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凡 《光电技术应用》 2005年第5期4-6,29,共4页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必须进行无热化设计.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影响,根据无热化设计技术设计一个能满足-40℃~80℃宽温度范围的红外成像系统.通过比较机械补偿法和光学补偿法两种无热化补偿技... 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必须进行无热化设计.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影响,根据无热化设计技术设计一个能满足-40℃~80℃宽温度范围的红外成像系统.通过比较机械补偿法和光学补偿法两种无热化补偿技术,可以看出光学补偿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热化 机械补偿法 光学补偿法
下载PDF
基于机械功率回收式液压泵马达试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汝成 傅连东 +1 位作者 彭海洋 林少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5-209,共5页
针对传统大功率液压泵马达试验台采用节流阀或溢流阀方式加载,导致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浪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对开式液压泵、闭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行性能测试的机械补偿功率回收式试验系统。从理论上对系统的匹配要求和回收效率进行... 针对传统大功率液压泵马达试验台采用节流阀或溢流阀方式加载,导致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浪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对开式液压泵、闭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行性能测试的机械补偿功率回收式试验系统。从理论上对系统的匹配要求和回收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试验发现系统功率回收效率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成正比,其实际功率回收效率最高可达46%以上。液压系统设计合理,功率回收效果良好,为液压泵马达试验台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马达试验台 机械补偿功率回收 节能
下载PDF
功率回收式液压泵可靠性试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德龙 王晓云 +3 位作者 赵存然 李艳杰 王静波 姜继海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4,共4页
基于目前最为流行的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和冲击试验,针对现有功率回收式液压泵试验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台液压泵可同时进行试验的机械补偿功率回收式液压泵可靠性试验台,提供了新的液压泵试验台设计理念,对相关工作具有一... 基于目前最为流行的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和冲击试验,针对现有功率回收式液压泵试验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台液压泵可同时进行试验的机械补偿功率回收式液压泵可靠性试验台,提供了新的液压泵试验台设计理念,对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试验台 加速寿命试验 机械补偿功率回收式
下载PDF
长波红外非制冷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关英姿 康立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2,共4页
由于温度变化会导致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变坏,因此,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在-45~60℃之间的长波红外折射光学系统来说,无热化设计成为光学系统设计的难点和关键。为研究不同的无热化补偿方式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基于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补偿... 由于温度变化会导致红外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变坏,因此,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在-45~60℃之间的长波红外折射光学系统来说,无热化设计成为光学系统设计的难点和关键。为研究不同的无热化补偿方式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基于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补偿和基于机械被动式无热化补偿的两种长波红外非制冷光学系统,对比分析了两种光学系统的优缺点,给出了选择无热化补偿方法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学 红外系统 无热化设计 光学被动式补偿 机械被动式补偿
下载PDF
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5
作者 孟军和 张振 孙兴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变焦距镜头由于其固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 ,连续变焦的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型光学结构 ,其中的特定光学透镜组通过凸轮的驱动沿光轴连续移动 ,从而实现连续变焦 ,其可变组元数大多为二组或更多。变焦凸轮的优化是... 变焦距镜头由于其固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 ,连续变焦的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型光学结构 ,其中的特定光学透镜组通过凸轮的驱动沿光轴连续移动 ,从而实现连续变焦 ,其可变组元数大多为二组或更多。变焦凸轮的优化是实现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像质目标和连续变焦过程的关键 ,军用变焦距镜头尤其应考虑其变焦运动的平滑性和变焦过程的快速性。简述某二可变组元机械补偿型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方法 ,给出适合不同凸轮数据点数和二可变组元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使用的Mac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距镜头 凸轮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地区天然气开发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晶晶 卫德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8期706-709,共4页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断耗竭,我国"矿竭城衰"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从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和理顺资源利益分配关系两方面来完善我国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以...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断耗竭,我国"矿竭城衰"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从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和理顺资源利益分配关系两方面来完善我国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开发补偿 法律制度 天然气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