AgCl-Ag (A) Pt,H_2(1.013×10~5Pa)|HCl(m_A),NaCl(m_B),d-Glucose(x),H_2O(1-x)|AgCl-Ag(B) 其中x代表葡萄糖在水中的质量百分数,m_A和m_B分别是HCl和NaCl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摩浓度。利用电池(A)的电动势数据得到了AgCl-Ag电极在d-Glucose-H_2O混合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Φ_m^0,讨论了HCl的迁移性质,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数据,确定了HCl在HCl-NaCl-d-Glucse-H_2O体系中的活度系数γ_A,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HCl的迁移自由能与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数x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解质 热力学 多组分
下载PDF
核内核子-核子非弹散射截面(Ⅱ)
9
作者 茅广军 李祝霞 +1 位作者 卓益忠 余自强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628-636,共9页
在自洽的相对论框架内,研究了介质的屏蔽效应对核内核子-核子非弹散射截面的影响.
关键词 介质效应 屏蔽效应 非弹散射截面 核子
原文传递
发光标记物——异硫氰酸曙红荧光的介质效应
10
作者 吴娅兰 李隆弟 +1 位作者 刘佳铭 朱国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97-1600,共4页
详细研究了介质 (pH、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 )对异硫氰酸曙红 (Eosin NCS)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和极性是影响Eosin NCS荧光的两个主要因素。Eosin5 NCS在弱酸性介质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的荧光强度 ,但荧光强... 详细研究了介质 (pH、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 )对异硫氰酸曙红 (Eosin NCS)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和极性是影响Eosin NCS荧光的两个主要因素。Eosin5 NCS在弱酸性介质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的荧光强度 ,但荧光强度随溶液 pH的变化较敏感 ,需要小心控制。表面活性剂与Eosin5 NCS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电性选择性 ,CTMAB对Eosin NCS荧光的影响存在着单分子猝灭和胶束增敏作用两个过程 ;当有CTMAB胶束存在时 ,Eosin NCS在弱碱性介质中荧光强度可达到甚至超过其在弱酸性介质中的荧光强度。在高含量有机溶剂存在时 ,Eosin5 NCS荧光亦可显著增强 ,应充分利用这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标记物 介质效应 有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 异硫氰酸曙红 荧光
下载PDF
介质效应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刘波 郭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用Bonn势和包含介质修正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讨论了介质效应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R标度参数的增加导致中子星质量及半径的增加。
关键词 Bonn势 相对论平均场模型 介质效应 中子星 性质 质量 半径 BR标度参数
原文传递
Nuclear in-medium effects on η dynamics in proton–nucleus collisions
12
作者 Jie Chen Zhao-Qing Feng Jian-Song W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71-175,共5页
The dynamics of the η meson produced in proton-induced nuclear reactions via the decay of N*(1535)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Lanzhou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transport model.The in-medium modifications of the... The dynamics of the η meson produced in proton-induced nuclear reactions via the decay of N*(1535)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Lanzhou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transport model.The in-medium modifications of the η production in dense nuclear matter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in which an attractive η-nucleon potential is implemented.The impact of the η optical potential on the η dynamics is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attractive potential leads to the reduction in high-momentum(kinetic energy) production from the spectra of momentum distributions and inclusive cross sections and increasing the reabsorption process by surrounding nucle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质子 核碰撞 动量分布 吸收过程 吸引力 核反应 核物质
下载PDF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EicC)物理及探测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须 陈旭荣 +10 位作者 龚畅 梁羽铁 刘天博 王荣 肖博文 许怒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赵宇翔 郑亮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72,共19页
核子(质子和中子的总称)大约占宇宙中可见物质总质量的99%.作为构成宇宙可见物质中的最主要成分,核子也是研究强相互作用,尤其是禁闭区非微扰QCD的重要实验室.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EIC),被称作当代卢瑟福散射实验,是... 核子(质子和中子的总称)大约占宇宙中可见物质总质量的99%.作为构成宇宙可见物质中的最主要成分,核子也是研究强相互作用,尤其是禁闭区非微扰QCD的重要实验室.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EIC),被称作当代卢瑟福散射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深层次结构,特别是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项目设想在已开建的HIAF高能离子束的基础上升级建造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in China,EicC),为我国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本文综述了EicC在核子内不同味道海夸克的一维自旋味道结构、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函数、广义部分子分布函数测量的理论和模拟研究,展示了EicC在以上测量中可达到的预期精度,以及与现有测量精度的对比.另外,本文也综述了EicC在质子质量起源、重味强子谱、核介质效应及π介子的内部结构等重要物理问题中的潜在贡献,以及EicC探测器概念设计.EicC装置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对核子自旋和质量的起源、夸克胶子禁闭机制等基本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量子色动力学 核子结构 核子自旋 质子质量 重味强子谱 核介质效应
原文传递
偶偶核的K^+散射
14
作者 宁平治 赵恩广 +1 位作者 薛俊明 姜绍周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对800MeV/cK+介子对4He,12C,40Ca,和120Sn核弹性散射进行了非相对论冲量近似计算,其中考虑了核介质内夸克质量密度相关性的影响,这是由求解自洽能隙方程直接得到的。发现引入非常规效应可以解释K+... 本文对800MeV/cK+介子对4He,12C,40Ca,和120Sn核弹性散射进行了非相对论冲量近似计算,其中考虑了核介质内夸克质量密度相关性的影响,这是由求解自洽能隙方程直接得到的。发现引入非常规效应可以解释K+核微分裁面理论值的丢失。根据这些计算所选择的几种偶偶核显示出类似的行为,设有明显观察到文献中提出的可能存在的“重新标度”效应的A─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介子 核散射 非常规介质效应 偶偶核
