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解剖及其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华佳 顾海燕 +4 位作者 王伟力 路青 柴伟明 许建荣 丁文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解剖形态及其MRI和CT表现。方法:6例正常人踝关节新鲜标本MRI扫描,解剖显示内、外侧韧带后,CT断层扫描与MRI对照观察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影像学表现;在30例正常志愿者踝关节的MRI上测量内、外韧带的... 目的:探讨正常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解剖形态及其MRI和CT表现。方法:6例正常人踝关节新鲜标本MRI扫描,解剖显示内、外侧韧带后,CT断层扫描与MRI对照观察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影像学表现;在30例正常志愿者踝关节的MRI上测量内、外韧带的宽度及厚度。结果:MRI横断面及冠状面可充分显示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在冠状面及横断面上所测的宽、厚度,男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MRI能清晰地显示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测量的正常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宽、厚度数据,为临床诊断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病变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内侧韧带 外侧韧带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两种修复方式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申云杰 朱发良 +5 位作者 董思然 段登海 王恩斌 任定宝 杨必超 聂薪洁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目的:比较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与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脱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 目的:比较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与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脱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软骨骨折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交流及选择,21例采用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对照组),19例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常规组),同时两组髌骨软骨骨折都采用相同缝线经骨固定方式,比较两组相关围手术期指征、随访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且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在近期观察(围手术期)指标方面,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远期观察(随访功能)指标方面,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再次发生髌骨脱位及髌骨软骨骨折块的脱落及二次骨折。在完全恢复负重活动时间方面,对照组略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组内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但在随访相对应时间点,两组间的统计指标整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髌骨软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软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脱落损伤(髌骨软骨骨折)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患肢恢复负重活动时间方面,采取髌骨内侧韧带紧缩缝合+髌骨软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髌骨脱位 髌骨软骨骨折 内侧韧带紧缩缝合 髌骨内侧韧带重建术
原文传递
踝关节内侧韧带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洪军 李正维 +1 位作者 孙纲 杨靖芳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侧韧带的组成及其各部的附着、走行及毗邻关系。方法:取30例40%甲醛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及4侧临床截肢的新鲜成人正常踝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踝关节内侧韧带各组成部分的起止点及毗邻关系,然后测量各...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侧韧带的组成及其各部的附着、走行及毗邻关系。方法:取30例40%甲醛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及4侧临床截肢的新鲜成人正常踝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踝关节内侧韧带各组成部分的起止点及毗邻关系,然后测量各部的长、宽及厚的数值。结果:踝关节内侧副韧带由深浅两层组成。浅层包括胫舟韧带、胫韧带及胫跟韧带,其中胫韧带和胫跟韧带是恒定的;深层由胫距前、后韧带组成,其中胫距后韧带是恒定的。测量结果显示:胫舟韧带最长,(29.2±3.54)mm;胫距后韧带最宽、最厚,分别是(12.5±3.51)mm和(10.1±2.34)mm。结论:本研究为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内侧韧带 应用解剖学
原文传递
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阳虎 徐宏宇 +1 位作者 王刚祥 周海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行切开带线锚钉修补手术。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间隙正常。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1~98(93.44±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行切开带线锚钉修补手术。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间隙正常。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1~98(93.44±4.91)分,优12例,良6例。结论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可以避免踝关节不稳,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内侧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下载PDF
恢刺治疗膝关节内侧韧带Ⅰ、Ⅱ度运动损伤的效果
5
作者 付德利 铉磊 +1 位作者 田梦 初晓蕾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恢刺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韧带Ⅰ、Ⅱ度运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49例膝关节内侧韧带Ⅰ度和Ⅱ度运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24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法加常规治... 目的观察恢刺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韧带Ⅰ、Ⅱ度运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49例膝关节内侧韧带Ⅰ度和Ⅱ度运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24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法加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使用恢刺法加常规治疗方案,均隔日针刺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0 d、7 d、14 d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0 d)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7 d、14 d后VAS两组均明显下降,治疗7 d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7 d、14 d后Lysholm评分两组均上升,治疗7 d后组间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组间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Lysholm评分得分更高。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结论恢刺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韧带Ⅰ、Ⅱ度运动损伤缓解疼痛、膝关节功能改善和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韧带 恢刺 运动
