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300
1
作者 张利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9期25-26,共2页
白芍,是一种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补血类药物。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白芍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白芍的药用... 白芍,是一种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补血类药物。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白芍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白芍的药用成分出发,对它的药理作用以及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推动和促进白芍的药用价值在临床医学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
下载PDF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45
2
作者 张利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甘草,是一种中医药学当中的常见补气类药用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调和药性等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学科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甘草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甘... 甘草,是一种中医药学当中的常见补气类药用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调和药性等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学科的应用普及,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甘草的药理作用开展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甘草的药用成分出发,对它的药理作用以及现代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推动和促进甘草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中医学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
下载PDF
柴胡黄芩药对的基础研究探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程亮 兰露露 +1 位作者 任秀华 刘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柴胡和黄芩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药配伍,是《伤寒论》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药对配伍之一,作为经典药对广泛运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方治疗中。研究发现,柴胡黄芩药对配伍可以提高柴胡皂苷和黄芩苷的溶出量,这可... 柴胡和黄芩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药配伍,是《伤寒论》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药对配伍之一,作为经典药对广泛运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方治疗中。研究发现,柴胡黄芩药对配伍可以提高柴胡皂苷和黄芩苷的溶出量,这可能该是药对配伍药效增强的物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黄药对具有缓解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病毒、解热抗炎、治疗肝癌、利胆和抗癫痫等作用。本文从配伍后主要药效成分溶出研究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柴胡黄芩药对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黄芩 药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与展望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伟英 邹晖 +1 位作者 陈永快 林江波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对铁皮石斛的药用成分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铁皮石斛内含有大量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用活性成分,在食用、医用、观赏及美容护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药用成分 观赏 美容护肤
下载PDF
黄芪研究与开发利用综述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晓杰 范圣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449-6450,6452,共3页
对中药材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品开发、黄芪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更进一步探究中药材黄芪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芪(RADIX ASTRAGALI)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药品开发
下载PDF
云南龙陵齿瓣石斛化学成分分析测定及栽培方式选择 被引量:23
6
作者 郑志新 李昆 +1 位作者 张昌顺 马姜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6-1427,共2页
对齿瓣石斛药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栽培方式进行对比选择,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不同栽培方式对于齿瓣石斛生长作用不同,槽式栽培最具推广前景,与仿野生结合,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极大地利... 对齿瓣石斛药用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栽培方式进行对比选择,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不同栽培方式对于齿瓣石斛生长作用不同,槽式栽培最具推广前景,与仿野生结合,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极大地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药用成分 栽培方式
下载PDF
中药决明子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金金 罗长浩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9期71-72,76,共3页
决明子属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干燥成熟种子,含有蒽醌、萘并-吡喃-酮、蛋白质及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菌、减肥、润肠通便、明目、抗衰老及增强记忆力等作用。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对决明子成分、药... 决明子属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干燥成熟种子,含有蒽醌、萘并-吡喃-酮、蛋白质及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菌、减肥、润肠通便、明目、抗衰老及增强记忆力等作用。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对决明子成分、药理作用的探究,缺少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决明子的药理机制,其药理活性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综述了决明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更好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调控药用植物药效成分合成的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高珂 王玲 +1 位作者 吴素瑞 隋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00-3108,共9页
