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化学成分、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美丽 朱懿敏 +5 位作者 罗晶 张小飞 张康妍 王梁凤 王芳 李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22-227,共6页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是中医、蒙医常用的药材。目前已有丁香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临...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是中医、蒙医常用的药材。目前已有丁香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较少。该文拟对丁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丁香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结合计算机软件整理丁香在传统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以及药对配伍;并从丁香的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蒙医学对丁香的使用情况,为后续对丁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药性 功能主治 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用药频次
原文传递
中药性味拆分与组合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2
作者 吕春艳 吕邵娃 +1 位作者 李国玉 匡海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892-2898,共7页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理论之一,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支撑点。而如何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现代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中药研究大多是对活性成分、有效组分等的化学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理论之一,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支撑点。而如何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现代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中药研究大多是对活性成分、有效组分等的化学研究,缺乏中药理论的指导,丧失了中医药的固有特色,因此将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研究相结合,并以中药的药性理论为指导,建立符合中药现代化特色的研究模式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重中之重。中药性味与其化学成分既紧密相关,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赋予中药化学成分以性味系统设计并开展中药性味的拆分与组合的研究,有利于整体分析中药的特色优势,对继承和发扬中药意义重大。该文对近年来中药性味的拆分及其组合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新药开发与中药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拆分 组合 药性 药效
原文传递
桦褐孔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雪丽 高愿军 吴广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27,131,共3页
介绍了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在抗癌、预防艾滋病、治疗糖尿病、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药用真菌 功能特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Honey:its medicinal proper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被引量:26
4
作者 Manisha Deb Mandal Shyamapada Mandal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Indeed,medicinal importance of honey has been documented in the world's oldest medical literatures,and since the ancient times,it has been known to possess antimicrobial property as well as wound-healing activity.... Indeed,medicinal importance of honey has been documented in the world's oldest medical literatures,and since the ancient times,it has been known to possess antimicrobial property as well as wound-healing activity.The healing property of honey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offers antibacterial activity,maintains a moist wound condition,and its high viscosity helps to provide a protective barrier to prevent infection.Its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is relevant to wound repair too.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most honeys is due to the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However,another kind of honey,called non-peroxide honey(viz.,manuka honey),displays significant antibacterial effects even when the hydrogen peroxide activity is blocked.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low pH level of honey and its high sugar content(high osmolality) that is enough to hinder the growth of microbes.The medical grade honeys have potent in vitro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causing several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to humans. But,there is a large variation in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ome natural honeys,which is due to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sources of nectar.Thus,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ctive principle(s) ma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and possibl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oneys(against several health disorders of humans),and hence we discussed the medicinal property of honeys with emphasis on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E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ound healing property Glucose OXIDASE Non-peroxide effect Medical-grade HONEY ANTIMICROBIAL agents medicinal property ANTIMICROBIAL property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下载PDF
地黄功效考证 被引量:27
5
作者 秦燕 朱建光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地黄一直为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故有生、熟之分。而生地黄又包括鲜地黄与干地黄两种,其气味同为甘苦而寒,功能同是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均适用于热入营血,血热出血及热邪伤阴诸证。唯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偏于... 地黄一直为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故有生、熟之分。而生地黄又包括鲜地黄与干地黄两种,其气味同为甘苦而寒,功能同是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均适用于热入营血,血热出血及热邪伤阴诸证。唯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偏于清热凉血,生津除烦,尤宜于热病大热时期,而干地黄甘重于苦,滋阴养血之力较强,对于热病后期伤阴或阴虚内热等,功效殊佳。至于熟地黄气甘温而味厚,质腻柔润,不仅滋阴养血,且能生精补髓壮骨,为补益肝肾之要药。凡肝血亏虚,肾阴不足及精血两亏者皆可选用。但本品生者甘寒阴柔,熟者味厚黏腻,均有碍胃之弊,因此脾弱有湿或痰多气郁患者,应慎用或与芳香健胃药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鲜地黄 干地黄 熟地黄 药性 功效