原文传递
内眦赘皮的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67
6
作者 冯越蹇 张海明 +1 位作者 胡守舵 韩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总结内眦赘皮的成因,探索内眦赘皮的分类与选择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调查1999年以来收治的1370例内眦赘皮患者,对其外形和术中解剖结果进行总结;均采用张海明法、Park法或Mustarde法予以矫正,或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有294例患... 目的:总结内眦赘皮的成因,探索内眦赘皮的分类与选择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调查1999年以来收治的1370例内眦赘皮患者,对其外形和术中解剖结果进行总结;均采用张海明法、Park法或Mustarde法予以矫正,或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有294例患者接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38个月。结果:根据内眦赘皮的成因将其分为上睑型、下睑型和上下睑型;根据其遮盖泪阜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上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张海明法或Park法矫正,下睑型和上下睑型可用Park法或Mustarde法矫正。在随访的294例患者中,完全纠正者264例,30例部分矫正。结论:本文提出的内眦赘皮分类法具有实用的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矫正术 眼轮匝肌 内眦韧带
下载PDF
内眦韧带的解剖研究及其在内眦赘皮矫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7
作者 王飏 柳大烈 +3 位作者 陈兵 王竞鹏 安阳 乔锋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测量和组织学观察内眦部解剖结构,探寻内眦赘皮矫正术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对9具尸头内眦部进行解剖观察并进行测量;对内眦韧带标本纤维走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内眦韧带前支平均长0.834cm,上...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测量和组织学观察内眦部解剖结构,探寻内眦赘皮矫正术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对9具尸头内眦部进行解剖观察并进行测量;对内眦韧带标本纤维走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内眦韧带前支平均长0.834cm,上支平均长0.641cm,前支止点距内眦动静脉为0.079cm,前支起点距降眉肌为0.744cm。结论:内眦赘皮是由内眦韧带至皮肤纤维连接及眼轮匝肌错构形成,内眦赘皮矫正术应充分注意内眦赘皮产生的解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韧带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矫正术
下载PDF
软组织平衡在膝内翻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57
8
作者 周殿阁 吕厚山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分析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及软组织平衡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矫正作用。方法对100例145个骨性关节炎膝内翻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准确截骨并结合软组织平衡术矫正内翻。然后测量手术前后负重位X线平片,对比截骨与软组... 目的分析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及软组织平衡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矫正作用。方法对100例145个骨性关节炎膝内翻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准确截骨并结合软组织平衡术矫正内翻。然后测量手术前后负重位X线平片,对比截骨与软组织平衡的矫正效果。结果全部膝内翻患者术前平均内翻角度为9.2°±3.1°(5°~30°),其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53.2%,胫骨骨性内翻占22.8%,胫骨平台关节面磨损及破坏占24.0%。术后测量表明,胫骨平台截骨角度平均为4.3°,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27.9%;软组织平衡术矫正的平均度数为10.7°,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72.1%。全部病例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38分(5~57分),术后出院时评分为87分(75~90分)。结论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有两方面:(1)胫骨结构性内翻:包括胫骨近端骨性内翻和膝关节内侧关节面的磨损及胫骨平台的破坏所导致的内翻;(2)膝关节侧副韧带及软组织失衡导致的内翻。测量结果表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膝内翻角度的主要部分,对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的关节置换,除准确的截骨外,正确的韧带松解及软组织平衡是手术矫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内侧副韧带 软组织平衡 膝内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诊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4
9
作者 周雪明 卓新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治方法。 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3年 8月 ,对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均进行膝关节功能及 MRI检查。其中 35例 、 度损伤者行保守治疗 ;5 2例 度损伤者行关节镜探查术 ,修复...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治方法。 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3年 8月 ,对收治的8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均进行膝关节功能及 MRI检查。其中 35例 、 度损伤者行保守治疗 ;5 2例 度损伤者行关节镜探查术 ,修复内侧副韧带 ,其中有 2 1例应用前半部的股薄肌肌腱加强。 结果  32例 、 度损伤患者获6~ 2 4个月随访 ,平均 13个月 ,按 L ysholm评分标准 ,优良率达 93.7% ;5 0例 度损伤患者术后获随访 7~ 72个月 ,平均16个月 ,优良率达 90 %。 结论 MRI是确诊内侧副韧带 、 度损伤的重要手段 ,膝伸直位外翻应力时的直向不稳定是确诊 度损伤的主要方法。 、 度损伤以保守治疗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30
10
作者 冯磊 王敬学 +3 位作者 王国华 宋修峰 张婷婷 张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45-5550,共6页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特征并分级,显示半月板受损情况,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成像中,Ⅰ级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变性和撕裂,正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这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乾君 王宇泽 +2 位作者 王小虎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92-1395,共4页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以膝关节周围持续弥漫性钝痛、膝关节不稳、肿胀以及髌骨反复向外侧脱位为主要表现。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1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挛缩;2膝关节内侧支持带松弛;3股骨外髁和/或髁间凹发育不良;4膝外翻畸形;5髌腱止点偏外;6股骨...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以膝关节周围持续弥漫性钝痛、膝关节不稳、肿胀以及髌骨反复向外侧脱位为主要表现。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1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挛缩;2膝关节内侧支持带松弛;3股骨外髁和/或髁间凹发育不良;4膝外翻畸形;5髌腱止点偏外;6股骨内(外)旋;7高位髌骨。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4大类:1髌骨近端力线调整: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内侧支持带或关节囊紧缩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和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2髌骨远端调整:包括肌腱转位术、髌腱手术、胫骨结节移位术和股骨滑车成形术;3髌骨切除股四头肌成形术;4关节镜辅助技术。但目前尚无一种统一有效的术式能够治愈复发性髌骨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复发性脱位 支持带 内侧髌股韧带