大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为植物本身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类黄酮、酚类、苷类等。植物体内及体外环境条件会影响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导致其合成量的增加或减少,或是影响同类代谢产物不同单体成分的合成与否及合成量。... 大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为植物本身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类黄酮、酚类、苷类等。植物体内及体外环境条件会影响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导致其合成量的增加或减少,或是影响同类代谢产物不同单体成分的合成与否及合成量。目前所知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机制有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等多种形式,其中转录调控研究较多。综述了药用植物类黄酮、生物碱、萜类等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进展,为利用转录调控控制和提高药用植物药效成分合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次生代谢产物 黄酮类 生物碱 萜类
原文传递
牛大力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伍月榕 彭丽珊 肖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牛大力是一种常见于两广地区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但目前牛大力改善疾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牛大力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其对免疫系统及肝脏、呼吸系统、造血系统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 牛大力是一种常见于两广地区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但目前牛大力改善疾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牛大力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其对免疫系统及肝脏、呼吸系统、造血系统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系统开发其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药用成分 免疫系统
下载PDF
药用植物内生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金阳 陆儒涵 +2 位作者 王玲 张丽 陈海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20-3727,共8页
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但不会对植物有明显负面影响的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经过长期进化,通过产生各种特定的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维系相对稳定的共生关系。药用植物内生菌成为筛选新的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途径... 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但不会对植物有明显负面影响的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经过长期进化,通过产生各种特定的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维系相对稳定的共生关系。药用植物内生菌成为筛选新的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类最受关注的活性成分。药用植物中抗氧化活性内生菌多样性丰富,特别是内生真菌和内生放线菌。从抗氧化活性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及生态学意义、抗氧化活性内生菌物种多样性和活性成分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植物内生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菌 抗氧化活性 多样性 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黄精主要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天梅 陈松树 +3 位作者 李丹丹 王华磊 李金玲 罗春丽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44-48,52,共6页
本文以贵州六枝地区、兴义地区、遵义地区、石阡地区及四川乐山地区这5个产地的多花黄精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比较,为贵州、四川黄精的药、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比色法测定黄精营养成分(还原糖、总... 本文以贵州六枝地区、兴义地区、遵义地区、石阡地区及四川乐山地区这5个产地的多花黄精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比较,为贵州、四川黄精的药、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比色法测定黄精营养成分(还原糖、总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淀粉)含量及药用成分(浸出物、多糖、总黄酮、总皂苷和总酚)含量,结果显示,多花黄精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总氨基酸含量在9.527~18.745 mg/g范围内变化,淀粉含量在22.140~58.905 mg/g范围内变化,均以六枝地区的黄精最高;总蛋白质含量在38.547~48.460 mg/g范围内变化,以四川乐山地区的黄精最高;还原糖含量在9.717~49.047 mg/g范围内变化,以遵义地区的黄精最高;药用成分中的浸出物在66.000%~79.290%范围内变化、多糖含量在7.039%~19.115%范围内变化、总黄酮在0.501%~0.706%范围内变化,均以六枝地区的黄精最高;总皂苷含量在1.154%~1.552%范围内变化,以兴义地区的黄精最高;总酚含量在0.182%~0.521%范围内变化,以遵义地区的黄精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黄精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在地区间差异显著,可以合理区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不同产地 营养成分 药用成分
下载PDF
真菌桑黄的药用功效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思竹 史振霞 +3 位作者 张艳霞 苏姗 王宁 闫训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5-9,共5页
桑黄是一类名贵的药用真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包括肿瘤、肠胃不适、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尽管当前桑黄已被公众所认知并接受,但这些活性化合物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药用功效仍不明确,因此,这些无毒、无副作用活性成分的研发时... 桑黄是一类名贵的药用真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包括肿瘤、肠胃不适、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尽管当前桑黄已被公众所认知并接受,但这些活性化合物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药用功效仍不明确,因此,这些无毒、无副作用活性成分的研发时刻在鼓励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此外野生桑黄通常需多年才能生长成熟,子实体十分珍稀,而桑黄的短缺以及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必然会导致人为采摘的加剧,因此研究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是促进桑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归纳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简述桑黄的药用功效和栽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桑黄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速桑黄产业化进程提供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药用真菌 活性成分 药用功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药半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章艳玲 李关荣 位运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7期163-167,共5页