下载PDF
Coconut(Cocos nucifera L.:Arecaceae):I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被引量:18
6
作者 Manisha DebMandal Shyamapada Mandal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3期241-247,共7页
Coconut,Cocos nucifera L.,is a tree that is cultivated for its multiple utilities,mainly for its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values.The various products of coconut include tender coconut water,copra,coconut oil,raw kern... Coconut,Cocos nucifera L.,is a tree that is cultivated for its multiple utilities,mainly for its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values.The various products of coconut include tender coconut water,copra,coconut oil,raw kernel,coconut cake,coconut toddy,coconut shell and wood based products,coconut leaves,coir pith etc.Its all parts are used in someway or another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traditional coconut growing areas.It is the unique source of various natural produ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s against various diseases and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s.The parts of its fruit like coconut kernel and tender coconut water have numerous medicinal properties such as antibacterial,antifungal,antiviral, antiparasitic,antidermatophytic,antioxidant,hypoglycemic,hepatoprotective,immunostimulant. Coconut water and coconut kernel contain microminerals and nutrients,which are essential to human health,and hence coconut is used as food by the peoples in the globe,mainly in the tropical countries.The coconut palm is,therefore,eulogised as ’Kalpavriksha’(the all giving tree) in Indian classics,and thus the current review describes the facts and phenomena related to its use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NUT medicinal property NUTRITIONAL value Disease PREVENTION
下载PDF
中药细胞内作用靶点——线粒体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飞 王阶 +3 位作者 郭丽丽 李俊平 陈中 袁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是中医药综合优势的特点所在,但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性、功效和针灸对线粒体作用,即中医药能够改善线粒体形态和结构,参与调节线粒体内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抵抗氧自由基等一系列代谢过... 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是中医药综合优势的特点所在,但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性、功效和针灸对线粒体作用,即中医药能够改善线粒体形态和结构,参与调节线粒体内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抵抗氧自由基等一系列代谢过程。结果显示中医药细胞内药物作用靶点与线粒体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线粒体 药性 针灸
下载PDF
基于“习性-生境-入药部位-性味功效”的藤类中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裴莉昕 陈琳 +1 位作者 王锴乐 纪宝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207,共9页
目的:对藤类来源中药的生长习性、生境、入药部位和性味功效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论证,为藤本类植物的临床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部分常用藤类来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入药部位、科属及生长习性进... 目的:对藤类来源中药的生长习性、生境、入药部位和性味功效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论证,为藤本类植物的临床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部分常用藤类来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入药部位、科属及生长习性进行统计。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出收录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藤类来源中药共48味,对其性味归经、入药部位、生境及其中药学分类进行归纳总结,使用Excel 2013,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藤类来源中药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属中,防己科>薯蓣科>豆科>葫芦科>木通科;在性味中,寒>温>平>凉>热,苦>甘>辛>酸;在归经中,肝>肺>心>脾>胃=膀胱=肾>大肠;在入药部位中,根及根茎>藤茎>果实种子>花>维管束=全草;在生境分布中,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在中药学分类中,祛风湿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结论:藤类来源中药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含苦味居多,归经以归肝经居多,以根茎、藤茎入药为主,多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是其主要功效。藤类来源中药的生长习性、生境、入药部位均与其性味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藤类来源中药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类 中药 生长习性 生境 入药部位 药性药效
原文传递
甘草在调和药物性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柏灿 方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91-94,共4页
甘草号称"国老",与其"调和"之性有关。甘草的调和在名称上当以"调和百药"为妥。甘草"调和百药"的实质当从调和的对象、目的、途径、作用和结果等方面分析。甘草对药物性能的调和是多方面的:既... 甘草号称"国老",与其"调和"之性有关。甘草的调和在名称上当以"调和百药"为妥。甘草"调和百药"的实质当从调和的对象、目的、途径、作用和结果等方面分析。甘草对药物性能的调和是多方面的:既能调和寒凉温热,又能缓和、中和药味以及调和药味的和合化生;既能调节肺气的宣降以止咳平喘,又能调和脾胃的升降以升清降浊,还能调和气机以行气活血,并能调和清上通下、宣散降泄以祛邪泄浊;既能调和药物的归经又能调和药物的润燥。甘草的调和对药物性能的作用当结合具体的方证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调和 药物性能
下载PDF
中药药性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寇仁博 郭玫 +3 位作者 郭亚菲 曹强 王君梅 颉东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前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在提取分离、鉴定分析等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相关研究过程缺乏与中药药性理论的结合,使中药药性化学成分及相应的物质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基于中药药性理论提出中药药性化学,对阐明中药药性物质基础,中西药会... 目前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在提取分离、鉴定分析等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相关研究过程缺乏与中药药性理论的结合,使中药药性化学成分及相应的物质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基于中药药性理论提出中药药性化学,对阐明中药药性物质基础,中西药会通,以及实现中药“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药性化学成分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梳理,为中药药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化学 成分 药性 性味 毒性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中药药性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乐 丁长松 +2 位作者 黄辛迪 梁力伟 梁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277-4283,共7页
