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卫星及其应用 被引量:79
1
作者 张云武 张亚平 Oliver A.Ryder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微卫星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 1~ 5bp) ,具有突变速率快、多态性高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遗传作图、群体遗传研究、个体间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微卫星的突变、位点的分离、数据的收集、在生... 微卫星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 1~ 5bp) ,具有突变速率快、多态性高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遗传作图、群体遗传研究、个体间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微卫星的突变、位点的分离、数据的收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突变机制 亲缘关系鉴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08
2
作者 董书宁 姬亚东 +6 位作者 王皓 赵宝峰 曹海东 刘洋 刘英锋 姬中奎 刘柏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67-2375,共9页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基于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顶板含水层特征、顶板水害分布范围与防控难题,对离层水害、薄基岩溃水溃沙、厚层砂岩水害和烧变岩水害4种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判...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基于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顶板含水层特征、顶板水害分布范围与防控难题,对离层水害、薄基岩溃水溃沙、厚层砂岩水害和烧变岩水害4种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判识方法、主控因素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侏罗纪煤田离层水害发生的地质条件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隔水层厚度是控制离层水害发生的主控因素,研发了离层水体精准定位探放技术,实现了离层水害判别与防控技术的定量化;导水沙裂隙带是薄基岩溃水溃沙的主控因素,构建了基于导水沙裂隙带与基岩厚度对应关系的溃水溃沙危险性评价体系,发明了含水松散沙体高效注浆技术,有效避免了薄基岩溃水溃沙的发生;发现了厚层砂岩含水层在垂向上的非均质特性,揭示了递进渗流充水模式,提出了“适当波及,主动防控”的厚层砂岩水害防控新理念,解放了大量受厚层砂岩水害的煤炭资源;揭示了烧变岩的“边界富水”效应,将烧变岩完整断面分为直接露头区、中部埋藏区和火烧边界区,并构建了烧变岩不同断面注浆材料选择准则,提出了双位双向孔序优选引流注浆帷幕技术,显著减少了烧变岩对工作面的补给水量,同时实现了采煤保水。通过将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推广应用,有效遏制了顶板水害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煤田 顶板水害 形成机理 判识方法 防控技术
下载PDF
棉花耐盐机理与盐害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3
作者 蒋玉蓉 吕有军 祝水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8-254,共7页
综述了棉花耐盐机理、耐盐性鉴定方法和盐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棉花耐盐机理与一般植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盐分胁迫下的植株体内离子分布、细胞膜结构和稳定性以及渗透压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运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 综述了棉花耐盐机理、耐盐性鉴定方法和盐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棉花耐盐机理与一般植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盐分胁迫下的植株体内离子分布、细胞膜结构和稳定性以及渗透压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运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和提高棉花耐盐性方面取得的进展。此外,提出了从棉花品种、栽培技术、种子引发技术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盐碱地植棉的综合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盐 机理 鉴定 离子 渗透 细胞膜
下载PDF
国内外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53
4
作者 莫祥银 许仲梓 唐明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概述了几十年来国际上AAR的研究进展 ,内容涉及AAR的分类、机理、鉴定和预防 。
关键词 碱集料反应 碱硅酸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 分类 鉴定 预防 反应机理 混凝土
下载PDF
玉米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5
作者 韩金龙 王同燕 +4 位作者 徐子利 徐立华 徐相波 邢燕菊 阴卫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42-146,共5页
玉米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特性,研究内容主要是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其中适应干旱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玉米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理代谢调节也是玉米适应抗旱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对玉米抗旱性的大量研究,从形态结构... 玉米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特性,研究内容主要是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其中适应干旱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玉米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理代谢调节也是玉米适应抗旱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对玉米抗旱性的大量研究,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遗传等角度阐述了玉米抗旱机理与抗旱性鉴定的各项指标。指出玉米抗旱性由多基因控制,呈现典型的数量遗传。抗旱性鉴定需要在特定环境和试验条件下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合遗传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发现玉米抗旱性研究的方向从一般的生理生化分析转移到分子遗传学的QTLs定位与分析。总结分析玉米抗旱性研究现状与方向,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玉米抗旱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 机理 鉴定指标
下载PDF
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冲 毛志强 +1 位作者 张超 张晓英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低阻油层,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近年来,低阻油层作为老油田挖潜和新增储量的目标之一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高含量束缚水、粘土附加导电、地层水矿化度、泥浆侵入和砂泥岩间互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低阻油层的成... 低阻油层,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近年来,低阻油层作为老油田挖潜和新增储量的目标之一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高含量束缚水、粘土附加导电、地层水矿化度、泥浆侵入和砂泥岩间互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并分析了各种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这些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测井 识别方法