把中药半夏生物技术、种属鉴定及分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以概括,为半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对半夏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半夏生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栽培、组织培养等方面,在其种属鉴定方面的... 把中药半夏生物技术、种属鉴定及分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以概括,为半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对半夏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半夏生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栽培、组织培养等方面,在其种属鉴定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成熟,但关于有效成分及其调控机理和有效成分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应加大对半夏的药效成分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种属鉴定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黄琴 刘培 +4 位作者 钱大玮 刘琳 朱邵晴 李会伟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64,共15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MPa),50、60、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晒干,阴干]加工处理,结合干燥样品外观性状,以药效成分(5种黄酮类芦丁、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橘红素,3种三萜类葫芦素D、葫芦素B、葫芦素E)、营养滋补类成分(2种糖类葡萄糖、果糖,18种氨基酸类苯丙氨酸、L-亮氨酸、异亮氨酸、L-色氨酸、γ-氨基丁酸、L-蛋氨酸、L-缬氨酸、脯氨酸、L-酪氨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酸、L-谷氨酰胺、L-丝氨酸、L-天门冬酰胺、L-瓜氨酸、L-精氨酸、L-赖氨酸,12种核苷类胸腺嘧啶核苷、2′-脱氧尿苷、腺嘌呤、尿苷、腺苷、2′-脱氧肌苷、肌苷、胞嘧啶、鸟嘌呤、2′-脱氧鸟苷、胞苷、鸟苷)共40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干燥加工方法所得瓜蒌皮药材样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优选瓜蒌皮最佳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结果不同干燥品中,药效成分及营养滋补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果糖及葡萄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8%~21.32%、4.46%~15.63%;70℃微波真空干燥处理获得的瓜蒌皮所含黄酮类和四环三萜类成分总量最高,40℃控温热风干燥处理的总量最低。通过对14种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瓜蒌皮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70℃控温热风干燥、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50℃微波真空干燥和60℃控温热风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有效成分含量均优于传统晒干。结论结合药材的外观性状、色泽、质地、干燥时间及功效成分含量等因素,基于目前企业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瓜蒌皮 产地加工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药用类成分 营养滋补类成分 黄酮 芦丁 木犀草苷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芹菜素 橘红素 三萜 葫芦素D 葫芦素B 葫芦素E 糖类 葡萄糖 果糖 氨基酸 苯丙氨酸 L-亮氨酸 异亮氨酸 L-色氨酸 γ-氨基丁酸 L-蛋氨酸 L-缬氨酸 L-脯氨酸 L-酪氨酸 反式-4-羟基-L-脯氨酸 L-苏氨酸 L-谷氨酸 L-谷氨酰胺 L-丝氨酸 L-天门冬酰胺 L-瓜氨酸 L-精氨酸 L-赖氨酸 核苷 胸腺嘧啶核苷 2′-脱氧尿苷 腺嘌呤 尿苷 腺苷 2′-脱氧肌苷 肌苷 胞嘧啶 鸟嘌呤 2′-脱氧鸟苷 胞苷 鸟苷 控温热风干燥 微波真空干燥 中短波红外干燥 真空冻干干燥 晒干 阴干
原文传递
氮磷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施田田 陶珊 +3 位作者 吴宇 廖雪梅 彭芳 张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以"川丹参1号"为试材,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在底肥中施入不同比例氮磷钾对丹参各部位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宜丹参生长的最佳氮磷钾配施比例。结果表明:氮肥能增加丹参根条数以及根... 以"川丹参1号"为试材,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在底肥中施入不同比例氮磷钾对丹参各部位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宜丹参生长的最佳氮磷钾配施比例。结果表明:氮肥能增加丹参根条数以及根鲜质量,但过量的施用氮肥会抑制丹参酮类的积累;磷肥对株高存在抑制作用;钾肥对根长生长存在抑制作用。综合产量和品质因素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以N_(3)P_(2)K_(2)效果最好,在大田应用中,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参数分别为495、1260、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氮磷钾 地上性状 根部性状 药用成分
原文传递
氮磷钾养分对寒地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晓飞 姚琴 +2 位作者 魏国江 吴耀坤 徐海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观生长量和根系药用成分含量变化。1)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株高差异不显著;根长N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10 cm处根粗(R1)N2和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和CK;地下鲜重各氮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地上鲜重N3与N1、N2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P <0.05)。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N2与N1、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P<0.05);毛蕊异黄酮差异不显著;多糖N2与N1差异不显著,但与N3、CK差异显著;在不同磷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根长表现P3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1和CK(P<0.05);根粗(R1)P1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3和CK(P<0.05)。