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描述的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QM-BP... 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描述的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QM-BP)模型,实现中药药性的量化表示。方法首先对中药及其对应的功效进行整理,获得"中药-功效"样本对;其次,构建"中药-药向量-功效"3层结构的QM-BP模型,并利用中药的药性数据对模型进行初始化;最后,基于QM-BP模型使用"中药-功效"样本进行训练,得到BP药向量。结果将《中药学》教材所涉及的474味中药及其528个功效基于QM-BP模型训练并结合临床分析,发现训练后得到的BP药向量比药性的初始量化值更能反映中药的属性特征。此外,由于BP药向量与词向量具有相似的性质,发现功效相似的药物对应的BP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近,而功效差异较大的中药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远。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药向量训练模型,在中药药性与功效具有关联性的基础上,对药性量化值进行修正,以期使药性量化值更精确。今后可优化QM-BP模型并开展药对、复方分析,以期探明中药药性及组方配伍中蕴藏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向量 中药药性量化 BP神经网络 药性数据 功效
原文传递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超 刘谦 +2 位作者 张赫 刘红燕 张永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对应药材入药部位、药性、功效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共调查到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299种。根据恩格勒分类系统,这些植物隶属于76科204属;生活型以草本型为主,共222种。以299种药... 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对应药材入药部位、药性、功效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共调查到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299种。根据恩格勒分类系统,这些植物隶属于76科204属;生活型以草本型为主,共222种。以299种药用植物为基源的药材共338种,其中全草入药药材144种,占药材种类数的42.60%;平性药材最多,共85种;苦味药、甘味药和辛味药数量较其他药味具有明显优势;以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类、止血药和补虚药占优势。针对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特点,结合该区域自然状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 水生耐盐药用植物 药用资源 植物种类 生活类型 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下载PDF
缫丝花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路朝 徐荣艳 +1 位作者 胡永红 李以康 《植物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3-1400,共8页
缫丝花(Rosa roxburghii)别名刺梨,是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缫丝花果实不仅含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酮类化... 缫丝花(Rosa roxburghii)别名刺梨,是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缫丝花果实不仅含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多糖等,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果蔬之首,具有较高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为深入了解缫丝花的功效,本文将近年来有关缫丝花的营养和药理活性物质及其功效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花 营养成分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维生素C 药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中药组分-药性-药效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赛 谢逸轩 +2 位作者 田硕 白明 苗明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28,28,共5页
本文就中药药性与药效的关系,组分与药效的关系,组分-药性-药效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药性偏寒的药物更倾向于清热解毒、凉血之功,药性偏热的药物更胜止痛、祛湿、祛风、祛寒之效,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抗氧化、抗炎、对心血管、神经功能、消... 本文就中药药性与药效的关系,组分与药效的关系,组分-药性-药效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药性偏寒的药物更倾向于清热解毒、凉血之功,药性偏热的药物更胜止痛、祛湿、祛风、祛寒之效,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抗氧化、抗炎、对心血管、神经功能、消化功能的保护作用,生物碱类化合物大多具有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和镇痛、抗炎、舒缓平滑肌的作用等,皂苷类化合物有抗炎、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解痉挛、扩张血管、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有机酸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凝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挥发油具有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并得出组分和药性共同决定了药效,炮制使组分或组分配比发生改变,其药性也会受到影响,当组分和药性改变时其药效有可能出现变化。为更好地研究中药,药效与组分及组分配比和药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组分 药性 药效
原文传递
酸驼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在新疆,对于哈萨克族来说饮用发酵过的驼奶是传统的、普遍的。科学家和消费者们认为酸驼奶有抗菌和保健治疗的特性。概述酸驼奶的成分、微生态分布、抗菌性和医疗保健作用等方面内容。以便促进对酸驼奶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驼奶 酸驼奶 微生态 抗菌性 医疗保健作用
下载PDF
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佟海英 高学敏 +3 位作者 王淳 钟赣生 张建军 那生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通过对中药与蒙药的药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两种药物学体系的异同,以期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拓展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从而促进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药 蒙药 药性 比较
下载PDF
从《神农本草经》“久服”药物探源中药保健功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倩 周鹏 +3 位作者 张建军 王林元 庄朋伟 张艳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5-840,共6页
“久服”是基于中药效用和安全性的一种服药方法定性表述,对其研究和认识有利于充分发挥药效和合理用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的药物有148种,占药物总数的41%,其通过“久服”产生的主要是保健类功效。该文基于对“久服”药物的... “久服”是基于中药效用和安全性的一种服药方法定性表述,对其研究和认识有利于充分发挥药效和合理用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的药物有148种,占药物总数的41%,其通过“久服”产生的主要是保健类功效。该文基于对“久服”药物的三品分类、自然属性、四气五味、功用特点等的分析,探索中药保健的本草源头及久服积效的合理性。研究发现《神农本草经》“久服”药物上品药多达110味,草木药居多,性味以甘、平为主,多无毒,功用以轻身、延年为最多;进入2020年版《中国药典》者83味;在现代分类中以补虚药占比最多,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和解表药;进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者20味,《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者21味,涉及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现代保健功效。《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保健的经典之源,其久服积效的用药思想对现今亚健康和慢性病的调养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药物安全性和效用历经长期实践检验,部分药物兼具食品属性,在全周期健康服务中独具特色,尤其符合大健康理念下的老龄化社会健康保障需求;也当注意到其部分记述受限于时代认识,应在去伪存真和守正精华的态度下,遵照《中国药典》和相关法规与技术要求,科学地进行研究提高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保健 《神农本草经》 古籍研究 “久服”中药 药性 用药安全