原文传递
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 被引量:25
12
作者 孙磊 宁志杰 +5 位作者 田敏 宁廷民 魏嵬 张红 马清元 高加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28-15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膝均有后内侧角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4膝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2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4膝伴后交叉韧带断裂。12膝均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8周后,12例病人中8人接受二期关节镜下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3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3例,后交叉韧带重建2例。[结果]一期手术后8周评估表明12膝均恢复内后侧稳定性,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12例病人随访10~20个月,平均12.0±3.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08±6.28。IKDC综合评定正常(A级)4例,接近正常(B级)7例,异常(C级)1例。[结论]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见于较高能量损伤,多为复合损伤,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应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二期酌情重建交叉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角 内侧副韧带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半月板 急性膝关节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节后
下载PDF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方法改进 被引量:25
13
作者 林昂如 胡罢生 郭刚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 ,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 ,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 ,并切取 1/ 2宽的半腱肌腱 ,加强修复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 ,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 ,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 ,并切取 1/ 2宽的半腱肌腱 ,加强修复损伤韧带。 1例陈旧性损伤用股薄肌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结果 平均随访 2 5个月 ,优 9例 ,良 2例 ,关节稳定有力 ,B彲hler征阴性 ,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恢复原工作。结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在止点 ,早期修复为好 ,同时切取邻近腱性结构加强修复 ,更加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修补术 内侧副韧带损伤 改进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冰 赵德伟 +4 位作者 王卫明 刘宇鹏 李瑞欣 张率功 刘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28例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均为膝关节外伤所致,伤后患膝明显肿...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28例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均为膝关节外伤所致,伤后患膝明显肿胀及髌骨脱位-复位感,此后出现髌骨脱位3次以上者。手术方法:先行关节镜检查,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者行松解术,关节镜监视下调整MFPL的张力并于其解剖止点以同种异体肌腱重建MFPL,术后接受正规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12~36个月)。重建术后无髌骨再次脱位发生,髌股关节稳定。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和Kujala膝关节评分标准,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侧髌股韧带 重建 髌骨脱位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修复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髌骨不稳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疾忤 陈世益 +2 位作者 华英汇 李云霞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术在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22例创伤性髌骨不稳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16-33岁(平均23.7岁);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时均有外伤史,术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术在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22例创伤性髌骨不稳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16-33岁(平均23.7岁);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时均有外伤史,术前脱位次数3-7次。术中先进行关节镜检查,评估髌骨轨迹和髌股关节的动态匹配关系,确认MPFL损伤部位后进行修复,并于关节镜下监视调整MPFL的张力。髌骨外侧支持带明显紧张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经正规康复治疗。随访24-38个月(平均28.6个月),根据Larsen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22例膝关节术后髌股匹配关系均获得重建,随访期内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根据Larsen评分,优18例、良4例。结论:修复MPFL对于创伤性髌骨不稳具有良好的疗效,关节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髌骨不稳 内侧髌股韧带 修复 关节镜
下载PDF
鼻眶筛区复杂骨折的处理 被引量:22
16
作者 顾晓明 王立军 +1 位作者 魏务建 周树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总结鼻眶筛区 (NOE)复杂骨折处理的经验 ,介绍两种单侧内眦韧带复位固定的新方法。 方法  1983~ 2 0 0 1年共收治NOE复杂骨折患者 2 89例 ,分别按伤情行初期、延期和晚期手术。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原伤口或冠状切口、口内切口和... 目的 总结鼻眶筛区 (NOE)复杂骨折处理的经验 ,介绍两种单侧内眦韧带复位固定的新方法。 方法  1983~ 2 0 0 1年共收治NOE复杂骨折患者 2 89例 ,分别按伤情行初期、延期和晚期手术。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原伤口或冠状切口、口内切口和下睑缘下切口联合入路 ;根据不同类型分为解剖复位 (初期 )、正颌外科矫正和植骨或植骨代用品修复 (延期或晚期 ) ;单侧内眦韧带撕脱移位采用“拴马桩式”或“抽屉式”复位固定术。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救治成功 ,功能和面容明显改善。“拴马桩式”和“抽屉式”单侧内眦韧带复位固定新方法效果较好。 结论 将NOE骨折分为爆裂型、震碎型、塌平型、塌陷型和颅面分离型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应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 ,进行比较专业的初期手术或延期手术 ;晚期处理需综合应用颅面外科、正颌外科、整形外科、坚强内固定、植骨或植骨代用品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外科手术 内眦韧带
原文传递