P1处理的膜荚黄芪根系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最高(P<0.05),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不同钾素水平下,膜荚黄芪株高、1 cm处根粗(R0)、地下鲜重、地上地下鲜重比值均表现为K2、K3和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1(P<0.05)。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K2处理与K1、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3(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K3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多糖含量各处理差异显著,含量高低顺序为CK>K3>K2>K1。2)N、P、K配施条件下,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大,株高、茎粗、根粗(R1)、地上鲜重及地下鲜重达显著水平(P<0.05),N、P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小。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苷和多糖受N、P、K元素影响大小为K>N>P,刺芒柄花苷含量受N、K元素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在各处理差异不显著。N、K元素的增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生物量及多糖的积累,N、P、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效果为K>N>P;单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氮磷钾 表观生长量 药用成分
下载PDF
模拟加速实验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变化与药效成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倩 何芳 +5 位作者 艾青青 刘晓芬 连艳 兰志琼 卢先明 蒋桂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9-144,共6页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大黄变色机制研究及提升品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将同一批大黄药材贮藏在高温(40±5)℃,高湿RH(92. 5±5)%,强光...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大黄变色机制研究及提升品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将同一批大黄药材贮藏在高温(40±5)℃,高湿RH(92. 5±5)%,强光照(4 000±500) Lx条件下加速其变色。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药材粉末颜色值,采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以及儿茶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分析大黄药材中6种药效成分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模拟加速实验过程中,肉眼观测到大黄药材的颜色明显地由浅变深,并逐渐变暗。根据色度值结果分析,色度值L~*,a~*,b~*,E~*ab变化趋势与儿茶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与游离蒽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总蒽醌及番泻苷A无相关性。色度值a~*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番泻苷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结论: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6种药效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模拟加速试验 颜色变化 药效成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三叶青种质多样性与栽培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健 沈晓霞 +2 位作者 陈加红 高志伟 吴殿星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期13-17,共5页
三叶青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近年来以其出众的抗癌效果进入大众的视野。该论文综述了三叶青种质多样性、主效活性成分分析、栽培管理和种苗繁育,以期为三叶青的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叶青 种质 栽培 药用成分
下载PDF
不同产地栀子种质资源和药材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费曜 段恒 +1 位作者 王刚 钟国跃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重庆多个地区及其他栀子主产区栽培栀子的种质资源和药材品质。方法对9个不同产地栽培栀子的植物特征、药材性状、活性成分及其他常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栀子的生物性状相关性研究,可将栀子样品分为5种类型,其中,赣产3号为... 目的比较重庆多个地区及其他栀子主产区栽培栀子的种质资源和药材品质。方法对9个不同产地栽培栀子的植物特征、药材性状、活性成分及其他常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栀子的生物性状相关性研究,可将栀子样品分为5种类型,其中,赣产3号为优良品种,渝产栀子目前存在品种混乱、种质退化等问题。结论渝产栀子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应加强GAP规范化科学种植,推广特色深度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不同产地 种质资源 品质比较 植物特征 药材性状 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不同光质对黄芪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瑜辉 杨振宇 +5 位作者 宋诗娟 王宝慧 石志勇 牛景萍 梁建萍 柴智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173-1178,共6页
以山西道地药材黄芪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黄光、蓝光和红光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对黄芪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有效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黄光和红光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2种抗氧... 以山西道地药材黄芪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黄光、蓝光和红光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对黄芪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有效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黄光和红光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2种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维持在一定水平,脯氨酸含量有所降低;蓝光下,SOD和CAT活性上下波动,但与自然光间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低于自然光;与自然光相比,黄光、蓝光和红光3种光质处理下黄芪地上、地下部生长量均有降低,但3种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皂苷、多糖含量以及单株经济产量均显著提高,尤以蓝光下促进效果最明显。蓝光下通过SOD、CAT和POD这3种酶之间的协调作用,可有效启动黄芪体内抗氧化系统和次生代谢途径,并通过减弱地上部分的生长,将营养物质优先运往根部,从而促进根产量及药材品质的提高,该结果可在黄芪次生代谢物定向培育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光质 抗氧化酶 药效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