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樗下的彷徨——庄子“逍遥义”散论
1
作者 朱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7-25,共9页
《逍遥游》中只出现一次"逍遥",说的是樗下的彷徨者。尽管逍遥之义并不向天分之外展开,而人之于人事中的位置实际也蕴涵于"逍遥义"中。寻求"逍遥义",或许正需要带着《逍遥游》中瞽、聋者的视听去造访─... 《逍遥游》中只出现一次"逍遥",说的是樗下的彷徨者。尽管逍遥之义并不向天分之外展开,而人之于人事中的位置实际也蕴涵于"逍遥义"中。寻求"逍遥义",或许正需要带着《逍遥游》中瞽、聋者的视听去造访──看不见的看见,听不见的听见。浩荡两千年,庄子的"逍遥义"遍入各家思想,但各家似乎都无法独善自得。在理解庄子"逍遥义"时,不应简单将"有为"归入"儒"而将"无为"归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逍遥义
下载PDF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2
作者 庄秀婷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7-41,共5页
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 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对待自己的理想。退居洛阳时期,推崇知止知足的生活态度,满足于"蜩鸠""斥鷃"的逍遥生活,"大鹏"不再是他企慕的对象。白居易对"逍遥义"的改造性接受,也是受其人生态度影响的。白诗对大鹏典故的运用也表现出与前代诗歌不一样的特质,在大鹏典故接受史上占据着一定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大鹏典故 逍遥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