下载PDF
重离子碰撞J/ψ粒子产生中的核介质效应
15
作者 刘植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6-49,共4页
利用色八重态产生机制和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在RHIC-PHENIX和HERA-B的运动学范围内,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产生截面比的y分布,以及在xF<0范围内α(xF)的xF分布,并与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 利用色八重态产生机制和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在RHIC-PHENIX和HERA-B的运动学范围内,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产生截面比的y分布,以及在xF<0范围内α(xF)的xF分布,并与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对截面的影响相差很大.结论对于验证xF<0时核介质效应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介质效应 核遮蔽效应 能量损失效应 色八重态产生模型
下载PDF
中能强子-核物理的现状与问题
16
作者 宁平治 申虹 《核物理动态》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中能强子与核的散射研究发现,400MeV以上似乎普遍存在着截面理论值偏低的现象,例如,质子-核(PA)散射、π介子-核(πA)散射、k分子-核(kA)散射的微分戳面传统理论值比实验结果约低20%.引入相对论动力学可使... 中能强子与核的散射研究发现,400MeV以上似乎普遍存在着截面理论值偏低的现象,例如,质子-核(PA)散射、π介子-核(πA)散射、k分子-核(kA)散射的微分戳面传统理论值比实验结果约低20%.引入相对论动力学可使PA散射理论结果大为改善。然而,在核子层次上的各种修正对介子-核散射的理论结果改善甚小.人们正在从更深入的非核子自由度寻找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核散射 相对论散射理论 核介质效应 非核子自由度 非相对论散射
全文增补中
果糖-水混合溶液中多组分电解质热力学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琴萍 张春丽 +3 位作者 周丽华 陈洪涛 陈树森 吕殿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1-836,共6页
恒定混合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00mol·kg-1,改变果糖-水混合溶液中果糖的质量分数w=2.5%、5.0%和7.5%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方法测定下列无液体接界电池(A)和(B)在278.15、283.15、288.15、293.15、298.15、303.15、308.15、313.15、3... 恒定混合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00mol·kg-1,改变果糖-水混合溶液中果糖的质量分数w=2.5%、5.0%和7.5%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方法测定下列无液体接界电池(A)和(B)在278.15、283.15、288.15、293.15、298.15、303.15、308.15、313.15、318.15K等9个温度下的电动势:Pt,H2(105Pa)│HCl(m),C6H12O6(w),H2O(1-w)│AgCl-Ag(A)Pt,H2(105Pa)│HCl(mA),NaCl(mB),C6H12O6(w),H2O(1-w)│AgCl-Ag(B)根据测得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出混合溶剂中AgCl-Ag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和HCl的标准迁移吉布斯自由能、迁移熵和迁移焓;求出四元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γA.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I保持恒定,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进一步讨论了混合物中HCl的介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系数 Hamed规则 电动势 介质效应 果糖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评判性思维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芬芬 蔡小红 +1 位作者 闻彩芬 濮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间的中介效应,尝试以新视角为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判性思维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435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专护生...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间的中介效应,尝试以新视角为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判性思维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435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总分(283.01±34.54)分,其中47.36%的护生评判性思维未达到正性水平,强评判性思维者仅占0.46%;大专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均可直接正向预测其评判性思维;一般自我效能感还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间接正向预测评判性思维。结论: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大专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自我效能感 评判性思维 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的核介质效应和集体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恒金 冯兆庆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59,共14页
本文基于量子分子动力学输运模型(LQMD)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机制,包括多重性时间演化、快度分布、横向动量分布、集体流等物理量.以反应系统^(40)Ca+^(40)Ca,^(90)Zr+^(90)Zr,^(96)Zr+^(96)Zr,^(96)Ru+^(96)Ru和^(197)Au+^... 本文基于量子分子动力学输运模型(LQMD)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π介子产生机制,包括多重性时间演化、快度分布、横向动量分布、集体流等物理量.以反应系统^(40)Ca+^(40)Ca,^(90)Zr+^(90)Zr,^(96)Zr+^(96)Zr,^(96)Ru+^(96)Ru和^(197)Au+^(197)Au为例,我们研究了Δ-核子相互作用势、核介质中散射截面、π介子-核子相互作用势和散射截面对π介子产生的影响.结果给出同位旋依赖的Δ-核子作用势会增加π^(−)/π^(+)的比值,考虑核介质效应的Δ-核子散射截面会压低π介子的产生,特别是在中心快度和低动量区域.基于π介子与原子核散射的实验数据,提取了π势并分析了快度分布、横向动量谱、集体流.π势会压低高横向动量和中心快度区域π介子产生,特别是π^(−)产生.π介子与核子散射吸收过程会导致反常流现象,特别是π^(+)直接流.三角流与直接流具有相似的分布形式,四阶流与椭圆流分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π介子产生 核介质效应 LQMD输运模型
原文传递
D-72催化α-蒎烯异构化中的介质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阳玉祝 何细新 尹笃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分别考察了在甲苯、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口恶烷和丙酮中磺酸树脂D-72催化α-蒎烯异构化的活性和选择性.发现溶剂对D-72的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极性溶剂能提高催化活性.动力学研究表明,α... 分别考察了在甲苯、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口恶烷和丙酮中磺酸树脂D-72催化α-蒎烯异构化的活性和选择性.发现溶剂对D-72的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极性溶剂能提高催化活性.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D-72上的异构化服从一级反应模型,并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用甲苯或二口恶烷作溶剂时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74.35kJ/mol和47.1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异构化 催化 介质效应 磺酸树脂 蒎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