下载PDF
从“深盆气”到“根缘气”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金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深盆气”是一个既不能反映天然气成藏机理也不具有分类地质意义的非正式术语。如果按照其特点及地质模式,要确定一个气藏是否属于“深盆气”,首先就必须找到“气水倒置”的界面,而该界面的确定往往不易落实。“根缘气”被界定为致密... “深盆气”是一个既不能反映天然气成藏机理也不具有分类地质意义的非正式术语。如果按照其特点及地质模式,要确定一个气藏是否属于“深盆气”,首先就必须找到“气水倒置”的界面,而该界面的确定往往不易落实。“根缘气”被界定为致密储层中的具有“根状”天然气聚集,通常表现为致密储气层与气源岩的大面积接触,尤其是致密储层底部具有含气特点,天然气运移聚集服从“活塞式”原理。“根状”特点的出现表明了浮力的限制性作用,与常规气藏依靠浮力驱动的置换运聚模式形成原理上的差异。由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气体运移方式在2种典型的气藏类型之间常出现一系列过渡,它们也属于“根缘气”的范畴。因此,采用“根缘气”概念进行气藏类型判识,避免了对区域性气水倒置界面的追索。对于典型的根缘气藏,往往可以达到“单井定乾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气 盆地中心气 根缘气 成藏机理 类型 识别
下载PDF
水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明茂 韩龙植 +2 位作者 李圭星 洪夏铁 于元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9-245,共7页
花色苷作为水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当前功能性水稻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水稻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及其组成成分入手,着重介绍了水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因素、遗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富集花色苷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 花色苷作为水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当前功能性水稻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水稻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及其组成成分入手,着重介绍了水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因素、遗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富集花色苷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探讨了今后以提高水稻花色苷含量为目标的功能性水稻研究内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含量 色稻 遗传 分子机理 鉴定与创新
下载PDF
砂岩油藏大孔道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4
9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2 位作者 罗建新 罗国仕 何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14,共5页
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储层渗透率增大,孔喉半径增大,易在储层中形成高渗带及特高渗透带,即大孔道。在大孔道发育的地层中,大孔道成为注入水渗流的优势通道,注入介质的波及范围很难提高。... 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储层渗透率增大,孔喉半径增大,易在储层中形成高渗带及特高渗透带,即大孔道。在大孔道发育的地层中,大孔道成为注入水渗流的优势通道,注入介质的波及范围很难提高。注入水沿大孔道中的低效或无效循环使储层中的其它部位很难受效,严重影响驱油效率,致使平面上剩余油饱和度差异明显。因此,砂岩油藏大孔道对储层渗透率及注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油层大孔道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对大孔道的形成机理、识别技术与描述技术等研究作了综述,提出了今后油层大孔道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对中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大孔道 形成机理 识别技术 渗透率 孔喉半径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中国274座城市数据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治 张少华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101,共18页
坚持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数字化时代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4座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 坚持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数字化时代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4座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该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从区位特征来看,数字经济对东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效应更明显;从城市规模来看,大城市与特大城市是数字经济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从城市等级来看,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是数字经济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机制识别检验发现,创业活跃度与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区域创新的两个主要渠道。门槛效应研究显示,随着产业结构进入更高的层次,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政府创新偏好进入更高的层次,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边际效应递增。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会提升本地城市的创新能力,对周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东部城市,该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机制识别 面板门限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安塞地区长6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谢青 王建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地层中低阻油层较发育,其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由于其成因机理复杂,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因此,结合油田生产实践,以录井、测井、实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为依据,并以主力产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地... 