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酸溶解-酶消化法制备医用胶原膜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崇韬 文胡实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呈现 2条相邻带 (相对分子质量 980 0 0左右 ) ,符合 I型胶原的特性。冻干交联胶原膜呈白色海绵状 ,具有一定弹性。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膜为孔网状结构 ,孔径 1 5~ 5 0 μm。结论 :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牛腱胶原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法 ,可得到含量及纯度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I型/分离和提纯 医用胶原膜 乙酸溶解一酶消化法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春霞 修忠标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探讨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膜支架(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抽取兔骨髓液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MSCs。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未经诱导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 为探讨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膜支架(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抽取兔骨髓液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MSCs。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未经诱导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B组以经TGF-β1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C组以经鹿茸多肽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行HE、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显示术后8周,C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无论从大体标本观察或是组织学检查都与B组的修复效果相当,而且C组与B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说明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MSCs-MCMG复合物移植可提高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膜 移植 软骨缺损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膜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建华 王日雄 +2 位作者 陈雷 修忠标 吴朝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胶原膜(medical collagen membrane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胶原膜(medical collagen membrane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4月龄,体重2.1~3.4kg,每只抽取自体骨髓3~4ml,体外分离培养后以5.5×10^4/ml密度种植于MCMG支架上体外培养48h,制成MSCs/MCMG复合物,将以上27只实验动物手术制成双膝关节、股骨内髁负重区及滑车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9只。A组双侧股骨内髁负重区、滑车软骨缺损处植入MCMG/MSCs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MCMG;C组不作任何植入,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各处死3只,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A组术后4周即可重建关节骨软骨缺损;修复软骨在观察期内逐渐变厚,在12周内始终保持关节面及软骨下骨结构完整,为透明软骨样修复,表面光整,与周围软骨色泽相近;而B组和C组12周时仍为纤维软骨样修复,色泽浅黄,呈虫蚀样改变,仍有空洞。A组糖胺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呈阳性,B、C组则明显减少。术后4、8和12周各组组织学半定量评分及术后12周大体结果显示:股骨内髁负重区与滑车修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优于C组(P〈O.05)。结论 自体MSCs复合MCMG在体内环境下可形成透明软骨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MCMG符合组织工程软骨基质材料的基本要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用于关节全层软骨缺损修复的软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膜 软骨缺损
下载PDF
鹿茸多肽诱导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日雄 林建华 +2 位作者 修忠标 陈雷 吴朝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鹿茸多肽(PAP)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复合胶原膜(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A组以PAP诱导后的自体MSCs和MCMG修复软骨缺损;B组以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目的探讨经鹿茸多肽(PAP)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复合胶原膜(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A组以PAP诱导后的自体MSCs和MCMG修复软骨缺损;B组以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后的自体MSCs和MCMG修复软骨缺损;C组以自体MSCs和MCMG修复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2、4和8周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计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对术后8周大体及各阶段组织学形态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组修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经PAP诱导的兔自体MSCs/MCMG支架复合物可促进软骨缺损的快速修复,恢复软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间质干细胞 胶原膜 软骨损伤
下载PDF
2种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成 施乐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比较2种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7年9月—2018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139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71例),对照组应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引导骨... 目的 :比较2种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7年9月—2018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139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71例),对照组应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试验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修复情况,分别比较2组修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成骨厚度和高度、植骨厚度和高度,以及水平和垂直骨生长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85.29%(58/68),试验组为95.77%(6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厚度和植骨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和垂直骨生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试验组的12.67%(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修复成功率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可更好促进骨和植骨生长,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海奥口腔修复 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 骨再生
下载PDF
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热原检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邵安良 刘露丝 +2 位作者 张乐 陈亮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82-2087,共6页
目的:探讨家兔法与人全血IL-1βELISA法检测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热原的适用性。方法:参考GB/T 16886.12-2017的规定,制备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浸提液,离心过滤后获取供试液。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家兔法进行供试液热原限... 目的:探讨家兔法与人全血IL-1βELISA法检测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热原的适用性。方法:参考GB/T 16886.12-2017的规定,制备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浸提液,离心过滤后获取供试液。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家兔法进行供试液热原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评价。参照YY/T 1500-2016的方法检测供试液的热原含量(相对内毒素含量)。结果:家兔法检测结果表明,经静脉给入供试液后的3只家兔体温升高分别为1.4、1.1与0.8℃,供试品的热原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人全血IL-1βELISA法结果表明,供试品的相对内毒素当量为(1.92±0.22)EU·m L^-1。结论:家兔法和人全血IL-1βELISA法均显示供试品的热原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家兔法可作为检测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所含热原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的定性方法;人全血IL-1βELISA法可定量检测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的内毒素当量,作为家兔法的补充方法具有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医用胶原修复膜 热原 家兔法 人全血IL-1βELISA法 内毒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