原文传递
半夏泄心汤全方及其拆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香谆 徐宪玲 齐玲芝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探究半夏泄心汤全方及其拆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诊治的120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观察组(96例)。观察组... 目的:探究半夏泄心汤全方及其拆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诊治的120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观察组(96例)。观察组分为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甘补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同时给药美沙拉嗪肠溶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肠道内窥镜及外周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美沙拉嗪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治疗结肠炎的作用。半夏泻心汤及拆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结肠炎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辛开组具有温暖中焦脾胃的功效,能够偏向缓解患者呕吐,腹痛等症状。苦降组由于具有较多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止泻、抗菌、消炎的功效。甘补组虽然能够大补元气提高患者免疫力,但由于患者肠道功能退化,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半夏泻心汤全方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有效缓解结肠炎症状并提高疗效。不同组方偏向不同,但单纯运用甘补类药材,不适宜肠胃功能较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拆方 药性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Use of a Bioaugmented Organic Soil Amend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Gypsum for Withania somnifera Growth on Sodic Soil 被引量:7
19
作者 Manjul GUPTA Pankaj Kumar SRIVASTAVA +2 位作者 SHIKHA Abhishek NIRANJAN Shri Krishna TEWAR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is a problem to sustain crop growth on sodic soil.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are a costeffective source of nutrients to enhance crop growth.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is a problem to sustain crop growth on sodic soil.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are a costeffective source of nutrients to enhance crop growth.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n organic soil amendment bioaugmented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fungi(SF_(OA) ) in combination with gypsum on soil properties and growth and yield attributes of Withania somnifera,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rop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al system in the world, on a sodic soil at the Aurawan Research Farm of CSIR-National 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Lucknow, India. The SF_(OA) used was prepared by pre-enriching farm waste vermicompost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fungi before mixing with pressmud and Azadirachta indica seed cake. The application of SF_(OA) at 10 Mg ha^(-1)after gypsum(25.0 Mg ha^(-1)) treatment significantly(P < 0.05) increased root length(by 96%) and biomass(by 125%) of Withania pla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ithout SF_(OA) and gypsum. Similarly, the highest withanolide contents were observed in leaves and roots of Withania plants under 10 Mg ha^(-1)SF_(OA) and gypsum.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F_(OA) and gypsum also improved physical, chemical and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the soil, with the soil bulk density decreasing by 25%, water-holding capacity increasing by 121%, total organic C increasing by 90%, p H decreasing by 17%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β-glucosidase, dehydrogenase and cellulase activities increasing by 54%, 128%, 81% and 96%,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These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the SF_(OA) tested in this study might reclaim sodic soil and further support Withania cultivation and results were better when the SF_(OA) was applied after gypsum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inal crop plant growth-promoting fungi soil property soil reclamation vermicompost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寒热属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冰冰 朱琦 +3 位作者 张晶新 芦煜 王曦廷 卢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47-3052,3059,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成分寒热药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方法:基于中药信息数据库获取646味中药,涵盖10053个化合物成分。构建中药化合物分子指纹与分子图表征编码,分别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GCN)、K-近邻(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支... 目的:探究中药成分寒热药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方法:基于中药信息数据库获取646味中药,涵盖10053个化合物成分。构建中药化合物分子指纹与分子图表征编码,分别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GCN)、K-近邻(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训练模型并调整模型超参数。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与F值评价模型预测性能。将预测的高概率化合物分析中药寒热属性的生物学机制潜在差异。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测试实验检测梯度加权得分的寒性中药成分对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PC-1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GCN模型在中药寒热属性预测任务中综合表现良好。通过GCN模型从代表性寒热药物中筛选出的高概率寒热分类化合物共形成413靶点,与17通路具有潜在关联。细胞实验结果,随寒性加权分数降低逐渐显现为对OGD/R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在寒热属性预测任务中,基于分子图表征的GCN模型相对于分子指纹表征的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可为进一步探究中药“性-构”关系提供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寒热药性 属性预测 深度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