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地层中低阻油层较发育,其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由于其成因机理复杂,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因此,结合油田生产实践,以录井、测井、实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为依据,并以主力产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志丹、安塞地区长6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对其进行识别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能力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是研究区长6低阻油层主要的成因机理;采用交会图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及邻近水层对比法可以提高对低阻油层的识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识别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金沙江结合带高位远程滑坡失稳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 被引量:33
12
作者 朱赛楠 殷跃平 +5 位作者 王猛 朱茂 王晨辉 王文沛 李俊峰 赵慧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8-697,I0004,F0003,共12页
金沙江结合带是一条以强烈挤压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带,带内经强烈侵蚀切割形成褶皱高山与深切河谷地貌,岩体结构复杂破碎,软弱岩层发育,流域性特大高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分析、InSAR... 金沙江结合带是一条以强烈挤压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带,带内经强烈侵蚀切割形成褶皱高山与深切河谷地貌,岩体结构复杂破碎,软弱岩层发育,流域性特大高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分析、InSAR动态观测、物探、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色拉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过程、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并结合金沙江水电开发及特殊地质条件探讨了高位堵江滑坡早期识别与灾害风险管理问题。形成认识如下:色拉滑坡前后缘高差693 m,体积约6520×104 m3,属于典型特大高位滑坡。可分为后部下错变形区(Ⅰ)、中部拉裂变形区(Ⅱ)和前部应力集中区(Ⅲ)3个变形区。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与河流冲刷侵蚀等作用影响,失稳模式为多级渐进式破坏,未来滑坡前部发生破坏失稳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及时识别高位滑坡变形区域与变形量等信息,为此类流域性灾害链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结合带 高位远程滑坡 失稳机理 INSAR 早期识别
下载PDF
中国农村深度贫困的空间扫描与贫困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 被引量:32
13
作者 潘竟虎 冯娅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9-788,共20页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贫困的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了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IS空间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别模拟了省域、市域和县域3个尺度下的自然致贫指数与社会经济消贫指数,进一步计算获得...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贫困的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了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IS空间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别模拟了省域、市域和县域3个尺度下的自然致贫指数与社会经济消贫指数,进一步计算获得了3个尺度下的贫困压力指数,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借助Flexible空间扫描探测识别出深度贫困县,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主导致贫因素,并提出差别化的减贫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省域、市域、县域3个尺度的自然致贫指数和贫困压力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呈现出明显的"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空间分布一致性不高,县域尺度更为破碎。以黑河-百色线为界,县域贫困压力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状态。识别出的全国贫困县共计655个,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②3个尺度下,空间扫描识别出的贫困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县域尺度下识别出208个深度贫困县,多位于省际边缘区。③地理探测器识别出深度贫困县的7个致贫主导因素,按照主导因素将深度贫困县划分为地形要素制约型、区位交通制约型、经济收入制约型和生态环境制约型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空间贫困 空间扫描探测 地理探测器 分异机制 贫困识别
原文传递
回首“主人翁”时代——改革前三十年国营企业内部的身份认同、制度约束与劳动效率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怀印 黄英伟 狄金华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3,5,共22页
关于毛泽东时代国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效率问题,长期以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当时企业内部物质激励的缺位,带来工厂生产过程中懒散状态的普遍存在和劳动效率的低下。本文基于对若干城市近百位退休工人的深度访谈,强调应该在由一系列... 关于毛泽东时代国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效率问题,长期以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当时企业内部物质激励的缺位,带来工厂生产过程中懒散状态的普遍存在和劳动效率的低下。本文基于对若干城市近百位退休工人的深度访谈,强调应该在由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所构成的特定情境中,重新认识国营企业劳动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文章将论证,当时影响工人日常生产行为的,不仅有政治压力、规章制度和同伴监督等约束手段,同时更为重要的还有源自国营企业职工特殊地位的集体意识、对本单位的认同以及由精神刺激所带来的晋升机制。工人在工厂劳动中的具体表现,根据这些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因时因地而异,但总的来说,除了"文革"初期因动乱导致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之外,在绝大多数国营企业,物质激励的缺失并未导致严重的消极怠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营企业 激励机制 身份认同 生产积极性
原文传递