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和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的MRI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雷 刘禄明 +3 位作者 孙百胜 姜辉 都基权 何伟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6-131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者的MRI资料。51例病例均行常规MRI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者的MRI资料。51例病例均行常规MRI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双回波序列扫描,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完全性MPFL撕裂31例,部分性MPFL撕裂20例,股骨侧撕裂30例,髌骨侧撕裂19例,体部撕裂2例,MRI诊断MPFL部分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93.5%和90.2%,MRI诊断完全MPFL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85%和90.2%。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17例,发生率为33.3%,其中13例位于股骨外侧髁承重面关节软骨,1例位于股骨滑车,3例股骨滑车和股骨外侧髁承重面关节软骨均受累;17例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16例(94.1%)关节软骨损伤位于股骨外侧髁骨挫伤的偏后部分,1例(5.9%)位于骨挫伤的中间部分;MPFL髌骨侧损伤病例中,57.9%(11/19)伴发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MPFL股骨侧损伤病例中,20%(6/30)伴发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二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80,P=0.016)。MPFL完全撕裂、部分撕裂病例中,股骨外侧髁骨软骨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9.4%(6/31)、0%(0/2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9,P=0.036)。结论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MPFL股骨侧最易损伤,其次为髌骨侧,MRI诊断MPFL损伤准确性高;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后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比较常见,MPFL髌骨侧损伤病例易于伴发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而MPFL完全撕裂较部分撕裂更易伴发股骨外侧髁骨软骨骨折;股骨外侧髁关节软骨损伤多位于股骨外侧髁承重关节面处,绝大多数位于股骨外侧髁骨挫伤的偏后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关节软骨 创伤和损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21
18
作者 甄东 邱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589-2590,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该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13例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MPFL,术前、术后1年按照Lysholm评分评价膝...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该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13例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MPFL,术前、术后1年按照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2年,平均1.7年,均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及关节活动度受限。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73.5±4.7)分,术后1年平均为(94.7±4.5)分,移植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MPFL重建,操作简单、微创、髌骨稳定性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关节镜 内侧髌股韧带
下载PDF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辉 洪雷 +2 位作者 耿向苏 王雪松 冯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5-930,共6页
目的介绍采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9月,采用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9例。男6例,女23例;年龄13~45岁,平均20.3岁。髌骨脱位2~10次... 目的介绍采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9月,采用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9例。男6例,女23例;年龄13~45岁,平均20.3岁。髌骨脱位2~10次。末次髌骨脱位至手术时间为1~144个月,平均43.9个月。术前CT检查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并行Kujala、Lysholm和Tegner评分,分别为(72.03±17.38)、(72.65±14.70)、(5.25±1.83)分。手术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在股骨侧使用骨隧道技术,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髌骨内侧缘制作双L形隧道,调节移植物张力后,缝合固定移植物的游离端。同时行关节镜检查、游离体取出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TT-TG>20 mm的16例患者,同时行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结果 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0~67个月,平均45.5个月。患者术后均无髌骨再脱位,也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0°位和屈膝30°位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恢复正常,能够完全下蹲。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94.10±7.59)、(95.44±6.2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ner评分为(4.33±1.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2,P=0.213)。术前TT-TG>20 mm的患者末次随访时TT-TG为(16.88±5.92)mm,与术前(23.38±3.7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2,P=0.026)。结论 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且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运动等级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 胫骨结节内移截骨 外侧支持带松解
原文传递
针刀干预对KOA兔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特性及软骨Integrin β1、Col-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梁楚西 陶琳 +2 位作者 肖红 郭妍 郭长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对内侧副韧带(MCL)生物力学特性及软骨整合素β1(Integrinβ1)、Ⅱ型胶原(Col-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对内侧副韧带(MCL)生物力学特性及软骨整合素β1(Integrinβ1)、Ⅱ型胶原(Col-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造模后,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治疗3周。应用Bose Electro Force 3300疲劳试验机对各组MCL进行拉伸、蠕变及应力松弛等力学测试;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软骨Integrinβ1、Col-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拉伸试验示模型组MCL的各项指标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干预后各指标均有上升趋势,针刀组除最大应力及弹性模量外,极限载入荷、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变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蠕变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电针组MCL的各项力学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2Real-time PCR结果示,造模后,模型组膝关节软骨Integrinβ1、Col-Ⅱm RNA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针刀及电针干预后,Integrinβ1、Col-Ⅱm 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针刀"调筋治骨"法对软骨Integrinβ1、Col-Ⅱm RNA表达量有良性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改善膝关节MCL的生物力学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电针 内侧副韧带 生物力学 整合素Β1 Ⅱ型胶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