渤海海域低阻油层地质成因机理与识别--以辽东湾旅大A油田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郑华 李云鹏 +2 位作者 徐锦绣 刘喜林 王树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低阻油层的成因和类型复杂多样,测井响应特征难以与水层进行区分,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岩心与测井资料,从构造作用、沉积环境、成岩机理等宏观方面,以及束缚水饱和度、黏土附加导电性、... 低阻油层的成因和类型复杂多样,测井响应特征难以与水层进行区分,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识别低阻油层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岩心与测井资料,从构造作用、沉积环境、成岩机理等宏观方面,以及束缚水饱和度、黏土附加导电性、地层水矿化度等微观方面入手,对形成低阻油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将岩心、测井资料、试油试采结果相结合,总结形成了适合油田评价的邻近水层对比法、束缚水饱和度对比法的定量识别模式,以及横向对比法、交会图识别法和辅助识别法的定性识别模式,利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技术对渤海旅大A油田低阻油层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并且成功应用于该油田的生产挖潜实践中,新增低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400×104m3,对类似油田低阻油层的挖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束縛水饱和度 定量识别 定性识别 渤海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拓扑辨识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秀 蒋家富 +3 位作者 刘方 田英杰 李凡 吴裔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72-1682,共11页
针对当前配电网拓扑变化频繁,拓扑结构实时获取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量测信息和配电网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习其映射规则;考虑当前配网中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针对当前配电网拓扑变化频繁,拓扑结构实时获取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量测信息和配电网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习其映射规则;考虑当前配网中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和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micophasormeasurementunit,μPMU)等高级量测设备安装数量不足导致获取量测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隐藏层中融入注意力机制,以增强模型鲁棒性;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数据集进行降维,降低模型时、空复杂度;最后,分别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网和PG&E69节点配电网开展算例分析,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检验利用更少特征进行拓扑辨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优越性和鲁棒性,泛化能力强,在仅提供少量时间断面量测数据情况下便可实现配电网拓扑辨识,且对于辐射网和含环网络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拓扑辨识
下载PDF
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及DLS测井曲线识别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洪金秀 胥伟 涂国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3,共3页
以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曲线资料为依据,研究了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孔道的形成机理和DLS测井曲线识别定量计算方法,为控制低效或无效注水的循环场,指导油田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沉积 储层 大孔道 机理 识别方法
下载PDF
红曲及洛伐他汀的生理活性和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文镜 常平 +1 位作者 顾晓玲 金宗濂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1年第1期12-19,共8页
综述了红曲霉及其发酵产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红曲霉主要生理活性物质洛伐他订的作用机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红曲 洛伐他汀 生理活性 测定方法 红曲霉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理 桑晓彤 陈霞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72-2484,共13页
裂缝既是渗流通道,又是储集空间,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运用岩石破裂理论、位错理论和分形理论,以及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裂缝做了大量研究,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识别及表征和预测等方面取得了... 裂缝既是渗流通道,又是储集空间,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运用岩石破裂理论、位错理论和分形理论,以及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裂缝做了大量研究,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识别及表征和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以下诸多进展:(1)从成因上,普遍认为剪裂缝和张裂缝分别遵循Coulomb准则和Griffith准则,裂缝位错模型和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等考虑了岩石力学性质和岩层的非均质性,更能真实地表达各向异性裂缝的成因;(2)关于影响因素,认为现今裂缝是不同时期区域、局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裂缝叠加的结果,主应力的大小、方向控制了裂缝的发育及分布,先期裂缝通过影响局部应力来制约后期裂缝的分布,而储层的非均质性也会主导裂缝的发育和扩展;(3)在裂缝识别方面,岩心观察是基础、测井方法是有效手段,二者能够实现井眼附近10 m内裂缝的定性—定量识别.借助数学及计算机模拟,井震结合识别裂缝是今后发展的趋势;(4)关于裂缝表征,岩心—分形—应力-应变方法实现了点、线—面—体裂缝参数三位一体的定量表征,并逐步由均一化表征到更好地反映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及不同时期裂缝参数的表征;(5)在预测方面,曲率法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能够实现对裂缝局部-整体的预测,分形方法能够更精确、更客观的预测裂缝,裂缝位错预测模型通过岩石-裂缝-应力场的各向异性利用裂缝发育指数来预测、评价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裂缝 成因 识别和表征 预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焦艳玲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8,共8页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造成受种者严重损害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的利益与风险并存,但利益远远大于风险。受种者遭受的异常反应损害乃是为公共利益所作的特别牺牲,为此,法律必须构建起完善的补偿制度。我国现...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造成受种者严重损害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的利益与风险并存,但利益远远大于风险。受种者遭受的异常反应损害乃是为公共利益所作的特别牺牲,为此,法律必须构建起完善的补偿制度。我国现行的异常反应补偿制度设计略显简单,异常反应的认定程序有待完善,补偿标准须更加明确。未来改革应以基金补偿为基本模式,由政府和企业直接负担向社会分散负担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利益 风险 补偿制度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